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快乐语言学
22338100000004

第4章 语言总论(2)

所以尽管鹦鹉是人类认为的最能言的鸟,但是它表达的全是重复人类驯养它时反复念叨的话,很简单的语句,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也根本不懂得声音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就像一个录音机,只是不需要人去操作开关。它没法跟人进行交流,人也无法拿语言跟它交流。正如《咏鹦鹉》诗中所写:

笼中鹦鹉唱,唱且拟人声。曲爪抓金紧,弯腰点首兢。我心他不会,他语我难听。替主言多事,相嬉亦可憎。

鹦鹉既不懂得语音表示的意义,也不懂语义适应语境的需要,话该怎么说,话语是好是坏,鹦鹉不会也不可能去辨析,只是拾人牙慧而已,根本不懂得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里传递相同的话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它只是无意识的重复。所以,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任何动物都不能创造出像人类一样的语言来指称世界万物和表达人类心思。

朱庆余的那句着名的“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实在是夸大了鹦鹉的能力,鹦鹉的传话能力很强,但也要长时间的反复说同一句话,它才能记得住,不会像人类那样只听一遍就记住,学到一定的程度会自己组合句子,传话时添枝加叶,重新再创造句子。

通过以上的论证,可以看出最会说话的鸟其实也学不会人类的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使用好这个财富。

(第二节)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时代的伴侣,也可以说语言是社会的履历表,社会中的人用语言进行交流,用语言记录社会文化生活,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武这个字的意义,从字形分析现代汉语里的意义和古代汉语里的意义完全不同。

武,据甲骨文字型看,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拿起武器去战斗。止戈为武,武是个会意字。从止,从戈。止象形字,是脚趾的趾的本字,这里当行走讲。现代汉语中我们把止当“停止”来讲,那么武这个会意字的意义就变了,变成停止武力。如果不了解古代汉语,而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解释这个字,则语义会大相径庭。

再比如“救火”这个动宾词组。

救火从现代汉语的语义关系上说不通,现代汉语中救的基本义是: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救火似乎是让火越发烧起来。但在古代,救有止的意思。而且止是救的本义。《说文》——救,止也。《周礼地官司救》指出司救的职能是“掌万民之邪恶过失,而诛让之,以礼防禁而救之”。郑玄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所以救火也就是灭火。这是语义演变让人产生了疑问,一溯源就解决问题了。

对古诗词内涵的解读也会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如: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唐婉的《钗头凤》词凄婉感人,激发多少人的恻隐之心。以古人的眼光看,那陆母绝对是罪恶的使者,因为古代是同姓不婚,姨表姊妹虽然血缘很近,但并非同姓,完全可以婚配。陆母恶狠狠的拆散了这对表兄妹的姻缘,使他们“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那些深情阅读这首词的读者们也站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上谴责这美好爱情的杀手。时代发展到现今,再读这首词,情能动人,但站在理的角度上,科学研究的深入使人们站在遗传学的角度理智的说,近亲不能结婚,陆母棒打鸳鸯散是合理的,虽然陆母是无意中维护了科学。这样的解读被附加了时代性。人们的认识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表达含有时代性。

再如对于侠士们的解读,孔庆东在讲解武侠小说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古人对一个侠士的完美要求就是看这个人亲不亲近女色,近女色者则是道德上有缺陷,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侠士。如果不近女色,这个侠士就绝对是个大侠。这种判断标准的形成是由古代的文化决定的。古人对于男女接触是严防死守,什么贤贤易色,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什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等,甚至非礼都凝固成了一个词,以至于现在在电视上可以看到,一个男的对一个女的动手动脚的时候,女人会大叫“非礼”。现在对于侠士的解读,并不是这样的,只要是真心相爱的,同样能得到世俗的赞美和理解,丝毫不损侠士的英名。

什么时代说什么话

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一天,我去供销社,进门就听到一个中学生和售货员的对话,堪称经典。

中学生:“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售货员:“为人民服务——你买哪一种?”

中学生:“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挑挑。”

售货员:“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支。”

中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你就多拿几种让我挑挑吧。”

售货员:“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说不挑就是不能挑。”

中学生:“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为啥不让挑·

售货员:“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为啥,不让挑就是不让挑。”

中学生:“注意工作方法——有这样卖东西的吗?”

售货员:“一切权力归农会——爱买就买。”

中学生:“打倒土豪劣绅——你这什么工作态度?”

售货员:“友谊,还是侵略——咋的,你想打架?”

中学生:“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以为我怕你?”

我见两人的战争一触即发,就急忙上前调解:“要团结不要分裂——你们有话好好说。”

售货员:“将革命进行到底——我看你还能咋的?”

中学生:“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当个售货员啥了不起?”

我看他俩谁也不肯停止舌战,我便劝中学生一走了之:“敌进我退——你先走吧,明天再买。”

中学生听了,就顺势下了台阶,转身而去,他边走边说:“别了,司徒雷登——哼!”

售货员如得胜的将军立即回敬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呸!”

这是文革时候出现的语言现象,人们交际,无论说什么话,必须先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正文。无独有偶,鲍尔吉·原野在他的文章《安静权》中写了类似的情况,鲍尔吉·原野称之为“无法回避的喧嚣”,讽刺当代商品广告在生活中的无孔不入,人们被动承受的尴尬。原文如下:

公交车以前报站明确,“大西菜行车站到了”,无一字多余。现在改革了,如:“棒槌岛牌羊肝羹提高视力提醒你大西菜行车站到了。”

我想了半天才听明白。这里面有棒槌岛、羊肝羹、视力,屁股后面跟一个大西菜行。这就像守门员迎面踢过来五个球,不知扑哪个好。

还有“爱司美林眼科准分子治疗近视只需一分钟提醒你泰山路车站了”。

“月光齿科洁齿护齿还您美丽微笑提醒你前方到站华洋大厦”。

我以为听到了梦话,想了半天悟出这跟坐车有关,跟到站也有关,而且,这也是为了大伙好,坐着车让你知道怎样提高视力,牙到哪里去白,属于美丽人生。

但我觉得似曾相闻,想了三站地,恍然,文革有一阵就这么说话,启齿前,背一段语录。

甲:要斗私批修。给我拿一管牙膏。

乙:狠斗私字一闪念。三毛六。

甲: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有醋吗?

乙: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醋。

甲:中阿友谊万古长青。有火柴吗?

乙:多思。刚卖完。

甲:我失骄杨君失柳。这钱太破了,换一张。

乙: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破什么破?不换!

甲:我跟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那还是在晋察冀边区。不换就不换,你生气干吗?

乙:金猴奋起千钧棒。我不稀罕跟你生气。

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你注意态度。

乙:妇女解放之日,就是革命胜利之时。我就这态度!

很像是信天游里的起兴,只是由于时代的不同起兴的内容不同。

类似的例子还有:

(1)春耕忙!

某知青点,插队者是一批音乐学院学生,平时不闻丝弦声。忽一日,公社组织宣传队,广大贫下中农对再教育对象表示信任,派他们登台表演。大幕拉开,英姿飒爽的报幕员道:下一个节目,小提琴合奏《贝多芬想念红太阳》,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既然想念红太阳,准是个无产阶级革命派。音乐学院学生们堂而皇之演奏了一段老贝的《f大调浪漫曲》。继而,准备演奏比才的《斗牛士之歌》报幕员介绍说:下一个节目,《全世界贫下中农春耕忙》。

为了能够演出那些经典的乐曲,音乐学院的学生煞费苦心不得不给作品改名,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周有光先生《语文闲谈》中记载:“抽样统计:‘文革’期间10篇《人民日报》社论中,“批”字出现140次;“斗”字出现231次。“文革”前10篇《人民日报》社论中,“批”字只出现1次,“斗”字只出现88次。“文革”过后,这两个字的出现率又大大下降。”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也指出文革当中对某些词语的使用达到迷信的色彩。比如“革命”一词。“为了表明革命立场。几乎所有的词语都可以冠之革命二字,但其间逻辑关系似乎并不一致。”

由此可见,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下几例是电话和网络在现代生活中大行其道的表现。

(2)如果感到心里挖凉挖凉的,请拨打俺的电话!谈感情请按1,谈工作请按2,谈人生请按3,给俺介绍对象请按5,请俺吃饭请直说,找俺借钱请挂机。

(3)我希望有一天能用鼠标双击我的钱包,然后选中一张百元大钞,按下“Ctrl+C”,(复制)接着不停地按“Ctrl+V”(粘贴)。

(4)有人狼一样地叫喊了:“407-!4-0-7-!”这当然喊的是我。我走下楼,是邮递员送来电报。“你是407吗?”他要证实。我说是的,现在我是407,住院时护士发药,我是348,在单位我是001,电话局催交电话费时我是8302328,去机场安检处,我是610103520221121。说完了,我也笑了,原来我贾平凹是一堆数字,犹如商店里出售的那些饮料,包装盒上就写满了各种成分的数字。社会的管理是以法律和金钱维系的,而人却完全在他的定数里生活。世界是多么巨大呀,但小起来就是十位以内的数字和那一把钥匙!“……”哇!我终于找到啦!我寻不着贾平凹,我却寻着了0298302328!”“……”

“他现在在哪儿?我有急事要找他,要不,我明日就坐飞机去西安了!”

我是离不开电话的,但最令我胆战心惊的就是电话,它几乎是每10分钟就响一次,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呼你、催你、逼你,永远不让你安静地呆一会儿。一个人的名字,当然包括他的数字,就是咒与符,有的名字和数字会给你带来吉祥,有些名字和数字带给你的却是烦恼和灾害,我称我的电话是勾命的无常。——贾平凹《我是农民》

现在人们疏于纸笔,大小事一通电话,把“把酒言欢的近交”电话成“天南地北的游子”少了亲密,少了对面的感情交流,又把“天涯孤旅”电话成“近若比邻”的喧嚣,少了思念,少了距离的美感。以上例虽然讽刺人们对电话的依赖性,但这种状况确是大势所趋,是一个时代的反映。

且看一篇古人的邀请信: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虽然时效性比不上电话,但感情与美感却是满溢纸上。

(5)唐僧赶走悟空后,又遭不测,生死关头他想起了紧箍咒,于是默念咒语呼叫悟空,但不久一个声音彻底粉碎了他的求生希望:你所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内!

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活的接轨,用移时的修辞手法让古代故事中的人物活在当下,引发幽默。

电脑和电话是新生事物,新世纪逐渐普及,近几年和电脑电话相关的词语经常被挪用到其他生活场景。

(6)生物课上老师问:“为什么放养鸡的鸡蛋比普通鸡蛋价格要贵?”有个学生解释道:“这个嘛,放养的鸡就像移动电话,要收‘漫游费’啊。”

(7)两只青蛙相爱了,结婚后生了一个蛤嫫,公青蛙见状大怒说:贱人,怎么回事?母青蛙哭着说:他爹,认识你之前我整过容。

(8)阿瓜和女友闹分手,阿瓜问女友:你说咱们的关系还有的救吗?女友回答:就是电话上的一个键!阿瓜:是重拨码?女友:不,是免提!

(9)某条街上有个乞丐,每天都在那里乞讨生活。一日某人忽然发现乞丐身边多了一个碗可又没人?好奇。便上前去问:“为什么你放两个碗?”那乞丐笑了笑道:“丫不知怎么滴最近生意特好。所以开了家分公司。”

(10)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见到了如来佛求取真经。

如来问:“你们带U盘了么?”

唐僧师徒:没带。

如来又问:“移动硬盘呢?”

唐僧师徒:没带。

如来继续问:“Ipad也可以。”

唐僧师徒摇摇头。

如来叹了口气:“那你们就原路回去吧,我用QQ传给你们!”

唐僧:早知道加你QQ就完了,还走这么远干嘛啊。

如来的回应道:“你们以为要加就加啊,我经常隐身滴!”

如来:那这么远的路,你们是怎么娱乐的?

唐僧师徒:打怪升级……

后续:

唐僧回去加了如来QQ。

传数据中……

如来:怎么这么慢呢,你什么网啊?

唐僧:单位的网……

如来:……你再来一趟吧,带上U盘。

重拨、免提、漫游费,qq、u盘、整容、分公司等等都是新词,而以前的词语诸如丫鬟,官人等都已经废弃不用了。语言和时代就像忠贞不渝的伴侣,相濡以沫,相呴以湿却绝不相忘于江湖。

有些词语,具有标记,反映不同时代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例如:用胡番西洋等组合的词。

胡:胡琴、胡瓜、胡人、胡女、胡床、胡服、胡笳、胡麻、胡萝卜、胡舞。胡是汉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番:番子、番薯、番麦、番僧、番人、番芋等等。是唐代对藏族的称呼。后来泛指较为落后的民族。

西:西瓜、西红柿、西装、西芹、西药、西餐、西学、西葫芦等。西是明代对欧美的指称。

洋:洋人、洋货、洋火(火柴)、洋蜡、洋伞、洋面、洋布、洋枪洋炮、洋灰(水泥)洋葱、洋柿子(西红柿)等等。

洋是清末对外国人及事物的统称。

以上词语是民族之间互相接触,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

(第三节) 语言的思维功能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对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人们争议比较大,但较为一直的观点是思维决定语言,这也是普通人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观点。普遍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表达思维的最主要的工具。

在语言产生后,语言成为表达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但这个工具是否能完整的表达出人所想的一切呢?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中指出了语言和思维的不对称性:“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