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你不能不小心
22799000000015

第15章 说话滴水不漏,别让人钻空子(3)

发问不仅关乎口才,还与一个人思维能力相关。提出一个问题后,你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同时注意观察对方谈话中的所有细节,积极开动脑筋,去发现新的问题、新的疑点,并立即抓住,追问下去,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除此之外,你还要观察对方回答问题的态度,一旦发现他有意回避某些东西,你可以打断他的话,试探他的反应,也可以用眼睛带着双关的意义盯住他,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使他变得不安为止。这时,他往往会在无意中脱口说出你最希望得到的东西。

(6)措辞要得体

为了表意明确,避免造成麻烦和误解,提问时仔细斟酌词句是很重要的。所以你需要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比方说“你有什么理由可说?”这类问题,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不快,但如果换一种措辞:“你对此事有何感想?”就可以使谈话进行下去。

(7)语气和语调亲切自然

需要时刻记住的是,对任何人提任何问题都要努力营造一种亲切友好、轻松自然的气氛,绝对不可以用生硬或审讯性的语气和语调与对方交流。否则,不但容易影响对方的情绪,还会破坏双方的关系,导致提问的失败。

掌握好了提问的种种技巧,便能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交流,也能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并能为你的事业推波助澜。

8.既要注重进攻,又要注重防御

高明的辩手,不仅要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使自己的立论站得住脚,不给对方留空子,还要及时发现对方的漏洞,特别是抓住对方的要害,展开猛烈的进攻,给对方的立论以致命的打击,从而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辩论中,你必须既要注意防御,又要加以进攻。

如果只注重进攻,不注重防御,一来会使进攻由于根基薄弱而削弱原有的锐气,二来会因为自己后方空虚而给对手以可乘之机;反之,如果只注重防御,不注重进攻,那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消极的防御。用复旦大学辩论队领队兼教练俞吾金教授的话来说:“这就像踢球一样,光是防守,至多对方进不了球,但足球永远不可能自动滚进对方的球门。”因此,我们在辩论的说服过程中应当以攻为主,攻防兼备。

在首屇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上,第二场半决赛由中国复旦大学队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队,辩题是“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通过抽签决定了正方悉尼队的立场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反方复旦队的立场为“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实际上,艾滋病既是社会问题,又是医学问题,这就决定了正反双方在立论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自己的攻防机制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了。

反方复旦大学队首先肯定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而绝不单纯是医学问题。然后提出艾滋病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问题,需要依靠政治、经济、道德、法律、医学、教育等多种力量来综合治理,医学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手段。

通过这样的立论,就把原来辩题中对立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巧妙地统一到一个外延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之中了,使己方的立论具有了严密的逻辑性,显得无懈可击了。

而正方悉尼大学队则仍然将艾滋病当做单纯的医学问题去论证,这样在立论中就留下了很大的漏洞。所以在后来的舌战中,悉尼大学队进攻乏力,而防御又显得捉襟见肘。

在自由辩论阶段,复旦大学队二辩季翔曾突然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正方当时在毫无准备之下,就乱猜了个“更要加强预防”的口号。季翔曾马上抓住这个漏洞,加以进攻:“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对方辩友连这个基本的问题都不知道,怪不得谈起艾滋病来还不紧不慢。”由此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笑声。

反方四辩蒋昌建在总结陈词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在防御上的弱点:

第一是逻辑问题,正方把只要有医学参与的活动就说成是医学问题,这样就等于把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推到医学的身上去了。第二是理论上的问题,正方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理论上不清,概念上混乱,说艾滋病是一个影响。我想请问,艾滋病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如果是坏的影响的话,难道还不是个社会问题吗?第三是事实上的问题,对方习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始终没有解决为什么化来化去从全球5个患者化成了250万个。第四是价值判断的问题,对方视艾滋病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威胁而不见,认为医学所谓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能给社会的文明带来巨大的威胁,我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展望我们的未来世纪的。今天离世界“艾滋病日”只有126天了,它的口号就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难道是社会对医学界的一个独门偈语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犹如连珠炮一般,一一击中悉尼大学队的要害,使他们仅能招架,但绝无还手之力。

这一场辩论,复旦大学队最终战胜了悉尼大学队,根本原因就在于复旦大学队辩论说服过程中能够做到以攻为主,攻防兼备。

在日常沟通交流中,也要注意语言严密,做到攻防有致。

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谈判辩论最巧妙的方法莫过于利用对方的观点来攻击对方的观点,让其陷入自相矛盾、哑口无言的窘境。这种方法的巧妙运用不但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展示,也能用道理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

谈判辩论中向来是有理不在声高,若想说服对方,最绝妙的方法莫过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对方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混乱的时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肆宣扬神学,鼓吹宿命论。

一次,一位神学家又在鼓吹“上帝是万能的”,这时有一个人站起来,大声问道:

“我可以问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神学家故作大度。

“上帝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万能吗?”

“那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

“上帝能够创造一切吗?”

“是的。”

“那上帝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吗?”

“当然可以。”神学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那他岂不是举不动那块石头,而你怎么能说上帝是万能的呢?”

神学家到这时突然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了。

这个发问的人就是后来被宗教裁判所烧死的无神论斗士——布鲁诺。

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一心想要长生不老,有些江湖骗子想趁机蒙骗汉武帝赚取钱财。一天,有个道士号称要向汉武帝进献长生不老之药。当这个道士拿着药来到宫门前,守门的卫士问道:“这药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献药的人回答。

于是卫士将药夺了过来,随即吃了。汉武帝知道后大怒,命人将卫士捆了起来。

卫士对汉武帝说:“皇上请听小人一言:当初我问献药的人‘此药可以吃吗’?他说‘可以吃’,所以我才拿来吃了。这是献药人的过错而不是在下的罪过呀。如果他说不可以吃,我自然就不会吃了。”

汉武帝听罢,怒道:“你这分明是狡辩,不杀你难解寡人心头之恨。”

卫士接着说:

“让我把话说完,皇上要杀我也不迟。”

“你还有什么说的?”汉武帝依旧愤怒地问道。

“这个道士给皇上进奉的是不死之药,说是吃了它就可以长生不老,不会死去。现在我已吃了这种药,如果您杀死我,就说明这药是假的,根本就不能长生不老,那这个道士就是来欺骗陛下的,世间哪有什么长生不死之药啊!”

听了他的这番话,汉武帝无话可说,摆摆手将他放了,同时把那个献药者逐出宫门。

这个聪明的卫士后来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副将。可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辩技巧就是抓住对方语言中的漏洞,巧妙地利用。反之,要想使自己所说的话没有漏洞,就要尽可能避免“自相矛盾”的说话方式。

10.说话滴水不漏,论辩一针见血

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不是靠小聪明,而是要靠技巧和方法,论辩一针见血同样也是如此。

论辩的技巧方法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牙还牙

以牙还牙其实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技巧,一般适用于对方强调歪理或谬论之类的情况。

有一个人非常骄傲自大,他不愿生活在集体之中,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说道:“只有羊呀猪呀,才是成群结队群居生活的,狮子、老虎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的。”作家马铁丁反问他道:“一般来说狮子、老虎确实都是独来独往的,但癞蛤蟆、蜘蛛也都是一样的独来独往啊!”

这就是以其人的歪理又重重地还击了他本人,把自比兽中之王的狂妄之徒比做癞蛤蟆、蜘蛛之类不令人喜欢的动物。

(2)语义转换

汉语的一大特点就是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人们运用这类词语,通常就是取它的某种含义。多义词的存在就使我们在言语中有可能将此种语义转换为彼种语义,以便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