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23886000000014

第14章 案例研究(12)

我对孩子们说:“这里是我们前几天准备好的玩水材料。有一孔的、有二孔的、有三孔的……,我边说边和幼儿一起观察材料。观察完材料后我拿起一个一孔的瓶子提问:“这里有一个一孔的瓶子,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瓶子装满水会出现什么事情”?有的小朋友说会有水流出来。“那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水流出来的样子会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水是会喷出来的,有的说会喷得很远……“现在请小朋友将你猜想的记录下来吧”。

随后,我向幼儿介绍了记录表格。

猜想,是人们对所要了解的问题提出的一个猜测性的、尚未验证的答案。猜想,对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首先,猜想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科学探索活动空间。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后都希望能够是正确的,为此他们就会迫切地想要通过探索来验证。幼儿提出的猜想越多,他们想要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的空间就会越广阔。

其次,猜想使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注意力增强。幼儿注意力保持的时间较短,科学探索活动却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如果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活动很难持续进行。但当幼儿自己提出了猜想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会很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尤其是当其他人提出了和自己不同的猜想时,就更想知道是谁的猜想是对的,这就形成了幼儿一种探索的持续动力,推动幼儿较长时间地关注活动。

再次,猜想支持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兴趣。猜想是幼儿自己为寻求问题答案而提出的,他们会很认真地去验证自己的结论,希望自己猜对了。这一过程必定会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

最后,猜想使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使探索活动更具实际意义。如果我从幼儿的猜想中发现其以往相关的经验太缺乏,那就需要及时调整活动了。

接下来幼儿各自将自己所想到的记录在表格上。有的幼儿能较形象地画出自己所想的;有的幼儿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而不知该如何下笔;有的幼儿将水画成喷射状的;有的幼儿画成滴水状的……

了解幼儿是我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只有了解了幼儿,我才能及时调整教育目标,恰当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言蔽之,就是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从幼儿的表现中,我了解到了幼儿有关水的经验的大致情况。总体上看,本次活动是具有可行性的,绝大多数幼儿具有相关经验。

完成猜想记录后,我提出了玩一孔瓶的要求,每人一个瓶子,两人一组进行玩水;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的情况与你刚才猜测的有什么不同?

既然是科技探索活动,玩水就不能是漫无目的的玩玩而已,如果幼儿养成这种习惯,必然给其多方面的发展都带来消极的影响。试想,如果观察某一事物的目的都不明确,那我们会发现什么,又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所以,我认为幼儿科技教育中应特别关注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而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小朋友们两人一组开始动手操作了。有的幼儿将一个瓶子灌满水后,在仔细地观察着;有的两人配合将一个瓶子灌满而另一瓶子不灌满,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一起,对比观察两条水柱有何不同。几分钟后,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了,我组织幼儿分享、交流各自的感受。欣欣小朋友说“当我把瓶子灌满水后会从小孔里喷出水来,刚开始的时候喷得很远可是越到后面喷得越近了”。这时我问:“那你发现了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吗?欣欣略一思索答到:水越来越少了。接着,欣欣马上把自己发现的这个惊奇记了下来。

为什么要记录?记录是种依据。通过记录能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另外,记录有助于幼儿自己建构知识和经验。系统的记录可以使幼儿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并且可以从前后的记录对比中发现问题。

记录还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学习、经验分享等作用。当我请幼儿来讲讲自己发现的问题时,幼儿都会自觉地看着自己的记录来讲。

我提问的目的是想试探幼儿是否了解到水深与水柱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瓶子里的水越多从小孔中的喷出的水就越远;瓶子中的水越少从小孔喷出的水就越近,但是幼儿没有得出类似的结论,这说明此问题提出的时机不成熟。

提问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恰当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提问的形式也同样值得探讨。以上我用的是种开放式的提问,开放式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自由地去思考,得到的回答也比较丰富;封闭式的问题幼儿只需回答是或否,使用太多会限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幼儿被动、依赖的心理,所以在科学探索中更不宜多用。但有时也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我把握好度。

有些幼儿观察到两个瓶子装不一样多的水,那么两个瓶子孔中喷出的水柱是不一样的,水多的喷得远,水少的喷得近。

幼儿分享交流完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最初的猜想进行对比。

从幼儿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幼儿确实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仔细观察的,虽然还不能发现事物的内部关系,但是为此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

紧接着,我请幼儿再次猜测:“两个孔的瓶子装满水后,两个孔的水柱会是怎样的?”这时,我发现,一部分幼儿将瓶子上面一个孔喷出的水柱画得比下面孔的水柱离瓶子近些;有一些幼儿画得正好相反。

也许一些幼儿已能模糊地感觉到水深与水柱之间的关系,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果能帮助幼儿将这一模糊的感觉提升到其认识的层面,那么就能真正起到幼儿自己建构知识的效果。

接下来的操作探索中,幼儿非常投入。有的幼儿转动瓶子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喷出的两条水柱;有的用手来试探两条水柱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幼儿继续专心致志地玩着。不一会儿,他们陆续回到座位上,认真地记录着自己的发现。都记录完后,在我的组织下幼儿展开了再一次的交流。不听不知道,一听还真不错!幼儿观察发现的问题可不少,如装满水后,刚开始的时候瓶子上方的孔喷出的水柱没有下方的水柱喷得远,可当瓶子里的水越来越少的时候,上面的孔不再喷水了而是沿着瓶子外壁流出水来;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两条水柱,下面的比上面的射在手上感觉力大一点、疼一点;另外有些小朋友观察到,下面的水柱比上面的水柱喷的时间要久些。幼儿的记录也是各不相同,有的用粗线条表示下面水柱,用虚线示意上面的水柱;有的把下面的水柱喷射的弧度画得小点,上面的水柱弧度画得大一点,两条水柱呈交叉状等等。当幼儿都完成记录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瓶子装满水后两个孔离水面是一样深的吗?

在幼儿观察到了上面所说的一些表面现象后,为了能引导其进一步领悟到内在的规律,我提出了“瓶子装满水后两个孔离水面是一样深的吗”这一封闭式问题,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目的是将幼儿的思维导向核心问题上去。

幼儿回答说,上面小孔离水面浅些,下面小孔离水面深些。这时我马上提出了下一个问题:上面离水面浅一些的小孔喷出的水柱和下面离水面深些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有什么不同?(开放式提问)绝大多数幼儿回答说上面的水柱喷得近,下面的水柱喷得远。为了巩固幼儿得出的经验,我和幼儿一起重复了这一试验。重复试验的时候我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沉默一阵子后就开始叽叽喳喳讨论开了,有的幼儿说,深水里有个“大力士”,把水从孔里使劲往外压,所以水会喷得很远;浅水里只有个“小力士”没有深水里的“大力士”力气大,所以它压出的水喷得近一些……

此时,幼儿似乎意识到了水里面存在一种“力”且水越深“力”会越大。为了验证幼儿是否形成了这一经验,我提出了请幼儿预测钻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孔的瓶子装满水后,三条水柱喷射的远近会是怎样的?幼儿记录好后我巡视一圈,发现幼儿的预测基本上都准确,这说明,幼儿掌握了这一规律,或说建构了这一经验。

接下来是幼儿的验证操作,进一步巩固这一经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面两个环节由幼儿自由猜想后,我都引导幼儿用实验和记录对比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因为,在实验操作中验证,不仅使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会让幼儿更快地走近科学,在操作中亲身感受科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要给幼儿充分的验证时间,等待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在幼儿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想的过程中,我并不急于去给予提示,只有当幼儿走进误区停止不前、无从下手时,方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因为,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和对比的过程中,需要思考,需要自己去发现,我要给幼儿充分的验证时间与思考空间。

关于水压的环节在此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让幼儿思考了一些问题,“日常生活里你能找出什么与‘喷水’有关的现象?”小朋友们真不简单!有的说,接水喝的时候(幼儿园用桶盛开水);有的说,“生病打吊瓶也会从针孔里喷出药水来”;有的说,“幼儿园和家里的水龙头都会喷水的”;还有的说,“用水壶浇花的时候会喷出水来”,等等。当幼儿说到用水壶浇花时兴趣高涨,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比较有技术性的问题,原来幼儿园一放假,班上种植的一些花啊草的就没有人来浇水了,特别是黄金周长假回来后,一些花草都没精打采的,何不利用“水的压力”这一科学规律来想一个方法,在没有人在的情况下也可以给花草浇水?想到这里,我就和幼儿一起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一起确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内容:设计、制作灌溉器。

之所以用“喷水”一词而不用“水压”是因为我存在一个疑惑:有没有必要告诉幼儿水压这一概念?思考后,还是觉得用“喷水”这一词比较形象,较适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设计、制作灌溉器”就是我与幼儿共同生成的活动。

生成教育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的课程,它植根于孩子的兴趣点、需求点和关注点上。尤其是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当我们以开放的态度组织孩子们活动,就会发现它会象雨后春笋般的呈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觉、有双聪慧的眼睛去发现、有颗智慧的头脑去分析。

生活中与水有关的科技现象比比皆是,且水所能生成的技术性问题也异常丰富的,所以我认为,开展“水”这一科技专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深入开展下去,幼儿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课题组:“做中学”科学教育过程与研究策略,《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6期。

中班科技教育叙事故事

奇妙的降落伞

吴海琳

降落伞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得少,但又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好奇降落伞为什么能够在空中慢慢的飘落下来?有一次我看见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争论着什么,我轻轻走过去,原来他们在说着有关降落伞的问题。森森说:“我昨天在家看了《蓝猫》碟,里面有降落伞,很好玩的。”悦悦说:“我也看了,好高的,那个降落伞是鼓鼓的。”涛涛很好奇的问:“什么是降落伞?它长的什么样子呀?”森森看见其他小朋友很想知道的样子,很自豪的回答说:“这还不知道呀,就是那个样子呗。”这一说几个小伙伴都叽叽喳喳的喊起来……看着他们有的洋洋得意,有的干着急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下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我身上了,他们马上围拢过来,拉着我的手迫不及待的问着:“老师,降落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呀……”

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科学研究课题。首先孩子们对降落伞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获得有关知识,其次,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制作降落伞对于他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思维还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必须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我们认为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得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直接经验。

因此我们选择了制作降落伞的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初步了解降落伞的作用;在操作中认识降落伞的结构;提高动手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初步的比较,判断和分析能力。同时我们感到制作降落伞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老师要知道孩子在制作降落伞时的技术难点是什么?经过反复思考我们认为难点应该放在降落伞的伞面与伞绳的连接位置上。

我心中有了目标后,就从网上,书上找到了一些降落伞的图片资料,让孩子们观察认识什么是降落伞,降落伞是做什么用的。并讨论制作降落伞所需要的材料。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想法,有的说:可以把伞绳系在伞面上面,有的说:可以用针线把绳子缝在伞面上面;还有的说:可以用胶水把绳子粘在伞面上面……

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强烈的渴望和需要。幼儿想要感知的冲动和想要了解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制作活动中。

第一次尝试活动:根据孩子们的讨论,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很多制作材料(塑料袋,纸皮,各种布,保鲜袋,各种纸;各种绳子等工具)当孩子们走进操作间的时候,显得很兴奋,他们东看看,西瞧瞧,不知道用什么材料才好。森森拿起一卷保鲜袋,用力的扯下来,边扯边说:“我用这个,这个很轻的,肯定飘下来很慢很慢的。”雨菁拿了一个漂亮的塑料袋,坐下来很快做起来;悦悦拿了一块小小红色的塑料纸,开始寻找其它工具……孩子们很专注的进行操作活动,这时我发现悦悦把那块小小红色的塑料纸的边缘往一起收紧,我走过去问:“悦悦,你想怎么做降落伞呢?”悦悦说:“我想把它们系在一起,我看见的降落伞就是这样鼓鼓的,老师,你帮我用绳子绑起来吧。”我说:“好。”我们一起合作,悦悦把四个角收紧在一起,我帮她用绳子系好,她在绳子下面又用透明胶连接一根长绳,高兴的跳起来,:“我做好了,我做好了!”

在幼儿科技教育中,教师给与孩子的是一种支持,一种引导。有效的提问或帮助,可以鼓励和引发幼儿的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