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之中,有许多劣根性。面对真实的人性和现实的社会,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在得意的时候,我们要看清楚人性,让自己拥有冷静的头脑;而在失意的时候,我们更要学会理解人性,让自己站立得更加踏实和稳重。
人走茶凉很正常,没有必要因此不满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人走茶凉的感慨。言语之间,多少有些愤世嫉俗的意思,似乎在怪责其他人没有人情味儿。
其实这没有什么好感慨的,人走茶凉是最正常不过的人情世故。因人走茶凉而郁郁寡欢,只能是没有意义的自我折磨。
在人们的印象中,人走茶凉蕴含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贬义色彩,是势利自私、冷漠无情的代名词。
特别是经历了人生的高峰与低谷,回想自己在人生峰巅驻足的时候,鲜花和笑脸相伴,绚丽的光环笼罩,前呼后拥,门庭若市,风光无限;而今关门落户,无职无权,人生失意,夕阳西下,昔日的追随者不见了踪影,触目门庭冷落,倍感寂寞。
如此一番巨大的反差,自然让人发出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叹息。但是在发出这样的叹息时,我们不妨捋一捋人生经历,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做过人走茶凉的事情呢?
梁书记退休之后,有时候再回单位办些事情,心中总会有失落感。因为有生面孔不认识,就算是认识的,也都忙着自己的事只是礼节性地搭个话而已。这样的“冷遇”,让他倍感凄凉。
回到家之后,他很认真地告诉在和自己一个单位上班的儿子:“单位里如果有退休老同志来办事的话,你一定要热情接待,别让人感觉到人走茶凉的无奈!”
谁知儿子直接就顶了一句:“嘿,老爸,这就是您的不是了,现在您不管事了,人家都有工作忙着,哪有那么多时间照看您的颜面呢?除了少数八面玲珑的人还能够顾得过来。有这样的时间,还不如多关注领导的心思呢!您说是不是?”
这话噎得梁书记半天说不出话来,想想也是,当年自己对退休的前任也只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比较热忱,过了几个月等自己的工作开展了,不也是将老领导抛在脑后了吗?“有热屁股”不让儿子去奉承,让他去托“冷屁股”,这不是不懂事吗?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人走自然茶就凉,不凉反而不正常。如果你做过小领导,拥有一点小权力,别人有求于你,自然会经常找你办事,让你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自尊,很有成就感。这是很正常的心理。
可是任何职务都不可能担任一辈子,上台总有下台时。就像坐车一样,到站总得下车。到站不下车,不仅无谓地占用其他乘客的空间,而且自己也要多走冤枉路。
有朝一日,你不在位了,附加的权力和地位随之消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别人找你办事已经牛头不对马嘴,毫无意义,与先前相比自然会门庭冷落。
热切期待着在落寞中与风光时一样受人追捧、一样红得发紫,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味地抱怨人走茶凉,不是良好的人生态度。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别人都为事业忙碌、为生计奔波,哪有闲工夫天天为你考虑茶凉茶热的问题呢?
人应该有自知之明,重在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摆不正自己的心态,必然看什么都会觉得别扭。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人走茶凉的现象心生怨尤,更没有必要横加指责,而是应该理性地看待人走茶凉,淡化对黄金时期的追忆,正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
只有淡化过去的优越感,才能还原真实的自我。
既然不在那个舞台上,就没有必要过分地关注舞台下观众的态度,也没有必要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忽视。茶凉了,只要心始终是热的,生活就是充实的,人生就充满了阳光。
世间多见锦上添花,而鲜闻雪中送炭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一向以“礼贤下士”闻名于天下。他做了齐国的相国,更是一心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因犯罪逃亡的人。为了笼络贤士,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
孟尝君每次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自己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
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经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很多人听说孟尝君礼遇宾客,待人甚厚,都情愿归附于他。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宾客们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很亲近。孟尝君即得人心,没有多长时间,孟尝君的门人食客就达到了数千人之多。
虽然其中很多都是混饭吃的人,但也不乏像苏代、冯驩这样的智谋之士,帮助孟尝君穿梭于诸侯之间,成就一番事业。在出使秦国的时候,孟尝君也是依靠擅长鸡鸣狗盗的食客,才安然脱身,回到齐国的。由此可见,这些食客当中确实有能帮大忙的人。
但是后来孟尝君触犯了君王的忌讳,被人诬陷,被罢免了相国之职,结果几千个食客就如鸟兽散。只有一个冯驩,没有离开孟尝君,为他百般筹谋,重夺相位。
孟尝君再次任相之后,想起众食客趋炎附势,愤愤不平地对冯驩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但宾客们看到我被罢官,都背离我而去。如今依靠先生的筹谋,我才得以恢复相位,我看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如果他们有脸再见我的,我一定要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
冯驩一听这话,就对孟尝君行拜礼。孟尝君不解其意,连忙还礼道:“先生,千万不可,你这是做什么呢?”冯驩说:“我想告诉君侯您,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孟尝君还是疑惑:“先生,这话什么意思?”
冯驩说:“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集中已经没有了。同样的道理,您失去了官位,养不起宾客,您这里也没有了宾客想要的东西,宾客自然会离您而去。事有终始,理有必然。因此不要怨恨宾客,而拒绝接受他们,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对待他们。”
孟尝君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忙给冯驩施礼道:“先生,多谢您及时指点我,否则我就要犯更大的错误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趋炎附势,实在是一种自然现象。对此,我们不必耿耿于怀。冯驩说得在理,这就是真实的人性:你有钱、有势、有身份、有地位,别人结交你,能有所得,而你穷得什么都没有,别人求什么?难道求和你一起吃苦吗?因此不要骂别人趋炎附势,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人性。
国画大师齐白石名声不是很响的时候,有一次去赴宴,穿的是一件旧袍子。到了宴会上,齐白石发现没人答理自己,因此备受冷落。后来梅兰芳到了,那时梅兰芳已经是京剧名旦,不仅认识齐白石,还知道书画界“南张北齐”之说,而且他很喜欢齐白石的画,因此对齐白石很礼遇。
梅兰芳的举动惊动了四座宾客,人们就如同川剧变脸,顿时从白脸变成红脸,纷纷与齐白石套起近乎来。后来齐白石画了一株梅花送给梅兰芳,画上题诗,其中有两句:“如今冷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其实,齐白石先生大可不必如此酸楚地责怪世态炎凉。须知,开始的时候宾客们都不知道你的能耐,而且大家都衣冠楚楚地去赴宴,只你穿着旧袍子,不与他人同类,又怎么能怪他人以貌取人呢?
正所谓“世间多锦上添花,而少雪中送炭”。人生在世必有所求,如果你一无所有,别人求你什么呢?
更何况锦上添花总比雪中送炭做起来有期待——他不能指望你这个一无所有的人报答他什么。
就让人们锦上添花吧,没有必要去埋怨和排斥,对此你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有的人思想很偏激,看到别人有锦上添花的行为,就斥之为趋炎附势之徒,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这实在很幼稚。
设想一下你的某个朋友赚了大钱或升任要职,正在飞黄腾达之际,你是不是会表示祝贺呢?这不就是锦上添花么?或许有些偏激的人为了避免“趋炎附势”的嫌疑,连这个基本的礼貌都欠奉,这只能说明此人实在不懂事。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孔子有一个得意门生叫颜回。一次,他在集市上看见一个买布的和卖布的在争吵,卖布的说三八二十四,而买布的非说三八二十三。
颜回上前对买布的说:“三八的确是二十四,是你算错了。”买布的人看了看颜回,说:“你是什么人,我凭什么听你的?”
颜回说:“你如果不信的话,咱们可以一起去找孔夫子评理。”买布的人问:“要是你错了怎么办?”
颜回回答说:“我把帽子输给你。如果你错了呢?”买布的人说:“我把脑袋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评理。孔子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微笑着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是你错了,把帽子给人家吧!”虽然颜回很不情愿,但他还是把帽子给了买布的人,买布的人拿了帽子就高兴地走了。
颜回很不服气,于是问孔子:“老师,三八明明是二十四,您为什么要说是二十三呢?”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说你错了,你只是输掉一顶帽子;说他错了,他可要赔掉一条人命啊!你说孰轻孰重啊!”
颜回恍然大悟,恭敬地跪在孔子面前忏悔道:“老师,您重大义而轻小是非,我感到非常惭愧!”
孔子微笑地说:“做人如果能做到责己从严,责人从宽,不争强好胜,就会少招怨恨。”
孔子明明知道买布的人是错误的,却还认输而不去争辩,即使让自己吃点小亏,也不让别人下不来台。这种宽容的精神非常难能可贵。
哪怕是十分淡泊的人,在看到别人有错误的时候,都难免要说上几句,指责一番。
如果要说这人争强好胜、好为人师,恐怕他就心有不服,要为自己辩解了:“对错之辩,事关大是大非,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我这样做有什么问题?我好心好意纠正错误,怎么就是争强好胜、好为人师了呢?”
真的是这样吗?扪心自问:在你与人辩论之时,有没有因自己的颜面问题而固执己见呢?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时,你又是怎样的反应,心里有没有感到不舒服呢?
指责别人的过错,表明自己的正确,这是每个人都喜欢做的事情。看到别人在自己的指点下改正错误,我们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为自己的正确而自豪,为自己能帮助他人而自豪。
在这个时候,相信没有几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为人师、争强好胜之人。但是如果事情发生变化,尽管你诚心指正对方的错误,而对方却抵死不承认明显的失误,你会怎样呢?是一笑置之,是争辩不休,还是承认自己不对呢?
若你一笑置之,不再理会对方,你是潇洒自在了,可以寸心高洁,毫不在意,但对方却可能因此而恼怒,甚至怨恨你——他会认为你这是讥讽、嘲笑;如果你争强好胜,与之争辩不休,非分出高下来不可,只会让事情越闹越大,最终可能会无法收场;而像孔子一样,承认自己不对,让别人赢下面子,保持和谐的局面,能这样做的人实在太少了。
大多数人或一笑置之,或争执不休,其中都存有一份“我是对的,你错了”的争强好胜之心。
人性就是这样,喜欢指责别人,喜欢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讨厌承认自己是错误的!特别是当自己占了道理时,让自己主动退让一步,承认自己不对,更是困难。
承认错误是痛苦的,这就是人性。同样的,没有人愿意被他人指责,这也是人性。
另外,指责他人是徒劳的,因为那只会引来别人对你的防备以及毫无意义的争辩;指责他人也是危险的,因为那只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并给你招来怨恨。
由此可见,苛责他人是件愚蠢至极的事,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已经够我们忙得了,哪有时间去指责他人呢?人们需要鼓励而不是指责。指责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和对事情的损害,往往是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
有些人喜欢拿“认真”说事,看到别人犯了错误,就说人不认真,而自己指出对方的错误就是一种认真的表现。这让人感觉很不高兴。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矛盾冲突,争论也就开始了。
孰是孰非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已经不能输了这份面子,更不能承受这份委屈。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德,教导我们对他人要有爱心、要宽厚,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争强好胜之心。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其人格是健全的,而且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尊敬。孟子说,要求别人太多,而自己做得却很少,就像不锄自己田里的野草,却闲得无聊,去挑剔别人的田中野草,这种人是很讨厌的。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宽容别人的争强好胜、好为人师之举,以避免冲突;另一方面回过头来我们要多看到自己的缺点,多严格要求自己,避免自己走上令人讨厌的争强好胜、好为人师之路。
把责备他人的心思多用在责备自己上,把宽恕自己的心思多用在宽恕别人上。《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样做可以少招怨恨。在我们批评和指责别人的时候,要先想一想自己做得足够好吗。
别想着别人的感激,忘记感谢是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