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有妙招
23386100000007

第7章 身教胜于言教(2)

“老师,我知道。草字头是三笔,但是前面已经学过了,所以这里只用了一步。一定是编书的叔叔、阿姨觉得我们聪明,就不再重复了。”李慧同学煞有介事地说。

郝老师乐了:这孩子不但理解得全对,而且还有丰富的想象力,连编书人怎么想的都想到了。郝老师高兴地问同学们:“李慧讲的有道理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有道理。”

郝老师表扬了李慧善于动脑,理解深刻,然后,她又表扬了王东东同学不懂就问的精神,学习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希望同学们向这两个同学学习。

郝老师为自己在课堂上一刹那的思想转变而庆幸,本来是极不情愿的倾听,却不经意地撞击出了智慧的火花。他意识到,要让孩子们学会倾听,老师首先要学会倾听。这样,老师不仅可以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且会在更加融洽的师生交流中,获得意外的惊喜。

育人忠告:

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师生观,对学生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有创造能力的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用创造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还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研究的主人,主动涉猎知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

8向学生学跳舞

有很多时候,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因为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很快,老师没有学习的知识,不一定学生没有学习。而学生接受新事物往往更快,所以,建立师生互学的关系也是必要的。

年轻的张校长思想活跃,这次他突发奇想,要让全校教师学跳拉丁舞。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每天清早,伴着轻快的音乐声,50多个教师就在教练的指导下,在校园里学跳拉丁舞。

学生们觉得新鲜,一个个从窗口探出小脑袋,羡慕地看着老师们。既然学生们也喜欢,张校长干脆又在全校选出40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学。孩子们很聪明,也灵活,很快就把拉丁舞的基本动作都学会了。而教师们呢,大概是年龄大、动作不灵便的缘故,还没有几个学会的。

面对这种情况,校长就让这些孩子来教老师们跳舞,还说到期末要举行教师拉丁舞比赛,就这样,40个孩子成了老师们的小老师。

刘老师的小老师叫王小灵,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姑娘。个子不高,却很认真。一开始,刘老师的手和脚不协调,动作僵硬,怎么做都觉得不像。看到刘老师有些灰心,王小灵就鼓励刘老师说:“不要着急,慢慢学,肯定能学会的。”她耐心地做着示范。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刘老师渐渐地把女步的走法学会了,可身体总是转不起来。王小灵一点也不着急,一遍又一遍地给刘老师纠正,告诉老师臀部怎样随着手的动作一起转动。不一会儿,她的小脸蛋上全是汗。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刘老师忍不住问她:“老师这么笨手笨脚的,你心里会不会埋怨,不愿意教老师?”她不假思索地说:“怎么会呢,老师平时给我们讲课更辛苦呀。您的课讲得那么好,肯定能学会拉丁舞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40位小老师自始至终都非常认真,一个个俨然真的老师一样,从跳舞的姿势、神态到每一个动作的连贯,一步一步地教,直到大家都学会。

期末的时候,学校真的举行了拉丁舞比赛。老师们都踊跃参加,不管是年纪大的还是年轻的,都全身心地感受着舞蹈的快乐。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这次角色的转换,让我们实实在在体验了当学生的感受!

这件事也给了大家很多启发。平时,当我们一味埋怨如今的孩子不听话、难以管理的时候,我们很少认真想一想,究竟是教师的过错,还是孩子的过错?我们常常居高临下端着教师的架子,很少蹲下身来,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孩子们多宽容啊,面对动作笨拙的老师,他们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教着,永远是一张可爱、微笑的脸。而我们呢,当我们在课堂上费尽口舌,孩子们仍不能领会的时候,当他们偶尔犯点小错误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一样有耐心,是否也会永远笑脸相对呢?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学生知道的东西,教师不一定知道。所以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是亲密的朋友关系。认识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教老师学跳舞,也教老师更好地当教师,老师衷心地感谢他们!

育人忠告:

学生自有学生的特长。在某些方面,教师完全可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通过师生互学,创造出一种开放的、相互尊重的、探究的和学习的校风。

9你是好样的

性格内向的孩子不等于不想表现。只是由于胆小或脸皮薄等原因,使其不愿意或不敢表现。老师应该给这样的孩子提供和创造机会。

任教以来,小王老师一直觉得每个班里总有几个不爱表现的孩子,不爱说话,不喜欢参加活动,成绩也不好,而且认为这样的孩子难以成才。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有所醒悟,认识到:“没有不想表现的学生”。

一次,学校举行拔河比赛。学生们一个个激动得坐立不安。按规定,每班要选出15名大力士。杨军是班里个子最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却差。小王老师对他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平时也很少注意他。

拔河比赛开始了,小王老师去组织比赛。对于这样的活动,他没有太在意,因为跟班级的考评无关,输赢都无所谓。学生们却很兴奋,个个摩拳擦掌,使劲儿地嚷着,焦急地等着比赛开始。杨军依然默不做声,只是在一旁搓着手。小王老师把他叫到排头说:“这个位置很重要,交给你了。”杨军一听慌忙说:“我不行,我不行的。”小王老师不耐烦地说:“你这么大的个子,怎么不行?看看还有比你个子高的吗?”杨军看了一眼其他同学,不做声了,两只手却搓得更厉害了。看得出来,他很紧张。

刚下过雨,小王老师班这边的场地有点儿低洼、又湿又滑,对手则站在相对干燥的一边。看着对方信心十足的样子,大家心里都没底儿。随着一声哨响,两边较上了劲儿。对方仗着地利,大有一举取胜之势。小王老师和其他学生赶忙给“勇士们”加油。这一刻,小王老师注意到杨军身子后倾,咧着嘴,咬着牙。由于脚底下打滑,很不得劲儿,但他却很卖力,额上的青筋暴得老高,一副拼命抗争的样子。小王老师第一次看到杨军这么投入、这么认真,禁不住呆了。

比赛结果,小王老师的班居然胜了。赛场上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再看杨军,虽然也很兴奋,却没有说话,只是“嘿嘿”地笑了两声,依旧搓着手。小王老师让他过来,看他的双手被绳子勒得通红,想必一定很疼,但他却微笑着。

小王老师没有多想,就对他说:“你是好样的!”

老师的表扬使杨军更加激动不已。接下来的几天,杨军一直处于兴奋当中,见到老师,居然主动挥手,笑着说:“老师好!”

杨军的变化引起了小王老师的思考:过去,他对杨军这样的学生几乎不屑一顾,认为他不求上进,不值得为他浪费时间。可是现在看来,这些学生其实也希望被关注,渴望老师的赞赏,哪怕只是一个眼神。

以后,小王老师对杨军的关注逐渐多起来。在课堂上,他会走近杨军身旁,俯下身看他写字,或是帮他捡起掉在地上的橡皮。对于老师的关怀,杨军先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但是,他身上的变化渐渐明显起来——上课回答问题举手次数多了,下课与同学说话也多了,他的成绩在不断地提升。

育人忠告:

有人不屑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但是对于“差生”来讲,老师还是应该多给点阳光让其灿烂。因为没有不想表现的学生,人总是向上的,纯洁的孩子更是如此,给他一点点关爱与信任,他就会还你一份惊喜。

10让错误透明

人无完人。老师也是人,老师也会犯错误,也会写错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能够虚心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诚实的教师,就能不断地进步。

“貂婵”。

当苗老师颇为自信地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他惊讶地听到下面有个细小的但却执拗的声音:“错了,错了。”

一时间,所有的眼睛都随着苗老师的目光投向了说这话的女生宋玉婵。

“哪儿错了?”有同学不满地问她。

“是……那个‘婵’字错了。”女生的声音依然那么细小,“应该是‘虫’字边的‘蝉’。”

同学们闻声“嗤”地笑了起来,揶揄她说:“你才是那个‘虫’字边的‘蝉’哩。”

苗老师也忍不住笑起来。突然,他心里咯噔一下:正因为她名字里有个“蝉”字,她才会特别留神这个字呀!或许……想到这里,苗老师真诚地说:“同学们,很可能是我错了,玉婵同学应该是读这个字的权威。待我回去查一下《三国演义》,明天告诉大家答案。”

第二天,苗老师一进教室,同学们就团团围了上来。多数同学都查了《三国演义》,是“貂蝉”,而不是“貂婵”。

苗老师对那个本来胜券在握却始终无声的宋玉婵说:“谢谢你纠正了我的错误,我会把这个故事讲给下一届、再下一届学生听的。”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可苗老师却时常忆起它。他喜欢同学们簇拥着他说“是‘貂蝉’而不是‘貂婵’”时的情景,更喜欢被一个透明的错误悠然照亮心灵的美好瞬间。

苗老师曾经向一个朋友学习了一些关于水晶的知识。朋友告诉他:“真正的水晶在放大镜下是可以看到杂质的。如果有人给你说他的水晶纯洁到了和玻璃一样,那它就是玻璃了。”

是的,有杂质的水晶终究是水晶,而完美的玻璃终究是玻璃。

苗老师也时常为自己的错误而遗憾,但这不能成为掩饰它的理由。他经常告诫自己:既然错误业已铸成,那就要勇敢地承担它,认真地审视它,直到它变得像放大镜下的水晶杂质那般透明。

育人忠告:

学生从来没有要求老师要百分之百地正确,因为百分之百正确就不是人了,而是神。往往是老师给自己戴上了这样一个“紧箍咒”,一旦讲课出现错误,就觉得有失脸面,不愿承认。其实,襟怀坦白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才能显出老师虚怀若谷的风范,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11意外的收获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孩子更是如此。赏识能使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当的。因此,赏识孩子吧,你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你一个奇迹。

武老师接了一个新班,班里有一个男同学,胆子小、脸皮薄,有问题不敢举手发问,回答问题声音又太小,同学们经常笑他。武老师想,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个孩子呢?

有一次,武老师给学生面批作业,一不小心把钢笔尖按进了笔管里。他使劲拔了几次,都没有拔出来。看到那位男同学就在旁边,他把钢笔递给他,说:“来,你试试!”只见他接过钢笔,把它贴在桌子的边缘,用笔套压住露在外面的一小段笔尖,笔管轻轻一抽,笔尖很容易便拔出来了。没想到这个平时胆小的孩子这么灵巧。武老师乘机夸奖了他:“嗨,你很聪明呀,比老师还有办法!今后别再像个姑娘一样,一说话就脸红了!”他羞涩地笑了,显得很高兴。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武老师的这次不经意的表扬,使这个孩子变了:课堂上,他抢着回答提问,思维非常活跃;打扫卫生时,他争着干这干那,不怕脏,不怕累;每次见了武老师,他都热情地大声问好,而且渐渐地把武老师当成了他最信任的知心朋友。这个原来怯懦、拘谨的孩子开始变得乐观、自信、积极起来。

这次“意外的收获”使武老师明白:小学生是那样渴望老师真心地关爱他们,尊重他们。老师要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用积极的心理意向鼓励和期待他们。老师对他们的尊重、赞赏和期待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友善的、诚挚的关爱,他们本能地感觉到那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在召唤着他们,那稚嫩的心灵就会无拘无束地处在一种愉快的积极状态中,他们的潜能和个性就会自由而充分地表现出来。相反,如果老师用漠视、冷酷和嘲讽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那就只会使那颗积极、向上的“种子”在冰冷僵硬的土壤里长久地埋藏,得不到正常发育的机会。

作为一名老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巨大影响。真心地去喜爱学生、去赏识学生吧,让“种子”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让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在融融的春光里茁壮成长!

育人忠告:

很多孩子的优势智能,就像深埋在地层下面的宝藏,埋得越深,可能就越有价值。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从地层下挖出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并不断使其发扬光大。

12一朵玫瑰花

粗暴是教育的天敌,耐心是育才的前提。教师要时时考虑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这是保持自我控制的基本方法。

教室前的花圃里,一株玫瑰开花了。可是,今天早上常老师刚进校门,就有几名学生向他报告:“刚开的玫瑰花不见了。”

常老师一边走一边考虑该如何处理学生反映的事情。走进办公室,让他没想到的是那朵失踪的红玫瑰花,竟然插在他办公桌的茶杯里。常老师不由得着急了,这是谁搞的恶作剧?这不是堵老师的嘴吗?一定要严肃查处!他一把抓起玫瑰花,想把它扔到一边,这时花瓣上一颗露珠滚落到桌面上碎了。常老师心中不由怦然一动:“送花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如果是出于一片善意,我怎么能批评呢?我该怎么给孩子们讲呢?”他静下心来,重新审视眼前这朵带着露珠的花儿。

上课了,常老师拿着那朵玫瑰花来到课堂上,说:“同学们,当我在办公桌上看到这朵玫瑰花时,真想把摘花的同学找来,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仔细一想,首先应该向大家认错的是老师。昨天,好多同学告诉我玫瑰开花了,我都没往心里去。一定是哪个同学想着让老师多看看花儿,多闻闻花香,才摘下来送到老师办公室的。这个同学一心想着老师,却忘了这花儿是学校公物,是供大家观赏的,是不可以随便摘的。尽管他这样做是错的,我还是要感谢他,谢谢他对老师的敬爱和关心。”他一边讲一边环视全班,注意到红梅同学脸上先前的惶惑和紧张,已被惭愧和感动所代替。常老师真诚地说:“我决定收下这朵玫瑰花,让它提醒我,今后课间多跟大家一起游戏、一起赏花。”

话音未落,红梅同学站起来,眼含泪花激动地说:“常老师,是我错了,我不该摘花圃里的花儿。我以后送给您花时,一定送我自己种的花。”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

常老师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红梅的。因为第二天,教室里就有了一个“植物角”,那里总是一派生机。而常老师的茶杯呢,也正式成了“花瓶”。常老师的办公室里,从此芳菲醉人。

育人忠告:

赢得学生的尊敬,是教师最大的幸福。但是,幼小、稚嫩的孩子,往往顾此失彼,光顾着尊敬老师了,却忘记了爱护集体的东西。老师发现问题后切忌粗暴批评,而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指明方向,使孩子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