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很失望地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此别过吧。”队长带着愿意和他离去的人拿着很少的水和食物离去了。而壮汉和另外一些痴迷宝藏的人却不顾一切的向沙漠更深处进发。领队一行人艰难地走出了沙漠,而壮汉却再也没有走了出来。或许他找到了所谓的宝藏,但他却永远的留在那里再也没有走出来。
也许你会说,壮汉的不幸是因为他没有遵守诺言从而受到了神的惩罚。其实,真正惩罚他的不是神,而他无穷无尽的欲望和贪婪。事实上,很多人在无形中正在扮演壮汉的角色。他们因为不懂得感恩,不懂得适可而止,反而只是跟随欲望的脚步永无止境的走向深渊。
沙漠中的水和食物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生命永远不可替代。但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发现和感受“及时雨”带来的美好。就像一杯毫不起眼却又舒适无比的柠檬茶,虽然平淡,却是最为真实的享受。享受不一定要在豪华的宫殿,拥有呼风唤雨的权利,有时满足你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幸福的源泉。
幸福不需要拥有一切
我们每天辛苦的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生存,当然也希望能够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甜蜜,享受儿孙满堂的膝下之欢,享受垂涎欲滴的美食,享受闲暇时的沙滩和阳光世界上的一切,仿佛就是为了人们的享受而存在的。无论是从感官还是舒适感都越来越人性化的室内设计,还是快捷的交通,清晰的电视,高速的网络或者丰富的生活资源,这一切似乎都在传达着一个信息:只要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能满足你一切的需求。
而正是现代社会时时刻刻在传达着这种信息,人们才发疯似的拼命赚钱,有些甚至愿意为此放弃人性的善良,从而沦为盲目的拜金者。诱惑和欲望像极了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共同推动着人们走进迷茫的世界。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观点。一方面,人们因此才会进步,人类的科技得到发展、生活也极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人类却为此极为疯狂。为了满足无穷的欲望享受,而不惜打破大自然亿万年的生存规律,将自然资源毫不留情的挖掘和破坏。但有许多人虽然掌握着财富和资源,但他们的内心却感到孤寂和空虚。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心灵救赎的故事:
阿李是一位管家,他的工作就是为当地十分有钱的一家富商打理日常生活。虽然阿李表面十分顺从和温和,但每天都看着主人家极尽奢侈的生活,不免也心生嫉妒。有一次,富商很晚才回到家里,阿李并没有休息,而是吩咐厨房为主人烹制着食物。他留意到,主人在用餐时,一直都将一只大黑皮箱子留在身边不离片刻。阿李突然意识到:这是钱!
因为按照他主人的习惯,在和别人进行交易时,总是喜欢让对方支付现金。然后清点一遍再存入银行。而今天,估计是时间太晚,所以他主人才将这笔钱带回家来。突然间,阿李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丝的邪念。他仿佛看到自己也住在豪华的大房子里正吩咐着佣人为他准备晚餐。
主人用餐后便早早进房休息了。阿李却久久不能入眠,他心跳的越来越厉害。终于,阿李抵御不住欲望的侵蚀,心中一横便偷偷地潜入主人的卧室偷走了那只大黑皮箱子。
阿李得手后十分害怕,他找到了一个当地专门从事潜逃的黑帮分子,在付了一笔钱后成功的逃到了国外。阿李本以为只要利用这笔钱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可以重新娶个漂亮的妻子。但他发现在国外的生活甚至比坐牢还要煎熬。虽然拥有足够衣食无忧的财富,但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阿李终日躲在屋子里不敢和人接触,生怕有人认出他;一到晚上,他更疯狂地思念妻子和一岁大的女儿。阿李就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折磨下度过了一年的时光。终于,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心灵的折磨,毅然决定回国接受应得的制裁。
监狱中,妻子带着女儿来看他。阿李忏悔地说道:“请你原谅我,我被罪恶的撒旦带到了地狱。以前总以为要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才是毕生的追求,为此我还出卖了自己的良心。但现在我才醒悟,原来那时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有你和女儿才是我最大的幸福!”
生活本身并没有错,任何人都不愿意每日奔波劳碌。但是人之所以和动物有所分别,就因为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冲破底线换来的物质享受,某种程度上却是人生的负资产。在现实的诱惑下,许多人将幸福的概念同物质的享受混为一谈。不仅不珍惜当下的美好,反而一度的窥视不属于自己的繁华。
其实幸福生活并不需要拥有一切,关键就在于如何去感悟生命中的种种美好。物质的追求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无法填满,将内心全部付诸未知的追求而忽视了身边的幸福是十分荒唐和非理性的做法。给自己的内心留一片纯净的世界吧,这样我们才能用心去感受已经拥有的幸福。
“傻”得幸福
在国人的智慧宝库里,“大智若愚”就是相当高明的境界。所谓“智”,便是能明白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当然,也包括对人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但水满则溢,月满则盈,任何事情若是没有界线的无限利用下去,显然是对智慧的亵渎,更是十分不理智的做法。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傻有傻福。这并不是说只有智商低下才能获得幸福,而是不过分的计较某些事情便能为自己减少些许烦恼。有些人明知道人家在占你便宜,却因为无伤大雅便装作毫不知情,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不正是如此?对事情的斤斤计较,看似是为自己赢得了利益和颜面,却为此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也许在下一次,你的一个过失会被对方死死抓住,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过错。那么,你会想为什么他就是不肯放过我?同样,你是否也思考过,当时做这道选择题的人正是自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乎相知与体谅。比如夫妻之间的争吵,如若你一定要抓住对方的痛脚而纠缠不休,一定要争出个子丑寅卯。实则便是两败俱伤,在你获得小小的快感时,却伤害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得不偿失。
看过一个妃子的故事:
年迈的国王有四个妃子,表面上看来都十分温顺。国王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一方面他考虑到年幼的王子继承王位后需要一位王妃来辅助;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她们会因为他的离世而乱政。无奈之下,他只好请教王国里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智者听完后说道:“有德者留之。”便教了国王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来试探王妃们。
国王回到王宫,便召集四个王妃到他的寝宫来。王妃们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听后国王的指示,而国王却命人拿出一个托盘,上面摆放着四枚极为极致的发簪。四枚发簪里有三枚镶有钻石,相比之下,只有一枚显得平平无奇。
国王对四个妃子说:“这四枚发簪是赐予你们的。”说完便示意侍者将托盘端到四位王妃面前。王妃们见此物金光闪闪必定是稀世珍宝,早已垂涎欲滴。但因为只有三枚镶有宝石,生怕落于人后。此时她们更顾不上王妃的身份而快速地将心仪的发簪一把抓去,却只有一位王妃慢条斯理的拿着最后一枚无人问津的普通发簪。
国王见状便问道:“为什么你不抢那三枚最耀眼的发簪?”
王妃说:“这些发簪都是陛下赐予的,对我来说意义都一样。而且在王宫里带好看的发簪也给陛下看的,有没有宝石没有区别。既然三位姐姐都这么喜欢,那我为何不成人之美呢?”
众人都知道,第四位王妃是最受国王宠爱的,如果她也去抢,相信其余三位并不敢与她竞争。而她却用如此豁达之心来面对,令在场所有的侍者都钦佩不已。而国王更是直接地说:“三枚镶有宝石的发簪是陪葬品,拿到发簪的三位王妃在我死后必须随我而去。”三位王妃听完立即昏死过去。
常言道:吃亏是福,而不过分计较得失更是良好的品德。也许在前三位王妃的心目中,甘愿落后实在愚不可及。但事实证明,往往心胸大度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的眷顾。
“傻”看似将会失去所求,却为幸福的生活铺垫了一条通达之路。“难得糊涂”正是如此,对于某些事情不过分计较,用一种平实、淡然的心态去面对它。“糊涂”中隐藏着理智的光辉,这才是人生智慧的精妙之处。在失去的背后,得到的却是快乐和尊崇。
接受瑕疵,体验幸福
在一次古董的拍卖会上,一件稀世珍宝被一位收藏家以极高的价格拍下。收藏家身边的朋友说:“唉,可惜了,这件古董有一丝裂痕,否则就更加完美了!”收藏家却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我喜欢这个古董,也喜欢这丝裂痕。每个瑕疵就代表着一段故事,有故事的古董才具有收藏价值。”
生活其实也一样,每个人都想珍藏一段完美无缺的美好记忆。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明白,只有遗憾的缺失才能永远被人深深的记住。
世上十全十美的东西大多都是人们的愿望,总有些不如意的情况伴随而来。但瑕疵永远只能是瑕疵,它不可能登堂入室取代美好的感觉。如果你因为一件事略带遗憾,便感到惋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不去享受成功的喜悦,却一味的纠结于瑕疵的懊恼,那么便是自讨苦吃了。这无异于将缺点无限的放大,而令自己痛苦不堪。就像这名收藏家,如果他也像其朋友那样执着于完美的愿望,又怎么体会收藏的喜悦呢?
完美主义者总是十分高要求的对待每一件事。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令事情做得更加出色的动力;但另一方面,却也是危险的信号。不懂得回味美好和痛苦的并存,就像一个幻想主义者,永远只能被自己所束缚,无法体会生活的惊喜。
彼得是美国职业橄榄球队员,他曾经效力过许多球队,并且每次都能神奇地带领球队取得傲人的成绩。在他退役的晚宴上,一位记者问道:“彼得先生,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取得多次辉煌的战绩,但有没有什么令你感到遗憾的?”
彼得谈笑风生地说:“当然有。”
记者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你是否为此而自责呢?”
彼得知道这位记者实际上是有备而来,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他当年在洛杉矶球队服役时,曾经在关键时刻的失误而使球队与联赛冠军失之交臂。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每次谈及他时都会被球迷津津乐道。彼得却十分大度地说:“你想说的是我在洛杉矶球队的那个赛季的事吗?虽然每次被问及此事时我都刻意回避,那是因为经纪人考虑到我的形象而为我设计的策略。但现在我退役了,说说也无妨。其实在当时我的确有些自责,但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并没有大家猜想的那么严重。虽然这是第一次重大失误,可哪个运动员的一生又是完美无缺的呢?如果有一天我得了老年痴呆症,那么我想唯一记得的便是那次特殊的经历。因为这样我的人生才真正完美了。”
记者又问:“你是说你把这次失误当成一次美好的回忆吗?”
彼得想了想说:“也不能算是美好的回忆吧,毕竟这事让我懊恼了好一阵子。但却是最难忘的记忆。”沉默片刻,彼得又补充道:“现在每次回忆起来,我非但不会懊恼,反而认为这是丰富我人生的一剂添加剂!”
追求完美的人是对生活态度的极致要求,也是对成功欲的极致体现。我们渴望成功、渴望成功带来的满足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但任何事情都有度的衡量,一味的追求完美,追求胜利的步伐,便很容易忘记胜利背后真正的含义。
终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我们因为一次过错而令事情产生瑕疵时,需要提醒自己:瑕疵也是一种美。我们可以为自己总结,让下一次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但不应该为此而感到万分纠结,以至于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与其痛苦的为追求完美的欲望所牵累,不如改变墨守成规的想法,接受瑕疵的存在。把瑕疵当作一种另类的幸福体验。
多一点童心,多一点纯真
时间在我们渴望长大中似乎过得很慢,而在我们成年后的回首中又过得太快。假如有人问人生何时最快乐,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童年。记忆深处的童年里,捉迷藏、放风筝、修房子、踢毽子、扔沙包、跳橡皮筋、过家家、堆沙堡……五彩斑斓,绚烂夺目,充满了欢笑和阳光,
就像郑智化在《水手》中唱的那样: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我们的心中逐渐有了理想,有了诱惑,开始忙忙碌碌,心事也多了起来。
相比大人来说,儿童可说是最懂得享受人生的专家了。有一天,年轻的妈妈问8岁的女儿:“孩子,你快乐吗?”
“我很快乐,妈妈。”女儿回答。
“我看你天天都很快乐”。
“对,我经常都是快乐的。”
“是什么使你感觉那么快乐呢?”妈妈追问。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觉得很高兴、很快乐。”
“一定是有什么事物才使你高兴的吧?”妈妈锲而不舍。
“……让我想想……”女儿想了一会儿,说:“我的伙伴们使我幸福,我喜欢他们;学校使我幸福,我喜欢上学,我喜欢我的老师。还有,我喜欢上公园。我爱爷爷奶奶,我也爱爸爸和妈妈,因为爸妈在我生病时关心我,而且对我很亲切。”
这便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幸福的原因。这是具有极单纯形态的幸福,而人们所谓的生活幸福亦莫不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有人曾问一群儿童“最幸福的是什么?”,结果男孩子们的回答包括:自由飞翔的大雁、清澈的湖水、跑得飞快的列车……而女孩子们的回答则是:倒映在河上的街灯、烟囱中冉冉升起的烟、红色的天鹅绒、从云间透出光亮的月儿……
看,童心是如此纯真、如此容易得到满足!我们也曾经那样的快乐与幸福,只是被岁月砂轮的磨砺,使我们失去了天真烂漫的本性,失去了那份纯真无邪的童心,或许这就是我们不快乐的重要原因。
我们还能够找回失去的童心吗?能的!找回童心,也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古人云:“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岂可失也!”我们若能鄙尘弃俗,息虑忘机,回归本心,便就是找回了童真、童趣与童心。这样,多一点童心,就会多一点单纯;多一点幻想,就会多一点浪漫;多一点潇洒,就会多一点属于你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