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22582700000003

第3章 典章礼仪,最完备的中华民俗(3)

对官吏的假日,历代均有严格的规定。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罚俸禄一月。有的还因此被罢免官职。

清朝初年,随着西方的传教士进入我国,“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在我国出现。辛亥革命后,开始实行星期日休息制。

应试举人为何称为“公车”

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5月2日,由康有为在各省进京会试举人的赞同下向都察院呈递上皇帝书,要求拒绝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里的“公车”指的是进京应试这些举人。为什么清朝称这些进京应试的举人为“公车”呢?

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后来,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为了发展文治,需要笼络天下的知识分子。顺治八年(1651年),朝廷做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与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政府的布政使供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的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名三十两,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面“礼部会试”黄布旗,这样,“公车”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

巡抚、总督、都督与提督各是何职

巡抚、总督、都督与提督的职务是不一样的。

(1)巡抚。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后来每年都派中央官员巡抚地方。这一时期,巡抚性质同于“钦差”,本身不是官号,没有品级,例兼中央监察、组织部门的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侍郎等官衔,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军民安抚。因为属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毕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后,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没巡抚,并开始了以省为管辖单位的巡抚制。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进京汇报地方军政事务。清代康熙(1662—1709)以后,全国除直隶、四川外,每省都设一员巡抚,规定了巡抚品级。至此,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官。但仍遵行旧的兼衔制。战乱时期,各地巡抚互不统属,往往贻误军机。为统一调度,就设置了专管军事的总督。

(2)总督。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这个职称起于明朝。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才开始设正规的跨省总督制。但明代的总督,主要负责军务和粮饷,还不是固定的职务。但从此总督职权日益扩大,兼掌民政,实际上逐渐成为地方军政首长。清康熙以后,总督成了正式的封疆大臣,品级为一品,军政民刑都管。其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3)都督。汉末就设置都督,三国时有“都督诸州军事”,周瑜,就是吴国的都督。都督一职,在汉末设置时,主要指领兵打仗的将帅,一般不理民事。魏晋以后有些都督往往兼任驻地的刺史,这样就总揽了军政大权,形成了“军管”。唐代各州都设都督,大都成为当辖区的军政总首长,往往会形成“割据”的独立王国。

(4)提督。这个官职主要是在清朝成为要职。有两种提督,一种是提督学政,各省一人,掌学校政令,负责岁、科考试,考察师生的优劣,又称为学政、学台。凡全省大事,他有权和督、抚一起参加讨论。另一种提督,即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他是从一品,和总督同,比巡抚、藩台、臬台三大官的品级还高。

为什么龙袍上要绣有九条龙

据《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二》上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龙袍属吉服的一种,明黄色,袍上绣有九条金龙图纹,故得此名。但为什么龙袍上绣有九条龙呢?

古人称帝位为“九五之尊”。在《易经·乾卦·九五》记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为阳数,五为卦象中自下而上的第五个爻位。又孔颖达《正义》“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来就以“九五”比喻君位。而龙袍上的九条龙有四条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及两肩,前后衣襟则各绣有两条行龙。

如此从前后看去都有五条龙,隐含九五之尊之意。不过算算,这样前后才只有八条龙,另一条龙呢?原来这一条龙是绣在衣襟里面,要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得到,所以龙袍上共有九条龙,正好符合九五之数。

龙袍上除绣有九条主龙外,在云领、腰部、袖口上也绣有体态较小的龙纹。而龙袍下摆斜排着弯曲的许多线条,则称为“水脚”,在水脚上还绣有许多翻滚的波浪,及挺立的山石宝物,称之为“海水江涯”,不仅蕴含着福山寿海绵延不绝的吉祥象征,同时也隐喻着“江山一统”“万世升平”之意。

龙袍上的图纹主要是龙纹,还有凤纹、富贵牡丹纹、八宝纹等,在龙纹间也绣有五彩云纹、红色蝙蝠纹、十二章纹等象征祥瑞的图纹。当然这些图纹也都富有深意,五彩云纹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陪衬作用和象征吉祥;红色蝙蝠纹就是红蝠,取其谐音“洪福”,也是龙袍上不可或缺的装饰纹样。

龙袍是古代帝王专属的服饰,绣在龙袍上的图纹及其位置都有规定,甚至有的图纹或颜色只有帝王的服饰才可以使用,因为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

“中堂”是什么官

在反映清代宫廷官场的影片、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被称为“中堂”的大官。那么,“中堂”是什么官呢?

清初,朝廷的“大学士”是个空名,没有实权,后来,清朝政府为了满足这些大学士对权力的要求,往往让他们管一个部。而那时的京官,一般是一满族人一汉族人担当;就座时,分东西坐,当中是空的。这时,管这个部的大学士,就坐在中间,所以,人们对管部的大学士称“中堂”。

时间一久,人们对管部和不管部的“大学士”都称“中堂”。

为什么公堂打人要打屁股呢

在封建社会,如果衙门要鞭打犯人,总是让衙役打屁股,直打得皮开肉绽方才罢手。为什么在公堂上打人,都打屁股而不打其他部位呢?

原来,从前鞭打犯人,并没有明确的部位,一般是把犯人掀翻在地,棍子就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这造成很多犯人被活活打死。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在太医那里见到一幅“明堂针灸图”,他见人体很多重要器官的穴位都在胸背部,这些部位被撞击拍打会有生命危险,而屁股上的重要穴位就少得多了。于是,李世民便在刑罚中作了规定,只要是鞭打犯人,都只能打屁股,而不能打其他部位。

古代乘轿有规定吗

古代乘轿和乘车一样,都有种种规定,在轿子的形制上也有种种规定,显示了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例如明代规定三品以上的文职官员、庶民中老年多病的人可以乘轿。清代乘轿的范围虽然扩大了,但规定更多,《清史稿·舆服志》记载:皇帝后妃可乘豪华的金顶轿,亲王可乘银顶黄盖红帏的轿。三品以上的大官可乘银顶黄盖皂帏的轿,在京城内只能用四人抬,出京可用八人抬。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的,两人抬的小轿。一般地主豪绅只可乘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轿。庶民百姓平时虽很少乘轿,但结婚之日大多用轿迎亲,新娘乘的是“花轿”,新郎坐的是“蓝轿”。中国的轿子流传到欧洲以后,也曾受到法国、西班牙等国王公贵族的垂青。20世纪以后西班牙贵族还十分热衷于乘坐轿子。

官府为什么又被称为“衙门”

旧时称官署为“衙门”。其实“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牙门”是古代的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当时战事频繁,王者打天下、守江山,完全凭借武力,因此,特别器重军事将领。军事长官们以此为荣,往往将猛兽的爪、牙置于办公处。后来嫌麻烦,就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成大型兽牙作饰,营中还出现了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于是,营门也被形象地称作“牙门”。

汉末时,“牙门”成了军旅营门的别称。这一名称逐渐移用于官府。

《武瓦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唐朝以后,“衙门”一词广为流行。

到了北宋以后,人们几乎只知道“衙门”而不知“牙门”了。

清代“宰白鸭”指的是什么

清代的刑案中,有“宰白鸭”的陋俗。

所谓“宰白鸭”,就是古代有钱、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里遇有人命官司时,以重金收买贫寒子弟或无业游民来顶替真正的凶手去认罪伏法。

因为这些顶凶者为了钱财而主动去送死的行为就好像是因贪利而被人任意玩弄、宰杀的白鸭,故被俗称为“宰白鸭”。“宰白鸭”的陋俗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的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广东的潮州、惠州等沿海地区。到了清道光年间,广西、江西,湖南、浙江等省的刑案中也相继出现了“宰白鸭”的事件。

由于这类冤案有的是因为有钱有权的人收买穷人顶罪替死,昏庸的官吏并不知道实情,见顶罪之人承认自己是杀人真凶,也不去细究,糊涂定案造成的,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