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308000000034

第34章 用药的吉祥(2)

顿咳中期,多见咳嗽连作,阵发性发作,咳嗽时两手握拳,舌向外伸,面红目赤,涕泪交流,喉中痰鸣如水鸣声,每顿咳嗽稍停,又复如前,反复发作数次,最后咳出稠痰或吐出乳食方止。此时婴幼儿的饮食应忌食油炸食品,各种瓜子、花生等,以免痰液增多,咳嗽加剧,当然同时也应忌辛辣食品,以免热盛化炎,灼伤脉络而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咯血、衄血、眼睛青紫如拳伤等症状。

顿咳末期,主要表现仍以咳嗽为主,但此时脾肺已虚,故出现咳嗽无力、气祛神疲、食欲不佳等症状,此时更应忌油腻、厚味等不消化食物,忌食生冷瓜果等容易损伤脾胃的食物,多食健脾益肺,有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同时还应忌食辛辣助热的食物,以防余热复炽,进一步损伤人体气阴,使脾肺更虚,不易康复。

小儿不忌口容易造成疳症

疳症,亦称“疳积”。现代医学称为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疾病。引起小儿疳症的原因很多,有喂养不当,或某些疾病影响等,其中不忌口是造成疳症的重要原因。

小儿喂养要“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喂养宜定时,定量和喂养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应禁忌喂食不消化的食物,如不忌口而使小儿乳食无度,或恣啖肥甘生冷,或杂食偏食等,都可使积滞成疳。即中医所称的“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也”。这就是由于不忌日,饮食太过,或偏食杂食,导致脾胃功能障碍、消化、吸收和利用不能满足肌体需要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病征。患疳症的小儿以消瘦、气血虚弱、生长发育迟缓为其主要表现。

但疳症形成后,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也不管是轻症或重症,饮食调理是治疗本病始终不可忽视的方法。在治疗癌症时,应根据病情轻重,脾胃功能的强弱,小儿对饮食的承受力等情况来调理饮食的喂养,也就是重视饮食的宜忌。婴幼儿应尽量利用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以添加易消化的辅助品。较大的小儿可喂米糊。粥、豆粉等,结合具体情况,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新鲜蔬菜、鸡蛋、猪肝、鱼肉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品种和量应由少到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照顾脾胃,不能忘记补益脾胃、恢复脾胃运化水谷的原则,切忌过度饮食,或喂养生冷、辛辣、肥甘厚味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以防进一步损伤脾胃。同时应忌偏食、零食,有此不良习惯的小儿应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滞积小儿忌偏食、杂食

滞积是指小儿乳食不节,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致的一种脾胃消化功能紊乱的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小儿不思饮食,腹部胀满,暧腐吞酸为特征。

滞积常分虚实二种,但其本质都是因脾不健运所致。

滞积实者,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喂养时乳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等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职,不能正常地腐熟水谷,食积中焦而致,因此饮食喂养中应忌偏食、杂食,以防加重中焦脾胃积滞之疾。

滞积虚者,是小儿脾胃气虚,乳食入胃,易使乳食停聚不能运化,致使乳食停滞不消,此时小儿喂养时更应忌偏食、杂食,以防脾胃之气更虚。

小儿滞积实者,宜用消食导滞、和中运脾的山植、神曲、茯苓、半夏、陈皮、麦芽等药物治疗;滞积虚者,则直用健脾益气,佐以消食导滞的人参、白术、茯苓、陈皮、扁豆、神曲、谷芽等药物治疗。

总之,小儿滞积的形成与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有规律的、保持一定营养的饮食可以使小儿健康成长,相反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偏食、杂食都容易损伤脾胃,久则导致运化失常,使乳食停聚不化而成滞积征。

患皮肤病的儿童不宜喝饮料

有些孩子喝了饮料后,常常皮肤发痒,并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家长们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这正是喝饮料引起的。

在饮料中(尤其是专门的儿童饮料)含有糖、香精、色素、蛋白质、糖精以及各种果汁等多种成分,而这些成分又多是人体易发生过敏的物质;特别是儿童饮用后更易引起草麻疹、皮肤瘙痒、湿疹和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有关部门在调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喝饮料后发生各种皮肤过敏表现;而患有遗传性过敏皮炎和湿疹的儿童,喝饮料后90%以上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保健专家指出,有些儿童夏季皮肤过敏反应久治不愈,主要原因就是天天喝饮料。

凡患有皮肤病的儿童,不宜喝各种饮料,以防诱发或加重皮肤病。即使是皮肤健康的儿童,也不要过多喝饮料。

小儿贫血不要只用蛋黄补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质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依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种,依病因可分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鸡蛋中含铁27毫克%,鸭蛋为32毫克%,与瘦肉中含铁相仿。蛋黄中的铁与磷酸盐、磷酸蛋白结合成复合磷酸铁,不容易被吸收和利用。因此小儿贫血时,不要只用蛋黄来补铁。可于婴儿4个月后,逐渐增加猪肝泥,猪肝中含铁量高。还可同时加用含铁和维生素C的饮料或辅助食用绿叶蔬菜等。

婴儿饥饿性腹泻不宜限制饮食

治疗婴儿腹泻时适量限制饮食量,可使消化道充分休息,减少腹泻次数。但长时间的控制饮食,食量过小,使胃肠功能减弱,再稍增加乳量,也可引起腹泻,即饥饿性腹泻。此时患儿大便多黏液便,不成形。虽然次数多,但每次量少,化验无异常,大便培养阴性。这说明此种腹泻是非感染性的,无需用药,只要逐渐加强营养,改善喂养方法,增加辅食即可好转。

绝不可滥用抗生素与反复限制饮食。

小儿腹泻的不宜严格忌油

人们在小儿患腹泻时,常常让小儿忌油。这种做法只适用于急性肠道炎症,一般不得超过3天。

有些小儿容易腹泻,尤其是渗出性体质的孩子,腹泻可持续很长时间,不应当长期忌油。如长期忌油,可使小儿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引起消瘦,还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久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忌怕还可造成腹泻,易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称“学步婴儿腹泻”或慢性非特异性腹泻。此与小肠粘膜上酶的活性增强有关。如酸甘酸环化酶使前列腺素增加,促使胃肠蠕动加快,造成腹泻。

这种腹泻可用植物油治疗,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这一过程。婴儿长期腹泻吃些植物油有益无害。乳母严格忌油可使婴儿腹泻,所以也不要忌油。

小儿腹泻忌吃鸡汤

鸡汤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确有补益作用,但喝鸡汤并非对什么人都是有益的。婴幼儿腹泻时会随胃肠液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千万不要喂孩子像鸡汤等高营养的液状食物。否则,给孩子喂鸡汤不但达不到壮体健身的目的,反而给孩子带来更大的麻烦。

美国有个儿科医生曾诊治过一名17个月的女婴,这个女婴因呕吐和腹泻被父母喂了大量的鸡汤,结果不但腹泻未停,体重反而下降了1/10,经该医生检查诊断,发现婴儿有严重的酸中毒,血液含钠量也大大超过正常值,可她的皮肤弹性和黏膜都很正常,这表明患儿的高纳血症并非由腹泻脱水引起的,而是鸡汤的副作用。

为什么高营养的鸡汤会造成幼婴出现高钠血症状呢?鸡汤进入人体后,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多,而人体每合成1克蛋白质就需要05毫克钾,由于钾不断进入细胞,人体为维持平衡,钠大量进入血液和细胞液中,因而造成体液高渗——高钠血症。

婴幼儿腹泻时,忌喂鸡汤。

长粉刺忌吃油腻辛辣食物

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水平提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肤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就易形成粉刺。

患粉刺者,首先要忌吃油腻食物,如含有脂肪多的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同时要注意控制含糖食品的摄入。其次对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以及酒类等,也要严格控制。最好是多吃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C多的食物。维生素B2可治疗脂溢性皮炎,含维生素B1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肾、豆浆、干酵母等;维生素B1也可治疗皮炎,含维生素B1多的食物有谷类、豆类、瘦肉、干酵等;维生素C有润滑肌肤的作用,对治疗粉刺有一定作用。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有绿色蔬菜、番茄和橘子、酸枣、山楂等;维生素E具有促进末端血液循环的作用,可调节激素的正常分泌,使粉刺症状减轻,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卷心菜、花菜、葵花子油、菜籽油、芝麻油等。

发热时不宜多吃鸡蛋

鸡蛋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尤其是它的营养成分易被人消化吸收,所以人在生病时吃几个鸡蛋,对疾病的恢复是有利的。但是,并非在什么条件下都能进食,比如人在发高烧时不宜多吃鸡蛋。

因为,鸡蛋为完全蛋白质,在进入机体分解后产生一定量的“额外”热量,这种额外“热量”,医学上称之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据研究,这种特殊动力效应,在各种物质中数蛋白质效应最大,其“额外”增热量可高达30%左右。所以,发热的人进食鸡蛋后,能使机体内热量增加或散热量减少,如同火上浇油,不利于健康。

发热时不宜多吃鸡蛋。此时,应多喝温开水,可多食用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低蛋白的食物,如米粥、小面片、藕粉、杏仁露等,有利于早日康复。

骨折忌食牛皮菜和醋

牛皮菜产量高,不占地,不耗肥,由边地角种上几株,一次种下多次收获,是我国西南地区农民爱种、爱食用的蔬菜,含有人体所需的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等。但骨折病人食用是有害的。

因为牛皮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到钙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不易溶解的盐类物质——草酸钙。这种物质不但使食物中的钙不被吸收、利用,而且还使骨骼中的钙发生溶解,使患者更加缺钙,从而影响骨折愈合。

醋是人们日常生活调味佳品,具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的作用。但是骨折病人最好不食醋。这是因为醋中含有2~3%的醋酸,而醋酸则有软化骨骼以脱钙的作用。临床实践发现,不少骨伤患者食醋后,第二天伤处即感觉酸软,疼痛加剧,甚至更加肿胀。大量病例证实,食醋确能影响骨折愈合。

骨折病人在治疗期间,最好避免食醋、牛皮菜。

口疮饮食禁忌

一般说来,患有顽固性口疮的患者,严重影响病人的进食和日常生活。到今天为止,由于病因不明,还没有特效疗法。

英国医学专家发现,绝大多数顽固性口疮患者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认为有关者主要有小麦、燕麦等效质类食品,奶制品以及加有色素的食品,这些食品一旦从饮食中被排除掉,目疮即可迅速痊愈。另外还发现,有些人的口疮所以时好时坏,可能与进食有关。关于顽固性口疮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的机理,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患者对某种或几种食物产生了变态反应或不能耐受引起的。

长期患有顽固性口疮久治不愈的人,不妨从饮食方面找找原因。

服维生素C忌食虾类

维生素C在医用上应用相当广泛,以前不认为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有什么禁忌。现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动物科学系的科研人员在实验时发现:在河虾或海虾等软甲壳类食物中含有浓度很高的一种名叫“五价砷化合物”的物质,它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特别是剂量较大时,由于化学作用,可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化成“三价砷”,即剧毒的“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为了预防不测,要忌食虾类,因病情需要而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时,要绝对忌食虾类。此外,服用治疗肝病,脱发的胱氨酸时,如不忌食虾类食物,也会产生类似的毒副作用。

儿科低热饮食宜忌

体温超过正常平均体温1℃,持续2周以上称为低热。祖国医学对低热的认识,不但指体温超过正常,而且把自觉手心发热、胸中烦热,也列入本病范畴。

(1)饮食宜进:

①水分。宜多喝开水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汁、牛奶、豆汁、水果汁等,宜少量多次饮用。

②合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鸡等,宜食用。

③新鲜蔬菜及水果。宜多吃,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蔬菜应制成碎末或菜泥,水果可吃苹果、橘子等。

④清热的食物。如荷叶、草果、薏苡仁,黄豆芽、鲜竹叶、冬瓜等。

(2)饮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及辛辣调味品,食后会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②热性食物。如香椿、羊肉、胖头鱼、羊奶等,可导致发热,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③油腻食物。如肥肉、糕点等,可增加胃肠负担,使病情加重,故应忌食。

④生冷食物。食后使消化功能低下,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故应忌食。

⑤偏食。偏食影响小儿对多种营养的吸收,故应禁忌。

小儿夏季热饮食宜忌

每年6~8月份,在我国南方温热地带,常见周岁前后至两岁间的小儿,有长期发热并伴有口渴、多尿、少汗等症状,但至秋后凉爽时,体温即恢复正常。其病因至今未明,但由于其发生在夏季,故暂名为小儿夏季热和暑热征。

饮食宜进:①清淡凉润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宜食绿豆汤、百合汤、冬瓜汤、西瓜汁、西瓜翠衣汤、粳米粥、薏米粥、白扁豆粥、荷叶粥、藕粉等。

②高热能、高蛋白质食物。适用于患儿长期发热,形体消瘦者食用。最好是流质或半流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豆浆、牛奶、豆腐、鸡蛋羹、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猪瘦肉、鱼等。

饮食禁忌:①冷饮。小儿夏季发热,体温增高,常见口渴喜冷饮,特别喜欢吃冰淇淋、雪糕、冰冻汽水等,但这类冷饮易使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故应忌食。

②油腻食物。小儿发热、消化不良,忌食油腻、油炸食物。在烧菜时,也忌放油太多。油腻食物妨碍小儿的消化,常可引起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故应忌食。

③过甜食物。甜食不仅会引起胃肠湿热而影响食欲,而且还会引起腹胀而引起消化不良,故应忌食。这类食物有各种甜饮料。水果罐头、蜂蜜、水果糖、巧克力等。另外,在喝牛奶时也应尽量少放糖,以免引起腹胀,影响消化。

④助阳及热性食物。本病多为阴虚之体,忌食升阳助火之品,如公鸡、鲤鱼、龙眼、荔枝、栗子、橘子等。

惊厥饮食宜忌

惊厥又称惊风,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功能异常的一个严重症状,属祖国医学儿科四大症之一。常见于1~5岁小儿,因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故发病率较高。惊厥可分急惊风与慢惊风两大类。

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不清,两眼上翻,吐白沫,四肢抽动,通常数分钟后缓解。

(1)饮食宜进:

①清火、化痰、熄风的食物。如竹笋、梨、甘蔗、西瓜、冬瓜、萝卜等,急惊风患儿宜食。

②养阳、温阳、益气的食物。如羊肉、牛奶、鸡蛋、莲子、大枣等,慢惊风患儿宜食。

(2)饮食禁忌:

①刺激性食物。葱、蒜等可刺激神经兴奋诱发惊厥,应忌食。

②油煎、肥腻食物。油炸食物易积痰动风而诱发惊厥,故应忌食。

③发热食物。如韭菜、胖头鱼、羊奶等,应忌食。

汗征饮食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