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2339700000042

第42章 资产阶级革命(3)

护国主集各种大权于一身,并且是终身制。克伦威尔还兼任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陆海军总司令;拥有立法权和对国家法令的最后否决权;和国务会议共同拥有行政权。但克伦威尔仍不满足,1657年,他改护国主为世袭制,使自己成为没戴王冠的国王。他从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变成了一个军事独裁者。

但好景不长,克伦威尔于1658年9月因病去世。死后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墓地。3年后查理二世复辟,克伦威尔的尸体被挖出吊在绞架上,头颅也被割下挂在旗杆上。但是,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英名是无法抹掉的。

光荣革命

克伦威尔死后,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为护国主。理查既不是久经沙场的战将,又不是善于操纵政界的政治老手,上台仅八个月,就在军官集团的逼迫下,辞去护国主职务,护国政府随之解体。

此后,国家政权落到了高级军官集团手中,他们谁也不服谁,你争我斗,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一片混乱。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把流亡在法国的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回英国。

查理二世接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为了能得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他表示赦免所有参加过革命的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承认在革命期间获得土地的人的产权,甚至宣称如果他当上国王后,政府将由国王、上院和下院联合组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高兴,1660年5月26日,查理二世被迎回伦敦,重登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但不久,查理二世就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开始了反攻倒算,他残酷迫害过去的革命者,把凡是参加过审判查理一世的人都加以“弑君者”的罪名,判处重刑。活着的一律处死,死去的也不能放过。

由于查理二世流亡期间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庇护,所以,在国家大事上一概听从路易十四的支配。他不顾国内人民的反对,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的敦刻尔克卖给法国。敦刻尔克是重要商业港口。他这样做的结果,使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唯一立足点,对外贸易遭受了很大损失。英国人民极为不满,认为这是“丢掉了挂在腰带上的一把钥匙”。

1685年2月5日,查理二世死去,詹姆士二世继位。他的封建统治变本加厉。詹姆士二世一上台,便公开宣布信仰天主教,释放大批被监禁的天主教徒,并安排他们出任军职。后又颁布《信仰自由宣言》,废除了限制天主教的法律,企图将天主教变为国教。

这就意味着革命时那些靠没收天主教会势力的土地而致富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将被迫退还这些土地,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这项政策同时也引起英国新教徒的不满,他们认为天主教定为国教后,他们的地位、领地、税收以及一切福利都将丧失。

詹姆士二世的反动统治不仅引发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大规模起义,同时也引起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强烈不满。不过,这时的英国资产阶级再也不敢依靠人民,不敢采用革命手段来进行斗争了。他们打算等到年迈而又无嗣的国王死后,即请他的长女、信奉新教的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前来英国当国王。

但到1688年,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詹姆士二世的第二个妻子、天主教徒莫德纳·玛丽生了个儿子,这就意味着英国将继续被天主教徒统治。

于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发动一次政变,结束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他们开始同荷兰国王威廉谈判,要求他对英国进行武装干涉。

威廉二世接到英国人的信后,非常高兴,觉得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块馅饼!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威廉二世带领1万步兵和4000骑兵,乘坐600艘战船在英国西南部德文郡的托尔贝港登陆。

当时詹姆士二世的军队多达4万人,但大多不可靠,他的主要将领避免与威廉作战,一些军官干脆缴械投降,就连国王军总司令约翰·丘吉尔也于11月24日投向威廉。许多贵族,这包括詹姆士的小女儿安娜和她的丈夫也投奔姐姐、姐夫这里来了。

众叛亲离的詹姆斯二世逃到了法国,威廉二世当上了英国国王。随后,议会又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下令废止法律,不得任意征税,不得任意招募军队及维持常备军。王位继承问题也不能由国王个人决定,而是要由议会讨论通过。

1688年政变,是一次没有经过流血而完成的政变,所以英国人把这次政变叫做“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结束了英国的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海上马车夫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一个新的海上霸主出现了,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

17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当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通道主要在海上,船在当时就像陆路运输的马车一样,船就是海上的马车,哪个国家掌握了海上的马车,它就是海上的马车夫。在整个17世纪,荷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当时,荷兰的造船业占世界首位,海军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商船吨数占整个欧洲的3/4。挂着荷兰国旗的船舰游弋在世界各大洋。他们公然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岸和加龙河岸是他们的葡萄园,德意志、西班牙和爱尔兰是他们的羊圈,普鲁士和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

荷兰以强大的舰队作后盾,称霸海上,在捕鱼业、造船业和航运业中发了大财。当时的荷兰城市阿姆斯特丹还是国际贸易的中心,港内经常有2000多艘商船停泊。

1602年,荷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对印度尼西亚的贸易。荷兰国会任命了总督和五人组成的东印度委员会,成为印度尼西亚的太上皇。此后,荷兰人以此为基地,四处霸占土地。

他们强占了盛产香料的安汶、德纳第、帝多利和班达群岛。1619年又侵入雅加达,不久又占领了斯里兰卡和马六甲海峡。

1622年,荷兰殖民者又成立了西印度公司,垄断了美洲和西非洲的贸易。

荷兰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是极端残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把土著居民变为奴隶,有些还转卖到欧洲。东印度公司掠夺当地的资源,其利润往往数倍于股金。为了保持贱买贵卖的垄断贸易,它只准许安汶及其附近各岛生产丁香,班达群岛生产豆蔻;砍伐其他地区的香料树,以防止生产过多和“走私”贸易。对于敢于自由出售产品的农民,公司的制裁手段极其严酷的。班达岛上的土著居民由于把豆蔻出售给爪哇和其他欧洲商人,几乎被荷兰殖民者杀光。

在侵略印度尼西亚的同时,荷兰殖民者的魔爪也伸到中国。荷兰人侵占澎湖,屠杀岛上居民。1624年,又进犯台湾,大肆抢掠。对住在印尼的华侨,荷兰殖民者也野蛮迫害。他们害怕华侨在当地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也害怕华侨同当地人民联合起来反抗他们。荷兰人强迫贫苦华侨到南非做苦工。

1742年,爪哇人民反抗斗争高涨,荷兰人为防止华侨参加反殖民斗争,大肆逮捕,送到锡兰当苦役,有些在途中被投入海中。雅加达的华侨忍无可忍,发动起义,准备占领荷兰炮台。荷兰总督命令殖民军队对华侨进行了十天大屠杀,被杀者达万余人,鲜血把雅加达的溪流都染红了。

然而,海上马车夫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荷便在各大海洋展开了海上争霸战,后来,法国也参与进来。法荷战争席卷了荷兰本土,最终以荷兰的惨败而告终。从此,赫赫一时的“海上马车夫”在新的争霸的棋盘上,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卒。

黑奴贸易

在西方殖民侵略史上最黑暗、最可耻的事情就是历时四百年的罪恶的奴隶贸易,种种恶行,令人发指,即使用最厉害的刑罚处置那些西方殖民者,也难以安慰被贩卖的黑奴。

奴隶贸易发生在资本主义进行原始积累的时候。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和巨额的财富或货币资本。要达到这个目的,资本家除了残酷压榨、剥削工人外,就是掠夺海外殖民地的大量财产。

后来,美洲被发现,为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西方殖民者在美洲大肆开采和掠夺金银矿,开辟种植园,驱使成千上万印第安人从事奴隶劳动。当印第安人被榨干最后一滴血汗时,他们又被成批成批地埋于废弃的矿井之中。就这样,他们在用生命为资本家积累着一枚枚硬币。

土著居民因过重的劳动而过早的结束了一个个生命,这样资本家的劳动力来源就难以得到保证,为了解决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16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开始大规模地从非洲到美洲贩运黑奴。

贩运黑奴可以牟取高达几十倍的暴力。所以,不少资本家纷纷把精力投入到贩奴活动中。1730年在非洲内地,四码白布就可以换1个黑奴,而一个黑奴在牙买加可卖60至100英镑。

18世纪末,一艘贩奴船,每航行一次,贩运三百多名黑奴,可获一万九千多英镑。因此,贪婪的西方殖民者竞相从事这项最有利可图的“活商品”生意。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尤其是最先垄断奴隶贸易的葡萄牙,都在贩奴运动中发了横财,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十分充足的条件。

为了掩饰自己的罪恶勾当和蒙骗非洲人民,西方殖民者竟然把奴隶贸易说成是“神所悦纳的”,把贩奴船命名为耶稣号、神的礼物号、圣母玛丽亚号等,还规定贩奴船水手“每天服侍上帝,大家彼此相爱”。许多传教士不仅为奴隶贸易鸣锣开道,甚至直接参与奴隶买卖。

1769年,殖民主义者贴出了一张贩卖黑人的广告,原文是这样的:1769年7月24日,查尔顿,下月3日,星期四,将拍卖94个年轻、健康的黑奴。其中,成年男子39人,成年女子24人,男孩15人,女孩16人。这些奴隶是由戴维和约翰·狄亚斯公司刚从塞拉利昂运达的。由此我们可以略窥当年奴隶贸易的一斑。这张广告仿佛在展示着当年惨无人性的掠夺者的赤裸裸的凶恶本质。

奴隶贩子捕捉黑人的手法也不断变化。最初,殖民者亲自掠捕黑人,但经常遭到非洲人民的激烈抵抗,伤亡太大,捕获不多。后来,他们改变策略,在非洲西岸遍设收购奴隶的商站和碉堡,唆使部落酋长到内地捕掠奴隶,然后以枪支、弹药、甜酒、廉价花布、各种日用品和玻璃珠等小玩艺儿,从部落酋长手中换取奴隶。捕获的奴隶先被关在沿海碉堡的地牢里,用铁链锁着,等候贩奴船转运。

19世纪后,由于西非奴隶的来源日益枯竭,搜购奴隶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东非沿岸、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

一般的贩奴船从欧洲起航以后,直接从欧洲各地开往非洲西岸距美洲最近的内亚湾,在这里,用船上的商品换取奴隶。奴隶贩子把买来或掠来的奴隶,在身上盖上烙印,写上奴隶姓名的缩写做为标记,然后戴上手铐脚镣,像罐头沙丁鱼一样塞进舱里,横渡大西洋。他们根本不考虑奴隶的生命安全,更不考虑奴隶的健康状况。所以,运送过程中,经常是各种疾病凶猛肆虐,还不时流行瘟疫。每当瘟疫流行,患病黑奴就被扔进海里喂鲨鱼。

抵达美洲后,奴隶贩子以高出买价几十倍的价格拍卖奴隶,换取美洲殖民地的蔗糖、棉花、烟草等,然后返航。

非洲黑人是热爱自由的人民,他们不能容忍这种牛马不如的奴隶生活!不少奴隶一有机会就奋然反抗奴隶主,殴打奴隶贩子,或者是逃亡,有些奴隶则宁愿跳海自杀!奴隶们在用种种方式方法表示着他们对这种残忍的贩奴制度的反抗。

在非洲大陆和美洲种植园、矿区中,这种反抗更是频繁。不少时候,奴隶们揭竿而起,共同反对统治者,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一页又一页可歌可泣的壮举!

黑人奴隶日益激烈和频繁的反抗斗争,使奴隶制经济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力的需求更多了,特别是在非洲。非洲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殖民者发现了这块宝地之后,极需劳动力来开采,以赚取更多的利润。于是,19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开始带头掀起废奴运动。

直到19世纪末,奴隶贸易才基本停止,但新的更为隐蔽的名为“自由劳动”的雇佣奴隶制却套在了非洲人民头上。但是,无论如何,取消了奴隶贸易毕竟是跨过了黑人历史上最为丑恶的一步。

启蒙运动的先驱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是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和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1694年11月22日,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法院公证人。

伏尔泰少年时期就读于耶稣会创办的大路易学院,以后一段时期攻读法律,但不久就放弃了,因为他立志成为诗人。他的确有诗人的天赋,他经常出口成章,即兴写诗。由于他写了一首嘲笑贵族的讽刺诗,结果被关进巴士底狱。在狱中,他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1718年,《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成功,他一举成名。

此后的60年间,他一直是法国文学的主要人物。后来,伏尔泰和一个贵族罗昂骑士公开论战,这个骑士唆使一帮恶棍殴打伏尔泰,第二次被关进巴士底狱。伏尔泰答应罗昂离开法国,不久被释放出狱,前往英国。

在伦敦,伏尔泰深刻体会到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比法国封建统治优越。在此期间,他结识英国的文学名士,其中包括杰出的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他尤其喜爱莎士比亚的盖世之作。在学习研读中,他的思想渐具其形。

两年多以后,伏尔泰从英国回到法国。在此后数年中,他写出了歌颂民主和共和制度的历史剧《布鲁杜斯》和反对宗教狂热的悲剧《采儿》,这两部剧的上演都获得成功。在写作的同时,伏尔泰还投资商业活动,积累财富,使他此后得以过着优裕的生活。

1743年,伏尔泰发表了《哲学书简》,在这部书里,他赞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