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光耀传
23309700000003

第3章

当时,新加坡已发展成为近代繁荣的转口商港,由于新加坡是一个自由港,而且居于欧亚航运中心地位,所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贸易。但是,李云龙升任船务公司经理的前几年,由于更适合中国大陆商品转口的商埠——香港已经开辟,加之后来上海也成为欧洲国家控制的商埠,以及法国因南亚势力扩展而将航线伸延至越南,使得新加坡贸易范围日益缩小。面对这一严重局面,李云龙处危不惊。他认为,作为经理,要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积极发现有利因素,主动出击,积极开拓,促进公司的发展。他经过细心研究,认为有两大因素可重振新加坡航运雄风。

李云龙认定的第一大因素是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他认为,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通航后,汽船在东方贸易的优势将远远高于帆船,航行于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船只将不需要取道好望角和巽他海峡,而将恢复那条古老的香料之路,从而经由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而进入新加坡港口。这样,东方贸易将有一个大发展,新加坡将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商埠,这对船务公司的发展大有裨益。

李云龙认定的第二大因素是当时英国加强了对马来亚各邦经济的扶持,当地的锡矿、橡胶业突飞猛进,新加坡和槟城的欧商和华商也积极从事矿业和种植业,并兼任经纪人,经销进出口物品。李云龙认为,这也将使他的船务公司大有用武之地。

思考明白了这两大因素,李云龙在其他商人摇摆不定之时,大力发展现代化航运事业,沟通各方联系,使公司赢利直线上升。当同行醒悟后,期望重整旗鼓追赶时,李云龙的船务公司早已成了新加坡航运界的“老大”了,它已牢牢地主宰起新加坡的内外贸易主动权了。

当时,李云龙的船务公司的一大部分业务在印度尼西亚,所以,李云龙经常前往苏门答腊。在与印度尼西亚华侨的交往中,他认识了一位邱姓华侨的千金。邱氏的聪明和美貌吸引了李云龙,经过李云龙的多次求婚,邱氏终于向李云龙抛出了绣球,两人喜结良缘。

1903年,李家在新加坡的第三代人出生了,家庭、事业都蒸蒸日上的李云龙高兴地给儿子取名为进坤,取意为树立雄心壮志,扭转乾坤。

由于李云龙从小生活在英文学校里,所以,他对英国海军和西洋文化较为崇拜,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英式教育,因此进坤长大后,很快就被送入英文学校,而且,他也没有像他父亲李沐文那样,给进坤灌输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英文学校毕业的李进坤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进了洋人商行,成了壳牌石油公司的一名职员。

李进坤不进船务公司进洋行,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尽管19世纪的新加坡贸易开始好转,但资金仍很紧张,而当军事派款的需求出现在立法会议上时,资金紧张的局面变得更加严重。

与其他新加坡商人一样,李云龙心灰意冷,对船务公司的前途丧失了信心。经济衰退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这时,新加坡的经理们憋不住劲儿了,想方设法搞出了一个希图扭转新加坡经济衰退局面的计划。这一需要1200万元的计划令代表着大股东的伦敦协商委员会深受刺激,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这一计划扼杀了。

李进坤毕业时,正值伦敦协商委员会搁置这1200万元的计划,这时的李云龙已对船务公司彻底丧失了信心,所以,他鼓励李进坤进军有发展前途的职业:“看来,在船务公司干不出名堂,你还是挑选其他职业吧!”

然而,少年气盛的李进坤却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他微笑着对父亲说:“爸爸,我记得你常常给我们讲祖父说过的一句话,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渡。我想,新加坡的经济总有出现转机的一天。”

“然而,无油难脱锅,无水难行船啊!”李云龙不无忧虑地说,“眼下,你就先找个有油水的商行干吧。”

一提到“油水”,李进坤脑海里突然想到了正在新加坡呈发展态势的第三大工业——石油公司。

于是,他脱口而出:“那我就到壳牌石油公司工作吧。”

李进坤的一句话引起了李云龙的共鸣,他高兴地说:“不错,壳牌石油公司有的是‘油水’,比我们‘喝海水’的好多了!”

见父亲也如此说,李进坤不禁担心起来:“那是洋人的商行,我们不一定能进得去呀!”

是的,当时的洋人商行在新加坡威风十足,能进去的人,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并格外被人看重。不过,李云龙信心十足地说:“人家总要给我面子,我有办法。”

就这样,进坤凭父亲的社会关系,很快就到壳牌石油公司上班了。

李进坤性格内向,办事谨慎的性格优点在石油公司很快就显露出来,薪金高、地位高也使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这样,李进坤在壳牌石油公司一干就是30年,直到退休,才转行担任珠宝店的推销员。

李进坤19岁时同15岁的华人姑娘蔡认娘结为夫妻。蔡氏年轻美貌,和蔼勤快,善持家务,与许多新加坡家庭主妇一样,很会烧中国菜和马来菜。蔡认娘比普通家庭主妇又多了一份心计,她甚至花了7年时间总结出自己的烧菜心得,出版了一本《娘惹菜谱》(娘惹是指华侨与马来人结婚所生的第二代,尤指女人)。

李进坤结婚的第二年,也就是1923年9月16日,20岁的李进坤和16岁的蔡认娘的爱情结晶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诞生了,他是李家在新加坡的第四代长子。

人们都说年轻父母生的头胎孩子特别聪明健康,李家这个第四代长子一出生就给人带来了一股健康的气息,他的哭声结实而洪亮,震得位于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号的楼房像涌进一阵又一阵的波涛。正在忙于工作的李进坤接到母亲的报喜电话,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他洋溢着笑意冲进经理比尔逊的办公室,把比尔逊也感动得不得了。

比尔逊是一个瘦小的英国人,浑身透着一股精明气。他与李云龙很有交情,1922年,公司里石油积压,堆积在码头,李云龙在船次很紧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另调了5艘货船,把“壳牌”石油抢运到中国香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益,赢利高达1000多万英镑。现在,李云龙做了祖父,李进坤当上了爸爸,比尔逊自然也十分高兴了。他不仅当场准假,还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包了一个红包予以祝贺,说:“你好好回家照料,时间长短由你自己掌握。”

不过,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的李进坤还是压住兴奋的心情,把手头工作处理完,才回到位于甘榜爪哇路92号的家。

小小李光耀

当李进坤怀着兴奋的心情走进家门时,全家人都喜笑颜开地盯着他的胖儿子,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妻子蔡认娘正静静地坐在挂着白丝蚊帐的床上,给刚出世的孩子喂奶,他好像第一次发现,妻子竟是如此美丽,他一时愣住了,呆呆地欣赏了好几分钟。

16岁的蔡认娘确实姣美,细嫩的皮肤,乌黑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蛋,一双又大又圆又明亮的眼睛,这一切,无一不透露出青春的气息。进坤一直不敢出声,生怕惊动了产妇和婴儿。

胖儿子正伸着小小的嘴巴,紧紧咬住认娘的乳房,竭尽全力吸吮着母亲香甜的乳汁。过了一会儿,认娘给胖儿子转换奶头,才发现了正傻傻地看着她的丈夫。

“回来了怎么也不吭一声?”看着呆呆的丈夫,认娘嗔怪道。

性格内向的李进坤好像刚与认娘见面一般,红着脸讪讪地说:“怕吵着你……”

“生孩子还怕吵?”

“你辛苦了,该好好休息。”

认娘背靠着丈夫,夫妻俩愉快地交谈着。结婚一年多,丈夫忙于公司里的工作,难得有空与她聊天,即使在假日,性格内向的他也讲不出“有情趣”的话来讨认娘欢心,这对于性格开朗、思想活跃的认娘来说,似乎略感不足。如今,昔日木讷的丈夫似乎变得机智了,每一句话都令认娘心起涟漪。

夫妻俩分享了喜悦之后,认娘问道:“给这胖小子起个啥名字好呢?”这一问,又使进坤陷入沉思之中。

客家人乃至所有的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总爱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吉祥响亮的名字。看着吸完奶汁躺在床上的胖儿子,李进坤想到了祖父李沐文在新加坡奋力拼搏、创业兴家的历史,想到了父亲李云龙创建船务公司的艰辛,头脑豁然开朗。他对认娘说:“祖父传下几代,我们家有龙、有坤,现在看来,应该有光,干脆就叫光耀算了!”

“光耀?”

“对,就是光宗耀祖的意思。”

“好,就叫光耀!这个名字响亮,好记。”

后来,小光耀可不仅仅是光宗耀祖了,李进坤当时绝没有想到,这胖胖的小光耀会成为一个国家的当家人,他不仅光耀了李家,而且光耀了客家,光耀了中国人,更光耀了新加坡,令全世界信服。

当认娘一遍遍地叫着“光耀”时,小光耀似乎善解人意,张开没有牙齿的小嘴,轻轻地笑了起来……

长孙李光耀诞生时,李云龙正在雅加达,忙着他那船务公司里永远也忙不完的业务。当时,雅加达的胡椒、奎宁、木棉和野藤产量世界第一,新加坡船务公司和土产公司正合作收购、装运。由于这个项目利润很高,李云龙率船队现场坐镇指挥,待他得到长孙出世的喜讯,匆匆赶回新加坡时,李光耀已满月了。

望着李家在新加坡的第四代人,56岁的李云龙浮想联翩,数夜难眠。他想到了火德公,想到了早逝的父亲李沐文。他想,李氏后裔总算在新加坡落地生根了。

有了孙子,李云龙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他教育成人,他决定,一定让孙子接受第一流的教育,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深造。

李云龙从走进家门起,就一直抱着孙子,他突然乐呵呵地问道:“起什么名字呀?”

这时,儿子、儿媳才想起来爷爷还不知孙儿的名字。

“光耀,好吗?”李进坤征询着父亲的意见。这时,认娘正巧捧来一杯热茶,她一边双手递给公公,一边说:“这是阿坤起的名字,他说,我们家需要光。”

李云龙稍作思考,便高兴地说:“好,这名字好!”同时,李云龙又说,“这是华文的名字,要在新加坡挣饭吃,还需要起个洋名。”

蔡认娘知道公公常与洋人打交道,也爱给人起名字,便接过话来:“爹,那就请你老人家给起个洋名吧!”

李云龙想了一会儿,说:“Harry,哈里,你们看哈里怎么样?”

李云龙还没说完,小光耀似乎听懂了似的,手舞足蹈,咯咯直笑,把茶杯里的水都倒了出来,洒在李云龙身上。李云龙高兴起来,一锤定音地说:“对,叫哈里!哈里!你看,他很喜欢这个名字呢!”

这之前,李进坤为了使家乡亲人都能分享光耀出生的喜悦,未等父亲李云龙回来,就给广东老家发了喜信。家乡亲朋好友们见信后都很高兴,为表示对光耀满月的祝贺,进坤的四祖父沐郊特地修书致贺,并告知光耀的名字已载入家谱,贴上宗祠神位了。

李云龙对来自老家的信极有感情,每次都要反反复复看几遍。知道公公习性的蔡认娘连忙拿来老花眼镜,将小光耀抱开,让公公静静地读信。

信不长,全文录写如下:

云龙贤侄暨进坤贤侄孙如见:

前托水客张君携来叻币500元已悉数收悉,无须远介!屡承汝曹破费资助,乡居老朽实有不安,唯将感激之情怀祷告上苍,庇佑尔等在外顺适康泰,事业兴旺而已耳!

日前又接进坤之来禀,喜悉本月初六首获麟儿,满门合族莫不欢欣雀跃,举额称庆相贺,当即将其生辰报请命家推算,有“秋水澄澈,王骑龙背,格贵人中三奇”之评语,可卜日后成龙可待,定当大富大贵。窃幸我陇西华胄远裔,有光宗耀祖后起之秀,殊堪为慰为贺!

“光耀”之命名,既合天意亦吾所愿,诚可谓“不谋而合”也!因而旋即敬具牲醴,遵礼三朝虔诚代汝等行庙告之仪,依俗悬挂“名框”红纱于祠堂,文曰:

岁在癸亥仲秋?为

李府云龙尊老姻翁令郎

进坤贤婿首获弄璋志庆

众呼迪吉

光耀

忝姻小弟蔡府君

暨阖族同人

百拜同赠

有感于斯而赋七言诗一首,句冠钳以“喜获光耀”借俾深望善为抚育之至意:

喜接书简渡海来,

获麟信达尽开怀;

光宗倚望成龙子,

耀祖奇花着意栽。

迩近神州故园多事,军阀混战,旗号纷纭,一言以蔽之:黎民苦不堪言,如斯而已!吾家虽难幸免,但幸家居山野,略可以粗安相告慰,毋容悬虑!

近闻五洲亦未安宁,首次世界大战虽已结束,但四海列强争斗仍在加剧。切盼汝曹在海外,亦当审时度势,善自珍重,万勿醉心于求财而忘乎瞻前顾后,切切至要。

此复

秋安

愚伯父 沐郊 手草

癸亥桂月下弦

读罢这封来信,李云龙感慨万千。沐郊是父亲沐文的四哥,前次回家乡为父亲沐文立墓碑,里里外外都是四伯在帮忙,而今长孙问世,四伯又代为烧香,向上祖禀告,怎不令人感动万分。李云龙如今最挂念的是,家乡贫穷万分,自己又远离家乡奔波,对乡亲谈不上什么扶持,只期望儿孙将来能为家乡乡亲做些贡献。

就这样想着,一直到晚上躺下后,李云龙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深夜起床,命笔修函:

伯父大人钧鉴:

时为九月,序属金秋。万物红熟之际,以伯父大人暨阖家老少安康吉庆,纳福迎祥为颂为祷!

敬禀者,接读(农历)八月下弦复札,巧值耀孙满月之期。敬悉伯父于信达三朝之时,代行庙告之礼,尤以吟诗寄托厚望,实小侄所未预料,曷胜荣幸之至。

铭沐之怀,秃笔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