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教育学
2549900000023

第23章 我国的教育目的(1)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要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就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扼要地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辩证地统一起来,科学地解决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该学说是从社会分工出发来论述人如何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该学说指出,社会存在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必然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发展是以大多数人的片面发展为代价的;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和人的闲暇时间极其充裕,并彻底消灭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实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联合体,才真正有普遍的个人自由的、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和实质是个体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个人全面发展与教育联系起来,创造了全面教育思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教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把全面教育看作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全面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全面教育的内容包括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等。全面教育的途径和基本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其价值取向既不属于个人本位,也不能归入社会本位,是个人与社会两种价值取向的和谐统一。它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某些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又不同于某些社会学家,把满足社会需要(教育即社会化),看作教育的惟一目的,认为只要满足了社会需要,个体发展的需要也就自然实现。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对培养人的根本要求,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国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曾有过多次变动,主要有:

(一)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教育目的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我国“教育的目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目的的第一次明确表述。这一教育目的一直沿用至70年代末。

(二)1980年代及1995年的教育目的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有关教育目的的规定。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把这段话简化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是关于义务教育性质和目的的规定。

1995年3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1990年代后期教育目的的新变化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党的十五大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可见,培养“四有”公民是对全体国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从“劳动者”到“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公民”,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细微变化正是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的体现。

(四)21世纪初的教育目的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体现了新世纪对年轻一代素质的整体要求。

建国60多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对年轻一代所应具有的素质提出不同的规定与要求,使年轻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细微变化正是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的体现。

“劳动者”是相对于“剥削者”而言的。新中国成立前,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大门之外的,受教育是统治阶级子女的特权,受教育是为了成为脱离生产的、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而社会主义倡导的是民主的、大众的教育,发展全民教育,使每个人都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这里所说的劳动者,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角色,都要为社会劳动,这既是个人谋生、自立、自强的手段,也是个人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培养“劳动者”是很有必要的,以区别于封建的旧教育。

1980年代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另外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了崇洋媚外、盲目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现象,而西方敌对势力也在有意识地瓦解社会主义的阵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为当时十字路口的中国指明了方向,必然地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

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也包括高度的精神文明,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更要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也要有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及优良的个性,还要具有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虽然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具体提法上存在差异,但其精神实质是基本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阶级社会的教育必然具有阶级性,教育的阶级性直接反映在教育目的上。我国教育的目的明确指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过去剥削阶级都极力掩盖教育的阶级性,有着根本的区别。

2、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德、智、体是人的素质构成的主体,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自身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直强调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或“建设者”。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从1957年以来的教育方针就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点。众所周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脱离生产劳动的统治者或官吏。资产阶级的教育目的不仅要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还要为他们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当然,长期以来人们对“劳动者”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是把“劳动者”相对于“剥削者”而言,也有人把它与“知识分子”相对。“文革”期间,“劳动者”被曲解为只指体力劳动者,知识分子不仅不是劳动者,而且被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成了被改造、被专政的对象。这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1980年代以后逐渐用“建设者”替代了原来的“劳动者”,避免了误区。

四、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

现阶段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它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义务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和基础性,它是基础教育,也是普通教育,它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实现要求中小学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这既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的精神。

(一)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