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出一本书,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应该说,这是他们的工作。中国一年平均出版数十万种图书,真正畅销的没多少,能成为经典的更为数不多。
本来是一件很平凡的事,却引起轩然大波,你能想象吗?一本书,能引起多大的社会关注、多少人的围观和抢购?韩寒为你解答。
书中真有“黄金屋”
2010年韩寒表示他的新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将独立出书,并设有限量版,每本书附送了价值3 000元的黄金。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用最直接最粗俗的方式印证一回。”此事一经公开,立即引起了舆论很大反响。有人称韩寒的形象因此“再一次高大起来”,认为他是在用“最实在的方式彰显知识的价值与力量”。
一向淡泊名利的韩寒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举动?网民议论纷纷。韩寒表示“如果你不喜欢这本小说,随手卖了这些黄金,拿 3 000块钱回来,我也不亏欠你。”据韩寒称,限量发行的数十本精装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在网店刚一上架就脱销。这种狂热还不止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事件,还有之前的韩寒开微博事件,人们都关注韩寒开微博后的第一句话会说什么,结果韩寒的一个“喂”字就引来几十万的关注。
无论这本书对韩寒的个人声誉会有多少影响,这件事情完全就是一次事件营销。“买书送黄金”这个大噱头自然会吸引不少消费者,但是真正韩寒用书建成“黄金屋”
得到的能有几个,限量100本这个事实摆在面前,真正能靠黄金屋得到利益的消费者只是微小的一部分而已。
创新需要有勇气
韩寒这些独特的、有些诙谐的事件不仅证明了他个人的智慧和魅力,更多的是韩寒的存在已经是“品牌”的存在。
韩寒能够拥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不只归功于他的才华,更重要的是敢走不寻常之路的勇气,他是一个“跳脱者”,在这个世界做着“自我”的事,调侃其他却不管其他。在当今社会,引起争议已经不全是一个贬义的、负面的事情了,它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彰显个性的一个符号。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大、足够宽容的舞台,就像韩寒刚出道时所说的“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