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早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历代先人们留下了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和操作方式。大到经国之大业,小到生活之琐事,无不与典章制度息息相关。了解了古代典章制度,也就等于掌握了一个展望古代民俗历史的窗口。
古代朝见天子主要有哪些礼仪
古代朝见天子的礼仪包括:
(1)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有规定的位置:天子面向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面向北以东为上,三孤(少师、少傅、少保)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然后,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
(2)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属宾礼。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3)朝觐。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也属宾礼。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宰相”和“丞相”是一回事吗
宰相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后来,“宰相”一词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主持;相,辅助。因此宰相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的正式官名有丞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政知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
黄帝至西周时期已有“相”“百揆”“宰”等名称的记载,职务在于辅助君王处理政务,这可看作是丞相的雏形。随着政事的增多,国君难以应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至秦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正式创立。秦朝实行一相制。汉袭秦制,至吕后专权,为了分割丞相权力就增加了一个丞相,称左丞相和右丞相,以右为尊。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无法容忍丞相地位的尊崇,设置尚书一职,丞相地位虽高,却无决策权,只有听命行事的份儿,此后相权长期被皇权压制。而尚书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三省六部的确立,权力仅次于皇帝。丞相只作为优礼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权。南宋时,朝廷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是中书省的长官。辽金元时期亦同。明代朱元璋初也用丞相,位高权重的丞相又得罪了皇权,朱元璋借胡惟庸阴谋作乱之机彻底废除丞相,丞相作为官职至此寿终正寝。后来的内阁首领还习惯上被人们看作丞相,但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他们再也没有丞相那么大的权力。
“皇帝”的称呼从谁开始的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封建历史,皇帝掌握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的称呼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之前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或者单称作“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弱,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齐王、楚王、秦王等。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以后,自认为这是自 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商议改称号。他们和众博士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可改为泰皇。”秦王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再加上“帝”的称号,为“皇帝”,并自号“始皇帝”,从此,“皇帝的称号被历代君主袭用”。
皇帝名号制度都包括哪些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的名号后,为了突出皇帝崇高的地位,汉代在皇帝的名号制度上增添了许多内容。规定“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
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
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随着皇帝至尊地位的确定,与皇帝有关的人等也有了特定的称号。如皇帝父母称“太上皇”“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妻妾称“皇后”
“夫人”“妃嫔”;子称“皇太子”“皇子”;姑称“大长公主”,姐称“长公主”,女称“公主”;孙称“皇孙”等,形成了一整套专用的名号,并长期固定下来。
年号、庙号、谥号、尊号是皇帝名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庙号是寺庙的名字吗
庙号起源于商朝,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的皇帝不称庙号,只称谥号。唐以后,谥号的文字加长,才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如建立唐朝的李渊是唐高祖,接替李渊即位的李世民是唐太宗。
汉朝对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后“祖”逐渐泛滥,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除了古代中国,王氏高丽、李氏朝鲜,越南李朝、越南陈朝、后黎朝、莫朝、阮朝帝王也有庙号。
皇帝上朝是每天必须进行的吗
我国古代皇帝有两种朝会,一种是大会文武百官、王国诸侯和外国使臣的朝会,称为大朝,大朝是一种隆重的典礼,往往在特定的节日举行,如元旦、冬至、皇帝生日。
“大朝”仅仅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和商定国政。另一种常朝,即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会见主要文武官员,处理一些日常政务,如宣布政令、决定重大军政行动等。这种朝会,并不是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的全部,因为并非所有国家政务都是在“常朝”上决定的。所以,有些倦政的皇帝常常不上早朝,如唐玄宗天宝年间后贪于酒色,怠于朝政,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句云:“从此君王不早朝。”
古代皇帝所处理的政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日常政务,不一定均须在朝会中处理。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皇帝是最高的决策者与行政首脑,其下分文武百官,分工管理各方面的政务。皇帝只需定期进行检查就可以了。一类是非常性的政务。如外族入侵、内部叛乱和大的天灾,或出现有关官员依据定制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皇帝拿出处理办法来或对制度进行某些更改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往往要和主要官员商议决策,通过朝会处理,但也有不上朝会处理的。所以说古代皇帝的朝会只是他进行封建统治活动的一种形式,而绝不是全部。
古代皇位的继承有几种方式
皇位的继承和替代,是皇帝制度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从我国古代皇位的传承情况看,大致可分为同姓相继,异姓相代两种。
所谓同姓相继,是指皇位的继承,世世代代只限于同一始祖的父系后代中进行,这是皇位继承的世袭制。而历代皇位的世袭,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1)预立太子。历代皇帝后妃众多,子孙满堂,为避免皇子之间因争夺皇位而祸起萧墙,预立太子则成了皇位世袭的核心。从汉到明,各封建王朝无一不将册立太子看作一件国家大事,常举行十分隆重的典礼。立太子的法则,基本上有两条:“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
(2)密定皇储。由于公开预立太子,往往容易引起其他皇子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不满,常酿成宫廷之争。清圣祖康熙,下诏废预立太子之制,改由皇帝生前秘密确定皇储,写下遗诏,秘而不宣,待驾崩后由大臣当众宣诏,被立为皇储者即刻登基。
(3)内禅于子。这是指皇帝未曾驾崩,而主动让位于子而自成太上皇。如唐玄宗李隆基于安史之乱后逃到四川成都,太子李亨未得玄宗允诺,即在宁夏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遥尊还在成都的其父李隆基为太上皇。后安史之乱平定,玄宗自四川返回长安,只得默认事实,被迫做起了太上皇。
(4)逼宫夺位。封建社会皇位至尊,故觊觎者众。父子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杀戮者不绝于史。著名如唐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除了杀害亲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外,还势逼唐高祖李渊让出皇位。
(5)异姓相代。这是指皇位的更替,以外戚、权臣、后宫的身份达到的。如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末年的曹丕、南朝的刘裕、北周的杨坚,他们分别以“禅让”的形式建立了“新”“魏”“宋”“隋”朝代。而武则天则以皇太后身份,废黜了李唐皇室,自立为帝,改国号曰“周”,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种以戚属身份夺得皇位,则是皇位继承的又一种形式。
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文帝”“武帝”
周朝有文王、武王,汉朝有文帝、武帝,三国时有魏武帝、魏文帝。历代为什么都有“文帝”“武帝”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曰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而又明智的可谥为“武”,像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的,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才德,它有很大的虚伪性。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恶。
“三公九卿制”是从秦汉开始的吗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采取李斯的建议,在朝廷设置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以皇帝为尊,下有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九卿是中央行政机关分掌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位居三公之下。九卿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位居九卿之首;(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尚书”是个多大的官
尚书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尚,执掌的意思,所以尚书在齐、秦国也称为“掌书”。秦朝时,尚书成为九卿中少府的属官,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为低级官员,主要职责就是执掌政务文书。西汉时,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地位渐高。成帝时,五位尚书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务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主官尚书令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经过魏晋的发展,至隋唐,尚书台改名尚书省,各曹改称六部,尚书成为最重要的机构。宋代之后,行政全归尚书省。元明清时期,尚书亦为朝中重臣,但随着皇权的加强,已不复隋唐时的位高权重。
“司马”是姓还是官职名
司马是古代官员名。西周开始设置,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武帝时废除太尉设置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汉代大将军营五部,部各设置军司马一人。魏晋至宋代,司马均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综理一府事务,参与军事计划。隋、唐两代州、郡、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明、清两代称府同知为司马。
《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九江郡,隋代设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州刺史的别称,当时实际上是闲职。
君臣礼节经过坐、立、跪阶段吗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和宰相以及和一般大臣的关系有一个从亲到疏的过程,这从臣见君时的礼节变化中就可见一斑。
秦汉时期,宰相地位极为崇高。拜封宰相时,皇帝要施以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在朝廷上,宰相作为百官之首,有时甚至与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叩拜。皇帝如果在街上遇见宰相,双方需要下车相互施礼,宰相生病时,皇帝也会到相府探视等。
直到汉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比较随便的,我们可以从一首惋惜汉代的贾谊的诗句中看得出来:“宣帝求贤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当时并未担任多么重要的职位,但仍然可以得到“夜半虚前席”的礼遇,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汉宣帝和贾谊是怎样随便地坐在一起的,当时的君臣关系是怎样随便啊!
隋唐时代,宰相的身份就没有那么尊贵了,但是仍然可以轻松而且从容地、面对面地坐在皇帝面前论事。其他重要的大臣也大抵如此,凡有大事,君臣之间可以当面讨论决定。宰相见皇帝时,皇帝一般都比较客气,如“命坐”“赐坐”“请坐”等,讨论时还有“赐茶”的礼节,此可称为“坐而论道”。
到宋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他为了提高君权,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当他看到宰相们坐在他面前谈论国事时,心里就开始不舒服起来。于是,有一天,他招呼宰相们:“朕眼睛昏花,看不清楚,你们把奏章拿到我面前来!”几个宰相不知是计,便走上前来,他早已安排好的侍从便把宰相们坐过的座椅搬走了。
从此,宰相以及大臣们向皇帝奏事时,就只能“立而言事”了,再也没有“坐而论道”的权利。
到清朝时期,由于是满族人当皇帝,而满族人的祖先曾是在我国北方建立过政权的女真人,女真人建立过的金朝就已有见到皇帝时行跪拜礼,并要求什么官职跪拜多少次的习俗,到后金仍沿袭此制,清朝建立后,这一制度又因循下来,并且要求事情没有说完或皇帝没有说要站起来,就跪着不能起来,此可谓“跪而奏事”。
从坐、立、跪的变化过程,反映出君臣间的礼节愈来愈烦琐,宰相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也可窥见君臣间由亲到疏的关系,更可反映出皇权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三省六部制”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三省六部是汉魏之后中枢机构和具体行政部门的合称。始于隋,完善于唐,沿用到清末。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自秦以来,尚书指的就是国家的最高政务机关。尚书省管的事最多,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事。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户籍和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掌管宗庙、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国使臣等事务。兵部,掌管军队、军械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刑狱等事务。工部,掌管工程、屯田、水利、等事务。六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令。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为两名中书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为二侍中。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中书省设左右丞相。明代又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三省制退出中国历史。清沿明制,清末“新政”后,六部废除。
“翰林”是尊称还是官职
翰林历代都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代始设翰林院,翰林学士都是文学侍从中的佼佼者,专门负责撰写皇帝直接发出的极其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等,有较大的实权,号称“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