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22063700000036

第36章 明清封建时期及封建帝国的崩溃(1)

明朝摒弃了前朝统治的弊病,大力改革政府结构,把权力更为集中在中央。但由于明朝后期皇帝昏庸,又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农民无以果腹,纷纷起义。而山海关外的金国乘虚而入,一举夺取了统治权,建立了清朝。清朝前期国富民强,统治十分稳固,但随着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闭塞,积累的科技优势被世界其他各国轻易超越。洋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在这样的情况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封建制度也彻底宣告终结。

一、集权统治的高度发展时期——明

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推翻了元朝,并于1368年在应天府建国号明,年号“洪武”。此后三年间,明朝先后降服了占据广东的何真和四川的夏国明升,元末分立的农民政权自此归于统一。

1388年,在明朝与元朝王室诸王连年作战后,元朝溃灭,然而蒙古汗却仍然占据着大漠南北,与明朝相对峙,仍然是明朝的强大威胁。

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制定了各项统治制度,建立起了明朝的集权统治。

明朝的统治建立

在明军攻下大都以后,大都以北至漠北地区,东起辽东,西至陕甘的地区仍然被元朝王室诸王所控制,而云南地区则为梁王所占据,明太祖对元朝王室以及诸王的征战一直延续了二十年之久。

除了要与元朝王室斗争以外,从农民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明王朝还面临着如何来巩固内部统治的严重问题。明太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成为开国皇帝,这样独特的经历使得他对地主豪强有深刻的仇恨,却又不得不为他们的利益而考虑。他担心元王朝的地主官员对他不服而反叛,但又恐惧同样草莽出身的文臣武将对他不忠而再掀叛乱。故而,明太祖在位时期,实行了比元朝更为酷虐的专制统治,对地主豪强以及官员将领都采取严厉镇压的措施,但明王朝确实因此而得到了巩固。

明太祖在建国不久以后,就下令将江南十四万户平民迁到凤阳。此后,1391年又再次将五千三百富户迁到了南京。1397年,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南京是明朝的首都,凤阳为中都,都是由朝廷直接统治的地区。明太祖将地主豪强迁徙到这些地区,使得他们难以倚仗自己的财富来操纵当地官府为自己牟利。这一举措是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但却是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作出的行动,从客观上来说也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发展。

在明朝建国以后,明太祖还要防范文武臣僚的背叛。1372年,明朝颁布了申诫群臣的《铁榜文》;1375年则编录了《资世通训》,以此来告诫群臣;1380年又编《臣戒录》;1386年又颁发了《志戒录》。明太祖一再编写这些讲述历代群臣悖逆之事的篇章,表明他对臣下一直有强烈的防范之心。而他的臣下也为了争权夺利而陷入相互抗衡倾轧之中。

胡惟庸是早年跟随明太祖起事的人之一,于1370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1373年进而成为左丞相。此后胡惟庸开始接受四方贿赂,朝中的官员也大多阿谀归附于他。明太祖认为胡惟庸威胁到了皇权的统治,于是在1379年,御史中丞涂节迎合明太祖的意思,开始多方搜罗胡惟庸的罪证,并一举状告胡惟庸与御史大夫陈宁谋反。1380年,明太祖亲自审理胡惟庸案,最后斩胡惟庸、陈宁,并诛三族。此后又对归附胡惟庸的官员和下属进行了严密追查,这桩案件牵连甚广,朝中大小官员被处死者多至一万五千余人,震动朝野。

李善长是濠州定远人,在明太祖起义时成为他的谋士。建国后,明太祖大封功臣,封了六位国公,李善长就位列第一,被封为韩国公。并特授太师、中书左丞相,继而总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并共同议论军国大事,成为朝中位尊权重的大臣。胡惟庸的侄女是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媳,在胡惟庸被杀以后,有人告发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同党。1390年,明太祖逮捕李存义父子,以审讯胡惟庸与李善长之间的交谊,而后将李善长赐死。之后又牵扯出了一系列的功臣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一并处置。

蓝玉也是濠州定远人,是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内弟,在明太祖起义的过程中也屡建战功。在建国之后多次与元朝王室进行作战,由于军功显赫,蓝玉不免会志得意满,擅权行事并依据强权来侵占民田。明太祖最终以谋反罪将蓝玉处死,并诛灭三族。关于蓝玉的谋反,其实并无确实的证据,而那些名将们经过一系列的诛杀,所剩无几了。

明太祖在位三十年,却将与自己共同创业的左右手逐一诛杀,这些人都是明朝的名臣勇将,死因或明或暗,但几乎都不得善终。明太祖以前所未有的猛政,刻意诛杀文武臣僚,虽然确保了明朝的皇权统治,但却大为削弱了整个统治集团的实力。

出身农民的明太祖起义前就对元末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深为痛恨,同时也深知这些劣习对于朝廷统治的危害,于是即位之后就采取了严厉措施来对贪污现象进行惩治。官吏贪污钱财,凡是六十两白银以上的,会被斩首、剥皮,各种残酷的刑罚让人触目惊心。在明太祖的严惩下,被治罪的官吏多至数万,虽然政事严酷,但确实有效地抑制了元末官场久积的贪风,其作用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

明太祖在位期间,对元朝的统治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将朝廷军政大权更加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的军政也更加集中于朝廷,建立起了一整套皇室专权的统治制度,更加强了专制统治。

由于明太祖对开国功臣多有疑虑,对臣僚也不尽信任,故而建立了皇室分封制度,将皇族子孙都分封各地让他们称王,期望能够依靠朱氏子孙来辅助皇室,以确保明王朝的统治。明朝分封王室参照了元朝时期的旧例,虽然是分封各地,拥有王爵,但除了藩府以外,都没有封地和臣民,俸禄由朝廷来颁给,其中除了大宁的宁王朱权,北平的燕王朱棣以及太原的晋王朱棡拥军防边以外,其余的各王都只能拥有少数的护卫军,但随后也都被撤销了。明太祖认为,只要皇室子孙们能控驭各地,就能够防止外姓的臣僚们叛乱夺权。

明太祖在正式建国以前就设置了官署,沿袭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封李善长为右丞相、徐达为左丞相;又按照元朝制度,设置了御史台,封汤和及邓愈为御史大夫,拥有了简要的国家机构。在即位以后,明太祖在南京设立了应天府,直隶中书省。到1376年又把各地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作为行省的地方政府。这一改革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利,使行省直属于皇帝。而在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以此事为契机废除了中书省丞相制,不再设丞相,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强了皇权的专制统治。在废除中书省丞相制之后,所有的军权也都直接归于皇帝所管理。

在建国以前,明太祖就设立了国子学,来培养人才,在明朝建立以后也承袭元制在京师设立国子监作为高等学府。国子监校规很严格,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生活都管束得很严格。到1369年时,明太祖又诏令各府州县设立学校。府县学校主要是培育人才,入仕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科举考试。明朝的科举考试从1370年开始,其制度大体上和元朝的科举旧制相同,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以及朱熹和蔡沉等注本为依据,这些都承袭了元朝制度,但取消了元朝时候依据不同民族进行分类考试的方式,除了法律规定的“贱民”以外,一般的平民和农民等都能够应考。

在明朝以前,元朝一直面临着经济崩溃、人口流失、田地荒芜及经济制度紊乱等严重的困难,明太祖在位的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来建立新王朝的社会经济秩序。虽然明太祖是从农民成为皇帝的,非常懂得农民生活的困苦,但他并不能改变原有的土地占有制,所以明朝的统治依然是建立在地主占有制的基础上。但为了鼓励农业,明太祖也给予农民一些优惠的政策。而为了重建社会经济秩序,对于商业,明太祖也采取了低税收的政策。元朝时候曾发行过纸币,但由于无限制地发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崩溃。明太祖也采取过发行纸币的措施,但是由于发行量过大,并不能够兑换金银,所以发行不久之后就重蹈了元末通胀的覆辙。

动荡中前进的明王朝

明太祖建国称帝的时候,将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1392年的时候,朱标病逝,明太祖又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病逝,朱允炆奉遗诏继承帝位,即明惠宗,次年改年号为“建文”。

明惠宗从小就生长在深宫之中,自幼读书,没有执政和作战的实际经历,在即位后不得不肩负起难以承担的重任。明惠宗即位之后,企图从两个方面来建立自己的统治,一是施行宽猛得宜的维新之政,来争取朝野的支持。二就是削藩以减除朝廷的威胁。

明惠宗削藩自然引起各藩王的反对和不满,燕王朱棣乘机起兵谋反,篡夺皇位。1402年,朱棣祭告天地,正式登基为皇帝,即明成祖,并改次年年号为“永乐”。明成祖在南京即位之后,将原封地北平改为了北京,设顺天府,北京成为明朝的陪都,而明成祖的长子高炽则仍然留守北京,到1404年才被召回南京封为皇太子。

在皇位确立之后,原本强烈反对削藩的明成祖却有了削藩的打算。明成祖一直密切监视着诸王的行动,1403年,明成祖以纵戮取财等三十二罪状革去了列代王的三护卫军及官属。后齐王却私自用护卫兵来据守其封地。1406年,明成祖召见齐王,斥责他的做法,齐王反驳成祖,明成祖大怒,将齐王拘留京师,并贬为庶人。1408年,明成祖又相继削夺了岷王和辽王的军权。1417年,有人告发谷王意图谋反,明成祖将谷王贬为庶人。1421年,明成祖召周王入京,说有人状告他谋反,周王被迫献还了三护卫军。明成祖就这样一步一步分别削除了藩王的权利,在巩固自己的统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成祖以北平为基地而起兵夺得皇位的,之后又将北平改为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建立了顺天府。后又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但南京的各官署也仍然继续在当地理事,实行两京并立的制度。

明成祖定都北京除了是其势力的基地以外,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征伐蒙古。在定都北京后,明成祖就即刻召集群臣商讨出征蒙古的事宜。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宾、刑部尚书吴中等人都不支持出兵北征,但明成祖却固执己见,排斥反对者,并在各地征发民夫,赶造粮车,决意在次年春运送军粮北上。

1420年春,打败瓦剌的蒙古鞑靼人阿鲁台侵犯明朝边境,攻打兴和城,杀死明都指挥使王焕。明成祖大怒,随即率领十万大军亲征。阿鲁台得到消息后迅速逃走,致使明军进退两难,只得延缓行程等待明成祖的命令。由于此次出征徒劳无功,明军难以回师。明成祖下令明军转而袭击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三卫,三卫军毫无防备被明军击败,成祖下诏班师回朝,庆祝此次出征的所谓胜利。

1421年,边将奏报得到消息阿鲁台可能又将南侵,成祖不甘心前次的出师无功,再度进行北征。结果,明成祖进军到万全西阳河才得知,阿鲁台由于被瓦剌脱欢击败,已经溃散北逃,并没有南侵的事情。明军再次出不遇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同年,蒙古贵族也先土干率领部众投降了明朝,明太祖得知后大喜,班师回朝,大约算是取得了胜利。

1424年,大同、开平又报阿鲁台再次率领部众来袭,明朝再次发兵,结果和此前一样,明军到达之后,阿鲁台已经逃走,不见踪影。明成祖无奈只得再次班师回朝。自从定都北京以后,三年间明成祖进行了三次出征,结果都徒劳往返。明成祖劳碌烦恼,身体日渐衰弱,最终在榆木川中病死,死前传遗诏要传位给皇太子朱高炽。8月,太子朱高炽在京师迎成祖遗体棺殓,奉遗诏继承皇位,即明仁宗,改次年年号为“洪熙”。

明仁宗是成祖的长子,在明太祖时期被册封为燕世子。明仁宗即位之后,便释放了因反对成祖北征而深陷囹圄的夏原吉等大臣,并将夏原吉倚为重臣,共议朝政。为了稳定政治,明仁宗任用了旧臣僚,并恢复了成祖时期罢废的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以及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等尊职。明成祖在位期间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曾施行过一些过于严苛的政事,使得臣下积怨难平,例如在即位后对明惠宗的旧臣广加诛杀,以及一意北征等。明仁宗为了缓和积怨,将此前因明成祖苛政而获罪的人一一赦免,并相继起用当时因反对北征而获罪的臣僚。

在明仁宗即位三个月以后,阿鲁台派遣使臣前来明朝朝贡,明仁宗给予回赐,并派遣使者诏谕兀良哈官民,仍前朝贡。

1425年,明仁宗即病死,死前诏命皇太子朱瞻基继位为帝。皇太子奉诏回京,于6月在北京即位,即明宣宗,并在次年改年号为“宣德”。宣宗即位名正言顺,自然得到了东宫旧臣的拥戴,但是即位不久之后,汉王朱高熙就起兵篡位,明王朝再次出现了皇位之争。

汉王朱高熙曾随成祖征战南北,屡立战功,但明成祖却因极其喜爱太孙朱瞻基而最终立了朱高炽父子为太子和太孙。朱高熙最后封汉王,藩国在云南。朱高熙一直都不服朱高炽,在成祖时期就屡次陷害朱高炽不成。明仁宗即位之后曾经召见朱高熙,在明仁宗死后,曾有传言说汉王要起兵造反,但明宣宗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有文武大臣的支持,不以朱高熙为敌。

1426年,朱高熙果然在乐安起兵篡位,明宣宗亲自统帅大军出征。原本朱高熙约定了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于济南起兵接应,但后因遭到山东布政使与按察使的阻止而未能发兵。最终,明宣宗大军兵临城下,用火炮攻城,朱高熙军心涣散,最终被明宣宗击败。明宣宗出兵仅十日就平定了朱高熙,稳固了统治。

明太祖统治时期,为加强皇权统治曾撤销了朝中丞相一职,由皇帝来亲自掌控六部。朝外则分封宗室,以此来保护皇权统治。自从明成祖以后,这一制度一直在演变,到明宣宗时期,诸王经过削藩,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已经不再具有力量。而朝廷中,则在皇帝以下六部以上出现了主要由阁臣组成的辅佐皇帝的一个决策核心,而这一政治格局的变动在宣宗时期基本形成,对明朝及此后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