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光耀传
23309700000044

第44章

由于李光耀夫妇注意对子女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二子一女长大后,都凭自己的才华和品行成为众口兼赞的人才。长子李显龙公认为才华横溢,很可能成为新加坡未来的政治领袖。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十三四岁就懂华语、英语、马来语和俄语。在公教中学和国家初级中学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并获得总统奖学金。但李光耀没有让他像其他奖学金获得者那样随即出国留学,而是要他履行公民义务,进入武装部队服役。经过10个月的军训,李显龙因成绩突出而获得武装部队奖学金,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攻读数学和电脑学,1974年在剑桥大学获得数学第一级荣誉学位和电脑科学优等文凭,回国后继续在武装部队工作。1978年,李显龙被军方派往美国堪萨斯沃夫堡的陆军司令与参谋学院学习。1979年,李显龙获梅森研究基金会奖学金,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深造,获得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1980年回国后继续在武装部队工作,1982年晋升为上校,出任新加坡武装部队参谋长兼联合行动策划司司长,两年后晋升为准将,成为新加坡军方第2号人物。1983年,李显龙因指挥直升机救援由于缆车事故被困于新加坡与度假胜地圣陶沙岛之间四辆吊车上的13人出险而名声大噪。1984年,经人民行动党挑选,李显龙被确定为国会议员的候选人。1984年9月,他宣布退役,但保留军衔。1985年1月,他出任国防兼贸易及工业政务部长。同年4月被委任为经济委员会主席。1986年2月,李显龙又升任代贸易及工业部长,不久成为正式部长,同时兼任国防部第二部长(军事)。在人民行动党内,他先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86年9月,他当选为人民行动党属下的青年团主席。1989年2月,李显龙又升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第二助理,成为地位仅次于李光耀和吴作栋的第3号人物。

李光耀的二儿子李显扬与他的哥哥李显龙同样受到家庭和学校的良好教育,同样毕业于公教中学和国家初级学院。1976年获总统奖学金,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学成回国后加入武装部队。1983年被派往英国皇家科学军事学校和坎贝利接受科学与武器、战术与行政参谋等课程的训练。1984年11月回国,1985年4月晋升为新加坡第46装甲营司令。

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亦是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她曾在国内外学医,是小儿科医生,会武术,有一套自卫防身的功夫。

当然,教育儿女具有高尚的情操是李光耀的责任。不过,李光耀不仅是一名合格的父亲,更是一位合格的总理。他以德育人,感染了新加坡270万民众。

李光耀认为,资源贫乏的新加坡唯一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而且,人才资源所指的人才并不单纯指狭隘意义上的人才,而是指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这些人必须具备完善的品格。

李光耀一上台,就为新加坡制定了这样的教育根本目标:德与智全面发展。1961年8月5日,在千人参加的教师节大会上,李光耀大声呼吁:“我们的学校要向学生传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艺与专门知识。但倘若仅限于此,那就太目光短浅了。学校还要培养学生个人的品质,发展各方面的潜能和创造能力。学校要培养品格完善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将成为良好的成员,在国家将成为良好的公民,而一个道德不完善者,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自然也是有限的。”

李光耀坚定地认为,真正的人才必须具有正直的性格和品德,必须对国家、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发性。李光耀认为,良好的品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他主张从儿童教育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有些基本的传统价值是应该牢牢遵守的”。要他们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应该羡慕的,什么是应该鄙视的”;还要他们分清“谁是英雄、谁是坏蛋”。

为了寻找出培养人民高尚情操的方法,李光耀翻阅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著作,他对中外历代思想家的学说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中国儒学思想的精华很值得推广。他相信,正确运用儒家的原则,可以维护新加坡的和平和发展。他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孔子的伦理观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好原则,他将孔子的“五伦”推广为五种人际关系:父子有爱、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认为,只要按照孔子的这些原则去处理人际关系,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他总结说:“儒学并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套实际和有理性的原则,目的是维护世俗人生的秩序和进展。”

1994年10月5日,在北京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仪式上,李光耀再度对儒学进行了总结:

“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年到1969年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新加坡的人民有群体凝聚力,能够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治理国家和解决社会的问题。”

“40年的治国经验使我相信,道德价值和伦理规范对建设一个健全、稳定的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起源于2500年前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是为中国农业社会服务的。如果把这个思想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今天资讯发达的工业社会里,是绝对行不通的。比如,我们不再重男轻女,儿女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也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因此,夫妇有别的观念就必须改变。”

“今天的政府,不再由封建王侯掌管,政府的职权范围也已经扩大了。因此,君臣有义,或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必须重新定位。我相信,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保留它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具体概括在‘五伦’内的价值观,将能促进家人与家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以及家庭与政府之间良好有序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并没有随着时代而改变。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并没有使它们与时代脱节。”

其实,早在新加坡独立不久,李光耀就根据多年钻研儒学的积累,把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个字变成新加坡人的具体行动准则,不过,李光耀将这八个字赋予了新的含义:

一、忠。就是忠于国家,具有国民意识。我们知道,新加坡人都是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先分别来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新加坡刚独立时,由于人少地小,缺乏资源,大多数人都认为独立是暂时的,所以,那时的新加坡人很少有将新加坡当作祖国的,都想叶落归根,回到先辈的祖国去。所以,李光耀一上台,就着力培养新加坡人的新加坡意识,培养新加坡人忠于新加坡的国民意识。强调新加坡公民应忠于新加坡,而不能将自己看成是中国人、印度人、印度尼西亚人或马来人,遇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求新加坡公民认识到新加坡的成就是集体协作得来的,只有人人群体观念强,才能提高生产力。

二、孝。就是要尊老敬贤、孝顺长辈。李光耀认为,作为社会基本结构的家庭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巩固国家、民族永存不败的基础”。在1983年春节的新年献词中,李光耀指出:“孝道不被重视,生存体系就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变得粗野。”李光耀不赞成“子女抛开年老的父母而另外组织小家庭单过”,他主张传统的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李光耀甚至说,为了确保三代同堂式的家庭不分裂,国家牺牲一些经济利益也在所不惜。

三、仁爱。就是要关心他人,要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李光耀多次号召新加坡人都来做“有人情味的人”,都来当“仁人君子”。他号召新老两代相互了解和尊重,年轻人要充分评价老一辈在新加坡创业的功绩,虚心向他们请教,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老一代则应善于在青年人中发现人才,尽力培养帮助他们,并在适当时机主动让贤。对师徒关系,则要求师傅尽力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同样又要求徒弟尊重师傅,虚心向师傅求教,认真学习技艺。李光耀还要求公民要讲究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要求每个公民都要为自己的家庭成员设想,不得随便离婚,重婚者将被判重刑。

四、礼义。要求讲究礼貌,坦诚守信。李光耀认为,礼貌就是待人要彬彬有礼,是文明社会的一部分,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他解释说:“礼貌可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形式,其次是诚意。形式本身是重要的。形式能够帮助我们调节社交,减少相处时格格不入和摩擦的现象……真心诚意比形式更重要。不论是谈吐或举止,我们必须照顾到别人的自尊、自重和福利。有礼貌的人会使人感到安然自在,因为他们是以同胞和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别人。”而义就是信义,它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坦诚守信,不要相互欺诈。李光耀希望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礼仪之邦。

五、廉耻。要求廉洁奉公,知美识丑。李光耀认为,国家兴旺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廉洁的政府。李光耀同时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美丑不分,对文明的行为不以为美,对丑恶的行为不以为丑,那么,这个国家距离垮台已为时不远了。”所以,李光耀认为,要弘扬正气,鞭笞丑恶。

为使新加坡全国能全面贯彻被李光耀赋予新的含义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李光耀和他的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

为了强调“国家利益第一”的原则,新加坡政府实行国民服役制的兵役制度,规定年满18岁的男性青年,都要应招参加兵役1~2年,接受爱国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培养誓死保卫祖国的意志和守纪律、守秩序、吃苦耐劳的品质。李光耀带头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去服兵役。李光耀还大力提倡唱爱国歌曲,他亲自带阁员们练唱,在集会上更是大唱特唱。

为了使孝道深入人心,李光耀和新加坡政府更是不遗余力。他要求为人子女者要尊敬和爱护家中的老人,至少要有一个子女和已经丧偶的父亲或母亲同住,以便侍奉照顾老人,化解老人的寂寞和病痛。多年来,新加坡政府一直坚持在旧历新年开展敬老运动,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都要到自己的选区去慰问老人,使全社会树立尊重老人、关怀老人的良好风气。1995年,李光耀的接班人吴作栋宣布,拨款2.7亿新元作为敬老金,以感激和酬谢30万名退休的年长者对新加坡做出的贡献。吴作栋说,饮水要思源,做人勿忘本,正因为年长者做出的巨大牺牲,才有了今天的新加坡,他们为人民奠下了享受高水平生活的基础。

为弘扬仁爱精神,求得种族和谐和社会安定,新加坡设有社区、居民委员会、联络所、文化俱乐部等多种组织,特别是居民委员会,它不仅是政府同居民间的桥梁,负责各项福利事业,还监督劝导青少年不酗酒、不吸毒、不犯罪,并组织广大群众救助遭遇灾难的家庭,同时组织居民参加国内外旅游、球赛、聚餐、联欢等活动,使各民族人民成为同游同乐的朋友,减少摩擦和纠纷。

礼貌训练可以称得上是新加坡闻名全球的一项全国性的训练。早在1979年6月,李光耀亲自发动并主持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文明礼貌运动,后来,新加坡政府正式规定每年7月为文明礼貌月,一直坚持至今。这项由政府倡导的活动如今已逐步扩大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新加坡的文明礼貌运动包括服务态度要彬彬有礼、热情周到;观看球赛或参加球赛要讲究体育道德,遵守场规,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大人和小孩都要养成守时的习惯;反对奇装异服和不伦不类的“嬉皮士”作风。过去,男人不准留长发,现在虽未明文禁止,但长发披肩的男人如到政府机构办事,一律排在后面,早来也没有用。这一做法比明令禁止还管用,一些人办事要紧,只好把头发剪短。值得一提的是,李光耀和他的政府特别强调民族尊严,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讲礼貌不是崇洋媚外,对外国人绝不可卑躬屈膝,要求民众有礼有节地对待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