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不幸时要委婉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灾难、不幸,以至噩耗,有时会无情地降临到人们的头上。这种不幸带给亲人们的打击像晴天霹雳、地陷天倾一般,令人惊惧、痛苦,难以承受。尤其是对于年迈的老人,身患疾病的亲人,在这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前,很可能生出意外,出现“祸不单行”的情形。
所以,我们在把不幸消息通知当事人时,就应格外讲究方式方法,尽可能地减轻或缓解对他们的刺激,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直言直告法
对性格刚强、有地位的人,如果他的亲属遇到不幸需要通知时,就可直接说明,或用委婉语言说明,通常情况下他们是能顶得住的。
比如,某部师长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在把这一消息告诉他前,前方的领导还有些顾虑,要不要马上通知他。可考虑到他是军人,又是领导,对于这场战争的严酷性是有思想准备的,因此不能瞒着他。
于是,前方的领导以悲痛的心情,把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告诉他,说:“师长同志,……您知道,这次战斗打得很艰苦,很多同志牺牲了。你的儿子不愧是将门之后,表现非常英勇,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师长一直沉默着听对方讲述,泪在眼里打转转,但始终没有流出采,片刻,他说:“我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
这种直言方式适合有一定精神准备的情形,比如,对久病不愈后的噩耗,对于战场上的牺牲等。但更多的情况下不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暗示法
对飞来之祸造成的不幸,而他们的亲属又心地狭窄,或年迈多病,若直言相告,就可能出问题,这时最好使用委婉方式传达不幸消息。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词,可以用同义替代词汇。
比如:“他走了”“他出远门了”“我们没有留住他”等,把不幸消息传递过去,让对方意会,并承受这一不幸的事实。
比如,有一个老工人的儿子在工作中因公牺牲了,工会的同志将这个消息告诉他时,说:“咱们厂发生了一起事故,这是不可抗拒的灾难,你的儿子离开了我们,大家非常怀念他。”
在这里他们并没有直接说出老工人的儿子牺牲,但老工人已明白。他感到痛苦的同时,却非常理智,说:“今天早上我的眼老跳,想着没有好事,唉,没想到这么无情……”老人坚强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渐次渗透法
当估计到不幸消息对当事人可能造成致命打击时,可采取渐次渗透的方法,一次比一次多的把坏消息透露过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使之增强承受力,最后把实情说出时,对方就不会感到突然了。
比如,有一位老人体弱多病,心脏非常不好。在外地工作的小儿子是他最宠的。这年过年时儿子来信说要回来看望老人,老父亲十分高兴,在家里准备了很多好吃的。
可儿子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死了。这个消息如何告诉老人呢?若直说,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家人用渐次渗透的方式,先告诉他:出了车祸,儿子受了伤,正在抢救。
过了一天又说“还在抢救,情况不好”。
又过了一天人们开始叫他作“最坏的准备”。最后告诉他:“医生作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没有留住他。”这时,老人已明白了,显得非常镇定。
这种方式对于有病的人而言是必要的。在实施时,还可多请几个人配合实施。比如,请他们信得过的人和关系密切的人在场,这样在通知之后,可以配合做一些思想工作,效果会更好。
隐瞒自悟法
对于神经非常脆弱,已经不起刺激的人,对他们传达不幸消息还可采取长时间回避真情的方式,让他们在时间的消磨中,习惯于失去这个亲人的生活,自己慢慢地悟出真相,以减少不幸的发生。
有一个农村妇女有两个儿子,在解放初期,二儿子抗美援朝牺牲在战场上,但这个消息不能告诉她。她没有文化,又早年丧夫,经不住这样的打击。
因此,村里的人把这个消息都封锁起来,不让她知道。过了几年,她见一同去参军的人回来了,她的儿子还不回来,就到处去打听。
她的大儿子说,弟还在前线,并把军功章给她看,她信以为真。只要知道儿子还活着,她的心里就有精神支柱。
没多久,她家的大门口挂上了一个“光荣烈属”的牌子,人们告诉她,儿子非常光荣,她也这样看。
又过了几年,她已渐渐地明白,儿子是不在了,要不为什么连个信没有呢?可她已适应了没有这个儿子的生活。
她主动找了村里干部说:“你们也不用瞒我了,我知道我的儿子是不在了。你们也是好意,不过我来就是听你们一句准信,我老婆子是能顶得住的。”
此时,村干部才将真实的消息告诉她,并说:“你是烈属,你的生活我们村里包了。”她默默地走了,还是和过去一样地生活,并没有垮下去。
总而言之,通知他人坏消息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要认真去做,要据不同对象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与语言,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委婉与含蓄
含蓄是一种情趣,一种修养,一种韵味。缺少情趣,缺乏修养,没有味道的人,难有含蓄。
含蓄是一种魅力。不管在时装设计上,在戏剧故事里,在随意交谈中,含蓄都大有讲究。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含蓄,就没有艺术。坚实的土地,裸露的岩石,金色的沙滩,有一种直率的美,但这又多么不够。轻纱似的薄雾,如泣如诉的雨声,朦朦胧胧的黄昏,有一种含蓄的美,她给了我们许多美的记忆。
含蓄能够避免尴尬。运用巧妙的含蓄,好像什么都没说,实际上什么都说了。“不要让我把什么都说出来。”艺术家如是说。在艺术中,音乐的语言差不多是最含蓄的了。即使是最明快的音乐语言,其实,还是含蓄的。
鉴赏家曾说:“如果你把什么都说出来,我立即就走。”
“真急死人了,他们这说的是什么啊?”肯定会有人这样问。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让人很难忘掉:“英国在许多战役中都是注定要被打败的,除了最后一仗。”这既表明了英国的力量,也表明了含蓄的力量。
有时,外交家们可真够为难的了,他们的口语常常离不开含蓄,他们的书面语又不能含蓄。一旦谁总把这两点弄颠倒了,黄昏离他也就不远了。但愿我们都是半个外交家。
那么,为了我们的清晨,我们就挥洒自如地使用含蓄吧。
委婉,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说话者故意说一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话,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
尽管委婉只是一种“治标剂”,但却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缓冲”,它会让原本可能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到本意。
林肯一直习惯用具有视觉效果的辞句来说话。对于每天送到白宫办公桌上的那些冗长的、复杂的官式报告,他感到非常厌倦。他决定提出反对意见,但他不以那种平谈的辞句来表示反对,而是以一种几乎不可能被人遗忘的图画式字句说出来:“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的时候,”他说,“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有多少根。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在哪里就可以了。”
委婉通常有三种类型:讳饰式、借用式和曲语式。
讳饰式,是指用委婉的词语表达不便直说或使人感到难堪的语言方法。
借用式,是指借用某一事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物实质问题直接回答的语言方法。
曲语式,是指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和融洽的语气表达自己看法的语言方法。
事实上,语言的含义通常是非常模糊的。专家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语言大部分是模糊集的名称,而不是非模糊集的名称。
利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公关,往往可以收到精确语言难以收到的效果。尤其是在外交场合,如报纸登载:加拿大政府限令苏联驻加拿大商务处贸易代表在10日内离开加拿大,因为他们进行了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其中“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就是非常模糊的语言。
委婉含蓄的方法
有的时候,想知道对方的态度或想法,而又不便直接询问,也可以利用委婉含蓄的方法,试探一下其对某一类行为的总的看法,从而了解对方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态度及可能采取的行动。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不久前死去丈夫,情绪低落,十分忧伤。刘秀为姐姐牵线搭桥,有意在大臣中选一位如意郎君。
刘秀的姐姐对刘秀说看中了一名叫宋弘的大臣。一天,刘秀召见宋弘。他对宋弘说:“俗话说:‘富易交,贵易妻。’人富了就要换一批新朋友;地位高了就另娶门第高贵或年轻美丽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嘛!”
宋弘正色说道:“俗话也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就是说永远不能忘记贫贱时的朋友,永远不能与贫贱中共患难的妻子分离。”
刘秀听后,对宋弘称赞了一番,非常后悔,再也不打他的主意了。皇帝的姐姐相中了有家室的大臣,此事令皇帝也颇感为难;如果直接询问,万一对方予以拒绝,自己的面子也过不去。于是,刘秀采用了投石问路的方法,知道了宋弘在婚姻问题上的看法,从中推知他肯定不会同意这桩婚事,于是也就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