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世界民族与宗教
24895900000017

第17章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外国民族政茉(1)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全球性的民族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侵害其他主权国家的民族利益,引发世界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掠夺的斗争,这是当代全球性民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突出表现。这一问题具体反映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对世界民族问题的影响上。其次是地区性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泛民族主义”导致的民族问题。在冷战后出现的庞大的西方霸权势力压迫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企图通过“泛民族主义”,团结弱小的民族国家,形成一股势力,以改变民族命运和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此外,某些旧势力的代表企图重温过去封建帝国的美梦。最后就是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一多民族国家内,大民族与小民族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民族之间能否真正实现平等的问题。可以看出,当代世界民族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第一节)当代世界民族主义

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像一股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把冷战后时代变成了民族主义泛滥的“热战时代”,给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带来巨大的震荡和危机。

什么是民族主义呢?由于民族主义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另外国内外学者在给民族主义下定义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在民族主义概念上的争论。卡尔顿·海斯(CarltonJ·H·Hayes)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它意味着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它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它意味着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于其他任何对象。①这四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民族主义的含义。

民族主义兴起于17-18世纪的欧洲,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曾发生过三次世界性的民族主义大浪潮。第一次民族主义运动浪潮是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旨在反对封建主义,要求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二次民族主义运动浪潮是与帝国主义和殖民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亚非拉殖民地国家要求摆脱与宗主国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到20世纪70年代,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基本完成。第三次民族主义运动浪潮是在两极格局终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下发生的。总的来说,第一次、第二次民族主义运动浪潮是进步的,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而第三次民族主义运动浪潮则呈现种种复杂情况。

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的特点

第一,从地域分布来看,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全球性。冷战结束后,长期被两极格局所压制和掩盖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抬头,四处蔓延,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现象和问题。苏联东欧集团的瓦解,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南斯拉夫的分崩离析与旷日持久的波黑冲突,格鲁吉亚的内乱,摩尔多瓦的分裂,车臣危机以及1993年俄罗斯议会选举中出现的“日里诺夫斯基现象”①,都是这种民族主义高涨的缩影。在西欧,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民族问题升温,新纳粹主义的极端民族主义席卷了统一后的整个德国。在北美,加拿大的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愈演愈烈。在亚非,伊斯兰复兴思潮、泛突厥主义思潮冲击着北非、西亚、中亚、南亚,黑非洲的部族残杀更是比比皆是。

第二,从表现形态来看,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多样性。

经济民族主义是冷战后最盛行的一种民族主义。在多民族国家中,经济发达的民族为了求得更迅速的发展而要求分离出去。在发展中国家中,拉美国家最早起来为经济权益而推行一系列民族主义的经济政策。某些西方大国推行更为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外来投资实行歧视性政策,争夺经济资源,排斥经济移民。

宗教民族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它借助一些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同一性,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联系纽带,以同一宗教的信徒为民众基础,推行带有明显政治化倾向的主张。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宗教民族主义最具有典型性的是泛伊斯兰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至70年代,其创始人加马鲁丁·阿富汗尼①主张保护和振兴伊斯兰文化和宗教。他认为政治分裂是伊斯兰教衰落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主张全世界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在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共同的利益要求下,应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由“哈里发”领导的统一的伊斯兰帝国,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当前,泛伊斯兰主义不再提全世界穆斯林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由“哈里发”领导的统一的伊斯兰帝国的口号,而主要强调伊斯兰国家在共同宗教信仰基础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往,强调在共同遵守统一的伊斯兰法规的基础上,实现全世界穆斯林的团结和统一。泛伊斯兰主义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如何变化,它的根本宗旨是“振兴伊斯兰教”,实行“伊斯兰复兴”,扩大伊斯兰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势力和影响,最终建立“世界穆斯林共同体”。这是泛伊斯兰主义思想的核心和本质。

极端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异化。它在欧洲的复活是20世纪90年代突出的现象,在西欧的典型表现是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在政坛的崛起,以及排斥和袭击来自不发达地区的移民和难民。它在东欧尖锐地表现为波黑的大规模民族残杀。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联系,但极端民族主义是恐怖主义最持久最致命的动因。在许多国家,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犹如一对孪生子如影随形,民族冲突成为冷战后恐怖主义泛滥的主要原因。在俄罗斯,许多非主体民族强烈要求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如部分车臣人为达到脱离俄罗斯的目的,频频制造恐怖事件。在巴尔干,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组织“科索沃解放军”①则企图以恐怖活动达到实现独立和建立“大阿尔巴尼亚”国的目的。一些多年处于活动低潮的恐怖组织也活跃起来了,如法国的“科西嘉民族解放阵线”②和西班牙的“埃塔”。

此外,还有跨界民族主义(如泛突厥主义、泛斯拉夫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等)。跨界民族是指跨两国乃至多国边界而居的历史上的同一民族。由于共同的民族感情、文化特征、宗教信仰、地缘关系、历史渊源等因素,跨界民族容易产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或人为的渗透以及边界领土纠纷等问题,所以成为国际关系中非常敏感的问题。跨界民族问题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如非洲大陆因殖民瓜分造成的同一民族被分割在数国境内所带来的许多边界争端和部族矛盾,亚洲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的库尔德人问题,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问题,缅甸的克伦人问题,欧洲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斯洛伐克的匈牙利人问题,保加利亚的土耳其人问题,南斯拉夫、马其顿的阿尔巴尼亚人问题,波黑和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人问题,苏联各非俄罗斯民族新建国家中的俄罗斯人问题,等等。

跨界民族问题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泛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扩张。泛民族主义以历史上同源或同一民族为依托,利用语言、宗教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同一性,宣扬历史上曾有过的帝国辉煌,图谋实现大民族国家或建立大民族共同体。这种泛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以泛斯拉夫民族主义为代表,在沙俄帝国泛滥一时并直接影响到东欧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近代以来,在中亚和西亚地区又出现了泛突厥主义的思潮和运动。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和东欧地区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包括泛突厥主义、大俄罗斯主义、大匈牙利主义、大蒙古主义等又有所抬头。这种泛民族主义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一些民族企图恢复历史上的帝国疆域,如土耳其和俄罗斯的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宣扬历史上帝国的辉煌,甚至出现了像俄罗斯日里诺夫斯基那样的极端民族主义代表人物,声称俄罗斯要获得四面临海的疆域;二是属于不同国家的同一民族寻求建立本民族独立国家或回归以本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如大哈萨克主义号召世界范围内的哈萨克人回归哈萨克斯坦之类。在这些泛民族主义的思潮中,泛突厥主义是当今世界影响很大的一股政治和社会思潮。苏联解体后,泛突厥主义迅速在中亚地区蔓延。土耳其国内的泛突厥主义者公然提出“21世纪是突厥人的世纪”的口号,竭力拉拢中亚诸国,图谋染指其他突厥语地区,旨在营造一个以土耳其为首的突厥语族的国家和民族在内的横跨欧亚大陆的突厥语国家联合体,其范围包括土耳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六个独立国家以及俄罗斯的车臣、鞑靼斯坦,甚至包括了中国的新疆地区。这种思潮无疑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

第三,从特征上看,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分离性。

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族分离主义以其不可抗拒的爆发力,几乎在历史的一瞬间摧毁了庞大的苏联,分裂了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20多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应运而生,而且在一些新建的国家中引起了连锁反应,至今余波未息。非洲、中东、中亚、南亚等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都以民族分离为主要特征,尤其突出的是阿富汗、伊拉克和索马里都被不同的民族或部族三分天下,埃塞俄比亚被一分为二,土耳其、伊朗的库尔德人要求独立。民族分离运动在发达国家也有发展,在加拿大、英国和比利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法国、西班牙和美国也有所表现。2005年9月30日,西班牙东北部的自治省加泰罗尼亚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宣布该地区为一个独立于西班牙政府的政权,成为一个“国中国”,西班牙政府立即表示不接受。这也在长期以来的巴斯克地区分裂问题之外,又给西班牙政府出了一个难题。加泰罗尼亚人口约700万,占西班牙人口总数的16%。

二、当代世界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第一,冷战的结束为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冷战时期,由于美苏两大集团的对峙,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居于主导地位,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和地区霸权主义退居次要地位。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原来被长期压抑或掩盖的民族、种族等问题释放了出来,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在许多民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或存在严重民族问题的国家中,部分民族独立分子乘机打出“争取民族自决权”、“反对民族压迫”等蛊惑人心的口号,搞起民族独立,并同国外民族势力相配合,开展了民族独立运动并很快转化为武装和暴力行动。

第二,苏联解体的连锁效应。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并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这给那些一直处于松散的民族聚居、地方分权势力相对较强的一些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分离主义势力以极大的鼓舞。

第三,西方大国和一些地区性大国利用民族问题干涉和插手别国内政的结果。

冷战结束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企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加紧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实行西方式的“政治民主化”、“多元化”等等,并利用某些国家暂时的政治经济困难,拉拢国内某一势力,打击另一势力,造成他国内部矛盾,使原本民族矛盾已平息、国内正处在民族和解进程中的中小国家再度发生民族冲突。另外,美国等西方大国利用国际干预来直接卷入别国内部事务,也是造成少数国家民族冲突长期不息的一大原因。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助长了民族主义的泛滥。

个别民族主义者利用“贫困”问题来煽动同一民族的仇外心理和情绪,以致引起民族间的冲突。因此,从长远看,只要贫穷现象仍不能从根本上予以治理,要彻底铲除民族主义温床是十分困难的。

三、当代民族主义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一,增加了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复杂性。

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不同的是,当代民族主义都产生在世界上原本独立和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内部。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绝大部分国家的多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已融合一起,构成了稳定的国家结构,联合国会员国大都是由多民族国家组成的,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当代民族主义势力以分裂民族国家为目的,这就势必增加主权国家的数量。联合国秘书长加利①曾指出要是世界上两千多个民族都要建立自己的国家,那样的世界将是无法想象的。”

第二,影响了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当前的世界正处于由两极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最终形成。国际竞争重点已从政治军事力量的较量转移到以经济科技力量为主的较量。各国都在抓紧调整国内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力争使自己在新的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民族主义再度兴起,使国际社会的稳定性受到冲击,许多国家不得不因此而调整各自的国际战略,从而迟滞了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

第三,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的主题已从战争与革命转为和平与发展,在未来相当的一个时期内,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不会爆发,各国都在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加速发展本国经济。但世界的发展要建立在和平国际环境基础上,而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世界和平蒙上阴影。因为当代民族主义大都产生在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内部,而民族主义者却打着反对“民族压迫”的口号,很容易使民族问题演化成国际性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使贫穷国家陷入“越穷越乱,越乱越打,越打越穷”的怪圈,大量人口在死亡线上挣扎。

(第二节)斯里兰卡的民族问题

斯里兰卡1505年起先后沦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1948年2月4日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72年5月22日,宣布把国名锡兰(1815年英国人侵者称其为锡兰,意为“狮子”)改为斯里兰卡共和国。1978年8月16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DemocraticSocialistRepublicofSriLanka),仍是英联邦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