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072

第72章 论文(27)

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必须对有些问题运用唯物史观进一步探讨和说明,通过对以往历史的认识而更好地认识现实,并能够有所创新。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这方面的研究,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钱学森同志认为世界上共出现过六次产业革命:“如原始公社由猎物采果到农牧业的出现,是第一次产业革命。”按照这个观点,中国远在七千年前,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的上古遗址已有农业生产,那就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在中国出现,大约在三千年前,那时出现了商品生产。”这指的是奴隶社会中第一次出现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产品。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那次产业革命“就是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了”。这指的是英国出现的大工业生产。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国家和国际产业组织体系。第五次产业革命,是指现在由于新的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变革。第六次产业革命,是指创立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所引起生产体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是21世纪将要在社会主义中国出现。(以上引文及资料见《世界经济导报》9月7日)。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规律的,研古是为了鉴今。钱学森同志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归纳出六次产业革命,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改革有着极大意义。尤其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提出,预示着今后世界的变化,更是有力地迎接着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关于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论的挑战。这也是当前在“三个面向”下进行改革的一个重大的新课题。三改革,从来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要面向未来,正是出自教育的本质。教育从来就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现在人们常讲“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讲的就是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意思。因此,当前的教学改革,必须用21世纪的战略眼光来进行规划和设计。那么,历史教学如何面向未来进行改革呢?

1面向未来,必须总结世界技术革命的发展史,探讨我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面向未来,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不能不把面向科技未来提到极其迫切的重要地位。当前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信息革命,并以此企图说明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而能永世长存。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对这类问题全面地如实阐述,同时加强对这类问题某些方面的剖析,阐明或纠正在过去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忽视,或未十分重视,甚至是由于“左”的影响而有意回避,或是认识不到的某些方面,现在看来,都应提到适当的地位,甚至是重要的地位加以说明。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采取通过国家调整生产关系、改善劳资关系,并力图运用自身现代大生产经济结构的优势,从技术革命中找出路的做法。从现在所获得的信息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要有重大的突破,刺激起新的工业革命的兴起,并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面对这一形势,在历史教学改革中,一是要承认这一事实,及时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学生;再是要指出,不管他们怎样进行调整,最终也解决不了它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根本矛盾,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教育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联系我国当前政策实际去思考:检查“左”的思潮对历史课的影响,探讨当今历史教学的侧重面,为面向未来提供历史的依据,应是我们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我国历史上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联系解放以来片面强调。以粮为纲、重农轻商的思想,应如何全面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否有所侧重?又如我国从丝绸之路到宋元时期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所形成的水路交通,发展到郑和“下西洋”时举世无双的大船队,而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却处于落伍的地位,于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肯定这些成就的同时,对封建政权政治上经济上的故步自封所造成的阻碍,是回避,还是批判?还有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船队对比,是多年的教学经验,然而应否要强调这两者不同的社会效果,而把哥伦布的作用提到应有的地位?所有这一切,都应向学生展示,以扩大视野,懂得如何学习,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加快四化建设的进程而察古鉴今。

2面向未来,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的未来是共产主义,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要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人才。现在新的科学领域进展很快,新的信息的迅速交换,国际的频繁交往,国内开放政策的施行,到下世纪初,中国将既是政治大国,又是经济大国,实施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并存,而且这两种制度虽然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体,但仍有着竞赛和竞争。为了适应这一需要,造就一批为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使他们成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仅应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还需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才易辨明是非,善于识别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在这一点上,历史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生动丰富的史实、史例,最能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定是会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外历史的过程中,能够以史为镜,正确对待西方文明,破除民族自卑心理和糊涂观念,抵制腐朽思想,激发起爱国之情,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起国际主义的精神,培养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前途同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结合起来,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联系起来,成为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的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逐渐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总之,在进入信息革命时代浪潮冲击下,历史教学贯彻三个面向、进行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打下学生扎实而又广博的知识基础的同时,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自理的能力,要为独立思考和动脑动手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智能。历史学科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特点,集中到一点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去运用历史知识,总结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我们培养的学生,他的大脑,不能只作为“储存知识的仓库”,也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已有的结论,或是改头换面地抄袭书本。这是在各级升学考试影响下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的是培养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去思考、观察、比较、分析、理解、消化和加以系统化,从而培养善于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广度、深度和条理化的能力,能对种种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由埃德加·富尔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对于我们的历史教学改革,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上,对教育的要求也将不仅仅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更重要的是知道“学会如何学习”。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

原载《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第9期

开展课外活动,能增进学生的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外活动源于教学计划,但又不受教学计划的束缚,在活动中直接辅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巩固和发展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动态社会里,新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新知识体系不断形成,而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内容却又需要有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常常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开展课外活动就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发展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以历史教学来说,今天如何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观古察今,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辨是知非的能力,对中外的一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合理部分为我所用,抵制来自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腐蚀和污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这一任务的。例如,长期以来,历史课都是偏重于讲阶级斗争,将生产斗争、生产力的发展置于次要地位;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人们思想道德产生的影响,却是越接近现代就讲得越少;对于中外古今的科学家,只重其成就,而不重其取得这种成就所表现的高贵品质和献身精神;而且中国历史教材的断限时间,多年来在1949年到1957年之间徘徊,而世界历史则长期断限于1945年。学生对于近四十年的中外历史,在课堂上一无所得。这样的教学,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笔者曾面询一些青年教师:“什么是马歇尔计划?”他们的回答都是“没学过”。由此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教材内容来说,有一些问题,过去或是在“左”的影响下有意识地回避,或是当时尚未认识而被忽视,而现在看来,应把它们放到适当的地位加以正确地阐述。如对于我国历史上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联系解放以来的坚持“以粮为纲”、重农轻商的思想应如何评价?对于古代诸子百家中的富民思想,一些“明君”施行的“富民”措施应如何认识?又如,对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过去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而对帝国主义在生产体系中所代表的现代化大生产规律,在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所经历的飞跃,现在应重新加以认识,等等。又如,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60年代十余年的繁荣以后,在1974年到1976年遇到了经济危机,此后,又长期处于经济“滞胀”的情况,1980年前后,再次陷入衰退。处于危机重重的资本主义世界,他们的学者们主张从技术革命中找出路,企图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会永恒长存。从现在所获得的信息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会出现重大的突破,这将刺激新的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

上述一切内容单靠课堂教学的活动是完成不了的,因此,加强课外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使课外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及时传递新的信息,结合现实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新的高度”,正是历史教学的需要,它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使它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历史概念的形成

原载《历史教学》1987年第3期

理解历史现象和形成历史概念,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环节,是在学生学习历史,熟悉史实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是遵循着学习活动的基本法则进行学习的。但是由于在理解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时的一些心理活动,因此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必须善于运用学习活动的一般法则,联系历史学科的专业特点。并以学生由此而产生的心理特征作为根据。组织好教学。

一、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的?笔者认为。既要注意一般的教学原则和学生的心理。又要注意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一般的讲,是要经历感知具体历史知识,真实的历史想象,历史现象在相互联系之中的因果关系等几个阶段。

1感知具体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表象,这是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最能反映现实形象的表象莫过于实物。从历史学科的特性讲,它所表现的都是已经消逝了的社会现象,涉及各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此,除了尽可能地利用出土文物、保留下来的古迹外,就是向学生展示直观教具和进行具体生动的讲述,再造历史的形象。但是,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是难以都用教具来感知的,这就需要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言语直观”,来唤起学生在头脑中早先形成的表象。或是把已有的表象进行重新改组,建立起所需要的表象。例如学生建立历史时间的表象,是以亲身体验的记忆表象为基础的,是通过联系自己年龄的增长,学校和社会的生活规律性,像学期,小学和中学阶段等等,逐渐建立的。学生建立历史空间的表象,是通过自己生活所熟悉的山川河流、城镇乡村的认识的体验而产生的。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象的建立,是以个体的生活经验为中心感知到的。

2丰富而又真实的历史想象,是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的极为重要条件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不能单凭感知的形象来学习历史,还必须借助想象和表象为中介,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构成未曾经历过的历史的形象,或是通过“言语直观”、文学的描述形成相应的历史现象形象的认识活动。只有这种带有明显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的思维活动,才能使历史史实具有活力,才能把学生带进历史的现场中去。历史的想象,贵在真实。只有占有了大量的历史材料,正确地运用这些材料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进行历史的想象,真实地反映历史现象,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坐井观天曰天小者,其想象薄而窄,不能把真实的现象反映出来,究源于学识浅薄,自汉以来被人们讽之以“夜郎自大”所反映出的各种历史现象之所以不真实亦根植于此,因此,如果掌握作为理解依据的感知材料不足,那么,依存于理解的感知的正确性也就受到了影响。从而得出不正确、不全面的历史结论。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就要充分利用历史文物、历史图片、乡士教材和有关的视听教具,并与教师的言语直观紧密结合,在学生头脑中旧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从记忆的表现向想象的表象发展,使已经消逝了的历史现象再展现出来,成为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的重要条件。

3历史现象在相互联系之中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