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鸳鸯瓦冷霜华重
22750700000128

第128章 副官(三)

由于余杭的出身,还有他一直都属于江才阵营的事实,当定国公稍微向皇帝提起余杭作为内卫处副官的候选人的时候,皇帝略加思索便答应了,还赞扬定国公不拘一格,善于发现人才。

右相江才得知这个事情,十分吃惊,曾向皇帝推辞道:“余杭年纪尚轻,而且他一介书生,也没有管理军人的经验,臣担心他在这个职位上并不是特别合适。“

皇帝不以为然:“余家本来就是习武之家嘛,余杭虽然不会武功,耳濡目染还是知道一些的。朕任命他管理的是侍卫的钱粮一事,他本来在户部就擅长这些,何况人还年轻,可以多学习。朕看他很合适,江相是有什么特别的顾虑吗?“

江才见皇帝心意已决,遂不再劝,只摇头道:“臣并无其他想法,臣替余杭多谢陛下抬爱。“

从那一日起,江才再也没有同余杭说过话。余杭自知是自己理亏在先,也没有再登过江家的门。他唯一遗憾的是,这一切事情发生的时候,承玺都在帝昙的府上照料,他没有勇气去郡王府找她,没有机会向她说明一切。

因此,当他首日任职内卫处副官的时候,他到内阁谢恩,承玺投过来的目光,才那么刺眼。但他一点都不遗憾,终有一日,他要叫她知道,他也是一棵高大秀丽的梧桐树,到那个时候,她看着自己,就会如在林场围猎那一日一样,脸上洒满陌生而灿烂的光芒。

承玺看着余杭,心里不仅疑惑,而且忧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听话的余杭突然倒向定国公那边?难道是江才有什么对不住他的地方吗?定国公老谋深算,他竭力拉拢余杭,必然不会是大发慈悲,内里必有图谋,而余杭一向单纯,是不是真的知道定国公的心思,还是纯粹被他利用?

她向江才表达过自己的忧虑,江才对于余杭不声不响地转投定国公十分不满:“老夫自认为平时对余杭已算宽和,他因跟疏影来往甚密,老夫一向将他作为子侄看待。年轻人想要建功立业是正常,但需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才能走得扎实稳重,如果短短时间就跃上高位,恐怕根基不稳,有登高跌重之忧。“

承玺见江才如此不满,也无法从江才这边获得转圜的余地,只好问江疏影,余杭最近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江疏影用一种晦暗难明的目光看着她:“他大概是有苦衷。“

承玺着急道:“什么苦衷?难道我们都帮不了他,必须找定国公才能解决问题?“

江疏影平日虽然吊儿郎当,但在大事上还是相当敏锐。余杭不声不响地转投定国公,整个江氏阵营一夜之间与余杭决裂,再不往来,但江疏影却没有这么做。他见余杭虽然不说,但看着承玺的目光依旧热诚,便猜测他是因为自卑于自己官职低微,想要尽快出人头地,取得她的欢心。

江疏影对于余杭出人头地的途径不敢苟同,对于他能否取得她的欢心也十分怀疑,但是余杭的动机很单纯,绝不是像不少人所怀疑的那样出卖江氏阵营,一心求荣。他看着承玺疑惑的目光,便知道她的心根本不在余杭身上,余杭做的这一切,恐怕只会将她越推越远,不由得叹了口气:“你不如直接问他。“

承玺关心余杭的重点,却是在于他与定国公之间的关系。定国公几度埋伏人手,要将她和帝昙两人除之而后快,她虽然几番逃脱,可是对于定国公已是戒备异常。如今定国公竟然从她过从甚密的余杭身上着手,怎么能叫她能安得下心来?她必须得将定国公的想法弄清楚,并提前做好防备。

可是她见江疏影也是怪里怪气的,不明所以,只得摇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