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136

第136章 文化体育(4)

【平江日报】民国八年创刊,日刊,对开,一度出过两大张,号字直排直印。栏目有社论、评说、地方新闻、上海快讯等。副刊《新杂俎》,发表过《女人不能生利之害》、《穷途乞食声》、《人道之贼》、《中国是强还是弱》等针贬现实的文章。四版辟有“火车时刻表”,给读者旅行以方便。民国十四年该报以经费支绌停刊。

【吴声】民国八年创刊,日刊!开4版。该报一、四版都是广告,连报框上面都排满广告以维持出版。二版为专载评述文章的《警钟声》,三版为《杂俎》,主要文章有许云樵的《剑侠英雄传》,薄友羊的《浪子游吴记》,罗剑佳的《京城忆旧录》,还有《似是而非的恶俗》、《公园图书馆停顿感言》等。该报前后出版5年,至十三年停刊。

【东吴日报】民国八年11月1日创刊,日刊,对开4版,内容有评论《论新闻道德》、小说《九峰长恨》、谐文《骗子状元》,其他栏目有“新聊斋”、“苏州方言”、“歌场消息”、“读者俱乐部”等。该报没有记者,在护龙街(今人民路)、大马路、玄妙观、河沿街等主要地段设“马路访员”,遇有新闻,“马路访员”就近以电话告知值班编辑,写成地方新闻发表。该报停刊日期不详。

【苏州中报】民国十年1月创刊。广告占位近半,副刊名《大观园》。时评《国难书忿》、《为斗升小民请命》,报道《苏州学生出发请愿记》等,发表于“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受读者青睐。民国二十年停刊。

【吴县日报】民国十七年创刊,前身即《吴语》。经理兼总编辑胡觉民,熟悉采、编、印和经营,自置印报机器,改进一版电讯。地方新闻和副刊文章中常有现场照片和插图。民国十九年胡考察日本东京报业时,购回套色轮转机,致使版面标题绚丽生动。胡对报纸版面艺术颇为重视,认为:“报纸版面是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印象好,不看也得看。”副刊《吴语》,侧重利用学生、店员、学徒投稿。另辟《医药顾问》、《社会服务》和《文学旬刊》等特刊。报社还主办全县运动会,加强与读者联系,因而扩大销量至近万份。抗日战争爆发临近时,承印张慧剑等编辑的东战线《阵中日报》,日印万份发给抗日前线官兵。日军人侵,报馆库藏的《阵中日报》被搜出,日军放火烧毁报馆,仅剩1台轮转机于瓦砾堆中。

【吴县晶报】民国十九年创刊,日刊,4开4版。该报提出(不唱高调,专讲实话,不出卖报格、人格”等十大宗旨。内容有时评、地方新闻、小说、杂俎、诗谜等,侧重报道新闻、影剧界消息。如名伶程砚秋、马连良、言菊朋、李万春等来苏以前,该报就抢先得到信息,专栏报道名伶的演技、戏码并附照片,逐一介绍,吸引不少戏迷。该报于二十六年10月停刊。

【苏州民声报】前身为《吴声》,民国二十一年创刊,日刊,4开4版。副刊名《警钟声》,主要文章有时评《市侩之肉尚可食乎》、《绸缎店成奖品陈列所》、《中山堂倒塌张一鹏何以对苏人》。最受读者欢迎的是许云樵的小说连载《剑侠英雄传》和解难答疑的《露娜信箱》、《达凡杂掇》。该报出版至二十六年苏州沦陷前停刊。

【江苏日报】民国三十年改名,前身为伪“维新政府”的《苏州新报》,日刊,对开4版。编辑、记者中大部为汪伪中宣部学员。主要内容为伪中央社电讯、本地新闻、副刊《新地》。各版文字都为日伪“清乡”和“大东亚战争”的宣传文字,抗战胜利时停刊。

【东南正报】日刊,开4版,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州出版最早的小报,由汪伪时期最后一家刊物《东南公论》改名出版,一版电讯,二、三版地方新闻,四版副刊,仅出版一年余,于民国三十五年8月停刊。

【苏报(苏州版)】前身为民国三十三年在皖北阜阳创刊的《苏报》。三十四年9月随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省党部联合接收汪伪《江苏日报》,改名《苏报》(苏州版)。各版内容有国内外电讯、地方新闻、省闻专电、副刊《沧浪》,并设有“影剧”、“时评”、“民众呼声”等栏目以及大地图书馆主编的《读书周刊》等。在苏州的江苏高等法院审判大汉奸陈公博、褚民谊时,该报发行过《号外》特刊,出过被禁演的《〈升官图〉特辑》。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时停刊!月29日由苏州市军管会正式接收。

(第四节)期刊

一、清末至民国办刊情况

清末及民国期间,苏州期刊数量多,种类繁富,涉及政治、经济、学术、文化艺术等各门类。20世纪20年代后,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私人、机关、学校办刊成风,前后涌现的各类刊物达80多种。30年代后,期刊注重质量,销售范围随之扩大。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七八年间,苏州出版的期刊约有50余种。40年代前半期,以日伪机关、社团为背景,“宣扬和运,中日亲善”以及标榜“纯文艺”、“纯研究”的刊物,有近20种。抗日战争胜利后,期刊虽有所恢复,但大多刊期不长,销量有限,至1949年春,约出版20多种。

清末至民国苏州期刊的状况是:民办多于官办"文艺性多于综合性、专业性;栏目繁多,各有对象。在《苏州市志》刊载的民国时期苏州期刊一览表中!90多种期刊中,一半左右的刊物地址不详;有确切地址的期刊,社址大多设于今沧浪区境内,在今金阊区境内的期刊仅20种,详见下表。

二、期刊选介

【琴声】民国十三年1月4日创刊。原为旬刊,第7期后改半月刊。编刊目的是“研究新旧文艺,提倡民众文学,联络感情,交换知识”。栏目分时评、小说、戏剧、诗歌、民谣、杂著等。第9期出版《“五九”国耻专号》。

【桃坞】原为季刊,民国十五年改为学期刊。目次为论坛、课艺、演说、游记、小说、杂著、翻译等。主要文章有《进化蠡见》和译著《天择与种变》、《何为上帝》、《巴黎黑幕记》等。举办过命题为《学无止境》的文章竞赛。

【觉社年刊】民国二十三年3月创刊。宗旨是“依教修持,助佛宏化”。除刊有印光法师、王季同、李圣一等佛学论著外,另有无畏的《改良丧葬之商榷》,提倡“不烧衣服,不用纸品,力戒杀生,丧礼从俭”。“觉社”先后还出版佛学书籍8种。二十六年中断,二十九年复出5、6期合刊。

【活水】民国三十六年创刊。由几个爱好文学的青年捐出月薪,卖出珍藏书报,集资创办。辟有述评、散文、小说、杂著、通讯、文艺评论等栏目。刊载倾向进步、针贬时弊的文字。在为纪念鲁迅逝世12周年发表的《假如鲁迅还活着》一文里,作者写道(先生如不死于病,也会像闻一多死于被迫害。”还有《后死者的责任——昆明四烈士三周年祭》和《活不下去的年代》等抒发悲愤的作品。

(第三章)文化单位和场所

金阊区内文化单位和场所众多,有区属文化馆、少年宫,各街道办文化站,部分居委会办文化室。石路一带有很多影剧院、书场。苏州革命博物馆、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也在区境内。

(第一节)文化馆少年宫

一、金阊区文化馆

前身为1950年12月成立的苏州虎丘人民文化馆,馆址设在市郊虎丘山,属市文教局领导。1952年底改为西区文化馆,属市文教局、区政府文教科双重领导。1953年改称苏州市第三文化馆,馆址迁至阊门外丁家巷,隶属关系不变。1957年,文化馆迁至横马路口苏州长途汽车站旧址(今阊胥路349号)。1958年春,第三文化馆下放到区,改为金阊区文化馆,隶属金阊区文教科,业务、经营仍由市文教局指导。1960年7月,金阊区区划改制,文化馆也随之划分为金阊、桃坞两个文化馆。1963年2月,桃坞区归并金阊区,桃坞文化馆又并人金阊区文化馆,为金阊区文化馆分馆。1967年至1970年,文化馆被“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组织侵占,1970年初停办。1971年冬文化馆恢复,馆址设阊胥路金门路口今址,由区革委会政工组领导,市文化局业务指导。1980年11月区革委会撤销,文化馆隶属区人民政府文教科(局)。1996年区政府机构改革后,文化馆隶属区文化体育局。

文化馆建馆初期设施简陋,房屋三间一隔厢,共80平方米,分阅览室、活动室、办公室、厨房,全部设备8张办公桌、2只书橱。1953年、1957年两次搬迁,房屋逐步扩大,增设了小剧场,设施亦有改善,图书室藏书达5000余册,惜“文化大革命”初期,文化馆停办,馆内所有设施、资财、文件等被捣毁。至1971年恢复建馆时,仅有2张办公桌、2只书橱和1只杂志架。1975年将原小剧场扩建为影剧院,扩建后的面积为660平方米,改建座椅804张。从1972年至1982年这十年中,又陆续增添许多设备和图书。1984年,区文化馆五层新楼建成开放。1983年至1985年,更新放映机一套,购置450录像机2台,彩电4台,投影电视1台,音响设备3套等。1988年,文化馆改装大屏幕投影电视,装饰舞厅设施。1992年7月,文化馆投资300余万元新建金都苑落成开业。1991年至1993年,文化馆不断拓展,开设录像、舞厅、桌球等活动项目12项,基本天天向社会开放。1996年,又成立金都画廊和金玫瑰艺术服务部。1993年金阊区文化馆被评为全国“标准文化馆”、省“特级文化馆”,1995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创收补文先进单位”!996年被评为“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二、金阊区少年宫

1976年6月建立,地址在景德路西首,宫门北向正对金门。属区文教科领导。宫内设儿童旱冰场1处300平方米,儿童浅水游泳池1处300平方米,还有3匹电动马,40座位中型登月火箭1座。1985年新建多功能文艺厅(面积630平方米)。1986年区少年基金会集资创办少年业余艺校和电化教育馆,区少年宫落成新楼,成为全区少年儿童文化娱乐和骨干培训的中心。1993年改扩建后,区少年宫面积增为2051平方米,设有10多项活动项目,并恢复建立在解放前由中共地下党创办的“孩子图书馆”。

根据校外教育特点,少年宫设立歌咏、舞蹈、美术、书法、器乐(民乐)、航模、生物、文艺、象棋、无线电等小组。1983年以后又增设各种艺术教育,如少年文学讲习班、戏剧朗诵班、摄影组等。器乐方面增加古筝、扬琴、笛子、手风琴、小提琴,科学方面增添航模,将无线电小组转为微电脑班。1984年,该宫筹建全市第一个少年微电脑室。文学班同学还创办油印小报《小火炬》,有8名同学被上海《小主人》报社聘请为特约记者,学员的文学、摄影、习作曾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并获全国“小主人”迎春摄影大赛鼓励奖。1999年宫内开设有培训班22个,分属文艺、书画、科技、群少4大组,有歌咏、舞蹈、手风琴、电子琴、二胡、琵琶、古筝、戏剧、朗诵、书法、国画、西画、航模、天文、生物、微电脑、摄影、文学、魔术组等,共有4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在书法、航模、版画、歌咏等方面,先后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得各类奖励上百次,有些书法、美术作品还被送往日本、荷兰展览。

建宫之初,该宫群文组经常为各校编撰和提供辅导员的工作资料,至1982年共出版31期《延安少年》课外资料。198#年下半年起,把全区28所小学的大队辅导员组织起来,定期学习,及时传达全国、省少代会精神,组织《如何培养创造型小主人》专题研讨会,举办业务讲座,与团区委联合创办少先队干部学校,原市委副书记曲文亲笔为区队校题词。1985年组织全区各校参加全国“创造杯”少先队活动竞赛,1991年,少年宫还举办少先队队长学校,对学生骨干加强队的基础教育。90年代中期起,区少工委设于此,并组织“雏鹰奖章”考核。

1983年起,该宫对外宾开放,10余年来先后接待来自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青少年教育代表团的参观、访问,增进了金阊区少年儿童与各国少年朋友的情谊。

(第二节))文化站(室)

1978年10月,山塘街道办起全区第一个街道文化站。之后,桃坞、石路、留园、金门文化站相继开办,各街道文化站根据自己的不同条件,用文艺演出队、培训班、小剧场、图书室、活动室、书场等阵地积极开展活动。1984年,有50,居委会开辟文化茶座,以区文化馆为中心的三级文化活动网络初步形成。1986年,居委会文化室增至88个。1988年,7个街道均建文化站,114个居委会中建文化室89个,约占78,。

各街道先后成立金门轻音乐队、金门越剧队、山塘之声乐队、彩香民乐队、中街路业余评弹队和业余京剧队、桃坞少儿文艺队、桃花坞书画协会、留园家庭养花协会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业余文娱队伍,分别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各文化站还相继办起有偿服务项目,如弹子房、多功能“百乐厅”等。至1990年,山塘、金门、彩香3个文化站达市一级标准,95个居委会建立文化室。彩香街道文化站1993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1994年被评为国家标准文化站;全区144个居委会中已建文化室114个,占80,左右,创建优秀文化室52个。1995年,全区街道文化站阵地总面积5082平方米,全达省标。居委会文化站也基本达标。至1996年,全区7个街道文化站阵地面积均达省文化先进街道标准。

一、1999年末各街道文化站简况

【金门街道文化站】位于高井头6—1号,1983年5月创建。设有舞厅、娱乐厅、卡拉OK厅、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电视录像厅、综合活动厅、棋牌室、排练室、展示厅,活动场所面积达1540平方米;建有评弹队(30人)、越剧队(20人)、器乐队(8人)、歌咏队(15人)、创作队(8人)、书画摄影兴趣组(10人)、双扇舞队(20人)、迪斯科舞蹈队(20人)、太极剑队(20人)、木兰扇队(20人)、拳功操队(20人)、太极拳队(20人)。

街道文化站建立以来,坚持常年对外开放,注重开展特色文化,先后创作一批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在省、市、区的比赛中获得各类奖励。街道文化站于1997年获“苏州市一级文化站”称号;1998年获省“二级文化站”称号;1999年又获得市“明星图书馆”、市“文化示范街道”、省“群众文化先进街道”称号。

【桃坞街道文化站】创建于1979年10月,原设于禾家弄,面积842平方米。1998年底迁至桃花桥弄9号,面积扩大到1500平方米。创办桃坞文化广场,开辟宣传画廊、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建立13个文化活动室。舞厅、卡拉OK厅、茶室、录像厅、桌球室、游戏室、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常年对外开放;图书馆藏书为10628册,已获明星图书馆的光荣称号。90年代中期,街道文化站先后被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命名为国家标准文化站、省二级文化站,并为市区文化部门评为一级文化站。1999年文化站已被评为"1世纪文化示范街道”。

文化站还建立业余评弹队、越剧队、沪剧队、拳操队和书画队组等10余个,设立文化联络点5个,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娱乐及各类培训活动,“桃坞之春”文艺晚会已连续举办14届,有7个文娱节目在省、市、区文化部门评比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