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的佛教
21806600000028

第28章 佛教寺院和四大名山(13)

中唐以后,禅宗渐盛,诗人王维无心世事,耽于禅悦,其诗画的内容和风格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着力予意境的表现。

自宋代起,寺观的壁画开始衰退,“文人画”和“院体画”逐渐兴起。当时画家大多以创作卷轴、扇面等为赏心乐事,壁画绘制转入民间画匠之手。受儒、释、道三教合流思想的影响,宋以后佛教的水陆画比较发达。水陆画是悬挂在水陆法会殿堂上的宗教画,一般分上堂和下堂两部分,上堂画有佛像、菩萨像等,下堂画有诸天神像、儒士、神仙像,以及城隍、土地像等。

藏传佛教的绘画艺术可分壁画、唐卡两类。壁画题材包括佛、菩萨画,佛本生经变画,历代高僧、大师、教派祖师传记画,历史故事画以及民俗画等。佛像画多为单线平涂,成像庄严肃穆,体态匀称。历史故事画、风俗画多用俯瞰式透视法,笔法古朴而细腻。壁画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效果,所用颜料都是传统的不透明的矿物质,使用时还须调入动物胶和牛胆汁,以使色泽经久不褪。唐卡,原意是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来指一种卷轴画,也可称做布画,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艺术。唐卡题材大多为佛像画和高僧、大师的传记画,也有部分反映民间生活和风俗的画。

●五佛教建筑

印度的佛寺和石窟寺,平面布局以佛即簌堵波①为中心,四周布置僧房、佛殿。这种建筑格局,在中国被演变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

见于史籍记载的中国最早佛寺,当推洛阳臼马寺。它是利用原来鸿胪寺官署改建而成的。2世纪宋,笮( ze)融在徐州建寺塔,“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后汉书·陶谦传》)。先是利用官署改建佛寺,后义建起楼阁式佛塔和堂阁,这样,印度式的寺塔从传人中国之始,便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魏晋以后,中国都城和宫殿建筑的形制渐趋完善。都城通常取方正的轮廓,设置贯通南北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建造主殿。受其影响,佛寺和石窟的建造,开始改变早期对印度平面布局的仿照,转而采取中国宫殿官署的院落式格局。以历史上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为例,该寺呈平面方形,有明显中轴线,主体建筑佛塔和佛殿位于寺的中央,显示佛殿与佛塔并重的意义。这表明,当时的寺院建筑已经注意到了对中国传统礼制的接受和应用。

隋唐时期的寺院,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平面布局依中轴线作纵深的展开,以殿堂廊庑等组成的庭院为单元,殿宇重叠,庭院错落;供奉佛像的佛殿已成为寺院的主体,塔往往建于寺旁,另成塔院。宋代以后,殿堂建筑益趋繁杂,追求装饰效果,通常彩画朱漆,金碧辉煌:较大的寺院多将塔建于佛殿之后。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殿内无柱,梁架结构简练,显得庄重、古朴、坚实。稍晚于南禅寺的现存唐代佛寺建筑是五台山佛光寺。该寺重建于大中十一年(857)。该寺三面环山,因山势而成层层叠高的3层院落。东大殿位于最后一层院落,地势最高,雄视全寺,建筑古朴,显得宏伟壮观,是唐代建筑的典型。

现存宋、辽时期的佛教建筑,著名的有河北正定隆兴寺、天津蓟县独乐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山西大同华严寺。山西洪洞县境内的广胜寺属于元代建筑。北京西山碧云寺则是明代建筑,寺中殿堂、廊庑的布局与地形相结合,并把泉、石、树木组织在内,带有江南风味。

西藏地区最早佛寺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较早的藏传佛教建筑,是元代兴建的萨迦寺和夏鲁寺。萨迦寺在西藏萨迦县的本波山下,其建筑以大殿为中心,附有各种僧房。大殿高11米,总面积达5 700平方米,有柱子40根。夏鲁寺在西藏日喀则郊外,主要建筑有门廊、经堂、佛殿,佛殿前有围廊环绕的庭院。

哲蚌寺坐落于拉萨西郊,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它还是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全寺有四个“扎仓”(经院),可容纳僧侣近万人。该寺的主要建筑是大经堂,其规模十分雄伟壮观,可同时容纳8 000名僧侣。

拉萨的布达拉富代表着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始建于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现存建筑是清初顺治二年(1645)五世达赖喇嘛时重建的。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宏伟,高达200米,东西长400多米。前后13重,房舍近万间,可容僧众20 000余人。布达拉官是宫堡和寺院合一的建筑,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地处河北承德的藏传佛教寺院,是18世纪起修造的山地建筑。现存8座,即溥仁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殊象寺、须弥福寿寺,统称“外八庙”,意为承德离官(即避暑山庄)外的8座佛寺。承德离官和外八庙是清朝政府为抵御沙俄侵略,便于团结蒙、藏等少数民族而兴建的,因而建筑风格上吸取了藏、蒙、汉等民族的优点,与西藏地区佛寺不尽相同。

佛塔源于古印度覆钵式率堵波。但在中国汉地,它很快演变成为重层楼阁式建筑。因为按汉人的理解,塔既然是埋藏佛舍利的地方,应该以高峻的形式来显示它的神圣性。当人们引颈仰视高塔时,会出现心理变化,对佛塔产生一种庄严、崇高之感。

中国佛塔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型之美,可以说举世无双。它们犹如一朵朵绚丽的奇葩,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于白云蓝天之中,镶嵌于青山绿水之间,为祖国的山河大地增辉添彩。

中国佛塔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现在我们一般从造型上,将它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4种。

楼阁式塔。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这类塔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形体最高大。早期楼阁式塔都属木结构,如《洛阳伽蓝记》所载永宁寺塔,共9层,高数十丈,百里之外就能遥见。现存最大木塔是山西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该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距今已有900余年。它平面呈八角形,外观5层,实则9层。总高达67米多,直径30米。塔内设有楼梯,可拾级而上,人们可以在每一楼层上凭栏远眺,周围景色尽收眼底。

现存隋唐以后的楼阁式塔,多为砖石仿木结构。著名的如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杭州六和塔、广州六榕寺塔、北京房山区良乡昊天塔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层之间有较大距离,因此,塔身就像一座高层楼阁;每层塔身都砌出柱、额、门、窗,塔檐以砖块或石料建成斗拱;塔内建有木制或砖砌的楼梯,可供人自由上下。

密檐式塔。以这类塔的外檐层数多而得名。早期著名的密檐式塔,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等。辽代以后,密檐式塔在华北、东北地区有较大发展,一直到明清仍续有修建。而在同时期的南方,则仍以楼阁式塔为主。密檐式塔的特点是:下部第一层塔身特别高,以上各层则塔檐层层重叠,距离很近。几乎看不出楼层。如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塔身总高40米,共分15层,其中第一层最高,有各种装饰。第二层起,各层高度递减,面阔渐缩。塔的外形古朴而流畅,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或藏式塔,因为这种形式的塔为藏传佛教所常用。塔身是一个半圆形的覆钵,覆钵下建一高大的须弥座,覆钵上是巨大的塔刹。这种塔在元代开始流行,明、清时期继续发展。著名的有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琼岛白塔、五台山塔院寺白塔等。

金刚宝座塔。是仿照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刚宝座塔而建造的。其形式为:塔的下部为一方形巨大高台(即金刚宝座),宝塔上建有5个正方形密檐小塔。这类塔在明代以后陆续修建,但为数不多。具代表性的有北京真觉寺(俗称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等。

●六佛教雕塑

佛教雕塑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体现,它主要保存于历代开凿的洞窟和兴建的寺院中。东汉末年,笮融造佛寺,寺中“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三国志·吴书-剂繇传》)。一般认为这是中国雕造佛像的最早记载。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中有不少是金铜像(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镏金),其造型基本仿照印度。

从东晋起,佛教造像开始进入它的昌盛期。后赵石虎建武四年(338)的金铜坐佛像,是国内有明确纪年的最早佛像(现收藏于美国旧金山市博物馆),标志着定型化的单身佛像的雕造已普遍出现。这时的佛像,己不是对印度佛像的单纯模仿,而开始具有了中国色彩。以东晋戴逵父子为代表的雕塑家,曾致力于中国式佛像的创作。相传戴逵在会稽山阴灵宝寺作阿弥陀佛像和两旁菩萨像,初步完成后,他隐坐幕后,细心听取各种议论,然后以3年时间反复修改,一座完美的雕像终于面世。

除了单身造像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大兴凿窟造像之风。国内现有石窟遗存约100多处,它们分布于历史上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其中享誉中外的有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云南大理剑川石窟等。

石窟艺术是建筑、雕塑、壁域三者的有机结合体,而雕塑是石窟的主体。石窟雕塑的题材,主要是佛像(包括各种佛、菩萨、罗汉、护法像)、佛经故事(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供养人(出资造像者)像等。中国佛教雕塑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的、民族的和地区的特点。

公元3世纪,印度佛教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人新疆地区,形成龟兹石窟体系和子阗佛寺艺术,我们称之为“西域佛教艺术”。西域造像通常技法简明古朴,比例适度,面相丰圆,肢体雄健,神情娴静恬适,衣纹质感较强。这表明它较多地受了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西域佛教艺术东渐玉门关内,便形成凉州佛教艺术。

5世纪中叶,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雕凿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造像艺术集中体现在县曜(yao)主持开凿的5个洞窟中。由于当时佛教艺术传人中原地区时闻不长,开凿昙曜5窟的基本力量又是来自西部凉州的工匠,所以其中仍保留着较多的印度艺术风格。佛像外穿袒露右肩的袈裟;衣纹或为平行、隆起的粗线条,或为细密贴身的平行弧线;面相浑圆,细眉长目,深眼高鼻,嘴角露出淡然微笑;两肩齐亭,胸部厚实。菩萨像则上身袒露,胸前佩戴项圈、璎珞(贯穿珠玉而成的装饰品)。

昙曜5窟之后的云冈其他石窟,开始出现中国化的倾向。洞窟平面由马蹄形变为方形,有前、后室;造像中大型佛像减少,而题材有所增加;佛像的面相由圆形趋于长圆,躯体健壮适中;服装衣纹简化。这与孝文帝太和(477- 499)初年着手的汉化改革相适应。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后,云冈石窟的造像更趋汉化。佛像面相清瘦,颈长,削肩,躯体修长,服装以褒衣博带式为主。

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其造像受南朝戴逵为代表的秀骨清相风格影响,褒衣博带,性格爽朗,神采飘逸。北齐时期的龙门石窟造像与曹仲达的“曹衣出水”风格类似,服装轻薄,以波浪式线条显示。隋代龙门造像趋于华丽,佛像戴宝冠,菩萨饰璎珞;飞天迎风翱翔,衣带飘舞,富有动态之美。

唐代是我国雕塑艺术灿烂辉煌的时代。雕塑作品奇艺骈罗,精美绝伦,雕塑技术圆熟、洗练,充分体现出雄健奔放的时代气息。

龙门石窟的开凿,在唐高宗、武刚天时期达到极盛。奉先寺大像卢舍那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造像。大像始凿于唐高宗时期,至武则天时期完成。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意思是光明普照。武则天自称她做皇帝符合佛的旨意,所以有意通过佛像的雕造来体现自己的权威。卢舍那佛坐像,通商17米多,位于石窟中央。佛像仪表堂堂,比例匀称;丰颐秀目,表情慈祥而恬静;嘴角微翘,显出微微笑容;头部稍下倾,目光好像在关注着芸芸众生。佛的温雅、敦厚的人间形象,使人感到亲近;而崇高神秘的宗教效果,则令人心生敬畏。

唐玄宗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代。这时期的造像,圆润丰腴,体形健美,宽妆高髻,充满生命的活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成熟和完善,充分体现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我们从龙门石窟、佛光寺彩塑、敦煌彩塑等现存作品中,可以想见当时佛教艺术舞台上雕塑家们各领风骚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敦煌和天水麦积山,因石质疏松,不宜凿刻,艺术家们便匠心独运,改为彩塑(在泥塑上涂以颜色)。莫高窟的北魏时期敦煌彩塑,同样经历了逐渐接受中原文化、不断汉化的过程。隋代彩塑技术日臻成熟,手法细腻精巧,佛像已明显汉化。唐代,彩塑艺术进入全盛时期。它把西来的佛教艺术与汉文化加以圆满结合,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作品。初唐的塑像丰满而生动,身体曲线流畅,富于节奏的变化,使隋代开创的彩塑形象趋于成熟。盛唐的塑像更是精美无比。如奠高窟第45窟的菩萨塑像,袒露胸臂,体态优美,轻薄的长裙紧贴身体,脸上露出细微的笑容。无论是柔美的表情,还是端庄的姿态,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善良、温柔的东方女性特点。而同窟的天王却显得刚健、勇猛。两者的鲜明对照,给人以特别深刻的艺术感受。

由于泥塑、木雕的艺术手段与金石雕刻相比,更能有效地施展雕塑家的艺术天才,而且取材方便,易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此,唐宋以后,各地寺庙都盛行泥塑或术雕佛像,洞窟石刻造像逐渐被取代。

西藏佛教的雕塑多以青铜为材料,以失蜡法铸造。最珍贵的金属神像往往以8种合金制成。雕塑题材多具藏传佛教自身特点,表现密教的有关教义。如观音像作男身(汉地常作女相).罗汉为16罗汉(汉地多为18罗汉),吉祥天母面目狰狞,怖畏金刚凶险恐怖。又如有所谓“欢喜佛”双身像的制作。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现在保存着世界最大的一尊铜佛像。这尊佛像名强巴佛(未来佛),它完成于19世纪班禅曲古尼玛(1883-1937)时。佛像通高近27米,据说当年为铸这一佛像,耗费紫铜23万斤,黄金8 000多两,珍珠300多颗,还用去钻石、珊瑚、琥珀等无数。

佛教寺院和四大名山

●一佛教寺院

殿堂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殿,用于供奉佛像、菩萨像;堂,是僧众修行和起居的地方。汉地佛教自明代起,殿堂的建筑开始定型化,即通常在南北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在它们的左右两侧建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配殿。寺院的两侧为僧众的生活区域。

佛寺大门称为“山门”,因为寺院通常建于山林深处。山门一般有3座,盖成殿堂式,称“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两侧塑造两大金刚力士像,面目狰狞,头戴宝冠,赤裸上身,手执金刚杵。金刚杵是古印度最坚固的兵器;由两金刚力士共同把守山门,守护佛法,显示出佛门的威武、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