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姬田光义著
和平的冀东丘陵地带的伤痕——对鲁家峪、马兰峪的实地调查鲁家峪由西峪、北峪等6个自然村组成。据说周围南北10公里,东西9.6公里。我们先去的是乡政府,汽车通过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停在了地势稍平整的乡政府门前。在那里,我们受到了乡长和乡干部们的迎接。随后,他们引领着我们去了北峪的一家农户,这家的主人便是“鲁家峪惨案”的幸存者、大难中存活下来的张俊金老人。张老先生的家住在山里,路两旁和山谷间种着葡萄、柿子、栗子等果树。看到茂密的树林和复杂的地形,便可断定,这里完全具备了抗日游击队根据地的天然条件。顺便说说,中国人对大难不死的人称为幸存者,意在庆幸死里逃生。据说当时村里幸存者寥寥无几。为此,我们特意访问了这几位幸存者。
“鲁家峪惨案”1939年冬季,部分八路军进驻鲁家峪后,这里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到1940年竟发展成了冀东中部的重要抗日堡垒。不久,这里又相继设立了兵工厂、火药厂、被服厂。我们走进一家农户,据说这里曾经设置过八路军的指挥部。房舍仍然保持着原样,稍有不同的是,周围的树林里又新盖起几间房子。但是,当我们站在院中,体会当年八路军战士(当然他们都是农民出身的)和村中男女老幼谈笑风生的情景时,就会想到这个抗日村必然会引起日军的注意,因而也就成了日军激烈扫荡讨伐的对象。
日军对这个村第一次大规模扫荡讨伐,发生在前面讲述过的潘家峪惨案之后不久的1941年2月中旬。那天,集结在县城的约一千多名日本军和伪军,将鲁家峪团团围住。其中一部分人闯进了村中,八路军闻讯后立即撤往山里,未逃出去的七八百名村民,被用枪押到了村广场,广场四周架起了4挺机枪。日军和傀儡军令所有的青年男子裸身坐在雪地上,审讯后没有发现八路军,便又强迫人们揭发八路军和村干部的人名和下落。在此过程中,一个村民被杀死了。见仍没有告发的,随即在村内放起了火。两个老人和其中一个老人的不足1岁的小孙女等共9人被烧死,焚毁房屋1931间。
第二次讨伐是在同年7月中旬至下旬期间。由两个方向来的日军和伪军,首先烧了上次扫荡残留下来的住房及此后村民重新修的房子,然后又杀了9人。不知日军从哪里获得的情报,非说村干部中有个麻子脸的人,便从村民中拉出8个有麻子的人,审问谁是那个村干部?但无人回答。在辨别不明之下,日军又从8人之中挑出3人枪杀,其中包括那名村干部。
到1942年,日军的讨伐、扫荡行动更加激烈。据日军记录,该年2月,华北方面军对属下兵团下达了当年的肃正大纲,指出:“首先把肃正的重点指向河北省北部,同时努力完成日军总兵站基地之建设。”根据此计划,由4月1日始,日军展开了冀东作战(一号作战)。此前的3月30日,日军就开展了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中国方面认为,冀东作战完全是此前“治安强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设置“无人区”的开始。
鲁家峪是日军冀东作战的一个重要目标。据说作战开始后,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亲自赴唐山督战,参战的是第二十七步兵团长、北部防卫队长铃木启久少将麾下的讨伐队。后据铃木的回忆:“日野原大队于4月22日及5月4日,挖开了鲁家峪附近的洞窟,缴获了大量的军需品,但仍受到了八路军的顽强抵抗。虽然到5月末作战大体顺利,但到6月末,八路军又开始了破坏道路、切断电线、埋设地雷等行动。尤其是7月4日和8月4日,八路军又在遵化县内分别全歼日军的一个中队和两个小队。因此,我军不得不又发动了一号二期作战。”引自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华北治安战》第2卷。
此外,中国方面也对日野原大队的作战行动做了如下记录:“在4月16日至5月1日的约半个月时间内,由于日军采取了空前的大搜捕、大屠杀、大抢劫、大放火的军事行动,从而给鲁家峪带来了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