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国内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明将日益趋同并出现同质化倾向,由此产生一种普遍的“全球文明”而取代现存的不同文明。这是“普适文明取代论”的观点。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固然使现有的各种文明增添了一些共同性的成分,带来诸如全球性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那样的新事物,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文明之间的差异。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同时也看到强劲有力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明的多样性并不会因为经济全球化而消失。这是“多元文明共同发展论”的观点。很显然,后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文明多样性的根源在于文明的差异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历史、传统的不同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总是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语言、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政治、法律、技术等文化体系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独特性,形成不同的文明类型。正是有了这种差异性,才产生了相互对话、交流、借鉴和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多样性的交流、融汇中不断前进的。不同类型的文明既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又有许多人类共同本质和特征。经过长期的交流,这类共同的成分越来越多,构成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文明发展的同质化现象。在多样性中形成融汇和普遍性,这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发展中也可能出现更大的差异性,甚至发生摩擦和冲突,这就是文明发展的异质化现象。人类历史上不同部落、民族、国家、地区之间曾经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和暴力冲突。如果从其社会历史根源来分析,无疑包括有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因素在内。但这只是各种文明类型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其全部和主流。我们既要看到各种文明之间差异、矛盾、冲突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统一、共存、互通的一面。我们对待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促进各种文明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做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关系。文明的载体是文化。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国家之魂。文化全球化并不排斥各民族文化的兴盛,而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推进文化全球化。撇开本土来强调全球或撇开全球来强调本土,都不是科学的态度。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交流、沟通、互补、融合机会的增多和文化共性的增多,但它并不排斥民族本土化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存在。这正是世界文化“和而不同”,各民族文化互异其趣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公正地考虑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从当今世界文明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事实出发,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话和整合创新中,构建国际文明新秩序;每个国家和民族也只能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对原有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总结,取长补短,去劣存优,融合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体系,才能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并在激烈的文化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生物的多样性,是宇宙之宝。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之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和谐思想在国际关系中只能发挥很有限的作用,冲突和战争则大行其道,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实际上把全人类卷入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之中。跨国界、跨民族、跨文明的生态危机使地球村的所有居民成为命运共同体。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多种文明的全球交流不但使人们感受到民族的差异性,而且使人们更深切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共同性,从而把人们从民族狭隘性和文明狭隘性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自觉地以和谐精神去处理我们面对的各种世界难题。可以肯定地说,多极世界、多彩文明,和而不同,和谐共处,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发展的大智慧。全球化时代文明价值的彰显,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社会文明基础理论的研究,揭示研究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
4.构建和谐社会的文明意蕴
美国左派学者伊马纽尔·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从新的历史视角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兴盛和衰落的历史,论证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即处在剧烈的斗争和变动之中,现已进入“混乱和告终”时期,21世纪中叶,它必然被一个或多个后继的体系所取代。“我们不能预测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但能通过我们目前政治的和道德的活动来影响其结果。”因而我们应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在政治、经济、文明三个层面重新建构新的世界秩序。而“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作用”。这一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对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和和谐地区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其文明意蕴在于构建和谐国际国内社会文明。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此后,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阐述。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构成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从广义的社会文明的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的实质,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狭义)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国内社会文明。这不仅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理性选择,也是每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5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对加强联合国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主张,并就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表了以下几点意见。第一,我们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第二,联合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第三,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第四,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从广义的社会文明的视角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其实质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国际社会文明。
(3)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
2006年6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是美好的目标,更是艰巨的任务。为实现这一远景规划,胡锦涛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强战略协作,巩固睦邻友好。第二,深化务实合作,带动全面发展。第三,拓展人文交流,夯实社会基础。第四,坚持开放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尊重本组织成员国以及观察员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奉行和平、友好、合作的内外政策,为各国发展提供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从社会文明的视角来看,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区域社会文明。
概括起来,构建和谐世界、和谐地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多层次上构建和谐社会文明。费孝通先生指出,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文明并实现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不是那个单一的国家、民族或文明遇到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类都要共同解决的问题”。“要更好地理解今天世界上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全球化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超越现有的一些思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构建自我文明和他人文明的认识”,“构建人类跨文明的共同理念”。“只有当不同族群、民族、国家以及各种不同文明,达到了某些新的共识,世界才可能出现一个相对安定祥和的局面,这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挑战”。
因此,加强社会文明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建构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揭示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命运,指导和谐文明建设的实践,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呼唤。社会文明学正是这样一种综合地、反思地、前瞻地评判人类社会文明及其发展的综合学科,是对社会文明的哲学反思和审视,是对社会文明发展方式的理性引导,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批判与创新,是涵盖经济文明学、政治文明学、精神文明学、狭义社会文明学、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科学和新的学科生长点。它将立足于已往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文明及其发展的积极成果,立足哲学的高度,吸收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人学等众多学科智慧和方法,以独特的整合性的视角,探求关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整体性智慧。
三 构建社会文明学何以可能
社会文明学要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不仅要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而且要有独立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任务和研究价值。
第一,社会文明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必须首先确定它的研究对象,明确它的学科属性。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的: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科学的对象。”社会文明学以人类社会文明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价值评判和理论反思,形成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的社会文明发展理论,这一点首先是其他学科从各自的角度无法担当的。同时,社会文明作为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确定性也保证了社会文明学将奠基在一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使社会文明学成为一门如同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一样的独立学科或研究领域。
第二,社会文明学具有独特的研究视野。社会文明学从人类生活方式及其发展演变的视野来研究社会文明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从生产方式及其演变来研究社会文明形态及其转型;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研究社会文明的交往,以及社会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的地位、作用及其自身的发展完善;从社会文明整体的视角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等,形成一整套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主体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文明观。社会文明学的这种视野显然与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史学提供的历史观、文化学提供的人文观、社会学提供的发展观、美学提供的审美观、伦理学提供的道德观、法学提供的法制观等都不同,它提供的是关于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文明观,是一幅关于人类生活方式不断地趋向文明进步的发展图景,从而使之与其他学科相区别而独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