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063

第63章 工业(3)

1949年苏州解放时,有戏衣店25户,是年产量500件。1951年在刺绣业工会支持下,将所有绘画戏衣的人员35人集合组成刺绣第一绘画集体工场,又将专做成合加工的作坊及失业闲居的工人共18人,组成刺绣第二集体工场。1954年由恒泰戏衣店职工10人,组成戏衣联系小组。1955年,由第一、第二集体工场和戏衣联系小组及戏帽业12户58人,绒球业7户21人,点翠业4户8人,组成戏衣生产合作社。

以上共28户,另有2户,设在区外。

戏具主要分盔帽、戏靴、口面、刀枪,行业规模不大,很少见有史料记载。旧时各店自产自销,1956年部分店户并人戏衣生产合作社,成为其中的专业车间。是年全社职工412人,生产戏衣2.77万件,戏具4.61万件,总产值152.33万元。1958年,戏衣、戏帽、口面、刀枪、绒球、点翠、戏靴、光片等业户全部并人,更名为苏州剧装戏具厂,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家剧装、戏具单位,全厂有职工353人,年产戏衣5.79万件,戏具17万件,总产值419.71万元。1960年全厂有职工891人,戏衣产量15.48万件,戏具21.25万件,总产值8261万元。

1964年全国各地推广现代戏,苏州古装戏衣基本停产,改做现代戏服。1977年后,传统历史剧重新上演,传统剧装又恢复生产,产量逐渐上升,产品销往全国70余个剧种剧团。

1985年有职工310人,另有外发绣工近1000人,生产传统戏衣和宗教服装3.75万件,戏具5.35万件,总产值425万元。1997年产值达1.005亿元,销售收人8059万元,外贸收购额6945万元,利税总额364万元。

二、红木家具和小件

据《苏州市志》记载:明代苏州制造家具和小件的名匠有江春波、鲍天成、袁友竹、邬四等人。江春波善于利用藤瘿古木制作砚山、笔架、禅椅之类,摩弄光泽照人;鲍天成雕刻犀角、象牙及紫檀,制造图章盒、香盒、扇坠等物,奇巧超越前人。’袁友竹精于方件;邬四精于圆件。皆被誉为“明朝一代妙技”。清康熙年间,苏州出产“紫檀器、乌木器、花梨器、车旋器、细木器”,已见于方志记载。

清嘉庆十五年(1810),苏州红木业建立小木公所,至道光元年(1821)有小木作坊24户。民国四年(1915),苏州红木巧木业有30户。十年,刘万兴(在王天井巷)的红木云石大小插镜参加江苏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展览会,获二等奖。十八年,苏州红木陈设品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获优等奖。二十年,苏州有红木器、红木物件及雕花作坊共150余家。主要产品有天然几、供桌、八仙桌、太师椅、靠背椅、独座、茶几、套几、圆台、圆凳、大橱、五斗橱、镜台等传统家具。雕花作专门雕刻家具上的花纹,所雕纹样大多是传统题材,有盘龙、凤穿牡丹、松鼠葡萄、五福来朝、海棠、如意等。红木小件作坊集中在景德路、王天井巷(今金阊区)以及范庄前(今平江区)一带。二十六年,刘万兴的红木龙船、五台几、小圆台屏、黄杨荷叶臂搁,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展览。抗日战争爆发后,苏州红木器行业尚有60余家店坊,但生意清淡,行业处于解体状态。抗日战争胜利后,行业稍获恢复。

1950年,红木小件作坊有23户29人;1954年增至37户100人。5月,由7名工人组织成立红木小件生产自救小组,地址在东百花巷20号,年末发展到22人。翌年8月,改建为红木小件生产合作社。1956年1月全行业合作化时,有社员105人,产品恢复外销,第一批出口红木玉石匣1万只,红木首饰盒2千只,及红木套几、嵌银丝花盘、嵌花烟盒等21种。1957年1月,由生产合作社升为雕刻工艺厂,厂址迁至西白塔子巷(属平江区)。以后,续有部分单位并人,1958上升为地方国营苏州雕刻厂。1962年12月,划出部分人员,成立骨器用品生产合作社、角梳图章生产合作社、苏州工艺机械厂3个单位。1964年厂名改为苏州红木雕刻厂,隶属市工艺美术局。1965年9月,漆器生产人员划出,成立桃花坞漆器雕刻厂,又划出桃坞木刻社人员单独建社。1975年迁至金阊区廖家巷。1985年工厂和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建立联营总厂,并在常熟福山镇、谢桥镇、昆山南港镇等处建立联营分厂,组织红木制品生产和出口。1988年总厂内外销两旺,年销售额达600多万元。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产品结构调整,红木制品出口量下降。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进口红木原料激增,国内红木制品生产厂不断涌现,而出口红木制品相对减少,虽然国内市场对红木家具的需求增长,但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致经济效益逐年下降。1998年转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并在当年承接上海金茂大厦室内家具及装潢配套业务,工厂重现生机。当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至1999年末,该厂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总资产1700余万元,有职工360多人,其中工艺技术人员40多人,年销售额1500多万元。

三、漆器

漆器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大发明。古代,苏州的先民就知道用漆,在一些出土文物中不乏制作精美的漆器。清代,康熙《苏州府志》载,髹漆之属有雕漆、退光漆、描金、彩漆、盘碟等项。乾隆时,苏州与北京皆为我国雕漆工艺的中心。故宫《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H5载中有乾隆时苏州漆工所制漆雕,小至直径半寸的圆盆,大则宝座、屏风,品种有碗、盘、瓶、罐、挂屏、插屏、帽架、柜、案、水盂、画盒、笔山以及五供、七珍、八宝等,几乎应有尽有。图案有各种山水、人物、佛道故事、花卉翎毛和吉祥、博古纹样。尤其是仿制宋代剔红、剔彩产品,几可乱真。乾隆帝有诗赞美苏州漆器道(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比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当时朝廷常令苏州织造衙门经办漆雕器送往宫廷。今故宫博物院所藏剔红海兽图盒,就是当时苏州的产品。嘉庆年间,苏州雕漆仍保持着先前的水平。但此后苏州的雕漆开始日渐衰落。至清末,苏州虽有漆器作,但仅能髹漆桌椅、棺材、梁柱等,精巧的雕漆、剔红、镶嵌工艺已无人生产,此一精湛工艺亦渐趋失传。

民国二十二年(1933)11月,吴县髹漆业成立同业公会,参加的漆盘店,主要从事油漆盆桶,匾对、招牌、佛像、柱架、房屋等,也有做广告的(化学油漆),二十四年漆盘店有96户135人。日伪时期,其境况更加萧条。三十五年2月,髹漆业公会重新成立,会员111人。

新中国建立后,953年髹漆业有129户手工业者参加髹漆业同业公会。1956年1月手工业合作化时,髹漆业分别成立第一、第二两个髹漆生产合作社,部分漆工参加木器生产合作社、红木小件生产合作社。1958年,两社合并成立油漆工程生产合作社。是时,传统漆工艺已完全停产。

1960年和1965年,红木雕刻厂先后派技工去福州、上海学习漆工工艺,继而设立漆器组,生产漆屏风,恢复传统漆工艺生产。1965年9月,在苏州红木雕刻厂漆器组基础上,成立桃花坞漆器雕刻厂,1966年8月,更名为苏州漆器雕刻厂。1970年一度并人苏州红木雕刻厂,1979年4月又重新划出,单独建厂,1985年迁至金阊区廖家巷35号。1999年厂房面积340平方米,资产总额463万元,职工11人。

80年代,工厂派出技术人员去北京、四川、扬州、福建等地学习漆器新工艺,发展漆器小件产品,如运用蛋壳镶嵌、嵌锡银片,研磨彩绘、雕漆、变涂、磨漆画等装饰技艺,突破原来只生产刻漆、嵌螺甸、镶嵌3大类产品,使苏州漆艺又向前推进一大步。1983年生产的龙凤雕填变图圆台凳,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90年代的产品有骨石镶嵌、平磨罗甸、刻漆3大类产品,屏风类有地屏、挂屏、插屏、合屏;家具类有各式台、凳、椅、橱、坑几;小件类有瓶、盒、手杖、文房四宝等用具。产品销往美、法、比、日等国及国内各地旅游点、各宾馆饭店。20世纪末又承揽观前街改造、盘门三景、姑苏苑等处室内装饰工程,体现出苏州特色。

四、扇子

中国扇子品种很多,苏州的水磨竹骨玉折扇盛名数百年,檀香扇,享誉海内外。明代,苏州的水磨骨玉折扇问世,品种日益多样,制作也愈见精良。苏州精于制扇骨的民间艺人蒋苏台,身怀绝技,“蒋骨”一柄值三四金,尚且争购不得。还有个精于制扇的艺人方氏,据传,文徵明非“方”不书。1966年,明万历吏部尚书王锡爵夫妇合葬墓出土的9寸16方圆头水磨竹折扇和22方圆头雨金乌漆竹骨女折扇,证明明代苏州制扇工艺水平高超。明代后期,制扇手工业者大多集中在阊门内桃花坞一带。

清初,苏州精制的水磨扇骨被作为贡品之一。据记载,乾隆时,阊门内西街有毛恒凤扇庄。嘉庆年间,在山塘街有制作团扇的作坊十数家。至道光六年(1826),又有丁方九、益美斋扇庄,主要生产竹折扇。同治年间,苏州折扇业成立公所,地址在桃花坞韩衙庄。太平天国后,苏州扇骨竹坊有十余家,工人百余人。光绪年间,阊门上塘有古训堂扇庄。此时,津浦、京奉两线通车,苏扇开辟奉天(沈阳)市场,但苏州生产能力有限,扇庄委托南京、常州两地作坊加工,进而两地有十余家作坊迁苏生产,亦集中在桃花坞一带。南京来苏者后称“南京帮”,以生产行货(大路货)为主;常州来苏者后称“常州帮”,做市货(高档货)居多,还制作乌木、紫檀等木折扇骨。

民国初年,折扇业又有发展,作坊由桃花坞扩展到西街附近。这时有几户从扬州迁苏生产经营的扇庄,后称“扬州帮”。苏州成为折扇业的主要产销地区。由常州迁苏的张多宝扇骨作,这时已扩大为张多记扇庄,后成为苏州第一大扇庄。民国十年(1921),张多记选送竹折扇参加上海总商会陈列,获一等奖。十三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张多记推出石印纪念扇,扇面印有孙中山遗像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顿时畅销全国。十七年,张多记选送折扇30把参加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30年代初,苏沪一带重新掀起玩赏书画折扇之风。各扇庄生产多种式样扇骨应市,扇面新品种也纷纷推出,除市矾扇面外,还有泥金、冷金面,雨夹雪洒金面,格景面,柿青、珊瑚等有色面,以及绠绢仿古面、发笺、虎皮笺等扇面,几乎应有尽有。另外,张多记扇庄受杭州王星记扇庄委托,仿照日本女扇式样,加工成檀香扇,向南洋推销后,风靡一时。此后,苏州檀香扇便形成一种产品,开始正式专业生产。

民国二十五年(1936),苏州扇骨作坊有60家,300余人;扇面作坊有16家,104人;漆骨作坊有7家,1人;雕边有10余人。二十六年日军侵占苏州后,数十家大小扇庄、作坊均处于瘫痪状态。但檀香扇的生产却有发展。时有18家扇庄生产檀香扇,人数300人左右。这时还先后设计出纤秀而文雅的“双空”妇扇和拉花、绘花结合以及全拉花等新品种。扇子业务季节性强,淡旺季反差极大,0年代起不少扇庄为弥补淡季损失,与帽业“联姻”,改为扇帽庄。

苏州解放后,1952年政府组织生产檀香扇出口前苏联,时有生产人员127人。1954年成立绢宫扇生产小组,组员54人。1955年小组发展为合作社,1957年社员增至104人。1954年秋,55户扇骨劳动者及工人,成立折扇生产联系小组,后漆骨、打磨、扇面劳动者,相继组成折扇第二、第三联系小组。1956年12月,3个小组合并,同时吸收部分扇庄从业人员,组成折扇生产合作社,社员205人。1958年,折扇生产合作社改为地方国营苏州折扇厂,绢宫扇生产合作社和檀香扇生产合作社合并,改为苏州檀香扇厂(在平江区)。此后,制扇业开发新品种,折扇增加舞蹈扇、广告扇、轻便扇等。

五、民间工艺

苏州工艺美术中被列为民间工艺品类的,主要指明清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生产的手工艺品,如灯彩、玩具、工艺国画、彩蛋、绢花、剪纸刻纸等。

【灯彩】苏州民间工艺中要数苏州灯彩历史最悠久,史称“苏灯”,技艺精湛,风格鲜明,久盛不衰。早在南宋,著名的苏灯就有莲花灯、梔子灯、琉璃屏灯、琉璃帘灯等,名目繁多,式样各异。其中,有一种是用琉璃器皿盛水放进几尾金鱼后,装在灯里供人欣赏,灯光映照着金鱼悠然浮游,饶有生趣。据《乾淳岁时记》载:南宋宫廷元宵节张挂的灯彩,以苏灯为最。

当时最大的灯,圈片直径达三四尺,皆用五色琉璃制成,绘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生动奇趣的画面。

清康熙、乾隆年间,附近乡镇及远方城市都要到苏州采买苏灯。每年进人腊月以后,城内吴趋坊、申衙前、皋桥、中市一带(均在今金阊区内)的灯市“喧盛犹昔”。至嘉庆后,因社会动荡,经济萧条,苏州灯彩业开始逐渐衰落。民国时期,灯彩都由纸扎店兼作,仅在元宵节时扎一些简单的走马灯、兔子灯之类,供儿童玩耍游戏。

苏州解放后,每逢庆祝节日,各机关、团体、商店门口都习惯张挂红灯,灯彩业便又恢复并渐渐繁盛起来。1951年苏州纸扎、灯彩业有28家。1956年2月成立苏州纸彩生产合作社,同年改名为苏州新艺灯彩社。1958年,金阊区石路街道纸盒生产合作社也开始制作灯彩,后改名民间灯彩社。196年7月,新艺灯彩社、民间灯彩社皆并人苏州民间工艺生产合作社。1965年国庆节,民间工艺社在拙政园举行新中国建立后首次盛大的灯彩展览。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时,苏州灯彩艺人通力合作,制成一只长逾2米的长江大桥灯,参加桥头堡的陈列展出。是年,民间工艺社改名民间工艺厂。1972年苏州灯彩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1983年11月,石路街道另成立姑苏灯彩社,1988年更名为姑苏灯彩工艺厂,1990年又更名为传统工艺厂。1989年至1992年,工厂制作的传统灯彩,先后14次在美国、加拿大、丹麦、西班牙、泰国、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地区展出,苏州灯艺传誉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