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
富有远见的交班计划
到目前为止,在东盟国家中,执政时间最长、成绩最卓著的国家领导人就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他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勋,也是新加坡经济建设的主导者。世界舆论称赞他“堪称全东南亚最有才干的政治人物”,“是一个扎扎实实讲求实效的人”,“通过强硬的对内政策和自由经济使新加坡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李光耀“目标远大,做事深谋远虑,有通盘计划和方法”,“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通晓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日语,具有生性倔强、不畏强暴、奋发图强的品格。然而,就是这位引导新加坡人走向国富民强的道路、为世人称道的总理,却在1990年11月,67岁的时候,正式将总理的职务交给接班人吴作栋。
其实,李光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考虑挑选、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了。1967年,年方44岁、任总理之职才9年的李光耀就提出了领导层的自我延续、自我更新问题。他在1967年4月举行的东亚基督教会议上谈到青年领袖培养问题时说:“在殖民统治下的亚洲,没有什么领导人的问题,但今天却真正存在着一个领导人和接班人的问题。第一代,即引导这些国家走向独立的战后一代人正在消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新的一代已经成长。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着这个接班问题,除非你们希望长期处于无政府和混乱状态,否则,你们就必须创造一个自我延续——不是自我永存,而是自我延续——的权力结构。这是摆在我们亚洲新兴的独立的国家领袖们面前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任务。”李光耀在这里特别强调了“自我延续”这个词,后来,人民行动党将这个词改为“自我更新”。
李光耀讲这句话时年不过半百,与他共同创建新加坡共和国的几个主要领导人也不过50岁左右,且大多数不到50岁,正处于政治成熟、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黄金时期。而就在此时,李光耀已经以他的远见卓识想到了延续权力结构、培养接班人的问题。由此,李光耀的明智和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李光耀始终认为,培养接班人是历史性的战略任务,而非权宜之计,必须从长计议。70年代初,人民行动党就着手在政府法定机构、工艺学院、国营厂矿企业和选区公民咨询委员会物色人才,以便尽快发展他们加入人民行动党,参加1972年9月举行的第4次大选。现任总统王鼎昌和担任过环境发展部部长的艾哈迈德·马塔尔就是在这期间被选中的。李光耀当时多次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除非我们能网罗最能干、最坚强、最果敢和最具献身精神的人才,让他们加入人民行动党和政府,否则,新加坡将会崩溃。”
1988年11月15日,李光耀在人民行动党干部大会上,向干部们解释了为什么受人欢迎的第一代领袖必须要引退,他说:“世界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时刻都在改变。人也会随着岁月的增长而变得衰老。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像40岁那样精力充沛——思想成熟,又富有活力和魄力——那该多么理想。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工作下去。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事。”“我们都逐渐地衰老,而年轻人则逐渐地长大。每年,我们有55000名年龄达到21岁的新选民的名字被列入选民名册里。他们都是在21年前出生的。他们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经历。到了1992年,那些在1982年时年龄在30岁以下的选民将占大多数。和老一辈的人不同,他们对吴庆瑞、拉惹勒南或我,都将不会那么熟悉。因此,我们的责任是要使我党及党领导层和这成长中的一代建立关系,了解他们的期望,并且促使他们支持有必要采取的措施,以便把新加坡发展成一个更美好的乐园。”“人民行动党的元老如果紧握着权力不放,他们将不能履行他们的责任。除非我们能够起用有才干、有献身精神和有魄力的人,也就是那些能够使党和年轻一代的领导层符合90年代需求的人,不然,新加坡将会有麻烦。我国目前没有一个政党可以取代人民行动党,为新加坡提供健全的领导。自1959年以来的23年里,人民行动党就是政府,而政府就是新加坡。一直领导着人民行动党的那批核心党员,并不是长生不老的人物。我们还可以继续多掌舵几年,不过,能够支持多久却是难以预料的事。”
但是,由于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及人民行动党中的种种困难,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年轻的政界人士并不多,进入高层领导层的年轻人更是屈指可数。1988年8月,李光耀在向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发表演讲时,分析和检讨了人民行动党当时的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会自动产生的,就像物理中的渗透作用一样——通过党支部的活动和竞选,一些人会冒出来,而那些好的会自然地脱颖而出。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不行,这样会很糟的。”“到了1976年,我们已逐渐年长,时间已越来越少,但我们却仍未找到明显的继承人。我们是有忠于行动党的人,曾出现伟大的斗士和勇敢、优秀的基层组织者,但要成为一位内阁成员,你也需要能够计划、能够收集数字和资料,以及制定我们的政策。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努力进行自我更新。”
1976年,4年一度的新加坡全国大选开始了。为了向人民行动党输送新鲜血液,李光耀选择和发现人才的工作抓得很紧,从国营公司、政府拥有股份的企业到银行,甚至在私人机构中发掘人才。一批年轻的领导人才不断被选进人民行动党。
在1976年度的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取得了全面胜利,夺得了全部69个国会议席。尤其令李光耀高兴的是,他所推荐的几位新人全部当选。现任总理吴作栋就是在这一年由已故财政部部长韩瑞生推荐的。和吴作栋同时被选为新秀的是苏友亚·达纳巴兰。
从1976年开始,李光耀发现和培养接班人的工作抓得越来越紧。他在总理公署之下专门设立了铨叙组,专门负责安排具有才能的第一任公务员担任各种不同的职务,以在实践中考察他们的能力,观察他们的表现。然后,铨叙组将他们的能力和表现向公共服务委员会报告,并提出任用建议,从而把经过锻炼显现出来的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提拔上来。当时,李光耀指定党的领导成员、新加坡第一代建国功臣、“超级建筑师”(人们的赞誉)林金山协助铨叙组工作。曾任人民行动党副主席、现任副总理的陈庆炎就是在这个时期被选中,并经韩瑞生的说服动员才放弃高薪高职出来参政的。
1980年初,李光耀在《行动报》为纪念人民行动党成立25周年出版的特刊上,发表了名为《温故知新》的文章,再一次强调了领导人新陈代谢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我们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新陈代谢问题。”“在80年代的后半期,有能力负起领导新加坡进入90年代这个重任的一批领袖,必须担任掌权要职。新加坡的最优秀人才,必须集合起来组成一支坚强的队伍。”“我们必须为把治国重任交给年轻的一代领袖的这个过渡程序做好准备。他们不但将接管内阁里的重要职位,也将接管公共服务、新加坡武装部队、警察部队以及法定机构里几乎同样重要的职位。”“我不怀疑将来会出现比我们这一代所面对过的更加严重的危机。这些危机可以考验年轻领袖的气质,并且锻炼他们。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当危机降临时,他们能不能团结一致,就像打橄榄球那样,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紧密领导层,对任何过错均集体负责,而一旦一切顺利了,则共同分享功劳。”
李光耀的这番讲话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表明,新加坡老一代领袖将逐渐将权力移交给新一代领袖。
1980年12月,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的第5次大选开始,人民行动党派出18名新秀参加,同时又有11名老议员放弃大选,主动让贤。大选结果再度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所有议席全部为人民行动党所夺得。
大选完成后,李光耀从1981年1月起全面改组内阁,第一代领导人林金山、杜进才等4人放弃了部长职务,第二代领导人有5人任部长,这5人是吴作栋、王鼎昌、陈庆炎、达纳巴兰、林子安。
这次新老交替尽管只有5名老议员退位,但还是引起了举世瞩目,因为,这5名老议员是有卓越成就的领导人,其中包括杰出的党、政领导人林金山,从1963年起一直担任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内阁社会事务部部长的奥斯曼渥,老国会议员耶谷等。新一代领导人在15个内阁成员中仅占1/3,但他们5人中有3人(吴作栋、王鼎昌和达纳巴兰)均身兼二职,掌握着贸易及工业、教育和外交等重要部门。此外,新当选议员黄贵祥、李玉胜等亦进入政府领导层,初步实现了李光耀“把最好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的目的,从而达到李光耀的既定目标:“有才干的男女,无论如何聪明,有学问,有天才,必须要经过考验、训练和锻炼。那些有信心和性格坚强的人,必须及早承接重要任务,以保证后来5年到10年的情况良好。”
与大选同时进行的另一项工作是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1980年12月7日召开的人民行动党干部会议选出了12名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2名候补委员。1981年1月,人民行动党中央决定,年轻领袖担任较重要角色:王鼎昌任主席、林子安任第二副主席,陈庆炎任第一助理秘书长,吴作栋任第二助理秘书长,达纳巴兰任第一助理财政。而党的元老除李光耀和蔡善进仍保持原职外,其他人都进行了职位变动:原任第一助理秘书长的王邦文改任第一副主席,原任主席的杜进才和原任第二副主席的吴庆瑞都退位让贤,只任中执委。1982年11月,吴庆瑞、杜进才及一直担任中执委的拉惹勒南和李炯4人退出中执委。
李光耀在那篇著名的《温故知新》文章中还对人民行动党执政20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他总结的6条原则至今也在指导着人民行动党的工作。这6条原则是:
一、团结一致,从来不搞小集团和派系。有分歧意见时通过私下辩论或讨论,绝不在公开场合互相指责反驳。
二、对自己和支持者坚守信用,政策始终一贯,但并非没有伸缩性。要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努力,而不是为部长或党领袖的私人利益,这样使他们获得人民的信任。下一代领导人应继承他们所取得的信任,绝不能辜负、也不该浪费人民的信任。
三、他们这一代领袖当政,素以廉洁、公正和效率为依归。当遇到令人难堪和困难的处境时,从不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甚至不惜在1966年11月开除一名前内阁部长,忍痛指控一名政务部长。人民行动党的党员、国会议员和部长们,从未滥用他们的地位营私舞弊。
四、政府的政策应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即使在短期内不受欢迎,也应坚决付诸实施,决不要为了讨人喜欢而放弃原则。
五、广泛分摊利益,不允许剥夺人民应有的生活条件。反对垄断群体努力所得的成果,供少数人专门享受。
六、努力争取成功,不论反对势力多大,困难多大,都要保持冷静,做实际的研究、评估,集中最可能成功的解决办法,明确方向,全力以赴去解决,决不屈服。
李光耀认为这6个原则是人民行动党的“金科玉律”,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并不难理解,但要真正做到,却极其困难。他特别强调说:“要在公事上保持绝对廉洁,要认真和极力地紧守不偏不倚、大公无私的戒律。”“一旦部长或整个内阁对营私舞弊的不端行为加以宽恕,腐败就会发生。”“新加坡的生存,全赖政府部长和高级官员的廉洁和效率。”
从李光耀挑选的新一代领袖的成长历程也可看出李光耀选用人才上的“重才”和“不拘一格”的观点,因为,李光耀认为“如果能干、廉洁和有原则的人不当政,辞却不前,任由庸才和投机分子执掌大权,政治和经济必然会动摇、崩溃”。
吴作栋祖籍福建省永春县,1941年5月20日出生在新加坡,中学时代就读于莱佛士学院,1964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经济系。在政府部门工作两年后,于1966年赴美国威廉斯学院深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在财政部经济发展组任职,1969年起在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任职,1973年被提升为公司董事经理。1976年被吸收为人民行动党党员,并当选为国会议员。1977年9月出任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1979年任贸易及工业部长,人民行动党执行委员。1981年6月,任卫生部长兼第二国防部长。1984年11月,当选为人民行动党助理秘书长。1985年1月,出任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89年任人民行动党第一助理秘书长。吴作栋10岁丧父,母亲是华文学校教师,因为他是长子,他从小与母亲一起担负养家糊口的担子,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早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领导才能。在海皇轮船有限公司任董事经理时,他通过改进公司业务,经过3年使公司扭亏为盈。这一作为,引起李光耀注意,经多方考察栽培,吴作栋日益成长起来。吴作栋1990年11月出任总理,1991年8月大选后蝉联总理,1992年12月任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正式从李光耀手中接过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