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是茶的鼻祖
神农氏,一说为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737年,当年的先民们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神农氏制作了耒耜,教给先民们学会种植农作物。他还亲自尝百草,发现药材,教给先民学会治疗疾病。
传说在那蛮荒的年代,到处都生长着千奇百怪的植物,究竟哪些可以吃呢?人们不得其解,于是神农氏就亲尝百草,准备选出一些能结子的植物,让先民们种植。有一天,他尝了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汇集成“七十二毒”,搅得他口干舌燥,五脏如焚,十分难受。正当神农氏无计可施之时,忽然一阵清风吹来几片绿叶飘落在他跟前。他习惯地捡起来就送入口中咀嚼,其汁液苦涩,气味却芬芳爽口,就将这几片绿叶嚼碎咽了下去。霎时间,他觉得肚子里的东西上下翻滚,好像在搜查什么。又过了一会儿,肚里风平浪静,舒服多了。神农氏此时才意识到是刚才吃的绿叶具有解毒的功效。于是起身沿着山坡到处寻找刚才吃的那种绿叶,经过了三天的寻找,终于在一座小山坡上找到几棵树,他爬上树采摘了一些绿叶。神农氏如获至宝,欣喜异常。他想,这可是救命的绿树,它能解毒。有了它,今后什么植物都可以尝尝了!
神农氏坐在树下歇息时忽然想到这是什么树呢?该叫什么名字呢?此时他联想到刚吃进这种绿叶时,肚里好像什么东西在搜查什么,那就叫它“查”吧!当时我国还没有文字,就以“查”的称呼传了下来。后来有了文字之后,就根据它开白花,有苦味,写成“荼”。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章,辑录了中唐以前对茶的称谓,诸如荼、苦荼、荼茗、荼苒、茗、價等30多种。可见,“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自唐后期才称之为“茶”了。
晏婴爱吃“茶菜”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字平仲,被后人尊称为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其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从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后,他继任齐卿,历经灵公、庄公、景公等三代。晏子聪敏机智,能说善辩,特别是能运用生动的比喻,托物言志,使人信服。根据后人编纂的《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卯茗菜而已。”就是说当年担任齐国国卿时,吃的是糙米饭,菜肴除了三五种炒菜外,再就是“茗菜”了。
那么,晏婴喜欢吃的“茗菜”是什么样的菜呢?这种“茗菜”就是用茶做的菜。当时我国的茶树还没有在长江下游地区栽培,只有西南地区生产茶叶,而且品种也较少。一般是作为消暑的药材食用,也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用茶做菜食用。如云南基诺族爱吃的“凉拌茶菜”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将采下的新茶叶芽,加上盐和辣椒粉拌着吃。既有咸辣的味道,又有茶的香味,用以佐餐十分可口。事过2000多年后的今天,像“茶鸡蛋”、“茶烧肉”,以及高档的“龙井虾仁”、“碧螺虾仁”、“樟茶鸭子”等都属于“茗菜”的范畴。
至于当年的晏婴怎么喜欢上吃“茗菜”,所用的茶叶从哪里来的,都无从可考。不过晏婴当年将吃“茗菜”列为日常饮食之列,也并不足以为奇。因为晏婴是个博学的人,古代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懂得了茶能解毒和“令人有力、悦志”的作用。用茶的嫩芽炒菜,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我们还可看出,当年还没有开始饮茶。根据《尔雅》记载,西汉年间,“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滗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就是说到了西汉年间,人们才像我们煮菜粥那样煮茶吃。
诸葛亮也是茶圣
在川陕交界的陕西勉县小河庙乡,有座三圣庙,供奉的是陆羽、诸葛亮和药王三位圣人。为什么将这三位不同朝代的人物供奉在一座庙里?从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不难看出,当地是将诸葛亮作为茶圣供奉在这里的。
勉县古称沔阳,是我国最早的茶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后,当地就用茶来作为贡赋缴纳。这说明这里的茶叶种植相当普遍,而且茶叶的质量也相当不错。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更加忠诚于汉室。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统一全国的宏愿,诸葛亮在沔阳的定军山屯兵8年,惨淡经营,在修水利、垦荒地、养蚕桑和种植茶树等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对种植茶树的贡献更是突出。这里产的茶叶后来就以诸葛亮的雅号“卧龙”命名为卧龙茶。
诸葛亮之所以重视茶叶生产,还与他的疾病有关。当年诸葛亮患了肺病,根据那时的医疗条件,很难治愈。可是在睡梦中诸葛亮梦见一位老人告诉他,可以用小河庙的老茶树叶做药引,进行治疗,还就真的治好了诸葛亮的肺病。诸葛亮为了感激神明指点迷津,在茶山设坛拜祭,对茶树和茶叶非常尊重。如今勉县的茶山还遗存着几棵2000多年前的古茶树,就是当年诸葛亮祭拜过的。
诸葛亮辅佐刘禅执政,为维护蜀汉政权,安定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曾亲率大军深入“夷蛮之地”治乱安民。当地的瘴气疫毒十分严重,很多兵士染上瘟疫,诸葛亮十分焦急,遂将手中的茶木手杖插在地上。几天后手杖绽出嫩芽,长出枝叶。诸葛亮就命人采摘茶叶烹水,让兵士们饮用。结果兵士们都消灾祛疾。他们一鼓作气征服了西南部的“夷蛮之地”。
为了安抚这些地区的民族,诸葛亮还派人从汉中运来稻谷和茶树,并向这些民族传授耕种农作物和茶树的技术,特别是对茶树园的管理和对茶叶的采摘、焙炒的技术。由此,西南边陲的当地民族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种茶,以及制茶的技术、饮茶的方法。还懂得了茶叶的除湿排毒、降火驱寒、养肝明目、健脾温胃等治疗疾病的作用。
诸葛亮还以茶为媒介,联络西北部的羌氐族,求得西北部的安定,以便集中兵力伐魏攻曹。他在沔阳西北古陈仓道沮水一带设立“茶店子”,以茶社和贸易吸引羌氐族人。诸葛亮还在略阳县的一座山上设立接官厅,邀请羌氐族首领品茶议事,以谈茶论道来谋求与羌氐族携手抗曹。羌氐族以游牧为生,多食牛羊肉,茶叶能消食化腻,很受羌人头领的喜欢。羌人头领在品茶中得益,答应与诸葛亮联合抗曹,曾将数十万大军交给诸葛亮指挥共同伐曹。诸葛亮对煎茶联羌这个壮举十分满意,就将略阳县的这座山取名为“煎茶岭”。当时就有位诗人写了“羽扇纶巾卧龙神,一杯香茗话天下”的诗句予以赞扬。
“以茶代酒”源自孙皓
孙皓(242-283年)是三国时吴国孙权的孙子,承袭吴国君。天纪四年(280年)晋武帝六路出兵伐吴,孙皓归降称臣,被封为归命侯,吴国宣告灭亡。
孙皓当政时是个专横暴戾、嗜酒成性的暴君。他出于巩固吴国政权的目的,对老臣韦曜较为尊重。韦曜才识渊博,精于治国之道,曾任尚书郎。孙皓即位后,又被孙皓封为高陵亭侯,迁中书仆射,常领左国史。可见孙皓对韦曜还是较为信任和重视的。由于孙皓喜好饮酒,特别是喜好与群臣一起饮酒作乐。每次设宴招待大臣时,在座的大臣要至少饮酒七升。尽管有的大臣不胜酒力,会偷偷地洒掉一些酒,但必须每喝完一杯酒,要互相亮一亮酒杯,表示已经将酒喝完。如若谁违例,触恼了孙皓,轻者被捆绑起来,重者甚至有被杀头的危险,因此陪酒的大臣们都是战战兢兢地出席宴请的。
大臣韦曜酒量很小,充其量只能饮用两升,十分害怕孙皓设宴款待群臣,但又不敢托病缺席,因此每次赴宴都是诚惶诚恐的,喝得朝服的前襟湿漉漉的。对此,孙皓早就看透了韦曜的难处,在一次设宴前孙皓就暗自嘱告侍酒宫女,要她们给韦曜斟酒时,以茶代酒。这样既让韦曜喝得“尽兴”,又不伤孙皓的面子,还保护了为他忠心耿耿效力的大臣。从此,“以茶代酒”就流传了下来。
桓温清茶待客藏诡计
桓温(312-373年),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出身土族,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他任驸马都尉时,还较为收敛。而当他在永和元年(345年)接任荆州刺史,并握有长江中游兵权时,就逐渐暴露了他攫取晋政权的野心。他曾三次以收复中原失地为借口,率大军北征。但由于或是因为粮秣不足,或是因为遭到朝廷内部的掣肘,或是由于刚愎自用、轻敌自狂,三次征讨都以失败告终。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晋帝司马奕,改立司马昱为简文帝。桓温则以大司马专擅朝政。第二年简文帝病死,桓温阴谋篡权,但由于忠臣谢安与他虚以周旋,拖延时间,致使染病的桓温,未能实现野心而抱病而亡。
桓温为人虚伪奸诈,善于弄虚作假。本来他野心勃勃,想篡取皇位,却把自己伪装成忠于皇室的忠臣;本来他追慕奢华生活,挥金如土,但对外却表现得非常清廉。特别是在家里款待同僚时,他经常是穿着粗麻布的家常服装,让佣人端上几小盘茶点和清茶,算是对同僚的热情款待了。在与同僚对饮时,桓温还不断地哭穷,胡诌什么人和国家一样都要以简朴为本,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不了解内情的还真的以为他是个非常节俭清廉的官吏。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虽说饮茶还没有形成普遍的习惯,但在长江以南的地区饮茶已经不觉得新奇了。桓温用茶来款待宾客,当然就能给人简朴的印象。这正是桓温以茶待客的初衷所在,以便用生活简朴来掩盖他的内心本质,间接地让人觉得他生活简朴,无所欲求,忠于皇室,以此来遮掩他阴谋篡权的狼子野心。
“茶圣”陆羽的传奇
陆羽(733-约804年),唐代学者,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因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
陆羽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他本来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不知父母何在,姓甚名谁。大约在唐代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竟陵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清晨散步时忽然听到一阵大雁的叫声,循声望去,只见湖边围着一群大雁在呜叫。智积禅师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大约两岁的男孩,在大雁的卵翼下呻吟。智积禅师将他抱回寺庙里抚养。并依据《易经》卜辞中的“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给这个遗弃儿的确定为姓“陆”,名“羽”,字鸿渐。
智积禅师抚养陆羽到六七岁时,见他聪明伶俐,就教他识字和诵读佛经,想收留他为徒弟。可是陆羽性格很执拗,不肯削发为僧。后来在陆羽十一二岁时,虽然感激智积禅师的救命之恩,每天为师父煮茶,也学到了些茶艺,但他实在对空门的寂寥生涯不感兴趣。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陆羽朝着智积禅师的禅房叩头三拜,就偷偷地从寺庙后门逃走了。
逃出寺庙,路在何方,小小的陆羽并不知道。在流浪时他饱尝了艰辛,但又不能吃回头草,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流浪。后来他时来运转,遇到了一个戏班的老板。这个老板本想让陆羽当个只管饭、不给钱的“跟包”,但相处几天后他发现,这个孩子虽说其貌不扬,说话却很诙谐、幽默,于是就着手把他培养成戏子,让他拜丑角师傅学戏。
在唐代天宝五年(746年),复州竟陵派来一位新太守叫李齐物。竟陵县令为讨好新太守,便找来戏班演出为新太守接风洗尘。太守看戏时对饰演丑角的小陆羽很赏识,事后单独约见陆羽,得知他的身世和经历,就帮助他脱离戏班,并引荐陆羽到火门山的一位邹夫子那里去读书。邹夫子是位博学的隐者,平时除了读书就是饮茶。陆羽在这里除了每天完成邹夫子给他指定的读书课目外,就是为邹夫子煮茶烹茗。久而久之,使得陆羽对茶叶产生了兴趣。陆羽在邹夫子那里待了有六七年的光景,邹家汗牛充栋的书籍,使得陆羽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尤其是对饮茶和茶叶的有关知识更是积累了很多。在天宝十四年(755年),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陆羽自幼随智积禅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学早就发生了兴趣。而他投奔的湖州是名茶产地,在这里接触到很多有关茶的采集、生产的知识和趣闻。尤其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著名诗僧皎然和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皎然又被称作茶僧,皇甫兄弟也是嗜茶如命。陆羽在这里的见闻与结交,使他与茶更为靠近。几年间,他踏遍青山,考察了江浙两湖生产的茶叶和泡茶的水质,采集到很多有关茶叶的资料,为他后来撰写《茶经》奠定了精神和物质的基础。
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陆羽32岁时,完成了《茶经》这部著作。这部《茶经》总结了我国唐代以前茶叶的种植经验和饮茶体验,被称作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在持续8年“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陆羽对《茶经》作了一次增补、修订。他还设计、铸造了一尊煮茶的风炉,风炉上镌刻有“圣唐来胡明年造”的字样,以纪念平定“安史之乱”的胜利,同时也表明他以天下之乐为乐的博大胸怀。大历九年(774年),湖州刺史颜真卿修《韵海镜源》,陆羽参与其事,顺便搜集了一些历代茶事,写成《七之事》,补充到《茶经》里。这样前后历经十几年终于完成了整部《茶经》的著述。《茶经》的问世,受到朝廷的重视,曾委任他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等官职,但陆羽淡泊仕途,并没有上任,依然在民间过着清苦生活。陆羽曾写了一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爨,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诗中所写的“六羡”是虚指,重点是表达他的“不羡”和对茶、对水的钟情,以及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晚年,他移居江西上饶。如今上饶的“陆羽井”处,传说就是当年陆羽故居的遗址。
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的记载,“茶圣”陆羽对饮茶用水的品鉴十分精到。在唐代大历元年(766年),御史李季卿途经扬州,拜谒大明寺时,恰巧与来大明寺游览的陆羽邂逅,李季卿素来仰慕陆羽,便邀陆羽到附近的扬州驿站小憩。
谈话间,御史对陆羽说:“陆君善于品茶,闻名天下,而这里的扬子江南零水又是水中一绝。今二妙相逢,千载难遇。”陆羽对御史说:“大人雅意盛情,余理当奉陪品饮。”于是李御史命得力军士去江中取水。不大时候,军士取来一壶“南零水”,陆羽“用勺扬其水”,便说:“这倒是长江水,不过不是南零水。”军士连忙分辩说:“这是我亲自划着船从江心提取的,很多人都可以见证,我哪里敢偷懒造假?”此时陆羽将壶中的水倒掉一半,再“用勺扬之”,说:“这才是南零水呀!”军士见此,大惊失魄,连忙下跪,以实相告:“我从南零取水回来,航行间船身晃荡,壶里的水只剩下一半,我就从江中取些水加满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