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是通向江南的大门,占据了襄、樊后,忽必烈兵分两路,一路从两淮方向进攻,牵制宋兵;一路从襄阳沿汉水而下,进入长江,直指南宋都城临安。公元1276年农历正月,在强大的蒙军面前,谢太后、宋恭宗赵只好投降了忽必烈。南宋随之灭亡。
忽必烈统一全国,不仅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表明了他有一套经略中原的政治策略。早在公元1271年农历十一月,他就公开宣布废除大蒙古国号,取《易经》中“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大元”,并且完全采取了中原历代帝王统治中国的组织形式,从而保证了统一全国战争的最后胜利。随着南宋的灭亡,一个规模空前、全国一统的封建王朝又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原数百年的混乱从此结束。
明朝建立
1328年农历九月,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朱元璋兄弟姐妹共8个,朱元璋最小,乳名重八,加入郭子兴起义军后,才正式取名元璋。
因为家贫,童年的朱元璋没有上过私塾。他常和小伙伴们去村子旁边的皇觉寺玩耍。寺内的住持见他聪明伶俐,讨人喜爱,便教他识文断字。朱元璋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天长日久,便也粗晓一些文字。几年之后,迫于生计,朱元璋不得不到村中地主刘大秀家放牛。
公元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遭遇连年灾难,大旱、蝗灾、瘟疫纷沓而至。短短几个月的工夫,村子里就死去了几百口人。灾难也降到了朱元璋家,他的父母先后染病身亡。不能独立谋生的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曾在皇觉寺许过愿,长大舍身当和尚。没有办法,他只好入皇觉寺剃度为僧。
寺庙是靠收租和善男信女们的施舍度日的。朱元璋投靠时皇觉寺里已有几十个和尚,僧多粥少,坐吃山空,不久就无米下锅了。无奈,住持只好将徒弟一个个打发去云游四方,自谋生路。因此,刚进寺没多少天的朱元璋也只得头戴破帽,背上小包袱,告别皇觉寺,穿城越村,加入了化缘讨饭僧的队伍中。
公元1348年,流浪异乡的朱元璋回到皇觉寺,继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公元1351年,农民领袖刘福通在颍州起兵反元,随后全国各地义军四起。身居佛门的朱元璋毅然投入了农民起义的洪流。
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部队后,非常勇敢,每次冲锋陷阵总是冲在前面。同时又因为朱元璋识得一些字,深受元帅郭子兴的器重,每次作战,总让他伴随左右。不久,他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后来,朱元璋又成了郭子兴的女婿,地位倍增,兵士亦另眼看待。
公元1353年春天,征得郭子兴的应允,朱元璋回到家乡,竖起红巾军大旗,募集兵马。半个月的工夫朱元璋就拉起了几百人的队伍。这些人,后来一直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冲锋陷阵,成了起义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徐达、汤和等人,这些人能文能武,为朱元璋登上皇位出了大力。
朱元璋招募英才,率兵而归。郭子兴十分高兴,于是提拔他担任镇抚总管,令所募英才归他统率。朱元璋手握兵权,再也不愿局促濠州,经与徐达密议,征得郭子兴的应允,即带着徐达、汤和等人南下定远,开辟新天地。
朱元璋占据定远后,威声大振,有不少义军主动归附,朱元璋的力量不断壮大。公元1355年,郭子兴患病身亡,刘福通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宋政权任命朱元璋为义军的副元帅。不久,两位副帅相继战死,朱元璋又被提升为大元帅。至此,郭子兴亲手缔造的起义军队伍全部归朱元璋调动指挥了。
公元1356年春,朱元璋亲率军队攻占金陵之后,改金陵为应天府。朱元璋充分利用有利形势,以应天府为中心,先后迅速攻克镇江、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池州、徽州、扬州、衢州等地,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
公元1357年,朱元璋接受名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还按照朱升的策略,不断扩充兵力,加强训练,提高将士作战的水平。同时,朱元璋在战事频繁的空隙中,抓紧粮食生产,抽出一些将士,利用战争的空闲时间开荒种田。几年的时间,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军队战时粮食困难的问题,而且还有了大量的剩余,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势力范围内农民的负担,军民皆大欢喜,使朱元璋的起义军得到了百姓的拥护。经过数年积蓄力量,开拓疆土,朱元璋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当时,雄踞东方的张士诚占据了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和长江三角洲的广大富庶地区。独霸西方的徐寿辉以武昌为中心,控制了湖广、江西的大片肥田沃土。随着朱元璋军事实力的不断强大,他与各个义军割据政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决战随时会展开。
公元1360年,徐寿辉的部将陈友谅在江州将徐寿辉杀死,并称帝,定国号为汉。陈友谅同张士诚合谋共同举兵,进攻应天,企图顺江而下一举消灭朱元璋的队伍。这场战役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朱元璋取得了鄱阳湖决战的重大胜利。鄱阳湖之役后,朱元璋的领土已扩大到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地广兵多,局面打开了。
朱元璋在消灭了陈友谅势力后又开始向张士诚发起进攻。不久,朱元璋率领他的红巾军攻占了张士诚盘踞的长江下游大片地区后,又制伏了浙东的方国珍,平定了福建的陈友谅,并乘胜南进,攻克广东、广西。此时,除四川、云南外的整个南部中国都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随后,朱元璋调集精锐部队实施北伐,同元朝政权展开最后的大决战。这时的元朝政权在红巾军连续的沉重打击下,加之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已是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兵北伐,到次年农历四月间,北伐军实现了对元朝大都的包围。在北伐军横扫中原,直逼大都的时候,元军却因皇位的争夺而忙于内战。潼关失守,元顺帝才慌忙调集正内战不休的队伍,南下迎战。但疲惫的元军哪里还有战斗力,逢战必败。元顺帝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后妃、太子狼狈逃往上都。
公元1368年农历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国号大明。册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仍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大封文武百官,给功臣名将加官晋爵。农历八月,徐达统领大军攻进大都,元朝政权宣告败亡。接着,徐达、常遇春攻占了北方诸省。1371年,朱元璋又遣水陆两军,平定了四川,1382年平定了云南。1387年,元朝丞相纳哈出降辽东。至此,除漠北、新疆外,全国已基本在朱元璋的统治下。
靖难之变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就藩北平。公元1398年农历五月,朱元璋病故,因太子朱标早死,由22岁的皇太孙即位,年号建文。皇太孙朱允炆生长于宫中,喜读书而统治经验不足,在齐泰、黄子澄等同谋下,登位不久,即对拥有兵力、对帝位有威胁的诸叔王采取了“削藩”的政策,自即位后三个月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以各种理由削除了周、湘、齐、代、岷5位藩王,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杀燕王护卫头目2人,并切责燕王,逮燕王府官僚,并且下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指称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以诛讨,于是在公元1399年农历七月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
因为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后,朝廷也无人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老的耿炳文为将,率13万军伐燕。农历八月,燕王在滹沱河大败耿炳文。建文帝随即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带军。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根本不懂兵法,他收集耿炳文的溃兵,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征伐朱棣,结果被朱棣打败,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士兵听说主帅已逃,四散逃亡。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还让他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白沟河之战,燕王大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逃。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以遏燕军南下。盛庸率兵北伐,在东昌大败燕军,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后来在援军的接应下才得以突围。
公元1401年,朱棣的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建文帝的军队兵多势盛,攻不胜攻,所克城邑不能巩固。正在朱棣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的太监送来了京城空虚可以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他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于是朱棣决定越过山东,直捣金陵。公元1402年农历正月,燕军进入山东,大军很快南下,并且突破了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农历六月十三日大军进抵金陵金川门,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后,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强藩威胁皇权之忧解除后,朱棣作出了一个令群臣不可思议的决定:把都城由南京迁往北平。众所周知,南京远离北方蒙古骑兵的威胁,是一个安全富庶的所在,而当时的北京则是与蒙古骑兵厮杀的最前线。众大臣提出异议,都认为南京乃祖宗的皇宫不应该迁都。但是,朱棣力排众议,并斥其反对者是“彼,书生之见,乌能达英雄之略哉”。
朱棣为了迁都与其谋臣们做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如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恢复、发展北京的经济,疏通运河等,并于公元1406年营建北京城。朱棣命善于经营规划的泰宁侯陈硅主持建造宫殿;命在工部任职数十年且精于营建业务、办事勤敏、精于计算的尚书吴中参与组织规划北京宫殿和长、献、景三陵的营造。此外,参与北京营建工作的还有宦官、杰出的建筑设计师阮安,长于调度的木工蔡信,尤擅粉饰彩绘的民工杨青,人称“蒯鲁班”的木工蒯祥以及善于刻镂石料成华表、丹陛、石兽的石工陆祥等专业人才。公元1420年,北京宫殿主体完工,明成祖正式以北京为京师。公元1421年农历正月初一,朱棣登奉天殿受百官朝贺,从此明朝正式宣布以北京作为政治、军事的中心。迁都北京使明成祖能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便于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解除了北方对中央的威胁,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长城以内社会环境的安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
土木堡之变
元末明初,蒙古分裂为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经过长期发展,势力增强,瓦剌首领也先统一蒙古,并有吞并中原之心。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事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野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七月十六日,英宗和王振率5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无法参与军政事务,军内惊乱。十九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八月一日,明军进到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王振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十三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促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于是明军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锤捶死。明50万大军,“死伤过半”。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此一战役,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亦死伤五十余人。英宗被俘消息传来,京城大乱。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郕王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众议,但郕王却推辞不就。文武大臣及皇太后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英宗秘派使者到来,传口谕命郕王速即帝位。郕王于九月初六登基,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奉英宗为太上皇。瓦剌俘虏明英宗,便大举入侵中原,并以送太上皇为名,令明朝各边关开启城门,乘机攻占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
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势不可当,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迁都城。兵部侍郎于谦极力反对迁都,要求坚守京师,并诏令各地武装力量勤王救驾。随后,调河南、山东等地军队进京防卫,于谦主持调通州仓库的粮食入京,京师兵精粮足,人心稍安。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挟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北京保卫战开始。
海禁与倭寇
明代海禁始于明初,终于隆庆,时张时弛,主要目的都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并对日本“闭绝贡路”,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在海禁时期,海洋贸易体系主要通过朝贡和官办的方式进行。
洪武七年(1374年),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年),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