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澡,勤剪指甲,保护皮肤完整。及时处理小伤口。集体儿童单位在夏季应作定期检查。发现本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的衣物、枕巾、床单、毛巾、手帕及玩具等污染物品,要进行煮沸消毒。
2.争取早期治疗,一般情况仅需局部治疗,可用1%黄连炉甘石洗剂、0.5%新霉素软膏、2%甲紫液或新霉素糖馏油糊剂,每日2次涂擦,亦可用青黛散外扑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2-3次。
3.为了防止本病因自体接种而继续传播,应设法避免瘙抓或摩擦。患有瘙痒性皮肤病的痱子、虫咬皮炎、湿疹等,应予相应治疗。
4.损害较广泛而伴有全身症状者,应考虑给予磺胺类或其他抗生素。
5.中医中药治疗,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等。
6.脓疱成熟后穿刺引流,愈合后配以一般美容治疗。
【审美评价】
本病的审美评价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其传染性令周围人群的厌恶,甚至避而远之;二是本病的好发部位主要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即人体审美的重要部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美容;三是由于以上两点,患者的审美心理趋于羞悲。
七、毛囊炎
毛囊炎(folliculitis)为发生于毛囊的化脓性炎症。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不洁,搔抓、摩擦、高湿、高温、多汗为其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上表现为成年人多见,好发于头、颈、臀及外阴部等。自觉轻度痒痛,皮损初发时为针头大红色毛囊性丘疹,逐渐变成粟粒大小脓疱,中心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炎性红晕。脓疱破溃后,排出少量脓血,结成黄痂,痂脱即愈,不留瘢痕,但易复发。有的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者,称为慢性毛囊炎。若发于头皮愈后遗留毛发脱落及瘢痕者,称为秃发性毛囊炎。发于胡须部者,数目多,常融合成浸润性斑块,经久不愈,称为须疮。发于颈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结节者,数目多,病程慢性,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有粟粒到针头大小的红色毛囊性丘疹,顶端迅速化脓,周围绕以红晕,散在分布,有痒痛感即可确诊。但需与寻常性痤疮相鉴别。后者见于青春期,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有黑头损害。
【治疗】
1.一般疗法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摩擦,注意有无糖尿病、贫血等全身疾病,予以相应治疗。
2.全身疗法可根据病程需要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敏感的抗生素。对顽固性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3.局部疗法局部疗法原则为止痒杀菌,保持清洁干燥,可涂2.5%碘酊或水氧酊。如已化脓成疖疮,早期可热敷或用20%-30%鱼石脂软膏厚敷,亦可用20%鱼石脂酊涂抹,切忌挤捏和早期切开,颜面部的毛囊炎和疖更应注意,以免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
4.美容治疗创面愈合后辅以美容治疗。
【审美评价】
关于毛囊炎的审美评价,可视为与脓疱疮的审美评价大体相同,但所不同的是由于毛囊炎的好发部位不同,以致审美部位不同,前者主要是颜面部和四肢等,后者主要是头、颈、臀和外阴部等。后者的这些发病部位同样影响着患者的美容,若发病于臀部和外阴部,除影响这些部位的表面形态外,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步履和动姿。
八、毛囊虫病
毛囊虫病(demediciosis)又称毛囊虫性皮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面部中央的慢性疾病,局部有弥漫性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以丘疹、脓疮和水肿的阵发性炎症反应。青春期男性和中年女性发病增多,并常见于绝经期女性。
【病因】
由于本病好发于面部中央区,往往形酒渣鼻。多与毛囊蠕形螨的感染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发现从酒渣鼻患者的病变毛囊中,有100%的毛囊蠕形螨感染率。因此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毛囊蠕形螨的代谢产物及排泄引起炎症反应有关。
胃肠道功能紊乱与饮食习惯也是本病的可能诱因。据统计发现,酒渣鼻患者的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和胆囊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多有胃酸缺乏,胃镜检查显示空肠黏膜萎缩,同时刺激性饮食如酒、浓茶、咖啡、可可、辣椒等也可刺激胃肠功能。情绪紧张、忧郁和疲劳时可发生内分泌调节紊乱,随之血管神经调节紊乱,可加重本病症状。
【临床表现】
病情分三期,但各期之间无明显界限,病程缓慢。常与痤疮和脂溢性皮炎并发。
1.红斑期初期,鼻部潮红,表面细腻发亮,随后累及颊部、眉间和颏部,常对称分布。亦有鼻部正常,只发生在两颊和颏部者。初起红斑时隐时现。以后为持久性充血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在鼻翼、鼻尖及面颊部呈树枝状分布,毛囊口扩张粗大,被皮脂堵塞,并多面部皮脂溢出。局部有充血皮损,多在食用辛辣刺激物及外界温度突然变化,情绪紧张发怒、疲劳和月经期加重。被诊断为毛囊虫皮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与痤疮酒渣鼻相似。但伴有细小、白色干性鳞屑。
2.丘诊期在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持续几个月至几年后,出现面部阵发性炎症,主要以暗红色圆形针头到黄豆粒大毛囊丘疹和脓疱为主,有时呈痤疮样丘疹、脓疱及结节,常成批出现,此起彼伏,逐渐加重。
3.鼻赘期常在晚期出现,多见于40岁以后的男性,在红斑、丘疹的基础上鼻尖和鼻翼呈暗红色或紫红色,皮肤粗糙增厚,逐渐肥大,形成显著高出皮面分叶状大小不等的柔软结节,最终导致畸形鼻赘。此时毛囊口扩张,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分泌旺盛。重症者在眉间、颏部、面颊、耳廓亦可有类似皮疹。偶有发展成鳞状上皮癌和基底细胞癌。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好发于女性绝经期和男性青春期,在面部中心区、鼻、颊、前额、颏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性红斑、丘疹和脓疱即可诊断。患者在皮损处查到毛囊蠕形螨,可诊断为毛囊虫皮炎。有时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寻常痤疮:多见于青春期男女,有典型的粉刺,皮损分布较广泛,没有弥漫性充血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
2.脂溢性皮炎:分布于皮脂腺密集的部位,有油腻状鳞屑或痂片及不同程度的瘙痒,但无毛细血管扩张。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变化依病期而不同。红斑期毛细血管扩张,真皮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特异性炎症浸润。丘疹期,真皮内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毛囊和皮脂腺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杂有少许组织细胞和浆细胞。鼻赘期时皮脂腺数目增多,腺体增大,腺口扩大充满角质和皮脂,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和血管扩张,有毛囊周围炎和毛囊内脓肿形成。
【治疗】
1.内用药疗法甲硝唑0.2g,每日2-3次,共服2-4周。四环素0.25g,每日2-4次,连服3-4周。氯化喹啉0.2g,每日1次,用4-6周。对绝经期妇女可用雌激素疗。
2.外用药疗法局部可外用5%硫黄霜,复方硫黄洗剂,1%-5%甲硝唑霜,每日2次。酒渣鼻的其他用药疗法与痤疮相似。
3.中医疗法中医学认为本病由肺胃积热、湿热素盛,加之内寒外袭,淤血凝滞而成。以清热凉血、活血化淤为主,可用凉血四物汤(桃仁、红花、熟地、当归、赤芍、川芎)和枇杷清肺饮(人参、甘草、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
4.手术治疗对早期红斑期和毛细血管扩张中用鼻旁封闭疗法,以0.25%-0.5%盐酸普鲁卡因沿鼻颊沟两侧分四点注入,每点1ml,隔日1次,8-10次为1个疗程。对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可用电凝素、激光超声波和冷冻治疗。对晚期鼻赘可用手术切除治疗,也可用冷冻、电解术、激光或浅部电干燥术、皮肤削磨术治疗。
【审美评价】
对本病的审美评价,大体类似于对酒渣鼻的审美评价。
(第五节)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一、睑黄瘤
睑黄瘤(xanthelasma)又称睑黄疣,是黄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病损往往对称发生在两侧眼睑皮肤内眦部,境界清楚,呈黄色扁平斑块,长期存在,不会溃破,无明显自觉症状,也不易自行消退。犹如附着在皮肤上的异物,形成病理性雕刻度,破坏了局部皮肤的结构美,患者由此产生忧虑和羞怯等审美心理障碍,可影响其社交活动。
【临床特点】
损害通常始于两侧眼睑的内眦部,形成柔软、圆形或椭圆形黄色扁平斑块,米粒至蚕豆粒大小不等,后来可逐渐覆盖大部分眼睑,甚至波及上下眼睑皮肤,融合成一圈,很少超出眼眶范围。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痒感。
患者多为中年妇女,由于脂质代谢障碍,患者常有血脂升高,含脂质的泡沫细胞局限性浸润在真皮,也可侵及内脏。因此,个别伴有其他类型黄瘤或肝胆疾病及高脂蛋白血症,少数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家族史。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皮损发生的部位、颜色、质地、形态及与周围皮肤的界限,常累及眼睑皮肤的临床特点,本病不难诊断。应与眼部的汗管瘤、皮脂腺痣、扁平疣及毛发上皮瘤鉴别。汗管瘤常在青春期发病,皮损粟粒至米粒大,为正常皮色、红色、棕褐色扁平丘疹和结节,可超出眼眶范围。皮脂腺痣,是一种表皮、真皮及皮肤附属器所构成的器官样痣,主要成分为皮脂腺。皮损为局限性淡黄色斑块,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呈蜡样光泽,头面部常为单发。
【治疗】
1.小的损害数目少且局限,可选用电分解、电凝固、激光、液氮冷冻法及化学腐蚀法。电烧灼方法: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边烧边碳化睑黄瘤,并以生理盐水棉球清洗擦拭,直至将黄色脂肪样组织清除干净。40%三氯醋酸点涂方法:用竹签或牙签沾少许三氯醋酸准确地涂在皮损上,不要损伤邻近的正常皮肤,为防止过分腐蚀,在点涂时一旦出现霜白色即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三氯醋酸液,也可立即用碳酸氢钠浓溶液涂搽以中和多余的三氯醋酸。以上效果比较满意,但易复发。复发后再治疗仍然有效,需耐心与患者做解释工作,消除焦虑情绪。
2.大的损害可因眼睑松弛可行手术切除,同时切除部分松弛的眼皮,可收到去皱除皮损的双重效果。
3.其他治疗:对高脂蛋白血症者给予低脂、低糖饮食、降脂药,并及时治疗有关疾病,也可用降低血脂的中药。
【审美评价】
睑黄瘤发生在最引人注目的审美器官--眼睛的周围,隆起的黄色斑块与眼睑皮肤形成明显反差,影响了皮肤的光泽、颜色和弹性,甚至会使患者造成体象障碍,经有效治疗后,完全或部分清除皮损,能减轻和消除患者体象障碍,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褐黄病
褐黄病(ochronosis)较少见,分先天性褐黄病和后天性褐黄病两型。先天性褐黄病又称内源性褐黄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由于体内缺乏尿黑酸氧化酶,以致尿黑酸不能代谢为乙酰乙酸而自尿中排出,并聚集在许多器官和组织内。后天性褐黄病又称局限性外源性褐黄病,多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酚、雷琐辛、非那西丁、阿的平或在曝光部位深色皮肤上局部外用氢醌霜治疗而引起。色素沉积在皮肤,形成棕黄色、褐黄色、蓝黑色色素斑及黑色丘疹,以面颊部多见,呈蝶状分布,前额、眼睑及腋窝和外生殖器皱襞处也有沉着。
【临床特点】
1.皮肤出现色素沉着,主要部位在面部,两颊着色较深。内源性褐黄病的色素沉着呈棕黄色、黄褐色或褐色;局限性外源性褐黄病,在面部长期外用氢醌霜的部位可出现蓝黑色色素沉着,在病变较严重的部位还可出现许多“鱼子酱样”黑色丘疹,皮肤变得粗糙。
2.其他组织色素沉着,耳软骨呈淡灰色,眼内侧巩膜可有黑斑,部分患者软骨组织、肌腱、韧带等有斑状色素沉着。
3.内源性褐黄病常伴有关节病变,除关节软骨有色素沉着外,脊柱、膝、肩和髋部呈退行性改变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炎,致局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组织病理】
两型的皮肤组织学改变基本相同,但外源性褐黄病的变化常更明显,真皮内色素呈棕黄或褐黄色,用硝酸银染色不着色,用甲基紫及亚甲蓝染色显黑色。血管内皮细胞、汗腺分泌细胞及散在的巨噬细胞内均见细颗粒状棕黄色颗粒,在胶原纤维内也有褐黄色色素,使胶原束均质化并肿胀,有些胶原纤维强直、横向断裂,呈不规则均质性淡棕色色素块游离分布。
【诊断及鉴别诊断】
内源性褐黄病大多以皮肤棕黄色色素沉着、黑色尿和关节炎为独特三联症。同时可用患者尿液加碱转黑或加斑氏试剂产生橘黄色沉淀的方法,证实尿中存在尿黑酸。外源性褐黄病则应追问服药史及有无使用氢醌霜的病史。还应与黄褐斑、太田痣、皮肤褐青斑和痤疮的“黑头粉刺”鉴别。
【治疗】
目前褐黄病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先天性褐黄病可试用限制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摄入的低蛋白饮食。中药治疗可试服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外源性褐黄病避免使用可疑致病药物及外用氢醌霜。少量的褐色素沉着可试用高频电烧灼法,还可试用磨削加冷冻方法消除色素斑。
【审美评价】
面颊部的皮损,直接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色素沉着的形成降低了皮肤的明亮度而使其晦暗;突出于皮肤的黑色小丘疹破坏了面部皮肤的光滑、细腻、滋润和柔和的均衡和谐美感。虽然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但仍可选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可望改善局部皮损。外源性褐黄病的发生,可采用预防措施,如少用或不用引起色素沉着的药物。
(第六节)遗传性疾病
一、鱼鳞病
鱼鳞病(ichthyosis)是一种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主要在四肢、躯干的皮肤发生形如鱼鳞或蛇皮龟裂状过度角化性损害,皮肤干燥粗糙。幼年发病可持续终生。
【临床特点】
鱼鳞病的病因,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也有人认为与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1.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是常见的轻型鱼鳞病,患者3个月至5岁发病,青春期最重,以后逐渐减轻。皮损主要分布在四肢伸侧及背部,干燥伴淡黄色、淡棕色鳞屑,呈菱形或多角形,中央紧贴皮肤,边缘游离翘起,常伴掌跖皮纹增多且细碎,也常伴掌跖角化、毛周角化及遗传过敏史。组织病理中,角质层显著增殖,颗粒层缺无或菲薄,棘细胞层变薄,基底层色素增加,汗腺及皮脂腺口有角质栓形成,汗腺及皮脂腺常呈萎缩现象,真皮一般无改变。
2.连锁遗传性鱼鳞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女性为携带者。患儿出生后3个月内发病,一般不超过1岁。皮肤干燥粗厚,伴大而深棕色鳞屑,除肢体伸侧外,腹部、头皮、面、耳和颈亦常累及,伴有角膜点状浑浊及隐睾。组织病理中,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汗腺减少,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血管性炎性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