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鸳鸯瓦冷霜华重
22750700000178

第178章 新君(四)

“怎么会呢?咱们姊妹一场,你帮我的地方实在不少,我在含章宫的那两个月,如果不是你,我和启弘定然不会好好地活到现在。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会想方设法来看你,为你向陛下求情,放你出宫的。“

承玺见宝蟾说得动容,自己也不免被感动了:“我住在这里挺好的,姊姊不用担心,我也不着急出宫去,皇帝把我当成一根刺,你也不必现在就着急去拔,否则他迁怒于你,可就不妙了。“

听她提起景顺,宝蟾不由得失笑:“他如今是皇帝了,今非昔比,他要怎样就怎样罢,我是无所谓的,不过是在这冰冷的宫里熬过一辈子而已。“

“我记得,在郡王府时,景顺还是颇为宠爱姊姊的,姊姊何出此言呢?“

“天家多薄情,到我这儿也不能例外。从前的天启皇帝把我抓进宫来,想着有我和启弘囚在宫里,景顺会投鼠忌器,多几分忌惮,可笑他并没有想到景顺将我和启弘看得这样淡,在景顺心中,我们在夺位大业的面前,一点分量也没有。如今景顺顺利当上了皇帝,对曾经被拿来要挟他的我和启弘,又怎么会有一丝怜悯呢?“

承玺伸手为宝蟾整了整鬓角,宝蟾过来得急,发髻有些散乱了,头上的金钗摇摇欲坠,她拿起桌上的梳子,将宝蟾的发髻解开,重新梳理,盘成一个整齐的元宝髻,又将金钗错落有致地插上。宝蟾举起妆镜,仔细看了看,赞道:“经你这样一梳理,倒是比刚才要显得精神多了。“

承玺放下手中的梳子:“姊姊,你这样年轻貌美,怎么会在景顺心中没有一点分量?有了这样的一张脸,从这样的一张嘴里说出的话,他如何能忍心拒绝?只要你伸出手来,还有什么东西是你得不到的呢?“

宝蟾忽而一笑,放下手中的妆镜,举起她刚才用过的木梳:“我薛宝蟾生于金贵之家,用的金梳玉梳,不胜其数,我也从来不愿意为这一点点金子劳神。我想要的,是将这把木梳变为金梳的魔力。“

承玺闻言,略一停顿,却不答话,慢慢地走到粗瓷花瓶前,从里面抽出一支削好的紫竹来,新鲜的竹枝断口仍有些湿润,散发出一股清新的味道,深紫色的竹皮反射着淡淡的光泽,与她头上插着的竹钗相互辉映着,即使只是普通的竹枝,在她手中和头上也焕发出莹莹的光芒。

她将竹枝递给宝蟾:“姊姊,你看,这根紫竹看起来是不是很普通?“

宝蟾接过她手中那支紫竹,笑道:“竹子本来是院中乡里常见的植物,论起种属来,自然是平凡之极。但是,这根竹子长在皇帝的东宫之内,受到王者之气的熏陶,每日陪伴皇子们读书,此是不平凡之一;又能被护国公主削下,制成装饰之物,插于殿堂之中,此是不平凡之二。有了这两样不平凡的背景,这根竹子与院中乡里的那些凡物,自然就能区分开来了。“

“那么姊姊觉得,这根竹枝是做发钗好看,还是做瓶插好看呢?“

宝蟾将竹枝稳稳地握在手里:“我觉得,它做权杖最好看。“

承玺漆黑的瞳仁深深地盯着宝蟾,似乎在探究宝蟾说出这话的本意。宝蟾微微一笑,她想要问的问题,自己早在被天启皇帝囚禁于含章宫、独立照顾启弘之时,便已经逐渐想清楚了答案。

这一世,她兜兜转转,两次终身错付,皆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要将未来寄托在夫君身上。反观承玺,如果她能向承玺一样,以一己之力立于朝堂,在守城的城墙上留下自己的飒飒英姿,大小官员皆拜服,她也不必再纠结于嫁给杨墨还是嫁给景顺,索性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一片天地。

可是,承玺说得对,她这一生路还漫长,她如果现在就认命,现在就低头,现在就埋没在冰冷的深宫里,漫长的岁月她将要怎样孤寂地度过?自己一身也就罢了,不过是吞食自己莽撞酿成的苦果,可是启弘还小,他漫长的一生才刚刚展开,怎么能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吃苦受罪,埋没在这无情的宫廷里?

在含章宫幽深的日夜里,她失去了时间的概念,每当吃不饱饭或者睡不着觉的时候,她哄着哭泣的启弘,看着他苍白的小脸,盯着自己的全然信赖和依靠的眼睛,心里一股股莫名的酸潮在涌动。启弘虽不是她亲生,却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由她照料,日夜不曾分离,胜似亲生,为了他,她也要努力搏一个出路。

她现在才开始,不知还来不来得及?

承玺走到她身边,扶住她的双肩,幽幽的声音仿佛从地底下传来:“姊姊,你要的东西可不寻常,你想清楚了吗?你要给出什么筹码?“

宝蟾将竹枝往自己的胸前又紧了一紧,失笑道:“姊姊我到今日才睡醒,倒让妹妹看了笑话去。我自然是想清楚了,除了启弘,我什么都可以给出。“

“启弘?他是梁妃的儿子。“

“启弘是我的儿子。“宝蟾重重地强调道:“梁妃既然已经将他托付给我,我从他一出生时起,就是他的母亲。梁妃一生短暂,启弘自出生开始,就没有过上几天平静的日子。而我作为他的母亲,从前是那样的无用,连护他周全都很勉强。可是,我将来要他做这世上最尊贵的人,不再居于人下,不再受人欺辱,这是一个母亲的心愿,也是我愿意付出一切去换来的东西。“

承玺的声音依然是幽幽的,目光也有些莫测起来:“姊姊,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我现在自身还在囚笼里,动也不能动,即便是想要帮你,也是做不到的。“

宝蟾盯着她,她头上的紫竹钗子折射出窗外的阳光,在宝蟾的眼中投下一丝暗影。冬去春来,屋外的冰雪已经有了融化的痕迹,虽然承玺面色如冰一样平静,可是宝蟾太清楚这个妹妹心里如春芽一般冒出来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