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世界民族与宗教
24895900000016

第16章 各大洲民族权况(9)

澳大利亚人(Australians)属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肤色棕黑,鼻翼宽扁,眉脊明显,颌部突出,发型卷曲,或呈波状。新南威尔士州西部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据碳素测定距今2.6万年,出土石器尚早1万多年),说明早在4万年前这里已有原始人类居住。

从土着居民的体质特征来看,与南印度达罗毗荼人种类型和维达类型均有相似之处。其祖先最早可能住在南亚,后来途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逐渐迁至澳大利亚。1788年英国殖民者侵入前,土着居民约有30万人,分为阿兰达、卡米拉罗伊、库尔奈等500多个部落,讲500多种语言,无文字。1788年英国开始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土着居民逐步被赶到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或被圈人保留地,并大量遭到屠杀或死于传染病,到1944年人口锐减至7万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步舆论强烈要求改善土着居民的悲惨处境,迫使政府作了某些改进,土着居民的人口有所回升。1967年经全国公民投票,改变了宪法中歧视土着居民的条款。1972年成立土着居民事务部,承认土着居民对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并准备逐步归还其土地。土着居民只有少数同化于白人社会,部分在牧场或其他企业从事劳动,其余仍在部落辖区内过游猎生活,有的仍用石、贝、骨、木等制作工具。飞去来器(Boomerang)为其独特武器,系用新月形坚硬曲木制成,熟练猎手掷出,能准确击中飞禽或小兽;如不中的,仍可返回原处。男子主要以狩猎为业,捕猎袋鼠、鸵鸟、负鼠等,居住海滨的,还捕食鱼类。土着居民还知按期收割野生黍类。衣服简单,有的围以袋鼠皮,有的仅在身上涂饰各种颜色。住所通常用树枝搭成窝棚,上面覆盖树皮或涂泥。已有木筏、树皮船和独木舟。土地为集体财产,工具属个人,猎获物大家分享。部落一般划分为两个半边,即两个氏族。氏族内禁止婚配。有的氏族还划分为两个或四个“婚姻组”,进一步限制近亲通婚。成丁礼(成年式)普遍存在。男子进人社会必须经历一系列严酷的锻炼和考验,并学习、继承部落的传统知识、道德标准和习俗信仰。盛行图腾崇拜,每个氏族都以某一动物或植物为图腾,相信自己同它具有某种特殊的亲属关系,并作为该氏族的标志。作为本氏族图腾的动物不能杀害或食用。音乐的典型形式是敲打着节拍歌唱,通常是为舞蹈伴奏。舞蹈一般是集体性的,内容多模仿狩猎活动。木刻画、崖壁画和树皮画均涂以不同颜色,画面多为几何图形及袋鼠等动植物的形态。目前,在大洋洲居民中属于这一人种类型的,只有澳大利亚的土着居民,约16万人。

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ians)美拉尼西亚意为“黑人群岛”,是西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各岛的原居民,包括所罗门人、瓦·努阿图人、新嘻里多尼亚人、斐济人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人,其人口共有500多万。属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阔脸宽鼻,颌部突出。使用多种语言,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崇拜图腾和首领,迷信巫术和占卜,有专职巫师和祭司。后来部分人改信基督教。美拉尼西亚人的祖先可能早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人。19世纪初英、法等殖民者侵入时,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制解体的不同阶段,东南地区已出现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早期国家,一般仍保留氏族部落组织。经济以热带农业为主,种植薯类和豆类,果树有椰子、香蕉、西米和面包树。主要农具为挖掘棒和石斧,个别地方已有人工灌溉。沿海地区和小岛居民多以渔业为生,渔具种类较多,捕鱼技术很高。此外,多饲养猪、鸡、狗;并从事多种手工业,善于造船、制陶、捶制树皮布,用竹木、贝壳、羽毛制作用具和装饰物。衣着简单,但装饰物繁多,有鼻棍、头梳、项圈、手镯、胸牌、脚套等。男子装饰物多于妇女。保留钻木取火,用地灶烧烤食物。西北地区居民爱嚼槟榔,东南地区居民嗜饮卡哇酒。住房一般为高脚茅屋,屋顶为圆形或人字形。独木舟多用面包树千凿成,一侧舷外附有支架,以保持船身平稳。大船用木板制作,使用草席帆,可载40人,远航数百里。自受英、法殖民统治以后,许多人被强征到矿山和种植园做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斐济(1970)、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所罗门(1978)、瓦努阿图(1980)等已先后获得独立,只有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洛亚蒂群岛尚处于法国殖民统治之下。

波利尼西亚人(Polynesians)波利尼西亚意为“多岛群岛”。

大洋洲东部波利尼西亚岛群的民族集团,包括毛利人、萨摩亚人、汤加人、图瓦卢人、夏威夷人、塔希提人、托克劳人、库克岛人、瓦利斯人、纽埃人、复活节岛人等10多个支系。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多种语言和方言,彼此差别不大,同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原崇拜多神,迷信巫术,今多改信基督教和天主教。据考证,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约在25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来,18世纪末欧洲殖民者侵人时,社会处在原始公社制解体的不同阶段。经济和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大洋洲居于领先地位。近200年来,由于受美、英、法殖民统治,传统经济文化遭到破坏,备受奴役和摧残,人口总数锐减,目前共有100多万人,他们大都分布在波利尼西亚群岛,也有一小部分散居在美拉尼西亚群岛。

密克罗尼西并人(Micronesians)密克罗尼西亚意为“小岛群岛”。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各岛的原居民,包括查莫罗人、加罗林人、马绍尔人、瑙鲁人和吉尔伯特人等支系。在体质特征上为混合人种:西部与马来人相近;愈往东愈接近波利尼西亚类型;越往南越接近美拉尼西亚类型;中部则为三者的混合。使用数种语言,多属南岛语系密克罗尼西亚语族,仅查莫罗语和帛琉语属印度尼西亚语族。据考证,密克罗尼西亚人的祖先于4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来,随后有部分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迁人。16世纪以来,先后遭受西班牙、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的殖民统治。密克罗尼西亚人以热带农业和渔业为主。土着的密克罗尼西亚人,现在只有30多万人。

三、大洋洲民族的语言

大洋洲现代居民的语言,从使用人数的情况来说,以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主,其使用人数约占全洲人口的76%以上,这反映了大洋洲自近代以来遭受欧洲列强殖民统治的必然结果。而且,几乎都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许多国家同时通用当地的民族语言),只有瓦努阿图一个国家同时规定了三种官方语言,即英语、法语和当地的比斯拉马语。实际上,瓦努阿图的这种复杂情况,也反映了其前身新赫布里底群岛为英法共管殖民地的历史事实。

目前,大洋洲直接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已达1800多万,约占全洲总人口的66%;此外,还有许多外来移民和少数土着居民会讲英语,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如果再加上这一部分人,可以说,英语在大洋洲已是居于绝对优势的语言。

在大洋洲十多个非独立领土中,绝大多数地方通用英语,其土着居民通用本民族语言。只有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的官方语言是法语。

如果从政治形势来说,整个大洋洲便是英语和法语的世界,所有其他外来移民和土着居民的语言,全都处于从属地位。大洋洲外来移民,约占全洲人口的78%,而印欧语系的移民已占76%,所剩其他移民所占的比重已微不足道,只有2%左右。在这2%的外来移民中,则包括汉藏语系、非亚语系、乌拉尔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民族。

大洋洲土着居民的语言,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系统,即澳大利亚诸语、巴布亚诸语和南岛诸语。而在南岛诸语中,又可以区分为美拉尼西亚诸语和波利尼西亚诸语。

思考题:

1.亚洲民族的人种分布特点。

2.什么是种姓制度?

3.印度教徒崇拜牛的原因是什么?

4.穆斯林忌食猪肉的原因是什么?

5.什么是年龄等级制?

6.欧洲国家民族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7.哥萨克是一个民族吗?

8.图腾崇拜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