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23886000000001

第1章 概述(1)

我园幼儿科技教育理念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纲领性文件的精神,我园自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参加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幼教子课题“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在总课题组和幼教课题组的指导下,我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被总课题组评为“科技教育示范园”。同时,为进一步拓展《科普纲要》的研究,我园自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参加了“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工作,我园获得了“优秀成果奖”。自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园申报了国家“十一五”课题“幼儿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继续将课题深入研究。课题的实施,提升了我园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也给我园的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推动了我园的课改实践。下面,将我园科技教育的实施理念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理念一:以“科技素质的养成”为主旨。

幼儿科技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指幼儿个体对当代科技知识及其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提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并有一定的探索自然和奥秘的兴趣以及有一定的创新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其养成的内容主要概括为科学认知、科学情意、科学操作等三个方面。在实施幼儿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努力把握好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合理调控,既要充分认识幼儿的内在素质的个别差异,又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手段推动幼儿把外在获得的东西进行内化,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未来科学家应该具备的个性生理和心理品质。

理念二:以“开展潜能,学会学习”为主要任务。

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学会学习,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对幼儿来说,“学会学习”不仅是“会听”“听会”,更是“学会”“会学”。会学是自我学习、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就是自我开发学习潜能。教师要抱有“儿童有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的态度,无条件地珍视幼儿的世界、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使幼儿获得自由发展。幼儿科技学习的潜能应当反映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在科技教育中应培养幼儿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创新等,才是对幼儿终身学习有益的。教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现实水平和潜在的接受能力,设计目标、内容,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会学习”;要变革方法,多提出“问题情境”或“任务情境”,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使幼儿想学、要学、喜学、乐学。

理念三:以“幼儿的学习”为主体。

幼儿学习科技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科技知识是由幼儿主动获得的,不是由外界灌输的。幼儿获得科技知识、认识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科技教育的着眼点是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知识。为此,必须注重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发现问题与观察问题的技能,强调时间、空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学习和掌握。教师的任务是认真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类型,改善和创设学习环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励和引导幼儿提出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教师的科学指导在于启发和鼓励幼儿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教师要相信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幼儿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线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理念四:以“身边的科技教育”为主要内容。

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理性沉积物,科学存在于生活中。人在科学世界里所获得的理智发展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有意义,幼儿对他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充满着好奇与探索的激情。因此,只有当科技教育的内容是幼儿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时,幼儿才可能更好地接受,也只有生活化的科技教育才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对幼儿进行科技教育,旨在让幼儿充分理解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关系。因此,我园科技教育内容既要有现代生活气息,又要与幼儿各阶段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经验背景,选择看得见、摸得着、经历过、感觉得到的科技教育内容,既使幼儿产生观察、认识、熟悉、理解生活的兴趣,又能使幼儿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发现和感受生活世界的神奇,从生活中发现这些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使周围的生活世界为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感受和理解科学提供最丰富多彩的背景和环境,从而激发和保持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其为培养幼儿的科技素养服务。

理念五:以“做中学”为主要方法

“做中学”是一种针对科学教育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科学结合。“学”强调对幼儿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养,体现以幼儿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做”就是研究“怎么做”“做什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解决问题、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常要运用实验和操作的方法。教师善于观察,从幼儿的言谈和行动中把握它们的兴趣、疑惑和实际水平,从而提出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又有价值的课题,提出确实能够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的问题;要慎重对待孩子的猜想过程,注重幼儿探究科学的过程,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体验科学的精神;合理把握指导的尺度,不妨淡化对“完美”的追求,试着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失败和摸索中学会更好的方法。

理念六:以“展示幼儿多元智能”为过程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拥有多种智力,所有正常个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所有智力。人的差异主要在于这些智力组合的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儿童身上的7种(或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在一起,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智力长项,也有自己的智力弱项。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包含了幼儿能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了解周围事物。所以,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就不仅是只使用逻辑——数理这一种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以及音乐——节奏智力都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且每个幼儿的表现都不一样,每个幼儿表现的智力强项也不相同。因此,科技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差异,从多角度提供不同的机会让幼儿去实现个人的潜能,让每个幼儿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到科学活动中,以最适合自己的独特方式学习科学,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理念七:以“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科学的核心是科学探究。探究能力是幼儿以任务或问题的情境为线索,通过亲自参与的实验操作、相关信息的检索和整理、群体讨论或个人思考、社会实践和实地观察等,在认知过程中,得到结论的能力。幼儿科技教育是要让幼儿乐于并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发现身边事物的科学现象,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思辩方法探知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尝试、探索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运用所认识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以及应用科学原理进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培养幼儿大胆质疑、敢于提出独创性见解的精神,大胆尝试、敢于改进创新的精神,发现疑点、提出问题和从不同角度和运用不同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资源等能力。教师要引导幼儿明确问题,明确用什么方法去探究。在幼儿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把思考和探究的结果表达出来,为幼儿提供质疑、释疑的机会,拓宽幼儿的思维空间。

理念八:以“资源开发与建设”为支撑。

随着科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课程理念的变化,幼儿科技教育更加凸现活动化和弹性化。需要的是给予教和学两者都有充分主动权的、更加广泛的,能生成教者与学者更多的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幼儿科技教育是通过幼儿和资源进行接触的“媒介化活动”实现的。因此,资源对幼儿的观察、尝试、探索、实验、表现等具体活动应起到支撑和丰富的作用。并且,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和实践后逐步积累、完善、成型并拓宽学习资源。为此,我园在进行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大量安全、有用,能用、实用的、具有技术含量的具有指导性、多样性、系列性、结构性、大容量、全方位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开发与整合环境资源、人际资源、社区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等资源,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在合作中、在社会中、在支持中学习。

理念九:以“科学-技术-社会”(“STS”)思想为指引。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及发展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在此思想的指引下,我园将幼儿科技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课程改革、幼儿与教师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重视知识、方法、操作、技能的结合,加强科技教育。

《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

(3-6岁年龄段)

编者注:《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2001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3-6岁年龄段由徐子煜主持、张晓怡等参与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