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文明学导论
23092400000005

第5章 绪论(4)

以工业文明为坐标,农业文明是前工业文明的历史形态,生态文明是后工业文明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前工业文明是文明的低级阶段,人类整体上处于贫困状态;工业文明是一种高级文明,它的历史使命是使少数国家以不可持续的方式首先富起来;生态文明是更高级的文明,它的历史使命是使整个人类以可持续的方式摆脱贫困。目前人类正处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起始阶段。

与社会文明经历的三种形态相适应,作为社会文明主体的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大致经历了原始蒙昧性的人,古代依附性的人,近现代独立性的人这三种状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演进,主体文明也必将演进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创造着社会文明,作为创造成果的社会文明反过来又重塑人的本质。这种辩证统一关系表明二者互为对象、互为目的、互相作用。因此,要了解人就必须了解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要考察社会文明就必须回归到人的创造本性。

社会文明是人类价值创造的真实记录,是人性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尺度,而人性则是社会文明的奥秘。当代社会文明的困境与矛盾预示着人类自身发展的困境与矛盾,要对这些困惑做出理性的抉择,就必须深入到社会文明的人性本质及其历史发展之中才有可能。反过来,要把握当代人类自身发展的命运,就不能不对当代社会文明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评析。

2.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文明取向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传统工业文明引发的种种发展危机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求出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当代社会的主流发展理论先后经历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持续发展论”、“综合发展观”等一系列演变之后,逐渐定位于“以人为本的社会整体文明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

(1)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

发展经济学是最早提出发展问题的理论流派。这一派认为,落后国家要实现追赶目标,只有促进经济增长,所谓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由于它的片面性,这种发展观受到了长期的批判,影响力逐渐减弱。

(2)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试图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代化为样板,从社会进化论角度描绘出一个内容更加宽泛的发展图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西方文明特别是美国文明向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美国化。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莱克提出了“比较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对现代化理论的“欧美中心主义”倾向进行修正。比较现代化研究在理论上不赞成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方化;在方法上反对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该理论认为,非现代的和非西方的社会要走向现代化,并不是用一个“西方化”的概念就可以概括的复杂过程。

各种所谓非现代、非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别,要远远大于其中一个非西方社会与一个西方现代社会之间的差别。

(3)依附论的发展观

依附论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基本上是拉丁美洲和非洲裔的左翼理论家。他们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不应仅从其内部去寻找,而应从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的不发达国家对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中去寻找。在方法上,依附论不同意现代化理论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认为西方化的过程就是把不平等的经济贸易关系强加于不发达国家的过程,就是把不发达国家纳入不平等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过程。

在依附论看来,第三世界贫困的根源在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要想发展,首先就要摆脱这种依附地位。

(4)世界体系论的发展观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由中心国家、边缘国家和半边缘国家组成,中心国家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边缘国家是受中心国家控制的国家,而半边缘国家是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边缘国家,又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中心国家的国家。世界体系的本质就是不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心可能发生变化,但任何国家都不会使体系发生根本改变。因此,非西方国家已不可能在同样的初始条件下重演西方国家现代化的道路,而是必须摆脱西方控制,实现自主发展。

(5)增长极限论的发展观

20世纪70年代初,梅多斯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其中心论点是,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需要,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受到的破坏。而实际上,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增长极限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长极限论把环境因素纳入到了发展内涵,这是它的重要贡献。

(6)综合发展观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83年出版的《新发展观》一书,对综合发展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这种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的”,是要突出文化价值在新发展中的地位,说明新发展应当是基于文化价值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所谓“综合的”,是指各个部门、地区和阶级,要在发展中求得协调一致,发展应该使各个部门、地区与社会阶级之间增强内聚力。所谓“内生的”,则是指从内部自力更生,充分依靠和利用本国的力量和资源;同时,内生发展也表现为人的各种因素和权利的意义,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7)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强调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包括环境资本。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8)人类发展观

人类发展观是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0年提出的。这种发展观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

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这些能力包括: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等等。联合国《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了五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一是无工作的增长,经济增长较快并不一定增加就业机会。二是无声的增长。民众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无情的增长。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反而更加严重了。

四是无根的增长。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是严重的民族和种族冲突。

五是无未来的增长。不顾自然资源耗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取的。

(9)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发展,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状态相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相促进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政治民主、人民生活改善有机结合的系统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多维发展观,唯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合格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人本发展观,唯有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的理想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增长的投入,还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和保护资源环境的投入,在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同时,确保社会发展上新层次,人民生活上新水平。

从社会文明的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整体文明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社会整体文明发展,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狭义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观的演变历程,几十年来,国际理论界和各国执政党进行了艰辛探索,不断转换视角,更新观念,使得发展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愈来愈朝着正确的方向演进。一是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再到人类发展按照传统发展观,发展即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被等同于经济增长。但这种发展观并没有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相反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发展论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增长”不等于“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仅仅谈经济发展还不够,发展还应该包括社会发展,如果忽视社会改革和进步,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则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人也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最终动力。二是从物到人,把人的发展最终确定为发展的根本目标早期发展观的出发点是物、产品。人们只看到人必须消耗一定的产品方可维持生存,从而把GDP以及人均GD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而很少考虑到人本身的发展和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随着实践把传统发展观的缺陷暴露出来,新的发展观转而从社会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从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发展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这种新的发展观当中,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发展的核心。新的发展观还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侧重于人的能力、个性的发展。有的学者把发展定义为“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基本要素,有的则认为发展除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这个低层次需求外,还有更高的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的需求。总之,发展应该“以人为本”。

3.全球化时代文明价值的彰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明显加快,文化和文明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日益彰显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和发展的国际报告》提出,要探索和阐明文化与发展的某些关键问题,研究文化因素如何决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看待自己的未来和选择各种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一种新的以人为中心、重视文化发展的战略。法国年鉴学派的领袖费尔南·布罗代尔认为,政治、经济、乃至意识形态的变革并不决定文明的生死,文明却暗中对这些变革施加有力的影响。“谁想认识和影响当今的世界,它就必须化点力气在世界地图上辨认现有的各种文明,确定它们的界限、中心和边缘,弄清每个文明中各地区的区划和气氛,以及那里的一般生活方式和特殊生活方式,否则那将会出现多少差错和灾难。”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不再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目标,知识的控制是明日世界争夺的焦点。谁的文明成为主流文明,谁将掌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