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阿莫纳什维利实验教学体系与教育论著选读
24002500000028

第28章 附:我所见到的沙尔瓦·阿力克山德罗维奇·阿莫纳什维利(2)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学过程的成与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法,取决于教学的性质,说到底是取决于对待儿童的观点。他指出,他所依据的正是在尊重与发挥儿童潜在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心理科学。在强调心理科学对于发展教育学、教学论的重要性的同时,他又着重指出了教育科研的实践性。他说:“教育科学所对的是包括师生积极的协同一致的活动在内的现实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教学和教育的动态过程。因此,每一个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都应该是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且应该终身不脱离教师的岗位”。

阿莫纳什维利本人在这一点上是身体力行的。身为博士、通讯院士、所长的他至今每周仍然给学生上3至4节的课。

为了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见面机会,我们在会议结束后又与阿莫纳什维利进行了座谈,进一步了解了他的教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接着,我们向他赠送了礼品--一盒中国绣花丝绸手帕。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礼物,并说要把手帕转送给他的小女儿,他相信孩子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他还对我们谈及50年代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并希望今后两国在各方面的交往能够逐步增多。他告诉我们,日和27日,他还将在列宁师院教育系作两次报告并上公开的模拟课,以便让大家比较形象地了解他的教学法。他十分热情地邀请我们听课并与我们约定第二大一起前往会场。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25日清晨,我们与阿莫纳什维利一起从莫斯科旅馆步行到达列宁师院教育系所在地。到达会场后,我们看到配合阿莫纳什维利进行模拟教学的教育系的大学生们已经就座。今天,他们将作为六岁儿童参加教学过程。听课者则围坐在他们的周围。阿莫纳什维利立即快步走到讲台前,脱去外衣上装,开始做上课的准备工作。他在黑板上分别写上各种语文与数学的练习题。不一会儿,黑板就准备就绪了。阿莫纳什维利站到讲台后面开始上课。他让学生站在课桌椅中间的过道里,一起做一种很特殊的体操。他让大家跟着他模仿打哈欠的样子,伸懒腰,尽可能地伸展身体,深呼吸,达到放松的目的。

然后,他让学生们想象每个人的手里捏着一颗小圆球,利用手指的力量旋转小球,速度由慢到快,又由快到慢。他解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儿童手指的小肌肉,这些小肌肉对于书写是十分重要的。

做完体操后,学生们坐回座位,课正式开始了。阿莫纳什维利指着黑板上各种语文练习题,问学生,哪道题目他们最感兴趣。他说,这样既能吸引全班的注意力,又能让儿童产生自由选择的感觉。这种让游戏渗透于教学之中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儿童对学习的认识兴趣,形成良好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被黑板上画着的圆圆的人脸所吸引,生词的学习就从这道练习题开始了。阿莫纳什维利在圆脸四周空白的小圆圈内逐个填入字母,然后走近学生身边,让他们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读出这个词。在听到正确回答时,他同样轻声地说上几句评语:“不错”、“对”、“好样的”等等,有时,他还用手拍拍学生的肩膀,抚摸一下学生的头,以表示赞扬、肯定。对读错生词或发音不够准确的学生,则让他再跟着自己重复一遍或几遍,然后给予鼓励:“这次读得好多了!”、“你真行!”接着,他回到讲台前让学生齐声朗读生词。下一个练习是“填入遗漏的字母”。这次,他让学生自告奋勇地走到黑板前完成练习。当个别学生填写不出时,他就让其他学生提示一下,帮个忙。此外,他还和学生们一起做了些其他练习。总之,“说悄悄话”、“游戏法”、“提示法”等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性质,形成了有利于积极思维、充满信任和协作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浓厚的兴趣。

在阿莫纳什维利的六岁儿童教学实验班上,一节课共35分钟:前15分钟上俄语,中间休息5分钟,然后上数学。这节模拟课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组织的。15分钟的俄语课结束后,学生休息5分钟,休息的方式也很特殊。在音乐的伴奏下,阿莫纳什维利让学生们头侧枕着合拢的双手,蹲在地上,把自己想象成一朵小花,正准备从隆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他自己也和孩子们一起蹲在地上。随着音乐的旋律逐渐明快,阿莫纳什维利对着学生轻轻地说:“小花儿们,春天已经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要发芽了,要从土壤里探出头来了。”孩子们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和阿莫纳什维利柔和的语调,慢慢地、慢慢地抬起身子,伸直腰,睁开眼睛,动作也逐步变得活跃起来。阿莫纳什维利解释道,课间短时间休息时,不应听任孩子在教室或走廊里乱蹦乱跳,这样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休息,而且还会影响下半节课。他认为,教师可采取各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休息。他自己所采用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休息,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5分钟的休息过去了。下半节是15分钟的数学课。学生们先做了一道比较两个图形内正方形的个数多少的练习题,接着是写在黑板上的试题改错,最后是口算练习。阿莫纳什维利要求学生头枕双臂,闭上眼睛,听到题目后,每个人在心里计算,然后伸出手指表明计算结果。这时,课堂上静悄悄的,只听见教师报题的声音,只看见教师迅速轻快地在课桌椅行间穿梭往来,用自己宽大的手掌轻轻地握一下学生们伸出的表示正确答案的手指,将它放回桌上。这轻轻一捏充分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劳动的肯定和尊重。间或,教师也凑近孩子的耳边说上几句赞扬的评语。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他则轻轻地给予鼓励,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纠正自己的错误。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所追求的应是实质性的效果,是真正的思维的紧张度,而绝不是表面的热闹、喧哗。他还说,在组织教学时,他始终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基本原则。“给予孩子认识的欢乐”,“任何教育都应该以儿童的自我教育为基础”。他还强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就其实质而言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对待他人的态度,所以,任何评价都应当充分体现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态度。为此,必须善于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检查、评价情景。公开课结束了。尽管这只是一堂模拟课,但是,阿莫纳什维利仍为大家作了一次以独特的交往方式组织六岁儿童课堂教学的形象化的演示。由于前来听课的人数较多,休息若干分钟后,阿莫纳什维利又重复了一次模拟课。

27日,阿莫纳什维利根据听课者的问题,对其教学理论与教学法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首先,他强调了黑板的准备对于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他说:“尽管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正在不断地出现,黑板至今为止仍是学校教室中最重要的教学设备,从而也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因此,对于学校来说,没有电影放映机固然不好,没有黑板则是灾难。”他指出,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会准备黑板,利用黑板进行教学。此外,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不白白浪费一分一秒,教师还必须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尽管课的进行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必须善于寻找应对的方法,但是,预先制定计划毕竟是不可缺少的。究竟应以何种方式制定计划呢?阿莫纳什维利的看法是,这全然是教师自己的事:他可以写出书面计划,也可以不写出来。但是,计划客观存在本身则能象导游指南一样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保证教学达到预定目的。

接着,阿莫纳什维利又一次点明,他所进行的教学实验是以对待儿童的真正的人道主义观点为出发点的。他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是逐步进入成人社会的过程。这种发展的内部依据是儿童生来俱有的各种天赋才能。童年期的发展与童年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两种发展。在童年期,无论是学习、游戏,还是其他类型的活动都是满足儿童内部需求的方式。因此儿童内部潜在可能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为他创造的、能积极作用于他的环境,其中尤以有目的、有组织、能及时影响并发展儿童的天赋才能的教育环境最为重要。为此,儿童个性发展直接受制于教育环境的创造者--教师与其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性质。从这点出发,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教师的个性是教育性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师逐步取代父母,在儿童的心目中享有最大的权威性。为此,教师最重要的个性特点应该是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在提及这一点时,阿莫纳什维利激动地说:“作为教师,他的生命之火就应该为儿童燃烧。教师应该是善的化身。这种善的真正含义在于帮助儿童、寄希望于儿童、一切为了儿童,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心献给儿童’,对儿童满怀真情实意的爱。离开教师真实、诚挚的感情,任何教育方法与工具都是毫无意义的。”他还把儿童比喻成病人,他说:“教师对待儿童犹如医生对待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丧失信心。那种认为某个儿童无可救药的想法本身就会断送儿童的发展前途”。这就是阿莫纳什维利对待儿童的真正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它取代了以限制、强迫的方式对待儿童的权威型、训导型的观点。

基于这种人道主义的观点,教师时工作首先应当是创造性的。因为,他所面对的是拥有取之不竭的潜在资源、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个性。

其次,教师应该是有耐心的。他应该善于忍耐,善于等待,以便让儿童逐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