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共和国没有开闸
23790400000046

第46章 分洪区第二次转移(1)

当前沙市最高水位:44.84米,超分洪水位;趋势:涨

一个真实的“空城计”——《今古传奇》目击今古传奇——女作家在分洪区腹地一次巧遇——夜幕下的“拉网”行动

一个真实的“空城计”——

《今古传奇》目击今古传奇

这是长江第五次洪峰即将来临、荆江两岸特别是分洪区再度紧张起来的8月12日上午,一辆引人注目的依维柯中巴车,涉过沙市轮渡码头被江水淹没了的通道,爬上了渡轮的甲板。说这辆依维柯引人注目,是因为自从6日大转移后封渡以来,除了军车和防汛车辆外,一切民用车辆都是不准过江的,它这成色很新的乳白色车体,夹杂在一船军绿色的军车中间,实在招眼。更引人注目的是这辆依维柯有一个很少见的标志:它车头上印着四个天蓝色的大字——今古传奇。

大概不少读者都知道在湖北武汉,有一家颇有名气的文学刊物《今古传奇》。这家专发古代和当代传奇文学的杂志,代表着全国传奇文学的潮流,发行量一直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这辆依维柯就是这家杂志社的一辆专车,今天是专赴荆江分洪区去采访的。车上是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李传峰、邹明山带领的一群作家和摄影家,男男女女近10人。

渡轮驶到江南的埠河码头,迎接这辆依维柯的是比沙市码头更吓人的水势。一条几百米的通道全被江水吞没了,一些交警就站在深齐大腿的江水中指挥车辆通过。只有几辆军队的大卡车毫不犹豫地冲上水道。有辆小车一上水道就熄火了,一辆早就停在一旁的推土车立刻用它那巨大的铁铲子,托着小车的屁股往前走。依维柯尽管从未有走过这样深、这样长的水道,但它还是义无反顾地驶下渡轮的甲板。它再一次引起所有交警及其他人们的注目:它就像一艘乳白的快艇在水道上冲刺,使人觉得有趣;它头上的那四个天蓝色的大字,更使人觉得新奇。

依维柯进入荆江分洪区后,一幅美丽却是空荡荡的景象扑入眼帘,现在该轮到车上的作家们感到新奇了。参加此行的诗人、《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刘益善,事后曾在一篇散文中记载过他们初入分洪区时的所见:

……水路走过了就进入公安县埠河镇。埠河镇属安全区,镇上店铺正常营业。车子翻过一道堤,上了宽阔的207国道,我们就走在荆江分洪区里了。好美好丰饶好富足的一片家园啊!放眼望去,一袭浓得化不开的绿色由近及远铺向天边,平原在湛蓝的天幕下,在季候风的鼓动下,抖起一面硕大的绿绸。今年是个大丰年是肯定的了。公路旁挺拔的白杨树两边,是半人高的棉田,棉桃累累。还有青麻如绿色长鞭指着天空,蔗园已有甜香飘散,中稻黄穗期,欲黄还青。梨园里,大沙梨成团成簇挂在枝上。鱼塘里肥鱼跃水,藕塘里荷叶田田。在绿色中,是散点状的村庄和街镇,三层楼两层楼的民居,也有平房,玻璃门窗和木质门窗洞开,楼房外墙镶嵌的马赛克在阳光下耀人眼目。有鸡鸭在屋前散步,有肥猪在村中遛达,却没有老人在树阴下纳凉,没有小儿在门前嬉戏。

我们进入的是个无人区,是已经撤离了人员的土地和村庄,是要准备泄洪装水的荆江分洪区。

刘益善的这段描写,就是分洪区大转移后的那些日子,凡是从沙市过江进入分洪区的人们所见的景象。不过,207国道穿越的还仅仅是分洪区的边沿,最震撼人的大转移后的景象,还是在分洪区的腹地。

于是,就在当天下午,这辆依维柯又出现在分洪区内的公石公路上。公石路是穿越分洪区腹地的一条省级公路,修筑的水平实际上不亚于207国道。这是分洪区内最主要的转移路,跨越曾埠头、杨家厂、麻豪口、裕公、藕池5个乡镇,其中位于分洪区腹地而又没有安全区围堤的镇子麻豪口,就在这条公路线上。

头顶今古传奇四个字的依维柯,沿着公石路驶向分洪区的深处。此时沿路上的景色要说比初入分洪区的景色更美,因为这一带更具丰年的田原特色。但长江第五次洪峰正在向荆江逼近,已传出今晚要准备开闸分洪的消息,分洪区内清理回流人员的“拉网”搜寻就要开始。作家们早没有欣赏田原风光的好心情了,依维柯此时也像一位危险地带的闯入者,勇敢但毕竟是怯生生的,在这分洪区腹地左顾右盼似的缓缓而行。

此时说分洪区是无人区是不大确切的。这不,公路上的交叉路口,已出现警察岗哨了。这些警察每当望见这辆竟胆敢在这个时候闯入分洪区腹地的依维柯时,总是如临大敌般握起警棍挡在路中。当车渐渐近了,警察们望见车头上从来没有见过的今古传奇四个大字,又觉得很新奇。最后当他们看清车头驾驶台玻璃上贴着一张特别通行证时,才又不得不闪身让车开过去。

公路上除了走一段出现一处警察岗哨外,再就是偶尔出现三五成群的农民,或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或拉着板车,或挑着担子,还有的开着手扶拖拉机,神色匆匆迎着依维柯而来,他们都是6日大转移后见没有开闸分洪又回流返家的。作家们没有见过6日的大转移,此刻见到这样的场面已很受震动了。不过迎面而来的这些农民,似乎对这辆依维柯包括它头上的四个字并不感兴趣,他们只顾默默赶路,人人一脸茫然。

依维柯一直逆着这些匆匆的人流往分洪区深处行驶,公路上的人影渐渐稀少了,无人区的感觉又开始袭上作家们心头。车越往深处走,就是越走近“拉网”的时间,也可以说是越走近开闸分洪的时间,作家们心情也开始暗暗紧张起来。

啊,公路前方的地平线上,忽然平地而起的冒出一座镇子,望去好靓丽。那五六层高的楼房上,铝合金玻璃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彩色瓷砖和马赛克装饰的墙体,在阳光下更是五光十色。特别是那横空而过的高压电缆和那高耸入云的电讯铁架,更显出这个镇子的现代化气息。

这是座崭新的农村集镇。分洪区腹地竟然有这样一座漂亮小镇,作家们吃惊不已。

更让作家们吃惊的是车驶近街口时见到的情景:望去一条笔直的街道楼房、店铺林立,但整条街道不见一个生灵!所有的楼房门窗洞开,所有的店铺门窗洞开,它们的主人、它们的顾客,竟一个也不见。

这简直就是《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情景。

依然前行。此时整条街道上一切都是静止的,只有依维柯才是个运动着的活体。街道两旁的洞开的楼房和店铺,像肃立着的两排仪仗队,在默默地向它行注目礼。在阳光及街道两旁各种反射光的映衬下,它乳白色的车身显得特别耀眼,车头那四个天蓝色的大字显得尤其醒目。

头顶今古传奇四字在“空城计”的情境里独行,这不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今古传奇吗?

只是车上的摄影家们当时只去注意车外的镜头去了,忽略了他们自身的这个镜头。

女作家在分洪区腹地的一次巧遇

依维柯在这静得可怕的无人小镇缓缓前行。车行驶到一个十字街口,终于在左边的另一条街上看见了几条人影。依维柯扭头拐进这条街停下来,作家们迫不及待地走下车,有的站在街心开始观望,有的走向坐在街边一家店铺前的几条汉子。

陪同此行的公安县文联的同志向作家们介绍:这个麻豪口是分洪区腹地一个最低洼又没有安全区围堤保护的镇子,开闸分洪后整个镇子将会陆沉。本来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加上1954年首次分洪后,原来的镇子不存在了,但以后40多年再没有分过洪,一个新的镇子渐渐在原来的镇址上复苏了。特别是最近三五年间,镇子日新月异,成为分洪区腹地一个亮点。

听着县文联同志的介绍,望着眼前这座美丽的小镇,想象着即将铺天盖地而来的洪水,作家们无不感到惋惜。当听县文联同志继续介绍说这个小镇出了个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这个王竹溪就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时,作家们更是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