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24831000000017

第17章 妈妈“素质教育”的黄金法则(2)

(1)谐音记忆法。很多学习资料非常不好记忆,但如果能将学习材料利用谐音与一些形象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就变得非常方便了。从前,有位私塾的老先生有事去找山上寺庙的和尚,临走前他给学生们布置好了作业:背诵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这是一段很长的数值,很多同学都没能背出来。但有一个同学非常聪明,他灵机一动,编了一句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其谐音正是圆周率。等老先生回来后,学生们利用这个方法个个都把圆周率背得滚瓜烂熟,如同唱歌一样非常流畅。这就是谐音记忆的一个例子。妈妈在教孩子记忆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学习材料,自己编一些歌曲、顺口溜,帮助孩子记忆。当然,谐音记忆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材料,所以在设计歌曲或者顺口溜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千万不要把难记的东西编得更加复杂。

(2)直观形象记忆法。直观、形象的东西,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初中以下的孩子们都喜欢具体、形象的记忆。因此,妈妈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形象的东西结合起来,这样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让孩子加深记忆。著名科学家维纳小时候是一个玩具儿童,他有很多的玩具,如小蒸汽机、小型电动马达、万花筒、幻灯机等,这些玩具带给他许多浅显的科学知识,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直观的形象往往容易让孩子接受,因此妈妈可以利用一些电视广告、卡通片或者游戏,让孩子在模仿与玩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3)精选记忆法。古时候有些人记忆力特别好,其中一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天才”常常让人佩服。可是郑板桥偏偏就看不起这种人,说他们是“没分晓的钝汉”。“没分晓”的意思就是不分主次、轻重。妈妈在训练孩子记忆力时,就要有主次之分,尤其是在记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掌握重点。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记忆也要选择知识的“牛鼻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对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利。

(4)多通道记忆法。宋代学者朱表说:“读书须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所谓“读书三到”就是多通道记忆法的一种。现代科学研究指出,2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被记住,而从听觉获得的知识只能够记住15%,但是如果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都参与知识的获取,那么就能够记住65%。结论表明,多通道记忆比单通道记忆效果更加明显。妈妈在锻炼孩子的记忆力的时候,可以教导孩子上课记笔记,这就是一种多通道记忆法。当然记笔记不是要孩子把每句话都记下来,而是要孩子在听懂知识的基础上,总结老师讲课内容的要点,记下关键的字或句子,这样才是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一个优秀的妈妈是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孩子学习状况的,而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妈妈不仅要为孩子补充良好的身体营养,补充孩子的脑力,还要教会孩子提高记忆的方法,让孩子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发挥想象力,让孩子拥有五彩的天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培养和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会惊叹于发明家的想象力,事实上想象力最丰富的不是那些发明家,孩子才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并非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能发挥出来,有很多孩子就因为大人的忽视或者限制而使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无法得到发挥。一些妈妈把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看成了疯言疯语,在她们的眼中,孩子是幼稚可笑的;有些孩子甚至因为想法特别还遭到妈妈的责备。这些妈妈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应该改正。作为一个优秀的妈妈不仅不能阻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更要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妈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1)在游戏中培养想象力。游戏作为孩子接触最多的活动,成为启发孩子的有效契机之一,为启发孩子的想象提供了许多方便,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凭借想象扮演各种角色,表现各种生活情景。孩子的想象力,在不同年龄的游戏表演中是不断变化的。妈妈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出来的动作、情节的幼稚,而轻视游戏的巨大作用,随便地干涉孩子的游戏活动。作为优秀的妈妈,可以在游戏中启发孩子的想象,比如折纸,让孩子折个小兔子后,贴在纸上,妈妈可以提醒孩子添画一些适当的背景,让孩子启动思维想象的能力,他或者会画上草地,或者画萝卜,当然也许还会有更多稀奇古怪的事物出现在他的画里,这就达到了初步的目的。接着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小兔子还有朋友,比如小鸟、星星、萤火虫、银杏树等,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开动脑筋,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锻炼。但在妈妈参与孩子的想象游戏时,要注意不要反客为主,要给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留下足够的空间。当然也可以让孩子独自游戏,这样可以使他发挥无拘无束的想象。

(2)通过画画培养想象力。画画是激发孩子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引导孩子从小学画,利用画画可以很好地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除了让孩子模仿现实或表达幻想自己画画以外,还可以让他补画,例如画的主题是“春天”,原来的画面上仅有一些大树,然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添画一些表现春天的事物。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3)通过故事激发想象力。讲故事也是优秀妈妈的一项基本技能,孩子天生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效果非常好。那些曲折的故事情节,借助优美生动的语言、表情及艺术形象的描绘,可以使孩子联想到真实的形象,通过形象的联想,发展想象。除了给孩子讲述以外,还可以让孩子续故事,妈妈可以将故事讲到一半,让孩子讲完后半段故事,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适当地启发孩子如何把故事编得更生动、圆满。还可以让孩子复述情节生动又富有想象的故事,这样对培养想象力也非常有好处。

孩子们在听故事时,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故事中的角色活动以及情绪融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时妈妈可以给孩子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用多种答案来答题,这也可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在提问题时,要把握一个分寸,那就是答案不拘一格。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思绪,也不要拘泥于故事情节的逻辑发展。

总之,孩子的想象力是无处不在的,一个优秀的妈妈只需要开放自己的思维,放开孩子的手脚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1岁的曹冲能够利用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就是因为他的想象力没有被禁锢住。而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则告诉人们想象力的发挥要与一些常识结合起来。所以,平时妈妈应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这样不仅能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还能给孩子提供更丰富的联想资源。

锻炼观察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童年时期是孩子求知欲最为旺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非常必要。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他人之上。”由此可见,观察能力突出往往能够成就一个人的未来。因此,妈妈应该担负起锻炼孩子的观察力的任务,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

首先,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不能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富有好奇心的孩子,对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充满疑问,总喜欢刨根问底。有一次,爱迪生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很窘迫答不出来,他认为爱迪生在捣乱,专门跟自己过不去,影响别的孩子听课。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之后,老师就不愿意教他了,爱迪生只好回到家里。但爱迪生的妈妈没有因为孩子被学校撵回家就责怪他,反而认为有好奇心、能提问题是聪明的表现,并鼓励爱迪生多观察生活、多问为什么,这样妈妈就亲自承担起教育爱迪生的责任,并给他一个房间让他做感兴趣的试验。伟大的妈妈最终成就了孩子,长大以后的爱迪生成了赫赫有名的发明家。

好奇心是观察力的起点,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妈妈不能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好奇心,而应该在孩子的好奇心上点燃求知之火。比如遇到雾天,孩子如果问:“为什么路旁的树木花草、行人车辆都看不清呢?”这个时候不必急着把答案告诉他,应该让孩子自己观察得出结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他一些启发。经常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思考,那么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自己留意去观察、去寻找答案。

其次,优秀的妈妈会利用家庭环境诱发孩子的观察力。一般来说,孩子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并且他们对家里的环境也比较熟悉。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锻炼孩子观察能力的情境和机会。比如天气转冷了,家里人穿衣有什么变化?客人来了,家里人各自采用怎样的行动招待客人?这都是些比较简单的方法,但是效果很明显,能够让孩子形成观察的习惯。

第三,也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环境对孩子的观察力进行培养。如果居住在城市,妈妈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去公园、广场、动物园、植物园游玩,也可以在休假时带孩子参观自然博物馆、花木虫鸟展览会等。当然去农村一游,更能让孩子尽情欣赏和观察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这样孩子不仅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加强内心的美感体验,还能锻炼孩子善于发现的眼睛。

最后,在各种环境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孩子毕竟没有多少生活经验,也没有系统的观察能力,即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有时也不知道怎么去做。这时就需要妈妈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法,引导孩子对生活进行观察。观察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单一物体观察方法。即让孩子观察一个物体,让他们学会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也可以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引导孩子从远处、近处、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进行观察。第二种方法是两种物体比较观察法,比如比较鹅和鸭、小草和韭菜、雨前和雨后、日出和日落等,通过细致的观察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变得更加细心。

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妈妈帮助孩子提高观察能力,应该从小事出发,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感受现实生活的同时,提高各种认识水平,让孩子对知识充满追求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