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033

第33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1)

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受到“十里洋场”上海的影响,古老的苏州从城市面貌到社会生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马路、“洋桥”、“洋房”、汽车、轮船、电灯、电报、电话、邮局等外来新事物,几乎都先后最早出现在今金阊区所辖的阊门一带。但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凋敝等原因,城市建设缓慢,城市管理落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有较大发展,但长期忽视城市建设和生活设施的配套,忽视污染治理。1958年“大跃进”时,占用大量民房和园林、古建筑兴办工厂。“文化大革命”期间,名胜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积欠过多。

80年代,苏州被国务院列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和重点环境保护城市,城市建设进人了快车道。至1999年止,在金阊区内新建了彩香、三元等10余处居民新村,煤气(液化气)的普及率达80%以上,自来水进人每家每户。区内新辟了三香路、桐泾路、干将西路、西环路等主干道,延伸了金门路,建起狮山、何山两座大桥,连接苏州新区,有10余条公交线路通往苏州各个区域,90%的小巷路面得到翻建,区内河道基本整洁,特别是经过1991年至1998年的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全区面貌焕然一新。

(第一章)市政建设

从前,苏州的街巷多为砖石路面,桥梁为石桥和木桥,排水设施为砖砌暗沟,雨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河道。市政建设着重于道路、河道、桥梁的修缮,且多为非官方性质的社会行为,由民间集资完成。民国时期曾着手规划和改善市政设施,拓宽了几条街道,新建和改建了少量桥梁。几条主要街道因有汽车、马车通行,拓宽后改铺成煤渣屑或土路面。石子路面种类有三寸子、弹石中片、小毛片、砖石混合等等,小街小巷以三线街为主。

解放初期,苏州市建设局逐步对旧城市的道路、桥梁、下水道有计划地加以改造。道路结构,从原有的灰土路、砖、石路面,分别改为小方石、弹石、沥青及水泥路面;有些小街小巷仍保持传统的三线街。50年代中期,在金阊区内修复和新建了山塘街、河西巷、久福里口、仓桥浜、万人码头、北码头等十多处码头踏步和驳岸;在钱万里桥、半边街、尚义桥、枫桥、志仁里、劳动新村等处,新凿了十余眼口径1.5!2米的公井,解决了居民的用水问题。

1957年至1958年成立金阊区市政养护公司,建立金阊区市政养路工程队,属区建设科领导,1958年受市建设局与区建设科双重领导,养路经费由市局每月拨给。1970年成立金阊区修建公司。1964年至1968年,区建设科和区市政工程队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科队合署办公,每年完成大量市政建设任务。1982年10月前为“金阊区市政养护管理所”,10月后改称“金阊区市政养护工程公司”,属区城建科(局)领导。嗣后,区政府投资,新建改建道路、桥梁,改建排水系统,新建防汛和城市河道换水泵闸。至90年代,主次干道均为沥青路面,小街小巷亦铺以六角水泥道板、条形水泥道板或花岗石;桥梁除古桥加以维修保持原貌外,新建桥梁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区现已基本构成现代道路网络。

(第一节)道路建设

一、主干道建设

清光绪末年,会办商务大臣盛宣怀通过洋务局出面,从渡僧桥南堍与上塘街的十字街口起,经禄荣坊至杨树里一段,修筑了一条较为宽阔的马路,因以碎石铺地,故名“石路”。光绪三十二年(1906)7月16日沪宁铁路上海至苏州段竣工投人运行后,便开辟了自火车站经钱万里桥、广济路、鸭蛋桥、石路、小日晖桥、胥门、盘门至青汤地的大马路。

民国期间,先是对西中市、东中市进行拓宽改造。开金门后又对景德路进行拓宽。解放后,按照城市建设需要,对主要干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拓宽、延伸和改建。1962年,在景德路弹石路基础上加铺沥青路面获得成功。从1963年起,结合道路拓宽,大规模铺设沥青路面。当年完成东中市、西中市的拓宽改造。1965年改造拓宽石路。1980年7月红旗路(今道前街)向西延伸至城外,1981年5月竣工通车,后改名三香路。

自198年起,作为市政府的“实事工程”,开工建设枫桥路,翌年竣工;三香路延伸至西环路。1993年12月,阊胥路(三香路至金门路)拓宽工程竣工通车。翌年,9月28日,全长7.03公里,横贯古城东西,联络园区和新区的干将路建成全线通车。1995年金门路二期工程(桐泾路至西环路)建成通车。1999年,中街路、养育巷(干将路至景德路)拓宽改造竣工。

【金门路延伸二期工程】建成后的金门路东起金门,西至京杭大运河,全长约3120米。是古城区接通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通道。1982年至1992年的10年间,金门路一期工程完成从永福桥至桐泾路1070米的建设。1993年至199年要完成东起桐泾路,西至西环路的150米。1992年将金门路延伸二期列人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并由金阊区实施建设,资金投人3575万元,全由区通过房地产开发以房带路来解决。为了赶时间、抢速度,采取边设计,边施工,成熟一段,施工一段的办法。边拆边建。在施工质量上,全线污水管道封水试验一次通过。路基、二灰基础的弯沉测试合格率达95%以上。总计完成主干道1100米,桥梁2座,雨污水管道2100米的建设任务。

二、园林名胜区道路建设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195年翻修通往枫桥寒山寺、留园、西园等处的主要道路。1959年改建虎丘路,铺沥青路面,是苏州第一条沥青路;拓宽改造与虎丘路衔接的广济路到留园的一段,贯通留园、西园、虎丘3个景区。1978年,为适应寒山寺开放,改造从上津桥到拥军桥(今永津桥)一段道路,并保护原有绿化、沿河水泥栏杆,保持水城风貌。1981年,为恢复和保持七里山塘的古韵,对山塘街白姆桥路面进行改造,铺砌人字形小方石路面,沿岸遍植桃、柳,砌筑古朴的石栏杆。1981—198年,对到寒山寺景区的干道枫桥路上津桥至永津桥一段进行拓宽,并保留原有古树及中间绿岛,沿上塘河岸修筑石栏杆,增添景观。

1992年10月对山塘街西段街景进行改造,迁移虎丘山的出口处,对虎丘山以门西160米长街面适当拓宽改建;在虎丘山门东至普济桥路段近千米的路面沿河进行街景改造,建造两只方亭,配以000平方米的绿化带,绿地周围设有长条金山石栏石凳,使之与虎丘风景区相协调,形成“园中街”。1993年11月27日竣工,同年12月虎阜路改建竣工。

三、小街巷建设

区内小街小巷为数众多,原多为泥土路。在城市历遭战火,劫后重建时,即以残砖砌街,以后又有弹石及煤屑路,年修年坏,且不平整。70年代后随着自行车大量增加,主干道交通压力愈益增大。为分解流量,1982—1985年,区内有200条小街小巷路面得到改造,一般铺设水泥菱形道板路面或水泥彩色磨光拼花道板路面,稍宽阔的则铺设沥青路面。平整美观的路面使幽深安静的小街小巷更为生色。

1985年后,金阊区建设局对全区小街巷分期分批改建,至1999年末,先后翻建街巷332条(次),其中计划内修建的258条街巷,大多铺设六角道板石、小方石或异形石,部分街巷稍加拓宽后改建为沥青路面。每次造价少则七八千,多则六七万,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

【山塘街西段街景改建工程】为市政府1992年实事项目。主要对虎丘景区,原出口处及西南角环山河一带、望山桥至饭店桥一段实施改造。

工程由山塘房管所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在1992年上半年进行,先拆除山塘街932—940号的成片破旧危房,将虎丘后山出口处移至环山河西南望山桥西北处,新建一条长50米的石驳岸,同时在出口处开辟一条长50米,宽6!8米的旅游商业街,两边建筑为仿古风貌,沿河建有长曲廊、栏杆做成的吴王靠式,驳岸为凿细侧塘石。第二期工程在下半年进行,主要改造山塘街望山桥至饭店桥段沿街破旧危房,然后拓宽望山桥西侧的路幅,望山桥堍从原来的路面2.5米拓宽到5.5米。两期工程共动迁居民79户,拆除旧房危房3650平方米。改建后的街景呈现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特色,总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与园林景区相配套的旅游购物服务区。

(第二节)桥梁建设

一、建设概况

金阊区境内水多桥也多。随着岁月流逝,存世的古桥大多为明清重建或始建的石拱桥和石梁桥。普安桥、普济桥、下津桥、上津桥、江村桥和诗人笔下“诗里枫桥独有名”的枫桥,仍横卧于碧波之上。有的古桥则因河道淤塞、填没而拆除、废毁。民国年间重修或新建的桥梁仅有小日晖桥(民国十九年重修)和南新桥(民国二十三年新建)两座。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拨专款抢修一批古桥,新建和改造了许多现代桥梁。在金阊区内!1964—1972年先后改造了阊门水关桥、山塘彩云桥、西园路1号桥、西园路2号桥、长船湾桥、学士街升平桥等桥梁。1986年先后建成位于三香路中段的彩香桥和位于西环路上的来凤桥,均为钢筋混凝土拱形桥。1988年3月31日,虎丘立交桥建成通车。立交桥位于虎丘路上,与沪宁铁路交会,通车以后,解决了出人虎丘风景区车辆被火车拦阻的矛盾。1989年10月,横跨大运河、连接新区的狮山大桥建成通车。1991年,区城建局建成青石桥、桐安桥。1992年建胜塘桥。1993年建水莲桥、水云桥。1994年建升平桥、渡子桥、乘马坡桥。1996年6月,外运河上连接苏州新区的第二座大桥——何山大桥建成通车。1997年疏通桐泾河,建造驳岸,方便船只通行,拆除桐泾河上3座小桥:毛家桥、工农桥、部队便桥,由部队重建新兴桥、连心桥。

至1999年末,金阊区境内共有大小桥梁92座(含跨区桥梁),主要类型有:

石拱桥以古桥居多,也有重建或新建的仿古石拱桥。大多采用花岗岩、玄武岩或石灰岩,分节并列和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筑拱券。既有单孔拱桥,也有多孔拱桥。单孔石拱桥有大型的如下津桥,也有小型的如星桥;多孔石拱桥有3孔的普济桥。

石板平桥即梁式石桥,亦称石梁桥。用花岗岩、玄武岩或石灰岩砌筑而成。石板桥1孔的跨度最多不超过6米;3孔的石板桥如小普济桥(同善桥),河中的桥墩是竖立的石板(梁)并列而成的排柱,桥栏则用条石横卧而成。

半拱半平桥原是石拱桥,后因车辆通过不便,将桥上端踏步拆除,架上水泥板梁,这样就成为上平下拱的半拱半平桥。解放后,因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凡通汽车干道的拱桥,已全部改建、重建为平桥。

钢筋混凝土桥大多为解放后新建,长度长、跨度大。既有单孔,也有多孔。立交桥为适应现代交通需要,1988年建成虎丘路公路与沪宁铁路立交桥。

二、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简介

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位于金阊区干将西路699号,创建于1983年,为全民事业单位,

隶属苏州市建设委员会。主要承担道路、桥梁、给排水、土建、城市防洪和环卫设施等市政工程的设计勘察任务,曾获得省、市优秀设计奖30多项。自1985年以来连续7次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1999年获得“AAA级”江苏省信誉咨询企业。设计院办公楼建筑面积1437.93平方米,总资产705万元。1999年完成货币工作量559万元,利税45.3万元,勘察设计质量优良品率为100%。年末人数41人。

(第三节)防洪工程

一、洼地排涝

金阊区地处苏州城西部,城郊相连很长,地势低,是苏州市常年受涝重点地区。每逢汛期到来,城外的茅山堂、南庄街、钱万里桥街、留园后半边街、长船湾、菱塘浜,城里的龙兴桥、唐寅坟等地的居民屋内积水有40厘米左右,南庄街最深达1米左右。1980年汛期最高水位达3.94米(吴淞高程)时,这些地段居民家中水深达40!80厘米。1983年最高水位到3.89米时,仅山塘街茅山堂、冰厂街、龙兴桥等低洼地区就有805户居民房屋进水,部分工厂被迫停工。

市、区人民政府对防汛工程建设十分重视,除市建设局在金阊区建有阊门、龙兴桥、新开河、为钢桥等排涝泵之外,1984年金阊区组成临时防汛工程指挥部,先后建成长船湾、南浩街、茅山堂、五泾浜、尚义桥、朱家庄、为钢桥等泵房7座和白姆桥、阊门横街、仓桥、崇真宫桥、金平、平四路闸门6座。此外,还抬高白姆桥、朱家庄、淮阳路等处的路面、驳岸;在唐寅坟、半边街等处排施了1300米的下水道,扩大排水量,这些防汛工程总计投资约在250万元以上,除国家投资一部分外,大部分依靠工矿企业单位集资修建。这些工程建成以后,基本上做到挡得住、排得出,起到保生产、保安全的作用,使全区4个街道,20多个居委会,1个留园大队(属郊区),几十个工厂单位,将近10万人口的居民、农民消除后顾之忧。1983年灾情最重的山塘低洼地区受淹800多户,1985年6号台风过境时,水位高达3.70米,上述最低地区受淹仅20户。

1986年,对全区重点低洼易涝地区进行划片管理,在菱塘新村设立临时泵房,增铺引水管和抽水泵,在韩衙庄排设污水管道。翌年,梅雨季节长,雨量大,又在黄石桥、寺泾桥筑坝两处,在其他易涝地区安装18台水泵及相应设备,安排12处临时排泄点,保护了彩香新村免遭水患。区政府组织对防汛值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成防洪墙2093米,铺设防洪下水管道5600余米,完成240万左右防汛工程货币工作量,全区7大泵房14台泵机共9.4个流量,每小时抽水能力达33840立方米。1988年防汛工程完成了南庄街加固内隔水墙、为钢桥低洼地段的防洪墙、大小鱼池头低洼区下水管道、蓄水池。彩香黄石桥、寺泾桥筑坝和北码头下水道、路面工程等,货币工作量达40余万元。被苏州市政府列为1988年十件实事之一的北码头防汛工程,由金阊区市政养护工程公司施工,年底,北码头主体工程完成,并通过市、区有关部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