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二首
其一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其二
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注释】
[1]《鲁迅日记》1933年8月21日:“午后为森本清八君写诗一幅,云:‘明眸越女罢晨妆……’又一幅云:‘秦女端容理玉筝……’。”诗中“理”作“弄”,“但”作“独”,“经”作“动”。
[2]越女:泛称出生在江浙一带的女性。
[3]荇:荇菜,见《莲蓬人》注。
[4]刘禹锡《踏歌行》:“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5]晴江:极度干旱下的江流。
[6]秦女:泛指生长在陕西的女性。
[7]理:乐家温习乐曲。
[8]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9]冰弦:透明如冰雪的琴弦。
[10]奔星:《尔雅:释天》“奔星”注:“流星大而疾曰奔。”
【解读】
1933年,长江北部数省一片汪洋,南部数省旱情如火,而国民党当局忙于“剿匪”,民不聊生,饿殍遍野,难民潮水一般地涌入上海。很多背井离乡的年轻女子,走上街头弹琴卖唱为生。这两首诗就是写这些穷苦女子的。
第一首写一个柔弱的来自江南水乡的歌女。清早起来,梳妆既罢,这个明眸善睐的女子,想起了自己荇草浮动、荷风飘香的家乡。在家乡,她也许曾有过快乐的歌唱,有过美丽的梦想。而今,她站在异乡的街头,唱着流行的新曲,脸上却没有快乐的表情。因为家乡如火的旱云扑向了早已干涸的江河,亲人们或者被迫流离异乡,或者在家乡苦苦挣扎。“唱尽新词欢不见”典出刘禹锡《踏歌行》,但在刘禹锡的诗里,是描绘月出之时年轻女子结伴出游的情景,在鲁迅的这首诗里,是表现强颜欢笑的伤痛,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第二首写一个悲愤的来自西北地区的琴女。夜幕既垂,她面容肃然,轻轻地弹奏着玉筝,在清爽的夜风中,她美妙的琴声让梁上的尘土都仿佛在跳跃。这悠扬的琴声突然大变,“须臾响急冰弦绝”,哀怨之音突然急促起来,响到极点处,冰弦断裂,戛然而止。这一句让人很自然地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段:“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愁苦在火山般的爆发后,落入深深的沉寂之中,让人压抑而茫然。但紧接着琴声起来了,“但见奔星劲有声”,激越的琴声达于天外,像是“奔突的怒火”猛然爆发。
这两首诗写了一早一晚两种环境之中的、一柔一刚两种类型、一南一北两个地区的歌女,形成了巧妙的对照。而她们或忧愁或悲愤的歌(琴)声,都是对时代的有力控诉。
无题
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注释】
[1]《鲁迅日记》1933年11月27日:“午后得河内信,为土屋文明氏书一笺云:(略)。”
[2]清采:兰花。
[3]湘灵: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又名湘夫人,由溺湘水而亡的舜妃化来。
[4]九畹:泛指广大的田野。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句,东汉王逸注:“十二亩曰畹。”
[5]《楚辞·渔父》:“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6]萧艾:恶草。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7]迁客:被放逐的人,这里指革命者到处流亡。芳馨:兰花。屈原《九歌》:“折芳馨兮遗所思。”
【解读】
这首诗,有很多不同读解。有的说诗用了不少屈原的诗句,是写屈原;有的说鲁迅借兰花咏志,是写他自己;有的说诗歌咏的是兰花,虽然是托山本初枝转赠给一位未曾谋面的日本朋友,实际上是写给喜爱兰花、笔名“幽兰”的山本初枝,借兰花来歌咏她的风采。而周振甫认为这首诗是写瞿秋白:“这首诗的大意是指秋白同志的一枝富有才华的笔,在上海的反文化‘围剿’中取得胜利,给革命根据地人民以很大的安慰,同时革命根据地广大人民坚贞的革命斗争精神也给秋白同志很大的安慰。虽然奈何不得特务的纵横,但是秋白同志在粉碎文化‘围剿’中仍然播下了革命文艺的种子,取得了很大成绩。”周振甫的读解,考虑到了瞿秋白与鲁迅是非常知己的朋友、在这首诗创作前的一段时间里瞿秋白与鲁迅交往相当密切等等因素,较有说服力。
许广平曾回忆,1933年3月里,瞿秋白在一天里写了《关于女人》、《真假堂·吉诃德》、《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才》五篇战斗的杂文。许广平说:“能在同一天里写作出来,真使人感到秋白同志的革命才华,足令我们人民感到骄傲,令敌人为之丧胆。他为革命文学的威力增加了不少分量。”据此,周振甫认为:“这就是‘一枝清采妥湘灵’的有力说明。‘一枝清采’正指秋白同志一枝富有革命才华的笔。”瞿秋白在上海参与领导反文化“围剿”的斗争,过着流亡生活,称他为“迁客”,说他播种了革命的火种,告慰了正在抗争的人们,应当是不算虚言。以屈原的品格才华来推尊瞿秋白,应当也不违背鲁迅的想法。
鲁迅自己没有亲自来解释这首诗,这使得这首诗有很多种解释空间,也许这正是旧体诗的魅力所在。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首诗用来描述上面所说的哪一个人都有其道理,这也表明,他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五言绝句
无题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注释】
[1]《鲁迅日记》1933年12月30日:“又为黄振球书一幅云:‘烟水寻常事……’”黄振球,《现代妇女》杂志编辑,曾通过郁达夫介绍向鲁迅索字。
[2]烟水:水面。水面上的水汽,写一种乡野情景。
[3]沉醉起:沉醉后醒来。1928年,创造社冯乃超等人与鲁迅论争,冯称鲁迅常从“幽暗”的酒家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是“没落者”。
[4]菰蒲:菰,禾本科植物,生浅水中,它的新芽就是茭白,结实为菰米。蒲,俗称草蒲、香蒲,水草,可编席。菰蒲即指可归宿的草野江湖,这里代指隐士安身之物。《太平御览·百卉部七》引《通语》曰:“诸葛亮见殷礼而叹曰:‘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
【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烟水、荒村、钓徒是常见的意象。《新唐书·张志和传》曾说,张志和丧亲去官,舟居江湖,作《渔歌子》,自号“烟波钓徒”。作钓徒,其实是千百年来的“张志和们”追求放达遗世的代用语。这样滥熟的意象,若是联系到鲁迅当时的居住环境加以读解,也别有风趣。1933年4月11日,鲁迅迁居施高塔路大陆新村9号,鲁迅在给山本初枝的信里说:“我这次的住处很好,前面有块空地,雨后蛙声大作,如在乡间……”住所偏僻同“荒村”无异,而蛙声大作让人想起池塘和钓徒。
但这首诗不只是风趣的自我调侃,传统的烟水、荒村、钓徒意象,其实非常传神地勾勒出了鲁迅睥睨黑暗的孤傲身影。与这样的身影相随的是无奈的叹息:“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沉醉起”暗指着1928年前后创造社的一些“革命者”对他的嘲讽,冯乃超等曾指责他常从“幽暗”的酒家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在风雨飘摇的时世中,太多事太多人让鲁迅无法忍受地拿起手中的笔,而他也常被不同类型的人围攻。啸傲江湖的鲁迅,承担很多,付出很多,怎么做得了“钓徒”,如何找得到一个隐身之所,他注定要“荷戟独彷徨”。同是做“钓徒”,在张志和那里是自我放逐,他的心里应当有着逃避成功的庆幸;而在鲁迅这里却只有做不成的无奈,以及无路可走的孤独。
这首诗只有20字,语言也较通俗,但内容却不单薄。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的形象交织在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七言律诗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注释】
[1]《鲁迅日记》1933年12月30日:“午后为映霞书四幅一律云:‘钱王登假仍如在……’”。诗中“假”作“遐”,“风波”作“风沙”。映霞,王映霞,郁达夫之妻。郁达夫(1896一1945),浙江富阳人,著名小说家、诗人,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鲁迅的挚友之一。
[2]钱王:五代时吴越的国王钱镠,宋朝郑文宝《江表志》载:“两浙钱氏,偏霸一方,急征苛惨,科赋凡欠一斗者多至徒罪。”登假:指帝王的死亡。钱王虽死,仍有同钱王一样暴虐的人在那里。
[3]伍相: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力谏不与越国和谈而被夫差赐死,投入江中。
[4]平楚:平林,明代杨慎《升庵诗话》:“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去平楚,犹所谓平林也。”健翮:鹰隼之类猛禽。全句字面上的意思是,小树林虽然暖意融融,但憎恶雄健的鹰隼。
[5]高岑:高山峻岭。香气袭人的小山让人忘记了高山峻岭。前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是相通的,都是讲安逸的小环境容易让人失去大世界。
[6]坟坛:指杭州西湖旁岳坟。
[7]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时人称其“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大都反映其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
[8]何似:还不如。旷远:自由自在的境地(界)。
[9]行吟:慷慨放歌。
【解读】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这个诗题是一位署名“高强”的人在其《今人诗话》自作主张加上的(最早见于1934年7月《人间世》第8期),以后就被沿用下来。诗的受赠者王映霞并不认可这个标题,她说:“鲁迅先生送我字幅与诗并没有标题”,“我绝对不会把写有《阻郁达夫移家杭州》标题的诗去挂在自家客厅的墙上,那不是成了自我嘲讽了吗?”(见《王映霞自传》)。
标题也许的确不妥,但鲁迅不主张不支持郁达夫从上海搬到杭州确是实事。王映霞在《我与郁达夫》一书中说:“谈到我们已搬家的事情时,周先生略略地表示了和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当时我和郁达夫因移家心切,便也不去十分注意它。”郁达夫在《回亿鲁迅》中则更明确地道出,鲁迅之所以不大赞成他的移家是担心“杭州党政要人无理高压”。
为什么不宜把杭州作为定居处?“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从政治环境方面说明杭州不可居。在历史上,杭州曾被一代暴君钱镠统治,而今的杭州,仍然有活着的“钱王”们。鲁迅自己就深受其害。1930年,率先呈请政府通缉鲁迅的就是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不住杭州尚且如此,身居其地就更不要抱什么幻想,只要有“钱王”横行,伍相那样贤明的人就会被抛尸江中。“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则从生活环境方面强调杭州不宜居。对于杭州的美,鲁迅是有警惕的。他说:“西湖风景,虽然宜人……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像袁子才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川岛《忆鲁迅先生一九二八杭州之游》)鲁迅自己向来推祟“砉然劲翮剪荆棘”的壮美,他多次使用“隼”、“旅隼”、“翁隼”的笔名,表达了富有力量和速度的生命境界的向往。他也不希望郁达夫被温软、闲适的生活扼杀了飞翔的冲动。因此他要提醒友人,健翮被憎,高岑蒙蔽,其原因是“日和”和“香满”。
在这样的政治和生活环境里,如果坚持留下去又如何呢?“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描述了一个可能的处境。如果心怀正义坚持战斗,则会留下一个像岳飞一样孤独的英勇背影;如果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则会留下一个像林逋一样凄凉的晚境。郁达夫和王映霞移家杭州,追求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在鲁迅看来,杭州不能让他们自由;鲁迅认为,在杭州,党政要人会无理高压,不如“举家游旷远”,到相对自由一些的地方去,仍似当年无拘无束,随心所之,“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
鲁迅的劝阻,当事人没听,结局确如鲁迅所料。待到1938年,郁达夫写《回忆鲁迅》时就忍不住要讲出自己的后悔:“我因不听他的忠告,终于搬到杭州去住了。结果不出他之所料,被一位党部的先生弄得家破人亡。”
七言绝句
报载患脑炎戏作
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
诅咒而今翻异样,无如臣脑故如冰。
【注释】
[1]《鲁迅日记》1934年3月16日:“闻天津《大公报》记我患脑炎,戏作一绝寄静农云:‘横眉岂夺蛾眉冶……’”
[2]横眉:怒目。
[3]蛾眉:像蚕蛾触角一样细而弯的眉毛,指代女子容貌的姣好。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如冰:像冰一样冷静。
【解读】
1934年3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化情报”栏刊载了一篇署名“乒”的简讯:
据最近本月初日本《盛京时报》上海通讯,谓蛰居上海之鲁迅氏,在客观环境中无发表著述自由,近又忽患脑病,时时作痛,并感到一种不适。经延医证实确系脑病,为重性脑膜炎。当时医生嘱鲁“十年”(?)用脑从事著,意即停笔十年,否则脑子绝对不能用,完全无治云。[HTF][HK]文坛小丑这一类的诅咒,鲁迅不是第一次遇到,他虽然也常为此气愤,但并不把他们太当回事,所以在较多的情况下,他会以嘲谑的姿态回敬一下。
虽然是打油诗的格调,但这首诗在表现上却颇值得称道。“横眉岂夺蛾眉冶,不料仍违众女心”,是很妙的诗句。“蛾眉”典出《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思是,众女嫉妒我的“蛾眉”之美,害怕因此而失宠于君王,于是大泼污水陷害于我。“横眉”不是“蛾眉”,既不美艳,更不以君王为取悦的对象,没有料想到,仍然遭“众女”的嫉妒。诗句把鲁迅一贯的“横眉”姿态,与“蛾眉”所象征的高洁形象相比立,增添了诗句的厚度。“蛾眉”也牵引了后面的“诅咒”,这个在历史上遭受诽谤的形象,对应着现代文痞的新把戏,就诗而言,既形成了文法上的呼应,又产生了内容上的对照。“臣脑故如冰”,也是意义丰饶的诗句。冰,让人想到冷静、坚硬等等,如果把这些词语用来形容鲁迅的思想,则开拓了很大的意义空间。
七言绝句
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注释】
[1]《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万家墨面没蒿莱……’”
[2]墨面:面容黑瘦。《淮南子·览冥训》:“美人拏首墨面而不容。”
[3]敢:岂敢。动地哀:震动天地的哀叹声。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4]广宇:广大的区域。
[5]《庄子·天地》:“听乎无声。”
【解读】
1961年10月7日,毛泽东接见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他亲笔书录了这首诗赠给他们,并说:“这一首诗是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