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研究及意义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对一个教育教学问题和决定的再现和描述,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
(二)什么是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具有问题性、故事性和典型性的教育实例进行理性分析;在教育界,所谓案例研究,就是将教育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案例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即用教育理论解析教育实例、解读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是教师重新认识那些事件、整理思维、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对教育实例进行深度解读,对已有的教育实践进行理性开掘和理论解释。
在幼儿科技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以典型的、代表性的个案和活动案例、教学案例的形式,解决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以促进教师们从理论向实践的转移与实践向理论和理性认识的提升。
(三)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教师经验总结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反思和总结写得越是概括,与教育事实和有效经验的联系越少。案例则不然,它一开始就要求讲故事,使幼儿教师有话可说,而在幼儿教师讲故事中自然流露了某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涉及教育经验的性质,涉及教育经验怎样被认识、被表达。
1.由幼儿教师的工作背景所决定: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及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教师适应这三个工作背景,需要积累大量的案例。
2.由幼儿教师的知识背景所决定。教师的默会知识存在于个体经验和嵌于实践当中的,是不明确的难以言传的知识,案例研究能重新建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关注默会知识的建构,让教师们在看中学、听中学、想中学、议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努力做到听懂了说出来,会做的写出来,要积累并撰写研究案例。
3.案例以教师的实践知识为主,是教师叙述个人在专业生涯过程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技巧、期望、关注、重要事件经验等。优秀教师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智慧”需要通过案例加以传递;同伴的经验可以通过案例让大家共享;教师“实践共同体”活动借助案例的交流、探讨,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从而提高行为问题化技能和建构性反思的技能。
二、案例与解读
重点研究案例
中班科学活动“彩棒站起来”案例研究
——用一个个问题推动孩子的科学探究
一、活动的由来
幼儿园的操场上新种下几棵芒果树的幼苗,细细的树身好像是那么的弱不禁风,全靠那三根竹子撑着它,早上孩子们出来做操时就发现了,“咦!这几棵小树为什么要绑着三根竹子呢?”“怕它被风吹倒了”有孩子回答,“是呀!我家住的小区里的小树也是这样的”孩子们对自己的发现总是能观察研究半天,听着他们的讨论,让教师萌生了设计科学探索活动《让彩棒站起来》的想法,在活动中用一个个有效的问题推动孩子们的科学探究。
第一次教学实践:
二、活动的目标
1、在玩的过程种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彩棒站起来,对“三角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2、初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
1、彩色木棒若干、橡皮筋若干条、小块草皮
2、彩色笔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教学实践:
(一)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
教师:我们和彩棒一起玩游戏,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彩棒在桌子上站起来呢?
过程实录:活动开始了,孩子拿着手上的十根彩棒和一条橡皮筋忙碌起来,有的孩子从最多开始做实验,有的则相反;有的孩子很随意的想用几根就几根.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从孩子的操作中发现孩子们思维的不同,有的孩子的方法很有条理性,一根根地递增或递减,然后记录;而有的孩子比较盲目,想到多少拿多少;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孩子的操作中及时发现,让孩子最后在比较中找到最佳的科学方法,这才是让孩子真正获益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分享初次探索的发现
教师:“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呢?”
让孩子们讲述玩的过程,既可以整理孩子们的思路,也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实录:孩子一边说一边摆弄着,孩子们是聪明的,很快他们发现彩棒数量越多,绑在一起时站得越牢,随着彩棒数量的减少,就站得越来越不稳了,但是他们希望成功的信念支持着他们想各种办法让彩棒站稳!乐乐就是想让一根彩棒能够站起来,他把橡皮筋一圈圈地全部绕在彩棒的最下端,把彩棒的接触面扩大,彩棒摇摇摆摆勉强站稳,刚想欢呼的乐乐还没喊出“成功”,彩棒就倒了!
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也是教师所要学习的,孩子科技教育所要培养的不就是孩子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吗?他们就是在反复的尝试和探索中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的.
(三)孩子再次探索
过程实录:彩棒的数量到了六根左右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即使把彩棒紧紧绑在一起,彩棒也站得不太稳了,怎么办呢?这时,我就跟孩子们说:“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它站稳点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再加条皮筋会站稳点,有的想放弃,认为六根是站不起来的……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及时介入:“将彩棒的底部分开试试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孩子们马上拿起彩棒试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孩子喊“我的成功了”!
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能帮助孩子拓展思维,拓展思维并不是让我们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艺术性的指导能让孩子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增强,孩子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孩子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孩子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孩子的,而是孩子自己获取的。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孩子分步讲解和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孩子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从教师的提示中孩子们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方法,他们在以后的试验中发现了“三角架”的现象。
(四)分享再次探索的发现
过程实录:孩子们尝试用五根、四根、三根……并忙碌地记录着!接着孩子们把自己的记录表格都拿过来了,进行了分享和讨论。幼儿的记录方法和结果在展示板中一览无遗,有的孩子的记录让大家一看就明白,而有的则比较混乱。针对孩子的记录我们又展开了讨论,在观察比较中孩子们选出了最科学最好的记录方法。
其实孩子们是在互相学习中进步的,有很多学习方法并不需要教师来教,让孩子在互相观察、比较中去发现最佳的最适合的方法,这对孩子们来说不但更好掌握学习的方法,还体验了向同伴学习、与同伴分享的快乐,我想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培养吧!
(五)小结、延伸
活动实录:实验的结果大家并不是一样的,有的是三根、有的是四根……,让孩子们进行了自己结果的展示后,孩子们终于发现,至少要用三根彩棒才能站起来,而且要让这三根彩棒站稳了必须是底部要撑开成一个三角形,在活动的最后孩子们还观看了一些生活中“三角架”的运用。很快就有孩子说我们孩子园新种的小树就有三根竹子撑着……看来孩子们知道了“三角架”运用的目的!
曾经设想过让孩子先来观看这些图片,然后实验,现在想想如果真是先看后实验,会不会就看不到孩子们在实验中的探索和争论了呢?所以让孩子去尝试是很重要的,让他们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继而去找出如何解决问题。对孩子来说探索的过程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孩子科技教育应注重孩子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孩子不断学习的能力。如果通过科技活动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如果孩子们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孩子学习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来帮助孩子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在观察、讨论不同的记录方法时通过比较找到更科学的方法,孩子经过自主探索获得的经验比教师的直接传授来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孩子科技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成为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发现教师自身的引导还是比较局限性,可以更放开思路。例如:教师没有必要一步步引导孩子逐步的从多到少,可以让孩子们去尝试一根或多根彩棒的站立。孩子们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观察、比较中去发现最佳的最适合的方法对孩子们来说不但更好掌握学习的方法,还学会向同伴学习、与同伴分享的快乐,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二次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活动后,有专家提出可以让“三角架”承重,这样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理解。几位教师在一起商量、讨论,认为如果加上承重内容,这个活动就比较适合大班孩子,因为这其中包含的技术含量更高,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掌握的,而大班孩子喜欢探索,喜欢提问,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选择了大班孩子再次进行教学活动。
与第一次一样,活动开始是以游戏引入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过程实录: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加入了统计以及让“三角架”承重的内容,孩子们在活动中很开心,也很投入。时常提出问题,教师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很快掌握了“三角架”原理。
在活动后进行反思时,我们出现了争论,“三角架”的承重问题、皮筋固定位置问题、固定松紧问题、承重物问题等等。外界因素太多,干扰了孩子们的学习,活动的重点不突出,整节活动显得比较杂乱。
第三次教学实践:
教师在第一、二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三次的活动。对活动目标作了调整为:
1、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根彩棒稳定站立的现象,初步感知三角架的原理。
2、了解三角架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开始一样是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孩子的对活动的表现跟前两次相似,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活动内容,但怎样才能使这个活动更精彩,更有教育价值呢?我们再次进行反思,改进教学计划。
我们认为教学要简单化,材料要有效的帮助提升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干扰或打乱了孩子的思维,这样的材料最好不采用。
经过大家的反复思考,分析,最后还是决定简化活动内容,把这次活动放在中班进行。
活动的过程也相对简化了,调整为:
1、让孩子想办法让彩棒站起来。(引起兴趣)
2、尝试只用三根彩棒进行操作。(增加难度)
3、教师:用三根彩棒一定能够站起来吗?出示直线(提出疑问,孩子思考、判断、实验、得出结论)
4、小结: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根彩棒要上面固定,下面分开才能站稳。
5、连线游戏,初步感知三角架概念。
6、讨论:生活中的三角架。
教师指导与孩子探索的步骤清晰地体现在:
1、你能将彩棒站起来吗?
2、你能不能用最少的彩棒站它们站起来?
3、你看看站起来的彩棒的三个支点都是什么形状(画图表示)
4、所有能站起来的彩棒都放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不能站起来呢?
让孩子连线,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使有关三角架的知识的得以类化,比教师单纯的说教孩子更易接受。
5、联系生活: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支撑物,看看它们是怎样牢牢地支撑起物品的。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活动结束了,让教师没想到的是,每一次的操作活动,都会有让教师出乎意料的结果。在孩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有意识地用一个个问题推动孩子的科学探索。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孩子把已知与未知的东西联系起来,激起孩子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在这个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了“三角架”这一现象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索的精神和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的态度,孩子科技教育注重孩子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孩子不断学习的能力。如果通过科技活动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如果孩子们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孩子学习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来帮助孩子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在观察、讨论不同的记录方法时通过比较找到更方便、更好的方法,这比教师的直接传授方法要好的多!孩子科技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成为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三角架的原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但是通过借助数学符号语言“三角形”将原理更加形象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连线游戏更是增加了活动的乐趣,让深奥的原理变得浅显易懂而富于乐趣。
可是,在活动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时教师没想到,这也正是教师在和孩子一起探索中孜孜不倦、始终如一保持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总会给教师带来很多乐趣,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发现了教师在设计这个活动中对目标的制定还不够完善,活动前的预想和前操作还是不够全面。
从活动的一次次反复实践和提升中,认识到教师问题适时的提出,对指导孩子的科学活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得到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初步研究经验,这是教师最大的收获。
执笔:李琴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压缩放”案例研究
——教学内容的简约性和材料的选择性
一、活动的由来
在一次关于“垃圾分类放”的谈话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说:“爸爸告诉我,垃圾送到垃圾场要压缩的。”“压缩”这个词马上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他们纷纷七嘴八舌的说:“垃圾场里的垃圾为什么要压缩呢?是怎么压缩的……”,孩子们的议论同样也引起了教师的兴趣,何不以此为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