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认知观的目标陈述缺乏具体性、可操作性,导致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像学科能力发展等高层次认知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体验性目标更难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切实的落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认知观的目标描述削弱了教学的有效性,导致了教学中的随意与低效。
(2)行为观的陈述
行为观的陈述方法强调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这类方法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马杰(R。F。Mager)提出的“ABCD”目标陈述模式。
马杰认为,教学目标应描述课堂教学结束时学生的终点行为,即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时会做什么。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内隐的心理状态转化为外显的行为表现,教学目标应该列举反映学生内部心理状态的行为样本,表述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应该达到的行为指标。概而言之,就是用行为目标来表述教学目标。
马杰认为,一个良好的行为目标应该具备四个要素:
①对象(A,即Audience)
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因此行为目标描述的对象应该是学习者,只有学生才是行为的主体。规范的行为目标的开头应该是“学生应该……”。对象要素在书写时可以省略,但目标必须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而提出的。
反观传统的目标描述方式,其主要问题恰恰是行为主体的错位,即把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期望学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实质上是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例如:“使学生……”、“培养……兴趣”、“引导学生……”之类的说法都是对教师行为的描述。
②行为(B,即Behaviour)
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外显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在行为目标看来,目标的陈述应该采用行为动词,并要尽量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知道”、“理解”、“欣赏”、“记住”等等。
③条件(C,即Conditions)
即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和条件,通常是针对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定或范围而言。例如,“在××时间内,能独立解答××题”、“根据地图……”、“在提供××资料的情况下,能在地图上标出……”等等。
④标准(D,即Degree)
即教学所要求的行为完成的质量水平,也即学习者对目标应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通常用以确定学习成绩或评价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标准的设立使教师评估学生完成行为好坏有了依据,对学生来说,他能借此知道教师的评判根据,也能对自己做出评判。如“没有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百分之八十答对”、“完全正确”、“二十分钟内完成”等。
下面所提供的实例,是按照ABCD模式编写的教学目标:
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
C(条件)A(对象)D(标准)B(行为)
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每个实验小组要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填写出
C(条件)A(对象)B(行为)
实验报告。
D(标准)
(3)内外结合法
即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来描述教学目标。
内外结合法是针对行为目标法的不足而提出的。行为目标虽然克服了教学目标的模糊性,但是它过分强调行为结果,忽视了内在的心理过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确有一些心理过程无法用行为目标来表示。
为了弥补行为目标的不足,格伦兰(N。E。Gronlund,1978)提出了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述教学目标。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即所谓的总体目标--具体行为的方法。他把课堂教学目标分为两个水平:
总体目标,侧重描述学生内部的心理发展。
②具体行为,侧重描述学生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行为,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达到总体目标时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例子。
例如,语文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表述:
1。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内部心理过程)
1。1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行为样例)
1。2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行为样例)
1。3对提供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指出包含类比法的句子(行为样例)
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既保留了行为目标表述的优点,又避免了行为目标只顾及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它既符合认知目标的表述,又适合于情感目标的表述。
教学方案的编制
(一)教案编制的意义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为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方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教案的编制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教案编制有利于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之前,如果能预先编制切合实际的教案,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蓝图,就能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相反,如果课前不认真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结果必然严重降低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其次,编写教案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思考教法的综合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地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化、条理化和深刻化的过程。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都与他们对教案的反复修改密不可分。例如,顾泠沅教授在分析名师成长的规律时,发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提出的“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所谓“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是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是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备课是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顾泠沅教授指出,在三次备课中,三个关注(自我、文献、收获)和两个反思支架(更新理念、改善行为)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第三,编写教案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的编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其中充满了探索性、研究性甚至是独创性。因此,编写教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而真正的校本研究如果离开教案的编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课例研究正逐渐成为校本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课例研究主张教师们不断做课、磨课,这里面,教案的编制与修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案的构成要素
根据内容的详略,教案可以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一份合乎规范的详案,其结构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概况,包括课题、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型、教学方法等;
2。教学进程,包括教学步骤及其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与学的活动安排;
3。板书、板画设计或教学媒体的运用
4。教学后记,即教师课后的小结或教学随感。教学后记可以包括诸多的内容,如教学目标落实与完成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有哪些重要疑难和问题、教学中的疏漏和失误及其原因、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反映和建议、自己的点滴体会、教学中一些意外发生的典型事例等等。
(三)教案的基本形式
1。记叙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