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时一定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要制定完善并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对金沙江水能资源的开发要严格贯彻《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法规,并针对梯级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单项法规。二是水能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在提高环境效益之上。在开发之前,要求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的《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法》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对全流域的水能、水利资源开发做好环境规划,并引导其在开发时要有效保护好生态环境。三是要强化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金沙江沿岸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四是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体系,472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国家和省立项重点建设的大中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分别纳入国家和省基本建设计划,由国家、省、地、县按比例配套资金;地、县立项建设的项目,由地县负责投入;小型建设项目主要依靠广大群众劳务投入和国家以工代赈,并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事权划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把各年所需资金列入预算,统筹安排,并逐年有所增长。金融部门要增加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贷款,并适当延长偿还年限。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国际社会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二是健全投入补偿机制。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完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办的投入机制。已经建立的育林基金、水利基金和农业发展基金等,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加强征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和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对已经发挥效益的水利水电工程,要按国家规定每年从收取的水费、电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库区及其上游的水土保持;对于投入运营的铁路、公路和矿山开采,根据需要从基建或生产费用中提取一定资金用于辖区范围内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种草;要从水利基金中安排15%左右、小型农田水利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水土保持;“四荒”出让所收取的资金专项用于“四荒”治理开发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按照“谁破坏、谁投入、谁治理”的原则,依法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农田恢复建设费、林地占征用补偿费。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尚未开发的“四荒”使用权有偿流转;鼓励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牵头,兴办联营、联合、股份制果园,林场,牧场等经济开发实体;吸收当地行政事业单位、企业、集体和个人投资投劳,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加快开发的步伐;鼓励科研部门、工矿企业、社会团体投资开发治理荒山;对以木材为原料的企业和单位特别是造纸、纸浆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一定规模的原料林基地;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农民投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劳动积累工;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四荒”使用权有偿流转中优化配置资金、劳力、技术、物资等生产要素,规模经营,共同开发,联合发展。
(三)重视移民安置,维持库区社会稳定
水库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溪洛渡电站、白鹤滩电站、向家坝电站的建设,生态移民人数众多,因此,必须做好移民工作。一是要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在做移民规划时,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原则,在水电站建设的预可研阶段就组织调研队伍深入群众开展调研,了解移民群众的需求,把尽可能多的群众意见反映到移民安置规划中去。二是要制定完善与移民相关的政策法规。使群众性强、头绪多的移民工作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三是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政策,对移民要立足于补偿,着眼于发展,把补偿与发展有机结合。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移民开办企业或企业吸纳移民就业,给移民提供就业门路、教授其就业的技能,鼓励他们从事二三产业或城郊农业,从根本上解决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四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获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加大移民宣传力度,把有关移民的补偿政策、法规透明化,让移民从心底认识到移民对发展水电、促进昭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党和政府所做出的英明举措。
(四)加大科研投入,保障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力
要依靠科技对金沙江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切实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一是各级政府要把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二是在开发水能资源时要保证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科研费用。这笔经费可作为成本费用,按一定比例从电费中扣除,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等。三是鼓励各开发单位加大科研投入,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科研成果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四是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人才建设。培育一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中担任技术标兵。五是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针对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专门研究,储备先进的技术。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沿岸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是要加强沿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沿岸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分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二是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积极搞好社会公众教育。三是要增加宣传设施,组织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四是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六)建立金沙江沿岸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坝址上建坝,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编制金沙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指导水能资源开发和水库合理布局,推动金沙江沿岸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制定水能资源开发方案时,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其对沿岸的森林植被、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开工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使水能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开发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建立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并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预测预报,推知生态环境的可能承受范围,一旦发现其超出警戒线,立刻采取相应行动,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七国内外水能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一)国内外水电资源开发概况
自20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建造水坝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全球已建成近5万座大型水坝,可以说全世界有一半的河流至少建有一座大型水坝。其中中国水坝数量居世界第一,拥有2.5万多座;美国第二,8700多座;日本第三,然后依次是印度、韩国、西班牙等。目前世界已建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是瑞士的大狄克逊大坝,高米;位于塔吉克斯坦阿姆河支流瓦赫什河上的罗贡坝,是世界最高的土石坝工程,苏联时期建的,坝高335米;根据水电装机容量,现在排在前五名的工程分别为中国的三峡、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委内瑞拉的古里、巴西的图库鲁伊和俄罗斯的萨扬-舒申斯克。
目前世界上大约21%的电量来自水电。近45年来世界水能资源开发仍然保持较快的速度。1950年共有水电装机容量7200万千瓦,年水电装机容量19065万千瓦,发电量11650亿千瓦时,1990年达62843万千瓦和21615亿千瓦时,1995年已达70893万千瓦和25325亿千瓦时。45年内,水电装机容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2%。2001年在各国电力系统中水电量所占比重,挪威为99.6%,巴西为86.5%,冰岛为82.3%,哥伦比亚为75.6%(1990年数据),奥地利为71.7%,加拿大为58.2%,意大利为19.7%,美国为5.6%,中国为17.6%。我国的水电比重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水电事业发展极其迅速,2001年装机为1949年的519倍,发电量的381倍,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2.5%及11.8%,即平均不到7年就翻一番。水电在电力工业中的比重,已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8%(按装机)和16.5%(按电量)提高到23.95%和16.5%。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25位和第23位,上升到第2位和第3位。
(二)国内外水电资源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在这些世界着名大坝中,除巴西和巴拉圭在穿越南美大陆经过巴西、巴拉圭、阿根廷3个国家后注入大西洋的南美第二大河巴拉那河上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案例;美国1930年代落后地区水电开发的典型例子是科罗拉多河上建的胡佛水电站工程,从1930年代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在西部大规模修建水电站,如着名的科罗拉多河上的胡佛水电站、哥伦比亚河梯级水电站以及田纳西河上的梯级水电站等。这些水电站的建设对促进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埃及的阿斯旺大坝,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过,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阿斯旺大坝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西部水电开发有重大的意义;还有我国新建的长江三峡电站和476澜沧江上的漫湾水电站。它们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对我们的水电资源开发事业起着重大的启示作用,对我们的水电资源开发事业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态事业协调发展起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1.伊泰普水电站与环境保护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流经巴西和巴拉圭之间的巴拉那河上。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直到1982年才竣工,共耗资200亿美元。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先后经历了两次电力能源危机。出于深刻的教训和对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预计,巴西政府毅然决定同巴拉圭合作在巴拉那河上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自建成以来,伊泰普水电站已在巴西和巴拉圭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伊泰普水电站不仅能满足巴拉圭全部用电需求,而且能供应巴西全国30%以上的用电量,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米纳斯吉拉斯等主要工业区38%的电力来自伊泰普。
伊泰普水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但在生态环境上1982年水库蓄水后还是出了重大事故。14天内,大坝上游两岸顿成泽国,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生态环境系统突然变化。野生动物几乎面临灭顶之灾。营救的场面十分感人。伊泰普公司出动大批船只和人员,前往被淹各地营救各种野生动物。3万头动物因此得以转移、保留,回归自然。
虽然营救是成功的,但也由此可见,建设超级大坝某种意义上是一柄双刃剑,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吸取了教训之后的巴西更为重视环保,巴拉那河的鱼类,可以沿产卵通道上溯到水坝上游繁殖。大批稀有动物也被精心转移护理,保留了种群。电站建设和运行中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在环境教育、自然和生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成专门的环境保护带,实现森林再造计划。伊泰普公司在水坝沿岸植树2000多万株,建造了200~300米宽的林带,使水库边的绿色和热带雨林连成一片,保护了库区的水体。其中有7个自然生态保护区或生物庇护所。为了保护库区环境和吸引游客,伊泰普公司还额外征用了水库周边平均200米宽的土地,以保护水体本身和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个总面积达6.3万公顷的环境保护带内,已栽种了1400多万棵树苗,建立了7个自然生态保护区或生物庇护所。在这个区域内,400多种鸟类和62种哺乳动物得以生存。而且,在库区蓄水前的7年间,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进行了周密的勘查,查到289处历史遗迹,收集了各种文物。
2.胡佛水电站
美国从20世纪始至20年代末,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组织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美国本土年径流量1.7万亿立方米,已建水库库容约1万亿立方米,有效库容约6000亿立方米,对地表水资源有了较强的调控能力。这些工程在除害和兴利两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一是有效提高了主要江河的防洪能力,二是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同时水电、航运、环境、旅游等也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