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背之后必有大兴,大落之后必有大起。”既然已经跌至人生的谷底,那就已经没有什么好怕的了,此时如果能重整旗鼓、触底反弹,跳得必定比上一次更高、更远。人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古往今来,在无数成功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窥见种种难以言喻的痛苦和失败。“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他们要么身陷囹圄、要么忍受大辱,这些痛苦决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然而,他们却挺了过来。经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完成了人生的蜕变,为自己树成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痛苦不仅不会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相反,它还会激励我们的斗志、激发我们的潜力、磨练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因此而更加坚强,让我们不断地自我完善。纵观历史,一切的丰功伟绩,所有的辉煌事业,都是经过重重磨难后取得的。假如没有这些痛苦的滋养,就不会有卓越的人物和不朽的功勋。事实证明,最痛苦的经历,往往都能孕育出最伟大的成就。
据说,树木受过伤的部位,通常会变成树木最硬的地方。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只有经历过生活的伤痛和苦难,才能磨砺出坚韧的个性。尤其是年少时的苦难,大多可以磨砺出卓越的性情,而这样的性情,则能帮助一个人在其后的人生中走向辉煌。作为一名立志成才的青年,如果我们有机会经历痛苦的磨难,并将其当做自己的人生铺垫,那么,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意外和困苦,我们都可以应对和承受。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也曾经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候。早年,因为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他一度被捕入狱。在那个荒凉的小岛上,他被关了足足27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监禁生活。3名看守无所事事,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折磨羞辱他。狭小、阴暗的牢房,不知何时才能自由的绝望……所有的一切痛苦,都没有将曼德拉逼上绝路。相反,正是因为这段漫长乏味的监狱生活,曼德拉才得以拥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利用那段时间,他对自己的性格、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进行了更细致更全面的考虑。在那段岁月里,他经历了最痛苦的事情,但是他也拥有了最大财富。
由于这次极其漫长的牢狱之灾和看守们的各种折磨,曼德拉的意志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强,同时他也懂得了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成功地克服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最终,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南非当局在1990年2月11日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同年3月,曼德拉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1991年7月,他当选为主席。1994年4月,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非国大在曼德拉的带领下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就任总统一职,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27年的牢狱之灾,换了任何人,恐怕都难以忍受,更不要说在监狱里冷静思考,改变自己的性格了。曼德拉却做到了,他在监狱里得到了让自己终身受益的财富。不管是逆境还是痛苦,在不同的人眼里,它们有着不同的位置与价值。对于痛苦、快乐、逆境、失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最关键的是当事人自己要把最痛苦的变成最大的财富。
《庄子》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庄周和惠施一起在濠水岸边散步,庄子随口说:“河里那些鱼儿游得那么从容自在,它们真的很快乐啊!”听庄子如此说,一旁的惠施问道:“你又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是否快乐呢?”庄子答道:“你又不是我,哪里知道我不了解鱼的快乐呢?”惠施答道:“我不是你,自然无法了解你;可你也不是鱼,一定也无法了解鱼的快乐的!”
傅雷曾说:“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这句话很是深刻,一个人不经历痛苦,自然不会在痛苦的体验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也不可能在人生战场上积累宝贵的经验。痛苦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它让成功显得弥足珍贵,它让我们与幸福结缘。
§§§第四节 坏到最后,都会转好
如果说,上一章,我给亲爱的读者们展开了一幅美妙的幸福画卷,那么这一章,我所解读的,就是除去幸福头上那块曼妙的纱巾之后,真实的幸福。谁都知道,幸福来之不易,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去看到所有的麻烦,所有的痛苦和所有的不幸呢?在最痛苦的事情之后,我们又该怎样去迎接幸福呢?现在,安子要说的就是:坏到最后,都会转好!
事物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好的能转化为坏的,坏的也可能转变为好的。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提出的意见也各有不同。最坏能怎么样?最坏不过就是一无所有、从头再来。在挫折面前,仅仅是态度上的接受还不够,我们还要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坏到最后只能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并不意味着遇到挫折就要束手待毙,而是说我们应该积极地有所行动,努力地尽快将“坏”转为“好”,积极努力去迎接幸福。
前面我已经多次说过,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前进的路上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挫折。遇到挫折,如果将它不断放大,你的痛苦就会如泰山压顶一般;如果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对待它,坚信“坏到最后,只能转好”,就算面临再大的挫折,你也会觉得它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十几年前,台湾有一个著名的化妆师,他叫梅林,一度成为台湾造型界的一哥。无数大牌女星们纷纷顶着素颜跟在他的后面,争着抢着让梅林给她们化妆、做造型。梅林那双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可以让那些女星们不用整容就能美艳动人。当时的梅林,风头无人可及。
将镜头拉回到那段风光无限的岁月,在林青霞的脸上,人们能看到梅林的曼妙;在王祖贤身上,人们能嗅出梅林的品味。梅林这两个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大牌女星换了一茬又一茬,大牌造型师却一直只有梅林一个。就在梅林漫步云端,享受掌声和艳羡的时候,他苦心经营的婚纱王国却遭遇火灾。那场火,不仅夺去了五名员工的生命,还将梅林不可一世的傲气烧得一点不剩。心灰意冷的梅林,放弃台湾的一切,独自去了纽约。那时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否重新站起来,只是想找一个陌生的地方疗伤,静静地舔舐自己的伤口。
到纽约后,梅林起了个英文名字,他称自己为“Ling”,翻译成中文后并不是“林”,而是指“零”。梅林说:“之所以给自己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当时的处境已经坏到不能再坏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美国人做事只认证件,就算像梅林这样的大师,如果没有证件在手,连助理都做不了。听别人喊着“零”这个名字,梅林一切从零开始,他当起了普通的洗车工。提起那段岁月,梅林说:“我将帽子压得低低的,就怕被人认出来。”在洗车行业,以墨西哥人居多,梅林不太习惯跟那些没上过学的墨西哥洗车工混在一起,于是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转行了,虽然新行业也算不上行业,只是帮有钱人溜狗而已,但梅林却没有丝毫的懈怠。在纽约飘着细雪的冷风中,他努力赚取一小时七美元的外快。在遛狗的同时,他也不忘积极寻觅新的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梅林得到一份发廊的工作,虽然只是帮客人洗洗头,但梅林还是很开心,毕竟又一次接近了自己曾经热衷的行业。梅林格外珍惜这份工作,他用心对待每一位客人,一个月过去了,很多客人再一次来到发廊,并且指明要梅林给他们洗头。梅林想在纽约东山再起,但他不想借自己在台湾创下的名气,他打算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对一个年过四十、曾经经历过人生巅峰的男人来讲,要想做到沉下心来、从头再来,确实是难上加难。然而,迎难而上的梅林最终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