书城工业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21787300000041

第41章 豆面制品加工技术(2)

【工艺流程】

制湿绿豆面→成型→煮制→调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制湿绿豆面将绿豆用湿洁布擦净浮土晾干后,在石磨上磨成大块粒后,放入开水锅中稍煮捞出,再将表面水分晾干不黏时,用厚布盖住“焖粉”2~3d后磨成面,用细箩取筛出细面。

②成型、煮制、调制锅上火加入清水烧开,再改用中小火。先将100g豆面用凉水搅成稀糊,倒入锅内成面汤,再将所余豆面分次缓缓撒入锅内,右手不断用木棍搅拌(要防止结疙瘩块)直至将面全部戳搅成稀糊状,面色发亮时,加入少许开水,盖上锅盖焖煮2~3min,然后再用小木棍搅拌均匀,倒在案板上(或盆内)晾凉即成。食时切条,配浇麻酱汁、芥末汁、辣椒油、黄瓜丝、盐等凉拌料即可。

【产品特点】

产品软、滑、利、爽,清暑解毒。

九、豆面饸饹

豆面饸饹配羊肉是晋东南地区长治市的传统面食之一。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面700g,小米面(或玉米面)300g。

配料:清水600g。

【工艺流程】

和面→成型→煮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和面先将小米面中加入适量冷水和成面团,再将绿豆面中,加入水(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和成软面团,两面团揉在一起,揉均。

②成型、煮制将饸饹床架在开水锅上,将面团放入饸饹床槽内,手压托把,将面直接压入锅内,煮熟即成。食时浇配荤素浇头,特别是配食羊肉卤,味感更佳。

【产品特点】

产品筋滑爽口,豆香味浓。

十、拨鱼子(又名削尖)

拨鱼子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棋子面”相似,也就是如今所说的“疙瘩”。其吃法与刀削面同,可拌可炒。

【原料与配方】

主料:面粉500g,绿豆面200g。

配料:清水适量。

【工艺流程】

和面糊→煮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和面糊将面粉倒在面板上,掺入绿豆面,加入适量清水搅成厚面糊(也可加入一只鸡蛋同搅)。

②煮制烧好一锅沸滚的水,将面糊盛入碗内。然后用左手拿碗,右手拿一只竹筷,蘸一下水,从碗边将面糊拨成二寸长的面条,随拨随投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即成。

【产品特点】

产品形色美观,口感滑润。

十一、豆面菜团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面600g。

配料:卷心菜750g。

调料:葱、蒜、盐、香油、蚝油、生抽各适量。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蒸制→调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原料预处理将卷心菜切成末,加入绿豆面、盐、葱花、香油拌匀。

②蒸制将拌好的卷心菜制成菜团,入菜锅蒸熟。

③调制将蒜捣成蒜泥,加入蚝油、生抽、香油调成汁,用菜团蘸食即可。

【产品特点】

产品具有农家风味,别具一格。

十二、豆面窝头

【原料与配方】

主料:豆面300g。

配料:玉米面(黄)750g。

调料:白砂糖200g,苏打粉15g。

【工艺流程】

和面→成型→蒸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和面将玉米面放入盆内,用80°左右的水烫好,晾凉;再将黄豆面掺入,加入小苏打,稍饧一会儿,加入白砂糖揉匀;将面团放在案板上,揉匀后搓成条,分成50g一个剂子。

②成型剂子放在手中揉成圆形,右手大拇指在圆球表面钻上一个小洞,左手掌边配合右手指转动玉米面球,直至洞口由小渐大,由浅到深,把面球顶端捏成尖形,成窝头形状。

③蒸制将小窝头摆放整齐,上笼用旺火沸水蒸约20min,即可食用。

【产品特点】

产品色泽金黄、松软、香甜。

十三、羊肉杂面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面800g。

配料:豆面200g,肥羊肉1000g,酸白菜500g,香菜50g,葱20g,姜10g。

调料:酱油150g,精盐30g,大料2g,花椒1g。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制面条→制卤→成品

【操作要点】

①原料预处理将肥羊肉洗净,切成2cm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内略煮一下,去除血沫捞出。把煮肉的汤滤去沉淀物,加入凉水3000g及酱油、精盐、大料、花椒、葱段、姜块,再放入羊肉块,用旺火烧沸后,转用微火炖制3~4h,肉烂时把锅端下,即为羊肉卤。另将酸白菜洗净,横着切成细丝。香菜择洗干净,切成细末。

②制面条将绿豆面、豆面一起放入盆内,逐次加入凉水250g,拌成疏松均匀的小颗粒状,盖上盆盖饧20min。然后用轧面机轧4遍(或手擀,但面要和成柔润的面团),再轧成细条,即成杂面条。

③制卤将锅内倒入凉水,用旺火烧沸,下入杂面条,并用筷子拨动几次,勿使其粘连,水沸后,边煮边挑动,煮4~5min即熟,捞在碗内,放上酸菜丝、香菜末,浇上适量的羊肉卤即成。

【产品特点】

柔软、利口、香醇。

十四、绿豆糕

绿豆糕制作时,应注意绿豆面与其他原料要充分搅拌揉搓,揉匀揉透。绿豆糕蒸熟,要晾凉后再切,切出的糕要块形均匀,大小一致。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面750g。

配料:白糖350g,蜂蜜100g,桂花酱25g,花生油150g。

【工艺流程】

制糕坯→蒸制→成型→成品

【操作要点】

①制糕坯将绿豆面上笼蒸熟后晾凉,放入盆内,加入白糖、蜂蜜、桂花酱、花生油搅拌揉搓均匀,成绿豆糕坯。

②蒸制、成型在笼屉上铺湿屉布,上摆四方形木框(长、宽各30cm,高1.5cm),把和好的绿豆糕坯放框中摊匀,用木板压平后,取下木板,带框上笼,用旺火蒸10min至熟,取出晾凉,取下木框,切成长、宽各3cm的方块即成。

【产品特点】

糕呈碧绿色,松软香甜。

十五、煎饼馃子

煎饼馃子加工时,注意绿豆浆糊的稀稠要适当,太稠摊不开,太稀无咬劲。煎饼大小要一致,厚薄要均匀。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500g。

配料:馃子30根,葱150g。

调料:面酱、五香粉、鸡蛋液、香油各适量。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煎制→成型→成品

【操作要点】

①原料预处理将绿豆泡涨,捞出去皮,上石磨磨成豆瓣儿,再用清水漂去豆皮,泡1h,泡好后,连水带豆瓣儿倒入磨盘眼中,磨成稀浆糊,再加入五香粉搅匀。

②煎制、成型将饼铛置小火上,用香油擦子稍擦一层油,然后用手勺舀浆糊50g倒在饼铛上,用竹刮子迅速摊成极薄的圆形煎饼(摊饼时,把鸡蛋液打在上面摊匀)。摊好后,一手持薄铁铲铲起煎饼,把煎饼翻个儿铺在饼铛上,放一根馃子卷好。接着,把煎饼馃子移至新擦香油处,烙成两面皆呈黄嘎渣儿。最后,在上面抹上面酱,撒上葱末,对折起来即可。

【产品特点】

产品葱酱味浓,香美适口。

十六、绿豆饼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500g,面粉75g。

配料:鸡蛋125g。

调料:葱75g,蒜25g,姜10g,植物油75g,辣椒粉10g,泡打粉、精盐各少许。

【工艺流程】

制绿豆糊→煎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制绿豆糊将绿豆泡20h,搓去皮洗净,加入葱头、大蒜、鲜姜用食品加工机打碎,再加入鸡蛋、面粉、精盐、辣椒粉、泡打粉搅和均匀,成绿豆糊。

②煎制用勺把绿豆糊舀入热煎锅内,煎成直径20cm的圆饼,待两面煎至金黄色即成。

【产品特点】

产品焦香可口,咸辣开胃。

十七、炸饹馇盒

炸饹馇盒,油温不能过高,否则外糊内生。面糊要调匀,不能有疙瘩,否则摊出的饹馇皮不光滑。做饹馇盒,馅心要摊平,不能高低不均。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面500g,荞麦面500g。

配料:胡萝卜2500g,香菜150g,水1250g。

调料:五香粉15g,精盐50g,花生油2000g(实耗500g)。

【工艺流程】

制馅→制皮→炸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制馅胡萝卜洗净,擦成细丝,再用刀剁成1.5cm长的短丝。香菜择洗干净,切成末,与五香粉、精盐及荞麦面一起掺入胡萝卜丝内拌匀成馅。

②制皮将绿豆面放入盆内,加入凉水1250g,搅拌成面糊。将饹馇铛(铁制,直径60cm,中间略凹)放在微火上烧热,舀150g面糊倒在铛上,用竹刮子(竹片或木片制的呈丁字形的一种工具)摊成01cm厚的圆片。约烙2min,圆片呈黄色时,用铁铲沿四周起下,即为饹馇皮。

③炸制取饹馇皮1张铺在案板上,将1/4的馅平摊在上面,馅上盖1张饹馇皮,皮上再摊1/4的馅,上面再盖1张饹馇皮(成为三层皮夹着两层馅),按平粘好。按此法共做两份。然后,用刀切成8cm长、4cm宽的长方块,下入五成热的花生油内,把两面均炸至呈黄色即成。

【产品特点】

产品形如长盒,中间夹有两层馅,色泽姜黄,外焦里嫩,五香味浓。

十八、煎焖子

做煎焖子时,绿豆粉要用凉水溶开再倒入锅内煮。绿豆淀粉下锅后要边煮边搅,防止糊锅。

【原料与配方】

主料:绿豆面500g。

辅料:芝麻酱100g,酱油25g,精盐15g,大蒜150g,香油150g,麻油25g,白矾5g,凉水1550g。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制焖子→拌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原料预处理将大蒜剁碎成泥,放入碗内,加入精盐15g,凉开水50g搅拌均匀。把酱油25g倒入另一碗内。

②制焖子将绿豆面加凉水1000g溶开;锅内放水500g,上火烧开后把白矾放入锅内,再把溶开的绿豆面倒入锅内搅拌均匀,边搅边煮,5min左右即熟。盛入小盆内晾凉取出,切成小菱形块,即绿豆焖子。

③拌制将铛上火,放入150g植物油烧热,把切好的绿豆焖子下油煎,把一面煎好后用铲子翻过来再煎另一面,煎至两面均呈焦黄色时即成。将煎好的绿豆焖子盛入盘中,浇上芝麻酱、蒜泥、酱油,淋上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产品特点】

产品外皮微焦,里嫩味香。

十九、蛤蟆骨朵儿

【原料与配方】

主料:豌豆面500g。

调料:蒜泥25g,香油25g,酱油50g,精盐20g,醋40g,明矾少许,水适量。

【工艺流程】

制糊→煮制→调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制糊将豌豆面加明矾和适量水,调成较稠的糊。

②煮制将锅内加2500g清水烧开,把粉糊逐渐倒入大眼漏勺中(漏眼直径为1.5cm),形似蝌蚪的蛤蟆骨朵儿就漏入烧开的水锅里。

③调制待煮至面骨朵儿飘浮水面,即用笊篱捞出,用冷开水冲过凉。把蛤蟆骨朵儿盛入碗内,调入蒜泥、酱油、醋、香油、精盐即可食用。喜欢吃辣的,可放些辣椒油。

【产品特点】

产品清凉滑嫩,酸辣利口。

二十、豌豆面墩墩

【原料与配方】

主料:豌豆面500g,面粉800g。

辅料:植物油、驴卤油、精盐、花椒水各适量

【工艺流程】

和面→成型→烤制→成品

【操作要点】

①和面盆内加500g豌豆面、500g面粉拌匀,加适量清水(冬温、夏凉)及花椒水和成面团,揉匀揉光滑饧透。剩余的300g面粉加适量植物油、精盐和成油酥面。

②成型、烤制面团上案,擀成1cm厚的大面片,将油酥面均匀地铺在面片上,卷成条状,摘成23个面剂,逐个面剂按扁,每3个重叠在一起,放在案子上用手压住上端,顺时针方向拧转,使面剂成陀螺形,再用食指将上端按下,用“走捶”先擀下面,后擀捻正面,即成中间薄、周边厚的圆饼生坯,刷上驴卤油、上鏊烙至两面微黄色定型后,入炉膛内烤熟即成。

【产品特点】

产品形状美观,酥香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