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历代圣贤家训
22681800000008

第8章 俭朴治家(4)

庞尚鹏诫子弟恪守本分

【原文】

一、子孙各安分循理,不许博弈、斗殴,健讼、及看鸭、私贩盐铁,自取覆亡之祸。

二、田地财物,得之不以义,其子孙必不能享。古人造“钱”字,一金二戈,盖言利少而害多,旁有劫夺之祸。其聚也,未必皆以善得之;故其散也,奔溃四出,亦岂能以善去,殃其身及其子孙。多藏必厚亡,老子之名言,信矣。人生福禄自有定分,惟择其理之所当为、力之所能为者,尽其在我。俟命于天,此心知足,虽蔬食菜羹,终身有余乐,苟不知分量,曲意求盈,虽欺天罔人而不顾,有不颠覆者乎?若能勉给岁月,不以饥寒遗子孙,此身之外,皆为长物,何自苦为。

三、傲,凶德也。凡以富贵学问而骄人,皆自作孽耳。即使功德冠古今,亦分内事,何与于人。天道恶盈,惟谦受益,予阅历中外,备尝之矣。

四、立妾为嗣续计,必不可已而后为之。嫡庶不同心,兄弟不同母,其间抵牾难尽言。若用情少偏,则是非蜂起,其流祸蔓延于子孙,或因而荡覆其家者亦多有之,此不可不慎图也。

五、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凡饮食不知节,言语不知谨,皆自贼其身,夫谁咎?

六、修斋、诵经、供佛、饭僧,皆诞妄之事。而端公圣婆,左道惑众。尤王法所必诛也,凡僧道师巫,一切谢绝,不许惑于妇人世俗之见。

七、男子刚肠少,常偏听妇人言,离间骨肉,争长竟短,嫌隙横生。妇初入门,当先谕而禁抑之。“教子婴孩,教妇初来”。言当防之于早也。

八、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此先哲格言也。凡男女必须未明而起,一更后方许宴息,无得苟安放逸,终受饥寒。

九、子孙故违家训,会众拘到祠堂,告于祖宗,重加责治,谕其省改。若抗拒不服,及累犯不悛,是自贼其身也。

十、遇昏暮即闭门,不许夜出。世情难测,宜备非常。如会客亦须早散,不设烛。大寒、大暑,尤当休息厨下人。

十一、僮仆十四岁以上,不许入后厅,凡内外传呼,击云板或木鱼。

十二.累世乡居,悉有定业。子孙不许移家,住省城三年后,不知有农桑,十年后,不知有宗族,骄奢游惰,习俗移人,鲜有能自拔者。予尝言乡居有十利,惟避寇方许暂寓城中。

十、内外房堂门巷及椅桌,俱每日黎明扫除拂拭。若门庭芜秽,几案纵横,此衰家之兆也。各令轮流打扫,不许推托有辞。

十四、厨人、司事、早食不得过辰时,晚食不得过申时。每晚先将铁锅及合用器具,逐一洗涤收置,次早黎明而起,即点茶炊饭,不觉烦难乃能及期而举。早晚厨间俱不许用灯火,非徒欲省烦费,且恐昏昧不洁,以致饮食伤人,此事虽小,然于养生一节,所关甚大。况家人各有常业,终日勤苦,而饮食不如期,岂存恤之义哉。若有故违,先将首事者斥责,以儆其余。

十五、每月初十,二十五二日,凡本房尊长卑幼,俱不日入时为会,各述所闻、或善恶之当鉴戒,或勤惰之当劝勉,或义所当为、或事所当已者,彼此据己见,次第言之,各倾耳而听。就事反观,勉加点检,此即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之意。其会轮流主之,先派定日期,某系某日,如遇有事,请以次日代之。主会者只用点茶,不得置酒。若本日有祭祀宾客之会及有他兄,或遇大寒暑,大风雨则暂免。其无事不赴会,此即自暴自弃之人。会所不必拘,惟便于聚谈为贵。会必薄暮,谓其时多暇也,切不可夜深,久坐恐有不虞。

十六、小家婆妇往来,类多簸弄是非,窥窃饮食,甚或诱引祈卜,煽惑妇女,因而盗骗财物,当不时诘问。如无故往来者,重治而禁绝之。

——选自《庞氏家训》

【译文】

一、子孙各人要安分守纪,尊重事理,不准赌博、斗殴、争讼、拘押和私贩盐铁,不然,就会栽下自取灭亡的祸根。

二、田产财物,凡得来不正当的,他的后代一定不能享用。古人创造“钱”字,一金二戈,大意是说得利少而害处多,隐伏着被劫夺的灾祸。钱得来时未必是用正当的方式,所以花起来也是大把大把地挥霍,又怎么会用在正当的地方,这些钱一定会殃及子孙?钱积聚得越多灾祸就越大,老子这句名言,说得真让人信服。人生的享福与利禄由天而定。只要是合理的就应当去做,尽力做自己所能做的,完全在于自己。等待天命,对此感到心里满足,虽然吃的是蔬食菜汤,但是终身其乐无穷。如果不知轻重,刻意追求满盈,一味欺天蒙人而不顾其它的人,哪有不灭亡的道理呢?倘若能经常自勉,不让子孙挨饿受冻,除了自己的身体之外,其它都是多余的东西,何必自讨苦吃呢?

三、自傲,是一种不祥的品质。凡是自以为富贵或自以为有学问而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自我作孽。即使你的功德冠居古今,也是自己份内的事,为什么不能友好待人!天道恶满,惟独谦虚才能受益,我经历中外世事,尝够滋味了。

四、为后嗣续计而娶小老婆,必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这样做。妻妾不同心,兄弟不同母,其间矛盾很难说尽。如果情感稍有偏差,那末是非就会像蜂群似地生出来,灾祸蔓延给子孙,甚至因此而倾家荡产的也有的是,这不能不慎重考虑呀!

五、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有饮食不知节制,言语不知道谨慎,都是自我伤害的原因,又能怪谁呢?

六、信道吃斋,诵读经文,供奉佛祖,施舍和尚,这些都是荒谬的事情。巫师巫婆,旁门左道蛊惑人们,这些都是王法所必须讨伐的,因此,所有僧道巫师,一概谢绝,不要被妇人那种世俗之见所迷惑。

七、假如男子汉阳刚之气少了,往往会偏听妇道人家的话;这样骨肉关系就会被挑拨离间,争长论短,嫌疑矛盾不断产生。所以媳妇刚娶进门,就应当事先吩咐而后禁止抑制她。古人说:“教子要从婴孩抓起,教妇要从初来开始。”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八,观察人家起床睡觉的早与晚,可以知道他家的兴旺与衰败,这是圣人的格言。因此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天未亮起床,晚上一更后方可安息,不得马马虎虎,放任自流,否则最终会因懒散而受饥寒之苦。

九、子孙故意违反家训,就得聚集族人,把他拘押到祠堂,报告祖宗,重加责罚,告诉他省悟改过。如果抗拒不服,累犯不改,是自己糟踏自己啊!

十、每天黄昏夜暮降临就关门闭户,不许夜出。世情难测,应该十分防备。如会客也必须早散早归,不陈设灯烛。大冷天,大热天,更应当让厨房人员休息。

十一、僮仆十四岁以上的,不得擅自进入后厅,所有内外传呼,均以击竹板或敲木鱼为号。

十二、历代乡居,都有固定的职业。子孙不准搬迁。住省城三年之后,就会不知农村,十年之后,就会不知有宗族,生活奢侈,游手好闲改变风俗习惯,很少有能自拔的!我曾经说过:乡居有十大好处,只有躲避敌寇方许暂时寓居城中。

十三、内外房间、厅堂、门口、胡同以及桌椅,都必须每天黎明扫除,擦掸尘土。如果门前庭院乱草丛生,茶几桌案横七竖八,这是家境衰败的征兆呀!让各人轮流打扫,不准推托躲避。

十四、厨师、伙夫、管事,早餐不得超过辰时,晚餐不得超过申时。每天晚上先将铁锅及公用器具,逐一洗涤收好,第二天黎明起床,随即烧茶做饭,不觉麻烦困难,才能准时供应。厨房间早晚都不准用灯火,不但要节省费用,而且恐怕昏暗不注意卫生,以致饮食伤人,这事虽小,但是出于养生的一个环节,所关系的方面极大。况且家人各有各的事务,终日勤劳辛苦,而饮食不能准点,哪里还有一点温存怜悯之心呀!如有故意违犯,必先斥责首要分子,以此警戒其他人。

十五,每月初十、二十五两天,所有本家族的人,不论地位辈分高低,男女老少均于当天聚会,各自叙述所见所闻,或以良善丑恶作为教训,或以勤劳懒惰作奖惩,或理所当然要干,或理所当然不能干的,彼此各抒己见,依次说下去,各自洗耳恭听。按照事情本身的状况,从反面去观察,加以劝勉检点,这就是德业相勉励,过失相规劝的意思。聚会可轮流主持,先排定日期,某人是某天,如遇有他事,不能主持,就要请下次主持人代劳。主持者只用茶点,不得摆酒。如当天有祭祀,会宾客以及有别的兄弟来往,或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就暂时免去。谁无事不赴会,这就是自暴自弃的人。聚会的场所不拘,只要便于交谈就好。会议一定要选择当天比较空闲的傍晚召开,切不可拖到夜深,久坐恐怕有不测。

十六,小小婆妇家往来,大多拨弄是非,窥探偷窃饮食,甚至引诱祈祷占卜,鼓动诱惑妇女做坏事,进而行窃骗取财物,应当经常盘问。如无故往来的,要严惩而后禁绝!

张履祥训子语

【原文】

(一)

人情乖异,不在乎大,多因积小而成。如干糇之愆。言语之伤,最足酿隙。若更以小人间之,彼此谗抅,遂至不解,故谨言语,接燕好,古人于此盖有深意也。

(二)

子弟朴钝者不足忧,惟聪慧者可忧耳。自古败亡之人,愚钝者十二三;才智者十七八。盖钝者多是安分小心,敬畏不敢妄作,所以鲜败;若小有才智,举动剽轻,百事无恒,放心肆己而克有终者罕矣。

(三)

子孙以忠信谨慎为先,切戒狷薄;不可顾目前之利而妄他日之害,不可用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

(四)

高忠宪公有言:子弟能知稼穑之艰难,诗书之滋味,名节之提防,则可谓贤子弟矣。归安沈司空诫子孙曰:故家之子,切戒者三字:曰“臭”、曰“滑”、曰“硬”。时俗憎恶,呼为“粪浸石卵”。子孙类比,宁不痛心?予谓忠宪举其贤者以为劝;司空指其不肖以为戒,语虽不同,其指一也。欲免司空所戒,当佩服忠宪公之言。知诗书滋味,乃免于臭;知稼穑艰难,乃免于硬;知名节提防乃免于滑。

(五)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其严者岂必事事皆当,宽者岂必事事皆非,然贤不肖之分恒于此。严则督责,笞挞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气,收束其身心。诸凡举动,知所顾忌而不敢肆。宽则姑息放纵,长傲恣情,百端过恶皆从此生也。观此则家长执家法以御群众,严君之职不可一日虚矣。

——选自《杨园先生全集》

【译文】

(—)

人情破裂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大事酿成的,多因小事造成。比如,为了饮食上的一些小事,恶言伤人,最能造成感情上的裂痕。如果还有小人从中挑拨离间,唆使互相说对方的坏话,并罗织陷害,所结下的怨仇就无法解开,所以说话要谨慎,待人要和气,古人对此是有深刻的领会的。

(二)

子弟中敦厚笨拙者并不足忧,真正令人担心的是聪者。自古以来失败灭亡之人,愚笨者只占十分之二三,而聪者占有十分之七八。因为前者安分守己,小心谨慎,一直存有戒心,不敢放纵妄作,所以很少有失败者。如果小有才智,举动强悍敏捷,做事没有恒心,无所顾忌而能够有个好结局的人往往很少。

(三)

子孙应以忠诚、守信、谨慎为首要,一定要克服气量狭小、性情急躁、不厚道的行为。不能只贪图眼前利益而忘掉将来带来的危害,不要因为一时得志而仗势欺人,以致留下几世的忧患。

(四)

高攀龙说过这样的话:子弟能够知道耕稼的艰难,学习《诗》、《书》的滋味,知道名誉与节操的防范,那么就可以叫作德行好的子弟了。归安县的沈敬介告诫他的子孙说:世家大族的子弟,要切实防备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臭”、“滑”、“硬”。习俗风气十分憎恶这三个字,叫做“茅厕里的鹅卵石”。‘如果子孙变成像这种鹅卵石,难道不痛心吗?我以为,高攀龙举德行好的子弟作为勉励,沈敬介指出不贤的人作为警戒,话虽不一样,但指的是一回事。要避免沈敬介所告诫的“臭”、“滑”、“硬”,就应当时刻不忘高攀龙的话。知道《诗》、《书》的滋味,就可以避免臭;懂得耕稼的艰难,就可以免于硬;知道名誉、节操的防范,就可以避免于滑。

(五)

子弟年幼的时候,父母老师严格的,以后德行好的多;要求不严格的,多数德行都不好。当然严格的人并不一定事事都做得妥当,不严格的并不一定事事都做得不对。但是有德行和无德行的区分就在这里。严格则督察责罚,恩威并用,使他的身心受约束,一举一动,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不严格则姑息放纵,为所欲为,作恶多端。由此看来,家长用治家之法来管理子弟,作父母的职责不可一日不履行。

朱柏庐治家格言

【原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末雨而绸缪,毋宁渴而掘井。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教子要有义方。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选自《朱子家训》

【译文】

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半根丝线、半根麻线,要常常想到物产的困难。

凡事要先做好准备,不要事到临头才去想办法。

看重钱财,轻视父母,就是不孝之子。

教育儿子行事要遵守一定的规矩法度。

为了某事而发生争执,哪能断言不是自己错呢?须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

做了一点好事,就希望别人看见,这不是真正的好事;做了坏事生怕别人知道,那便是大坏事。

纪昀教子的金科玉律

【原文】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义方之教,责在尔躬。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义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矫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尔宜铭诸肺腑,时时以之教诲三子,虽仅十六字,浑括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书不一一,容后续告。

——选自《纪晓岚家书》

【译文】

父母有个共同担负教育子女的责任,但我如今旅居北京,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你一个人身上了。然而妇女心性,偏爱子女的占多数,她们哪里知道不讲原则的爱,反而坑害了子女,教育子女的原则是些什么?简而言之有“四戒”、“四宜”:一不准晚起床,二不准懒惰,三不准奢华,四不准骄傲。既要遵守“四戒”,又须规劝“四宜”:一宜勤学,二宜尊敬老师,三宜爱众,四宜谨慎饮食。以上八条,是教子的不可改变的金科玉律,你要牢牢记在心上,随时用来教育三个儿子。虽然仅仅是十六个字,已全部囊括无遗了,你应该细细领会,子女们的成功立业,都全部在其中了。这封信不一一都谈到,容我以后再继续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