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后,根据其在皇族世系的顺序给予其相称的尊号,称之为某祖、某宗,奉入宗庙立室祭祀。这种称祖、称宗的名号就叫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商汤庙号高祖,武丁中兴称高宗。周秦时废除庙号,西汉又重新实行这一制度,尊刘邦为高祖。厘定庙号的原则,一般对开国或建国初期有特殊功勋的皇帝多称"祖",而后来继位守成的皇帝多称"宗"。如唐代,李渊建立唐朝称高祖,继位的李世民称太宗。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被尊为明太祖,而第三位皇帝朱棣初尊为太宗,因其有再造明朝天下之功改尊为成祖。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被尊为清太祖,继位的皇太极尊为太宗,而入关后的第一位清朝皇帝福临(顺治),又被尊为世祖。至于为清政权真正奠定统治基础的玄烨(康熙),因"寰宇统一,虽曰守成,实同开创",更被尊为圣祖。
历史上,皇帝名号的全称包括庙号和谥号,庙号在前,谥号在后。从唐代起皇帝生前还有尊号,其一生中会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的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这些尊号在皇帝死后也成了谥号的一部分。唐以前对去世的皇帝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以后谥号字数越来越多,称呼不便,改称庙号,如宋太祖、明成祖、清高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