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鼓励孩子100金句
22270500000007

第7章 学习指导篇(1)

25.“我也认为绝不简单呢!不过我很欣赏你那么努力!”

金句使用背景

——当孩子想放弃课外爱好时(如吉它、美术、钢琴的学习)

玲玲对妈妈说她喜欢弹钢琴,妈妈决定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她参加钢琴班。但玲玲上了两堂课,便发觉虽然有趣,却很辛苦。于是,有一天,她对妈妈说:“我不要上钢琴班了!我的手好困啊!”

虽然玲玲的妈妈本来就不想让她上钢琴班,看到玲玲又那么累,自己也心疼,但她明白,这是锻炼玲玲的好机会,让孩子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案例分析

孩子想放弃自己的兴趣,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学习太苦了,难已坚持下去,这时是妈妈出场的时候了,赶快不失时机地鼓励孩子吧,鼓励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下去。但说时易,做时难,孩子感到辛苦、苦恼,继而想放弃,绝对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也认为绝不简单呢!不过我很欣赏你那么努力!”玲玲的妈妈首先表示体谅、认同她的感受,“我也认为绝不简单呢!不过我很欣赏你那么努力!”让玲玲觉得她的感觉被理解。妈妈亦同时表示欣赏她的努力。

玲玲听到后,心里舒服多了。因为她不是真的想放弃,只是想发牢骚。妈妈当了一个很好的聆听者,不加入太多意见,让她把心事说出来后,使她感到妈妈支持、欣赏自己。于是,也就以此作为推动自己继续努力的动力了。

父母禁语

“当初可是你自己坚持要学钢琴的,现在怎么……”

父母在事后对孩子作出批评,对解决事情毫无用处,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孩子会觉得父母不但不体谅自己,而且还抱怨自己。父母强调“最初是他自己选的”,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压力,亦会打击他下次再作决定的信心。孩子也可能会因为父母的那种带点“幸灾乐祸”的态度而生气。既然这些话有百害而无一利,倒不如说一些更有建设性的,更有助解决事情的话语,那不是较有意义吗?

“你怎么能前功尽弃呢?浪费金钱!以后不要再上什么兴趣班了!”

责骂孩子往往不是解决事情的好方法。这样说虽然指出了做事不应前功尽弃,但却没有体谅孩子的感受。孩子会以为父母最关心的只是付了学费,而不是自己的学习和心情。假如父母以不让孩子再参加兴趣班为惩罚方法,只会局限了孩子将来的学习。我想这不是每个父母所希望的吧!

亲子沟通心法

不要嘲笑孩子的过去。

26.“我知道你很努力,只是有些疏忽,再算一次,你一定会做对的!”

金句使用背景

——当孩子经常把会做的题做错

一般情况下,父母帮孩子检查数学功课时,发现他因粗心大意,而计算错误,而不是因为不懂,便会骂得更凶!原因是父母也替孩子感到惋惜。

案例分析

父母千万要牢记,每个人都有疏忽的时候,孩子更不例外,孩子常常做错题,可能是注意力不足,不小心而出错的情况多一此。此时父母要做的是“体会”、“提醒”和“勉励”孩子。如“我知道你很努力,只是有些疏忽,再算一次,你一定会做对的!”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体会到他已正在努力,提高孩子对自己“不小心”的警惕,以及激发、诱导他继续尝试,帮助他建立自信。

当孩子还是算错时,父母也请别生气,仔细教导孩子,肯定他明白为何会算错,再说些鼓励的话如:“你已尽了力,最后一定会算对的。”“只要明白了,再努力没有什么不行的。”教导孩子即使失败了,也要不断努力,才是帮助他克服困难的最佳方法。

父母禁语

“你永远都是那么不小心!”

任何父母不会相信孩子“永远”都那么粗心,他们这样说,只是为了提醒孩子注意,但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样会给孩子造成错觉,以为自己真的“永远”都那么粗心,干脆破罐子破摔,不去用心加以改正。即使孩子天生较为粗心大意,也绝对可以藉着父母的鼓励、提醒而进步!况且很多时候,孩子是被父母愈骂愈错、愈凶愈慌。同时心里只顾自责:“自己真的没用,只差一点点最后还是失败。”自然不会明白要继续努力纠正才是重点。

“你给我做足一星期的数学补充作业!”

让孩子做适量的作业,脑筋自然更灵活,也是一定的道理。但是,孩子是因为自己不小心,被罚做作业,那岂不让他更害怕、更讨厌数学?一星期的数学作业,会不会太多了?再说,即使孩子真的乖乖做好数学补充,粗心的习惯还是改不了,那不是让他更加感到自己没救了,对父母提出的方法也失去信心吗?

亲子沟通心法

凭主观判断去批评孩子,孩子会远离你的。

27.“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让我陪你一会儿……”

金句使用背景

——当孩子面对书本发呆,不肯做功课时

一个初一学生的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孩子小学时在班上名列前茅,以高分考进了重点中学,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女儿从一名普通小学的学生一跃成为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她更是信心百倍,学习很努力,每天迟睡早起。谁知道期中考试成绩在班上只有30名左右。她很不服气,发誓要赶上去。可期末考试下来又落到了37名。现在她时常面对书本发呆,说不想上学了。一场欢喜竟然落到这样的结果,做父母的该怎么办呢?”

看见孩子发呆,不肯做功课时,许多父母便立即会有以下的想法——

为什么我家的孩子那么不专心?

他难道非要等我责骂才肯动手!

案例分析

孩子对着书本发呆并不意味着他不喜欢做功课,原因有很多种,例如他可能正为某事而烦恼或伤心、身体不适、因功课艰涩而无从入手,企图引起爸爸妈妈注意等。所以,父母此时应先表示体谅孩子——不单是他,连父母自己有时也是这样。比如对孩子说:“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让我陪你一会儿……”让孩子感到父母很体谅自己,使他愿意坐下来与父母打开心窗交谈。

当然,如果只是表示体谅,容易使孩子以为自己发呆是对的,这样下去便会后患无穷!所以,弄清孩子为何发呆后,便要对症下药,及时制止。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是因为有心事,他把心事说出来后,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便会乖乖地做功课。爸爸妈妈便可陪他做一会儿,帮助他提提神,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嘛。

父母禁语

“再不做功课我便要罚你!”

有些父母常对孩子说:“再不做功课我便要罚你!”其实,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适当的惩罚可以收到预期的成效。但惩罚应是合理的,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牢记教训,以后不再重犯,若不先体谅孩子的心情、弄清原因便嚷着处罚,只会使孩子怕你、不肯与你沟通。

“快点做功课,妈妈好赏你巧克力!”

“快点做功课,妈妈好赏你巧克力!”这句话看起来带有鼓励作用,但以奖赏来引诱孩子完成作业,只会给孩子灌输错误观想——哈哈,原来我不想做事情时,才会有人奖赏我,不错,以后多多发扬!于是,从此孩子做任何事都不积极。等着父母以奖赏来作为交换条件,这样下去会使孩子变得更加懒惰。

亲子沟痛心法

理解孩子,是亲子沟通的前提。

28.“我知道你愿意玩不愿做作业,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但你要尽量努力……”

金句使用背景

——当孩子不准时完成作业

方方上小学二年级,可他放学后总是先玩,玩了之后才写作业,而且写作业时也东搞一下西摸一下,半个小时的作业他要1个小时才能做完。所以他经常拖到晚上10点钟才睡觉。结果第二天早晨起不来床。方方妈妈经常催她赶快做,可他还是慢悠悠的。

案例分析

很多孩子有做作业拖沓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感到很难办。而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家长不会不知道这些吧?那么家长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我认为家长首先应分析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如:孩子在做作业时,还想着别的事情;有时孩子不能预测完成作业的时间,因此他们先玩,再做作业。结果做作业的时间超出他们的想像,因而临到睡觉时间还没完成;家长平时干活或工作时就拖拖拉拉,孩子也会自觉形成这种习惯。

找到病因,当然该对症下药了,我们应本着“让孩子的微笑中学习”的原则,首先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然后再引导他自觉自愿地去做作业,金句“我知道你愿意玩不愿做作业,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但你要尽量努力……”不就起了这个作用吗?

父母禁语

“做完作业了吧?那好吧。”

“做完作业了吧?那好吧。”家长应该问清楚今天是什么作业,并要检查,而且还要表现出有兴趣。检查中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如果孩子做得好,要表扬鼓励。

“你今天是不是没有作业?”

家长见孩子没做作业,随口问一声“你今天是不是没有作业?”即完事,对孩子也太不负责任了吧?应该多问问,是不是孩子的作业已在学校完成,老师是不是经常不布置作业。

“好吧,今天我替你做,但下次在交作业前你最好自己完成它。”

什么?家长替孩子做作业,天啊,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呢!真的有这种事吗?他们应该提前提醒孩子先完成作业,而不是临到交的时候帮他做呀!

“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明天交作业?我们现在只有花整个周末完成它了。”

应该让孩子养成告诉你什么时间交作业的习惯。一些孩子把作业记录在书本上,你可以翻看到。但如果你不要求的话,作业就会被拖延。即使是较聪明的孩子也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过低估计作业所花的时间,当然就很难按时完成作业了。

亲子沟通心法

为孩子“加油”,给孩子信心。

29.“告诉我,你懂到哪里,好吗?”

金句使用背景

——当孩子作业有疑难

王先生靠坐在沙发上看报,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抱着课本来向他请教一道数学题。李先生一看,题并不难,可怎么讲解给孩子呢,是直接讲解给他好呢,还是逐步引导提示才对呢?

案例分析

孩子遇到难蛳则很正常的事,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学不会,把题目所涉及的东西全部告诉孩子,“望子成龙”嘛!岂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从此孩子一有不会的就去搬救兵,自己根本不去思考,反正有爸爸妈妈告诉呢!长此下去会使孩子养成不爱思考的坏毛病。

如果父母能改变一下方式,把替代孩子解题变为启发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以后自己解题,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孩子有孩子的推理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当被问“你懂到哪里”时,他们会很自然地从起点出发,一直追忆到了解的程度。这样,孩子无形中就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一次概括性的复习,往往由之而顿悟,“我明白了!”撤回提问,径直回到书桌把问题解出来;即使仍是不明白,经过思考,亦找到了症结。

同时,父母从孩子“懂到哪里”中,可以了解孩子对问题了解到什么地步,就可以发现孩子的思考程度是否有差错,或者哪里是孩子无法理解的地方。接下来,自己知道该辅导孩子什么,该纠正哪些地方,这样孩子的疑难不蛤解决了,还让孩子复习一遍所学的内容呢!

父母还可以让孩子把搞不懂问题写出来。孩子把问题写在纸上,不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重新探讨,而且抽象的问题本身也会化为明确的具体形象显现出来。

父母禁语

“这道题,大概是这样吧?”

现在的小学课程内容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有些父母未必辅导得了,当孩子提出疑难要求帮助时,父母应实事求是。如果确实不懂,应坦然地回答孩子“不知道”,千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为保全“面子”而胡说一通或“大概是”、“可能是”之类模糊答案,免得孩子以讹传讹,把原来的疑难更搞得糊里糊涂。

“这道题应该这样做”

当孩子有在学习上有疑难时,父母对他说:“这道题应该这样做!”然后把答案直接告诉他,孩子以后还愿意自己动脑筋去想吗?慢慢地,他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大,一遇到难题就去问爸爸妈妈,这样的孩子的不但学习不会好,而且以后自立能力也会很差,有事找找爸爸妈妈就是了,不用自己动手,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您愿意您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吗?

亲子沟通心法

引导孩子想出自己想出解决办法。

30.“孩子,这次作业做得棒极了,以后继续努力!”

金句使用背景

——当孩子学习时注意力分散

下面是一些家长的抱怨:

“我的孩子平时性子挺急的,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磨磨蹭蹭的。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好半天才写一个字。明明半小时或一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他经常要熬到深夜。他自己受累不说,我和他爸还得陪着他受罪……”

“我家孩子一写作业就犯糊涂,要是让他抄写50遍生字,再怎么纠正她都会出错误。哪有这么粗心的女孩子,唉……”

“要说起来我儿子学校留的家庭作业真不多,可他几乎没有一个晚上不写三四个小时。他不是不会做,反正就是快不起来,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你要是不在他身边盯着,他肯定写到天亮都完不成……”

“她写几个字就开始抠橡皮,咬笔头,抓耳挠腮的,看着就让人生气!”

“老师经常说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净开小差……”

案例分析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此时父母应鼓励孩子把兴趣向纵深发展。因此,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分散一定是由于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样的话,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这方面可要下点功夫了。

比如,从事一些有目的、有意识、有始有终的活动。

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下棋,并带一点比赛性质,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的精神;写毛笔字也是一种好办法。在学习、游戏和做家务的时候,尽量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客观的评判标准;

父母在孩子学习时,应尽量避免环境因素干扰、分散其注意力。

如小学生的书房不能布置得过于花哨,父母看电视、听音乐、与客人谈话的声音太高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饥饿、吃得过饱、疲乏也是导致儿童注意力涣散的最常见原因。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

科学安排生活起居时间。

可以尝试为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表,由父母监督执行。使孩子养成一日事一日毕的习惯,不能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另外,最好能提醒孩子坚持体育锻炼,以培养意志力、增强注意力。

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孩子,这次作业做得棒极了,以后继续努力!”

父母禁语

“你学习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注意力那么不集中呢?”

如果家长对孩子说:“你学习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注意力那么不集中呢?”孩子一定以为自己可能真的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永远都改不了了,有了这种想法,他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去努力改正自己的坏习惯,好像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已经破了,再摔一次又如何?

“你要好好学习,否则成绩进不了全班前5名可就全完了!”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用“你要好好学习,否则成绩进不了全班前5名可就全完了”这样的话刺激孩子,其实这样的话是最没有道理的。

的确,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还存在着很多弊端,有些老师和家长还十分重视的孩子的分数,认为孩子学习好将来就有出息,可别忘了高分低能埏也大有人在呀!

亲子沟通心法

给孩子点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