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他用平静的目光与同学们交流了一圈,同学们也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他们的第四个班主任。孙老师发现有一个学生低着头,偶尔偷偷地斜眼看他一下,又急忙低下了头。不用问,喊自己名字的就是他了。
孙老师说:“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我想,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了吧,还有哪位同学不知道,请举手!”
这么一问,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但是,那位学生却没有举手。孙老师说:“看来还有少部分同学不知道我的名字,那就请右排外边倒数第三位的同学将我介绍给大家。来,掌声鼓励!”
显然,那个学生没有想到孙老师会大度地来这么一招。他不知所措地站起来,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看了孙老师一眼,红着脸低声说:“这就是孙……孙成仁……老师。”
孙老师差点笑出来,但是,他依然态度和蔼地说:“你们看,这位同学很细心,也很懂礼貌,不愿意对老师直呼其名。其实,老师的名字就是让叫的,只是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年少的对年长的、下一代对上一代、职务低的对职务高的等一般用礼貌称谓罢了。”听了孙老师的话,这个学生的脸更红了,头也更低了。同学们也都露出了微笑。
那天上午,这个同学趁孙老师不在办公室时送了一封信,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孙老师也知道了他的名字——陈国良。
在以后的教学管理中,孙老师主动与那些调皮学生交朋友,谈理想、话未来,真正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孙老师教他们直到毕业。直到现在,有的同学还与他通信、打电话,保持着联系。
育人忠告:
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的智商、爱好、兴趣、特长以及性格是有差别的。所以,教师要明白:不是所有幼苗都能长成鲜花,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掌声,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名师和明星。既然如此,何不做一棵小草,虽然渺小,却能献出绿色,装扮春天;何不做一片绿叶,虽然平凡,却能显示生命,衬托红花。
23谁是值日生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
上课铃响之后,冯老师拿着教科书走进教室。当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时,他的眉毛拧在了一起,随口生气地问道:“今天谁是值日生?为什么不擦黑板?”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班里一片寂静,没有一个同学应答。冯老师又问了一遍,依然没有人承认。
看来一时半会儿不会有同学站出来承认了。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也为了给这位不负责任的值日生做出样子,冯老师拿起黑板擦自己擦起来。他一边擦一边说:“现在为了上课不查了。老师不是不能擦黑板,而是这样会耽误我们上课的时间,要知道,耽误每人一分钟,全班加起来就是50多分钟,将近一个小时。希望这位同学下课后主动找我说明情况。”
同学们一阵骚动,互相询问:“今天到底该谁值日?”正在此时,王小英慢腾腾地站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细细声音说:“今天是我值日。”此时冯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次注意。”
课后,王小英找到冯老师说:“对不起,我真的忘了是我值日,等到上课您问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当时实在不好意思站起来承认。”冯老师笑着说:“你不是上课就承认了吗?没什么,下次注意就行了。”冯老师越是不在意,王小英就越觉得不好意思……
对于此事冯老师进行了反思:教师对于学生的失误不必耿耿于怀,大多数时候学生的失误都是无意的,本来他们也会感到不安,教师如果揪住不放,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如果大度地宽容了学生的失误,也许反而起到预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育人忠告: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着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的心去对待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批评这一方式应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鼓励为基础,把自己看成一名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这样的批评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24说服学生往往在那一瞬间
爱,就意味着奉献。老师对学生,就是要奉献出一片真心,用真情去打动学生,让学生学会爱,由爱集体、爱学校发展到爱家乡、爱祖国。
苗老师走进教室,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她估计是从卫生角发出的,就到那里仔细一看,果然,垃圾桶里有些白色的液体。学生说:“昨天有同学将变质的牛奶倒进了桶里,由于天热,变质奶发臭了。”
苗老师想:解铃还需系铃人,给孩子们留个做好事的机会吧。于是,她先让学生打开窗户让异味散出去一些,教室里的空气清新了不少。然后苗老师说:“下课后把垃圾桶倒了,然后到洗手间冲干净,再把卫生角打扫一下。”
一节课40分钟就在这股异味中结束了。下课后苗老师没有忘记再次交代清理垃圾的事。
下一节课后还是苗老师的课。上课铃响了,当苗老师再次走进教室时,那股异味依然迎面扑来,好像比刚才更浓了。她一看垃圾桶就火冒三丈,大声训斥道:“为什么没人打扫,难道你们觉得好闻吗?”同学们没人吱声。
“一日班长呢?劳动委员呢?站起来!说说这是为什么?”
“大家都嫌脏。”劳动委员怯生生地说。
听了劳动委员的话,苗老师一下怔住了。她为学生感到遗憾,同时也为自己感到羞愧——自己一向以师长自居,只知一味地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板着脸数落学生的不是。为什么不问一问自己,你做到学生的榜样了吗?想到这里,她默默地走到卫生角,慢慢地将垃圾桶和拖把同时提起小心翼翼地提着桶准备去洗手间刷干净。刚走到教室门口,就被几个懂事的同学拦住了。一会儿,学生们就把垃圾桶和拖把刷得干干净净地提回来了。
苗老师为了鼓励他们,说:“谢谢你们!”
这件事使她体会到:“身教胜于言教”。一味地要求学生做这干那,其实并不能教育学生,有时老师无需对学生讲太多的道理,只要放下架子,为学生做出榜样,学生就会效仿的,因为育人往往就在一瞬间。
育人忠告: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得这句充满自信的话,或许就是他登上科学高峰的阶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又何尝离开过一个个充满尊重、信任和爱的“支点”呢?他们思想的进步、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为他们搭建的一个个“支点”的推动。
25自然的才是真实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会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时令已近深秋,天气渐渐地凉了。为了保持餐厅的温度,不至于使饭菜过早冷却,让师生吃上热菜、热饭,食堂工作人员不再事先把门打开了,而是紧闭着门。吕校长向餐厅走来,他要检查一下食堂开饭的情况。
午饭时间,学生排队进入餐厅。第一个班级来了,只开了一扇门,顺利通过,第二个班级来了,也顺利通过,随后班级多了,人也多了,学生相继走到门口,有些拥挤,可谁也没想到再打开另一扇门。看到学生挤着往里走,有的老师就退到一旁,让学生走,没注意旁边紧闭的门。进餐厅的班级更多了,一扇门的宽度不堪重负,这时正好带班进餐厅的初三年级彭老师看见这一情形,紧走几步,把另一扇门打开,学生立即顺利地通过去了,而且秩序也比原来好得多。吕校长无法猜想前面通过的老师的真实想法,不能妄加评论,但由彭老师的做法,很明显地看出他心中有学生。为了避免事故,伸手开门,在彭老师做起来,只是举手之劳,再自然不过。
午饭后,吕校长巡看学生午间活动是否安全。走在通道上,远远看见通道另一头顶灯亮着,他刚想走上前关上,这时,背对着他站在通道那端的韩老师也发现灯开着,伸手把灯关了。韩老师之前有没有其他老师走过不得而知,灯什么时候亮起的也无从查起,但韩老师能顺手把灯关上,估计他也经常与学生提起,节约用电,不开无人灯,看见无需开的走廊灯亮着,自然而然随手关了。
两件事情都是吕校长在无意中发现的,两位老师也并不知道他们自然流露的“身教”正好被校长撞见,因为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博取表扬,这样的做法已经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
吕校长准备开教师会时表扬这两件小事,而且只说事,不说是哪位老师做的。他还要说明,之所以不提名,是因为这二位教师做这些事不是为了受到表扬,因此,他不想以表扬人的形式,亵渎二位老师自然而又真实的品质。事情虽小,感慨却多,他要告诉老师们:“如果你还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说明你做得还不够好,不够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育人忠告: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一种惯性的力量,左右着人们奋斗的轨道。好的习惯助人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受挫。诸多坏习惯中,小的会影响发展,大的会导致一生的完全失败。因此,培养好习惯,改变坏习惯,对于任何人都是刻不容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