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之皇赵
2220500000017

第17章 稷下学宫 (下)

鲁仲连接过道:“好一个‘存乎一心’,是了,只有六国存乎一心,合纵之策方可纵横天地。本人非常赞同长安君的看法。但事在人为,凡事都要有人去做,只有做了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山东六国想要抗秦存活就必须合纵。这是他们存在的必要准则。”

片刻,荀子道:“好了,还有谁要发言,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里,观点没有对错,重点只在你是否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还有谁想好了要说?”

说完,荀子大眼扫着台下学子,却没有发现台下之人的移动。忽然,场边有一个一身青衣的青年学子风尘仆仆的来到稷下学宫。正是那位连夜赶路的学子,此时的他更是一身狼狈,看着稷下学宫的门前拥挤的无数学子,也不惊讶,大口喘着粗气,却是一脸兴奋之色,“终于赶到了!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见无人在发表意见,荀子又道:“既然无人在发表言论,那到此为止,我们第一个议题就结束了!”顿了顿,“想必大家都已经饿了吧,稷下学宫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食物,大家可以去吃一些。好了,咱们中场休息一个时辰,下午继续进行下一议题,六国合纵因何总以失败告终?”

荀子罕见的没有对一个议题的讨论去作总结。在以往,无论讨论的议题是多么重大,多么弱小,或者多么激烈,他都会最后做下总结。而这一次,显然他没有那个意识!

田单等人看了一眼荀子,淡淡一笑,暗自点头。随即众人随荀子离场而去。很快,整个稷下学宫众人也都很快散去。而那个青年也从众人口中得到了今日的情况,庆幸着还存在着下半场,惊讶于赵恒年轻身躯所拥有的能量。“呵呵,看来今天还真来对了!”

一个时辰后,众人都回到了稷下学宫辩论现场。荀子道:“现今,秦国强盛,而山东六国相对弱小,先以齐国为首,后又以赵国为首组织合纵来对抗暴秦。而且,刚刚鲁先生也说过,这是山东六国的必行准则。那么,六国合纵为何又总是以失败告终呢?”

一学子思索片刻,遂道:“学生以为,山东六国是因为实力不济,无法击败暴秦,合纵与不合纵没多大区别!”众人一片哗然。

另一学子驳斥道:“荒谬!山东六国若是实力不济,那暴秦为何龟缩函谷关不出?他们为什么不在六国合纵情况下,直接出兵攻打六国?”

又一学子赞同道:“若合纵与不合纵没多大区别,那暴秦为何还要施行连横政策,破坏合纵?而且,暴秦为何总是选择在合纵不起的时候出兵攻打六国?”

第一个学子再次起身反驳道:“那是暴秦不愿过多的消耗实力罢了,别忘了暴秦的敌人可不止山东六国,还有匈奴、东胡、林胡等大量的草原外族。如果消耗了太多的实力,那么怎么抵抗这些外族?”

又一学子道:“是啊,外族一直以来都是我华夏大敌,亡我华夏之心不死。需要我们华夏民族消耗力量去对抗它。这些很对,但你的起点却是错的。暴秦不愿对抗合纵的山东六国,那是因为山东六国加起来的实力远胜于它,故而才会只守不攻。而山东六国出兵攻秦,总会以失败告终,那主要是因为山东六国兵锋不利,没有向秦国精锐一样的强力军队!”

又一学子起身补充道:“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如刚才长安君所说的‘存乎一心’,而目前六国无法做到将心比心,心不齐,六国合纵在秦国眼中也就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合纵不成,连横横行,六国就会被暴秦逐一剪灭。而现在唯一的变数就是赵国,秦国国力强盛,军队战力位居七国之首,但赵国军力也是不差,很是强盛,或许有机会战胜秦国也未可知。故而,秦赵双方必有一战,这一战将会决定秦赵国运及天下大势。目前来说,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台上赵恒田单诸人闻言俱都惊讶不已,点头不已。赵恒也隐秘的示意闳玉在辩论结束后,拦住此人。赵恒心思飘动,此人大才,竟有如此见识!只不知此人为谁?想来应该是历史上一方名倾天下的人物吧!不过,那田单好似也已经注意到此人了。但是,赵恒既然已经遇到,又怎可轻易放弃?而且此人目前学业未成,短时间应该不会踏入仕途。赵恒需要想办法才能从田单手中将他抢过来带回府上,加以培养,以便为自己所用!

渐渐的回过神来,赵恒发现辩论仍在继续,只是说话的人已经不剩几个了。

经过上一个议题之后,已无人再对赵恒的参评提出异议。想来,当此辩论会结束,各个学子离开临淄之时,便是赵恒名扬天下之时,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不过,那是后话。

当众人都做过点评后,赵恒便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战国七雄,秦国为最;山东六国,邯郸居首。这一点,想来大家都没什么异议。”

“秦国之强,远非六国可比,然比之合纵六国,又是远远不如。六国百姓总和远胜秦国,战争潜力绝非秦国可比。然合纵六国屡战秦国而不胜,何也?”

“这个原因本君在上一个议题已经说过了,此乃六国心不一也。目前来说,六国合纵目的在于抗秦,而绝非灭秦。且秦国有函谷关与武关之固、之险及军之利。六国伐秦攻不破函谷关与武关,就不能对秦国造成多大影响。到时我六国便不败而败,暴秦不胜而胜矣。空费钱粮也。”

众人以田单、荀子居首,两人听闻赵恒言语,俱都心惊不已。这么多年来,六国数次合纵伐秦,最终却都无法跨国那道关隘而各自退却,空费钱粮且又没有对秦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赵恒看着众人的变现,微微一笑,继续道:“而直到此刻,山东六国仍不知合纵灭秦,以图大事,却只想抗秦。而秦国早在数百年前,便已下定决心灭除山东之国,一统天下。这就是山东六国的短视,竟不知秦亡山东之心久矣。因此,山东六国在战略上已经远逊于秦国了。”

“这种情况下,秦国只要略使计谋就能使山东六国之合纵分崩离析,再以连横之策行之,山东六国离亡不远矣。”

田单心中惊讶无比,赵恒的话深深地说在了他的心里,目前,在齐国他与君王后政见不和,君王后主张保守中立,不参与五国与秦国的战争,以图休养生息,恢复大齐国力。但田单则以为,现在齐国乃至山东六国的大敌是秦国,虽然保持中立,休养生息,会让齐国有所恢复,但山东五国确实要时刻防备着秦国的同时,还怕齐国在后趁火打劫,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再挡住秦国,即便挡住了,也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终有灭国之祸。一旦五国灭亡,齐国自然也不会幸免。

再这样的情况下,六国合纵如何能成?

荀子见众人都不再言语,遂道:“好了,既然无人在发言,那老夫就说两句,就本次辩论会做一个总结!”

“其实,本次辩论会无谓于对错,也没有对错,正如长安君所言,连横合纵的成败取决于很多种原因。一个因素的不同或变化都会引起不同的结果。”

“故而,正如那些观点一样,连横合纵并本身不存在也无谓于孰强孰弱,也根本没有强弱。只是因为一些可控、不可控的因素,才会出现胜负之分,比如不同的实施人,不同的君主,还有不同的政策,还有天灾人祸等,这些都会成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因素。”

“合纵想成功,还是长安君的话,必须让六国‘存乎一心’。而想达到‘存乎一心’,实在太难了。故而合纵之策先天不足,若六国没有一个领头人,合纵便无从谈起,也更别说对抗连横了。”

“而连横就相对容易多了,它只在于破坏合纵,为此他可以实施离间、贿赂等各种方式,就比如当年张仪利用‘六百里土地’的空头许诺,让强大的楚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最后一蹶不振。再无当年楚庄王之时楚国的霸主之势。”

“至于六国合纵失败的原因,也很明确,秦国国力强盛,军力强大,又有函谷关、武关为之守,且六国相对弱小,且人心不齐,相互之间勾心斗角,又怎么能击败秦国取得胜利。”

很快,由荀子主持的辩论会就结束了,大部分学子都渐渐的散了。而由于辩论会后,荀子就要离去。田单、赵恒等人决定为他践行。也故而,见那学子的事,也只能推迟一番了,赵恒想到。当然,赵恒还有着另外的目的,就是将荀子留下,并拜他为师。

田单本是齐国丞相,需尽地主之谊。于是,田单就带着众人离开稷下学宫,前往临淄城最大的酒肆齐风酒肆,为荀子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