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有妙招
23386100000005

第5章 上课的艺术(5)

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既做学生的老师,又做学生的挚友,从而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消除心理压力,能集中精力更好地学习。

22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战场”,教师是“战场”上的指挥员,“战场”上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

徐老师给四年级上体育课,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是:练习前滚翻和接力跑游戏。练习完前滚翻,准备做接力跑的练习时,有几个学生嘴里在嘀咕:“他们组有某某和某某,肯定又是他们胜利,我们组的某某总是拖后腿,肯定又会输,真没劲。”其他同学也在附和:“就是,真没劲。”

徐老师听了,心想,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接力跑的游戏做过几次了,总是那两个组胜利,经常胜利的组兴致还可以,可经常输的同学就不高兴了。他想了想,说:“既然大家对这个游戏不怎么感兴趣,那么这样吧,下面有15分钟时间,你们自由支配,只要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你们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一回学习的小主人。不过,下课前我要让你们说出你们为什么喜欢做这个练习,好不好?”

这样一说,全班同学乐开了花,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了。有的说:“咱们来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吧!”有的说:“我们几个来做立定跳远的比赛好吗?”有的说:“我们来做切西瓜的游戏。”……

徐老师对学生们说:“练习时要注意安全,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忙的尽管来找我,讨论好了就开始练习。”

话音刚落,很多同学就去练习了。有几个同学过来说:“老师,我们想赛跑,您来给当裁判,好不好?”

徐老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赛跑呢?”

“因为我们喜欢跑步,我们有用不完的劲儿。”

“我们要像运动员一样比赛,您来做裁判好吗?”

看到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徐老师马上答应了。

比赛开始了,别看他们人小,跑起来还真像运动员一样,有一股拼劲呢!比赛结束,得了第一名的同学对徐老师说:“老师,我跑得快,我想参加田径队,您看可以吗?”

徐老师鼓励道:“当然可以了,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有拼劲,我想将来你一定是个出色的运动员。”

其他几个同学也说:“我们也要参加田径队。”

看着同学们天真活泼的表情,徐老师真开心:“只要你们能跑过他,当然也能参加了。”

学生们兴奋地又去比赛了。回头再来看看其他孩子,一帮帮、一群群,练着自己喜欢的项目,一个个都特别带劲。下课前5分钟,徐老师让学生们回答练习的目的,一个个都做了认真的回答,还对有些回答得不够具体的给予了补充。

起初,徐老师的想法是想通过自由练习,了解一下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有哪些,没想到发现了许多意外的收获:有的学生想成为运动员;有的学生能自己组织队员进行练习;还有的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让被抓的“小鸡”做“老鹰”,然后“老鹰”做“小鸡”,依次轮换来做游戏。

这一节课虽然打破了原来的计划,但是,却使徐老师感受到两点:

其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练习。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们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具有创新意识,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

育人忠告:

上课期间,尤其是体育、音乐等课程,教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观点、爱好和兴趣,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予以及时调整,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置身于小组和集体的活动之中,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3美丽的“藕花”深处

现代教育教学强调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与创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成为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创新观,善于运用智慧、品德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教与学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

今天的语文课,孔老师给同学们讲宋朝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课堂上,孔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气氛一直很活跃。当自由朗诵这首词时,同学们个个摇头晃脑,声情并茂。

朗诵一阵以后,孔老师问:“作者‘误入藕花深处’。谁知道藕花是什么花?”

一个学生举手回答:“就是荷花。”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感悟诗情,孔老师问:“同学们,谁见过荷花?荷花是什么样子?”

“荷花长在水中,一朵朵挺拔的样子。”

“荷花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荷花的茎很长,叶子很大,一阵风吹来,左右摇摆,像仙女翩翩起舞似的!”

……

孔老师不禁赞叹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荷花多么美呀!”

姚小风一脸兴奋,说:“咱们县的八景之一就有‘驿路荷花’,我家就住在荷塘边,夏天的荷花可美呢!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说着,她双手捧到胸前,把所有的手指都翘开了,陶醉地说:“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她马上又双手合拢,手指向外凸出,饱含深情地说:“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同学们看完她的表演后,课堂更加热闹了,都纷纷讲述着自己对荷花的见识。孔老师想:在同学们的心中,有一幅幅多么美丽的“藕花深处”啊!

孔老师让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理解,重新体会作者的心情,再朗诵这首词。课堂里立即又想起了响亮的读书声。孔老师知道,有了刚才对荷花的介绍,有了对荷塘环境的进一步的理解,重新朗读起来,学生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孔老师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设法激发孩子的思维活动,更应该善于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展示美,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育人忠告:

教师要善于针对一个问题或一个词语,为挖掘其中的更深含义,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求知的目的,学生的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肯定、赞许、鼓励、表扬等形式给予学生肯定性、导向性评价,尽可能地为暂时失败的学生提供再次尝试的机会,使学生受到鼓舞,争取新的成功。

24“老师,这节课我又发言了”

唤起学生尊敬的前提是老师的和蔼可亲和微笑,是老师拥有一颗仁慈善良的爱心。

在教学中,孟老师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调节,时刻使学生在宽松的、热烈的、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他是某县唯一的市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青年教师们都喜欢听他的课。

这一天,孟老师的授课内容是“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他首先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自由观察,再让同桌同学进行“已知条件,所求问题”的对话;讲着讲着,孟老师故作不解地说:“我怎么只找到一个已知条件呀?谁来帮帮忙,找一找它藏哪儿了?”

顿时,同学们的小手举得老高老高。孟老师请一个同学进行了回答。接着孟老师又说:“如果你弄明白了,请你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这幅图说了一个什么问题?”同学们马上兴奋地告诉了自己的同桌。

最后全班交流,当一个同学表述完题意后,孟老师问:“我看看谁认真听别人发表意见了,就再来大声说一遍!”

学生们又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每当同学们发一次言,孟老师都给予由衷的赞美:“你回答得真准确,而且声音还十分响亮!”“我就喜欢听你说话!”

当有的同学回答不准确时,孟老师就安慰他说:“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其他同学,谁愿意来帮帮他?”

……

就这样,在孟老师小桥流水般的启发渗透中,孩子们都能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下课后,孩子们如花般的笑脸簇拥着孟老师,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有个小女孩,腼腆地对孟老师说:“老师,这节课我又发言了!”

回办公室的路上,一位参加课堂观摩的老师问孟老师:“那个女学生怎么对你说这节课她又发言了,什么意思?”

孟老师笑了,说:“她胆子小,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我经常鼓励她大胆发言,所以,只要这节课她回答问题了,就非常兴奋。”

接着,孟老师又说:“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不可能有理解性的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工具或手段的语言。对一个人来说,随着语言的逐步掌握和言语的不断发展,他的思维活动将会逐步完善,思维能力也将不断提高。就数学教学而言,重视儿童的语言训练,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是培养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而且语言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通过师生紧密相连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就能废除过去的‘一言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育人忠告: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经常故意质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现,提高素质。通过这种手段,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25精彩在仔细聆听中产生

在课堂上以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目的提问和激发讨论,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思考的步骤,促进他们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校长要来听小程老师的课,虽然是小学的数学课,但程老师还是有点紧张。他担心的是教法,校长可是有名的好老师,据说他独创的小学数学“六环节教学法”,曾得到市教科所的认可,在全市推广。

课堂上,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当一个学生回答上来“13-8=5”时,小程老师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5+8=13,所以13-8=5。”

小程老师又问:“谁还有别的算法?”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10-8=2,3+2=5,所以13-8=5。”

接着又站起一个同学,说:“13-3=10,10-5=5,所以13-8=5。”

小程老师心里很高兴——学生的思维很积极,一下子就想到了三种不同的算法。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程老师又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只见教室后面角落里一只小手举了起来,那是一个学习成绩一般,平常不起眼的男同学。他站起来说:“我是这样想的,12-7……”

程老师一听有点不着边际,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说:“应该是10-8”。程老师把这个学生的思路引到了第二种思考方法上。结果也没让他再说就叫他坐下了。

下课后,校长自然要跟程老师座谈,校长还没有评价他讲得怎么样,就直接问:“你为什么不让最后那个孩子说完呢,他的思路或许又是一种方法呢?”

程老师听了脑子一下子懵了,当时只顾着为前面那三个学生高兴,没有多想,现在听了校长的质问,有点后悔了。

告别校长,程老师找到了那个男同学问:“你说说看,刚才那道题目你是怎么想的?”

那个孩子说:我想“12-7=5,所以13-8也等于5。”

程老师又问:“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12比13小1,7比8小1,所以13-8=5。”

多么精彩的想法啊!第二天的数学课上,程老师专门请这位同学讲述了他的想法,他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这件事使程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前我们总是要求学生注意听讲,那么,老师是不是也该反过来听听学生的发言呢?课堂上师生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而要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老师就要熟悉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静下来听听学生的说话,特别是普通学生的发言。”这对于高高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的老师无疑是一个进步。以前的程老师只是会说这句话,没能真正落实这一理念。现在,他理解了!“静下来”就是“心灵静下来”,也就是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然后再顺势引导,互动对话,双向建构,师生共同成长。

我们该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机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或许精彩就在你的仔细聆听中产生!

育人忠告:

只要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他就有自己的思考,只要老师让他站起来回答,就要坚持听完,假如他的思考错了,也不能讽刺、挖苦、批评,而要根据他的思路予以纠正、指导。

对积极参与教学、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具体的、适度的、个性化的评价,以激励和表扬为主。对于回答不准确或回答错误的学生,要讲究纠正和批评的策略与方式,给学生以人文关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