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23156800000058

第58章 唐宋文(5)

前半设局造句,犹是文人手笔。末段直达胸臆,非文正公不足以当之。或问史臣吕本中及朱文公,皆以文正公为宋朝人物第一,何也?曰:魏文公大矣,而本领微不及;温公诚矣,而规局微不及。尧舜君民之念,无日不存于中心,事如白日青天;公诚绝伦超群也。

——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九

通体俱在谪守上着笔,确是子京重修岳阳楼记,一字不肯苟下。圣贤经济,才子文章,于此可兼得矣。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

先忧后乐两言,先生生平所持诵也。缘情设景,借题引合,想见万物一体胸襟。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七十二

司马光

作者名片

司马光(1019—1086)

字号: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谥文正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个人简介: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进士。历知谏院、翰林学士。神宗熙宁初年,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出知永兴军(治所今陕西西安)。后退居洛阳多年,以主编《资治通鉴》为事。哲宗即位之初,高太后临朝,起用旧党,司马光入朝为相,尽废新法,恢复旧制。死谥文正,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其著述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有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余两者为孔子、孟子)。

■ 谏院题名记(司马光) ■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①。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②。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③。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④。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⑤。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⑥。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⑦。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⑧。”呜呼!可不惧哉?

【注释】

①古者:古时。谏:规劝。无不得谏者:没有人不能向朝廷劝谏的。

②利病:利与弊。萃于一官:集聚在某一官吏身上。

③居:位于。是官:此官。当志其大:应当心中记着有关朝政得失利弊的大事。志,记。先其急:首先要进谏那些亟待解决之事。

④“彼汲汲……利也”句:那一意追求名声的人,犹如追求利禄一样。汲汲,追求。

⑤责其职事:要求谏官忠实地执行他们所承担的规劝朝政得失利病之事。责,要求。

⑥版:同“板”。本意指筑墙的夹板,引申为版筑的土墙。这里指谏院的厅壁。

⑦刻著于石:意指把历任谏官的名字,由原先的壁上转刻到石头上,以保存长久。

⑧“某也忠”四句:意指后人对此将议论说:某人忠于职守,某人虚伪欺诈,某人正直敢言,某人心术不正。

【鉴赏】

谏院是谏官的官署。司马光为了引起谏官们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警惧感,在谏院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所有谏官姓名,并撰此文记述其事。

文章首句即进入话题,谈进谏之事,却又是由古及今,层层道来。上古时期,国家未设谏官,每个国民都能向国君进谏,其进谏面是何等宽阔,这对于治理国家曾起到过积极作用。到了汉代,始设专司进谏的官员。这样一衬照,就显现出集众谏于一身的谏官其责任是何等重大。正是由于谏官关系到天下政治得失的大事,所以更要严于律己,作者对此发表了宏论:担任此官者,在进谏中必须时刻牢记抓大事,分缓急,利国忘身,不汲汲于名利。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朝廷所赋予的重任。

文章在强调谏官的重要性和应遵守的准则之后,便过渡到本朝,进入“题名”的本事。结尾点出本意:好让后人指点着他们的姓名,去评议其人在担任谏官时的所作所为,看看究竟谁忠、谁诈、谁直、谁曲。常人习以题名为荣,这样一来,就令那些专图私利的人感到惶恐不安了。如此,即将前人“题名”的本意升华到更高的阶段,发人猛省。

全文仅百余字,却笔锋犀利,正气浩然。就谏官之事,由古及今,说得头头是道,又无所不包,曲折尽意,足见作者高超的见识以及驾驭文字的非凡功力。

■ 妙评

书谏官之名于石,本以示荣,记中却以示戒,非大儒不能为此言。通篇皆责备语,无一句闲话。看来似过于朴直,然其不可及处,正不外此。公有传家集八十卷,语多此类。余每诵读,未尝不正襟起敬。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四

文仅百余字,而曲折万状,包括无遗。尤妙在末后一结。后世以题名为荣,此独以题名为惧。立论不磨,文之有关世道者。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九

钱公辅

作者名片

钱公辅(1023—1074)

字号:字君倚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个人简介:宋代诗人。少从胡翼之学,名扬吴中。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及第,为集贤校理,进知制诰。英宗即位,曾献治平十议,主张改良政治。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他与王安石雅善,后因政治意见不合,罢谏职,出知江宁府,又徙扬州,以病乞归,改提举崇福观,不久病终,享年五十二岁。《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 义田记(钱公辅) ■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①。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②。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③。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④。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⑤。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⑥。此其大较也⑦。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⑧。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⑨。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⑩。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11}。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12}。”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馀人{13}。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14}。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15}。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第次也{16}。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17}。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18}。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19}。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20}?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21}。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22}。

【注释】

①好(hào)施与:喜欢以财物济人。亲:指同族中的亲族。疏:指远族。咸:皆。

②置:购置。负郭:靠近城郭。常稔:常年谷物成熟。义田:指以救济贫穷者而置的田地。

③赡:供给。

④主其计:主管义田收支账目。计,账簿。出纳:财物的付出和收入。

⑤缣(jiān):这里指“匹”。古谓“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后亦谓匹为“缣”。斛(hú):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又改五斗为一斛,两斛为一石(dàn)。

⑥屏(bǐng)而家居俟代者:受到排挤失去官职而回到家乡居住等待重新任命的。与(yù)焉:意谓也在供给范围之内。与,参与。

⑦大较:大概。

⑧初:从前。未逮:未及。

⑨终其志:意谓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⑩敛:敛藏。古谓为死者易衣曰“小敛”,入棺曰“大敛”。丧(sāng):哀葬死者的礼仪。即办理丧事。

{11}晏平仲:名婴,春秋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敝车羸(léi)马:意谓晏婴外出乘坐的是瘦弱的马拉的破旧的车。

{12}是隐君之赐:谓晏婴乘坐敝车羸马是有意隐瞒齐君的赏赐。

{13}馁(něi):饥饿。待臣而举火者:意谓等待我的资助才能生火烧饭的。举火,生火烧饭,亦即维持生活之意。

{14}以晏子之觞:拿晏子的酒杯。觞桓子:指让桓子把这杯酒喝下去。

{15}“予尝爱”三句:意谓我曾经赞赏晏子喜于乐施爱人,齐君善于了解贤士,而桓子也能够佩服对方正确的议论。义,同“议”。

{16}次第:次序。

{17}疑:估量。

{18}都:居。三公:指朝中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万钟:指极其优厚的俸禄。舆:车厢,亦泛指车。声色:歌舞和女色。妻孥:妻与子的合称。

{19}廪稍:仓库储存的粮食。稍,原指官府发给的粮食,旧读“哨”。奉:同“俸”,即俸禄。

{20}操:持、拿着。壶:同“瓠”,即葫芦。为沟中瘠:成为流落于荒野之中无法求生而死于沟壑中之人。

{21}这句意谓上述这些人只图自己享受,面对范仲淹的义举,都成为有罪之人了。

{22}高其义:敬重他的义行。因以遗其世:因此写了这篇《义田记》,让它流传于世间。

【鉴赏】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其立身大节,已为世人所熟知、景仰。但对于他的乐善好施、泽及亲族与贤人之事,则知之者少。作者与范仲淹同为吴人,同朝做官,故知之者深,因作《义田记》以颂其高义,达敬仰之情。

通篇运用了三个方面的对照比较:一是范仲淹自身的贫困与族人受到救济而生活安定相对照;二是与晏子相对照,从正面衬托;三是与一毛不拔的士大夫相比较,从反面衬托。通过三方面的对照比较,范仲淹的高尚品德便卓然可见。

文中先介绍了范公创置义田以及济贫分给的方法,对义田记述详尽;接着写义田置之不易,既置之后长期不废;再以古之贤者晏子好仁来作衬托,最后联系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又回应前文,落实到范公的义田上。末段交代作文缘由,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的一代名臣创置义田、泽及族人,而自己却“贫其终身”的高风亮节的无限景仰之情。

文章构思布局,最讲法度。文中处处在写义田,处处在颂范公,或直接描述义田,或纵谈义田创置前后范公之志,或以古人作烘托,或以当世之显达者作反衬,爱憎分明,说透事理。笔墨凝练,繁简得体,范公形象,完美高大,呼之欲出。

■ 妙评

最有法度之文,宋人中难得。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五

常见世之贵显者,徒自肥而已,视亲族不异路人。如公之义,不独难以望之晚近,即求之千古以上,亦不可多得。作是记者,非特以之高公之义,亦以望后世之相感而效公也。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九

文正公仁孝之心从本源发出,直贯至千百年,故义田历久规模不废。若稍有近名徇外之心,则不久而争且废矣。叙论明畅,可化鄙薄为宽敦。

——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十一

李觏

作者名片

李觏(1009—1059)

字号:字泰伯

籍贯:宋建昌郡南城(今属江西)人

个人简介: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文学上主张经世致用,故所作文章大多弘扬儒教、宣传教化之义。家境清贫,应试不中,以教授为业,从学者常数十百人。皇佑初,范仲淹荐为大学助教,后为直讲。因创盱江书院,学者称盱江先生。哲学上主张“阴阳二气会合而生万物”的唯物主义观点;强调“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反对“贵义贱利”的传统观点,主张将道德学说建立在功利主义价值观之上,但也不赞成因私废公的极端功利主义;主张以“礼”来调节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反映了其立于宗法封建等级制度阐述伦理教育思想的学术特色。颇重教育,尤重视师资之选择。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集》)。

■ 袁州州学记(李觏) ■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①。有屈力殚虑,祇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②。或连数城,亡诵弦声③。倡而不和,教尼不行④。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⑤。

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⑥。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⑦。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⑧。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旴江李覯谂于众曰⑨:“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⑩。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11}。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12}。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圣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13}。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14}。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15}。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16}?抑亦为国者之忧。”

【注释】

①守令:指州太守和县令。哲:智。

②屈力:竭力。殚:竭尽。祗(zhī):敬。

③亡:同“无”。诵弦声:弦歌之声与诵读之声。此指学校里传出的声音。

④尼:止,受阻。

⑤议以克合:谓陈优之意见与祖无择一致。

⑥相:视,察看。治:指州衙所在地。

⑦厥:其。面阳:朝南。

⑧黝垩丹漆:谓殿堂之墙涂泛青黑色的白土,门窗上涂红漆。

⑨舍菜:即释菜。古时入学时用苹蘩之类祭祀孔子的一种典礼。谂(shěn):规戒。

⑩鏖(áo):激战。

{11}《诗》《书》之道废:指秦始皇曾下令焚书坑儒,严禁国中士人传授儒家《诗经》《尚书》等典籍。

{12}乘丰富:谓汉武帝即位时,国家经过文帝和景帝两朝的发展,经济上获得很大发展。孳孳,同“孜孜”。

{13}庠(xiáng)序:学校。史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14}陶:陶冶。

{15}仗大节:谓为大节而死。大节,指死生危难之际的操守。

{16}徼:同“邀”,要求。利达:指牟利和做官。二三子:此指各位学生。

【鉴赏】

本文叙述袁州学馆建造经过,对比分析了秦代废学之祸和汉代兴学之效,论证了教育对稳固政权、培育人才和谕俗化民的重要性。作为一篇学记,能够如此从大处着眼,把兴办教育与振兴国家联系在一起,可见作者眼光之远大。

全文风格庄重高古,凝厚质实;议论切中时弊,逻辑性强;结构上前后对比,形成映衬,颇可见作者身为哲学家之深邃、严谨的思想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