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2550200000030

第30章 华藏遍《普贤行愿品》学记第七讲(5)

现在的人不太知道,我看衡阳那些寺院,现在可能好一点。以前啦,香一大把一大把地拿去烧,薰得这个眼睛也睁不开。在寺院里面,初一、十五,眼睛都全部都流泪的啦。那个就不是烧香,简直就是烧庙了,整个寺院都是乌烟瘴气,全部是浓烟滚滚啦,这个不太好的。所以还是要能够文明敬香就比较好,表示我们的至诚心,表示我们的心香一瓣就好了。本来礼佛应该生欢喜心,薰得大家全部都流泪,睁不开眼睛,这个就不太好了。

“灯烛”是般若智慧。

“一一皆如妙高聚,”一一呢,供品都非常广大,好像须弥山王一样堆聚起来,我都以此来供养诸如来。

供养就分为五种,一种是真物供,实设的,实际上摆上去的物品的供养。这个也包括,真物供养也包括三种,就是自己所有的物品来供养三宝。第二是无主物。无主物呢,我们看到很美妙的湖泊,看到很美妙的风景,我们看到森林,看到天鹅,看到明月,我们都可以以欢喜心来供三宝,这个是无主物的供养。还有供身,“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这个都是真物供。

然后,第二是意幻供,实设意显诸供养。意幻呢,我们的意观修,我们观想那个浴池啊,我们观想种种的妙用,微妙的受用啊,那些都来供三宝。“香遍三千界,妙香涂敷彼,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这个都是意幻的妙用供。

第三是愿力供。愿力,愿力供呢,“别此亦献供,悦耳美歌乐,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我们以我们的愿力来作为供养,愿帮助一切众生离苦,息苦。

第四是无上供,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这个无上供。“犹如妙吉祥,昔日供诸佛,吾亦如是供,如来诸佛子。”文殊师利菩萨,他是以广大无边的智慧来供养诸佛,这个供养是广大无边的了,功德也是最上的了。“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以广大智慧来供养,这是最殊胜的供养。还有普贤菩萨,他以广大的行门来供养。

所以在《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代表理,文殊菩萨代表智,理智不二。普贤菩萨就代表广大行;文殊菩萨就代表了深观智慧;所以与毗卢遮那如来共成华严三圣,也就可以包括一切佛教的法门。

普贤菩萨以无边的广大行来供养诸佛菩萨,这个供养呢,我们通常就称之为普贤云供。那底下我们第三个偈颂,最后那个偈颂,广修供养的第三个偈颂,就是讲普贤云供的,功德是最殊胜、最无上的,称为无上供。

第五就是音赞供。

无著菩萨就说供养三宝的时候,要具备六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发心为得佛果而供养三宝。不是发浅敬的心,而是为成佛果而供养,这个事实上就是回因向果。我们现前能够这样子回因向果的话,我们现前哪怕就供一个苹果,供一个小蜡烛,这个供物虽然很微小,但是我们的心量很广大呢,功德很广大,都能成为成佛之因。

第二个是要为利益一切众生而献供养,这是回自向他。这个呢,前面第一个是上求佛道,这一个就是下化众生了。

第三个就是陈设的供品,一定要庄严、整洁。为什么?因为我们在三宝面前种非常微小的因,果报都非常大。所以呢,能够与三宝结缘,要尽可能让一切众生与三宝结缘。哪怕他的心不太清净,献供养的话,都能够感得果报。

例如《法华经》上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只是起一个散乱心,并且供养的物品很少,只是一朵花,在佛的画像面前献供养呢,果报都是很好,都能够渐次地见到无量的佛。所以散乱心供养,都有这样大的功德,何况我们能够以至诚恭敬心来献供养呢?一定要深信,这个所积累的福德智慧,是浩瀚无边的,与诸佛所结下的这个缘分,也是很广大的。那么我们能够与诸佛结下很殊胜的缘分呢,缘分足了,诸佛菩萨才容易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来加持我们。比如我们上午讲的谛洛巴尊者一样,把有缘的鱼钓起来,烤焦,扔到水里面去,这条鱼的神识,就已经是八地菩萨了。这个就很快,所以我们透过广修供养,去与无量诸佛结下很殊胜的法缘。

经里面还有个记载,说过去古佛的时候,曾经有五百个强盗到寺院的佛殿里面去盗取佛眉心的宝珠。(眉心宝珠,表示佛的白毫相。)五百强盗进去盗宝珠的时候,因为这个光线很暗,佛前有点那个灯,但是很暗淡,光线很暗淡。这个强盗的首领,他就拿起那个箭,箭头就把那个灯芯挑了一挑,让油灯光明更大一点,照亮了佛的这个脸。你看,就这么微小的一个因,怎么样?到了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那个强盗的头子,他就是谁呀?就是释迦牟尼佛会下,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过去,你看并不是很好的心,为了偷佛陀的这个宝珠,只是拿箭挑了一挑这个佛灯,剔起佛灯的光明来,那么以这个因,现在果报成熟呢,在释迦佛成佛的会上,阿那律都能够证得“金刚乐见照明三昧”,得到天眼第一,观南阎浮提,如掌中庵摩罗果。所以,这个佛前种小小的因,果报是很大。

佛陀有很多因缘,他会微笑啊。为什么微笑呢?就是见到众生,乃至于在佛前,种非常微细的因,都有很广大的,非常好的果报。你看这样子散乱心,不善心供养,都能够感得这么大的功德,所以我们陈设供品,要做到庄严整洁。

第四供养的时候要三轮清净。能供的人,所供的物品,以及受供的对境——三宝、诸佛菩萨,对这三者都要不执著,而行供养。这个就是什么?这个就是回向的第三种,回事向理,不要执著于事相,要归到真如理体上来。

第五就是于供养时,断除贪瞋不净心。供养的时候,要断除贪心瞋心,不清净的心。好像我们以前讲到的,那个噶当派的一个修行人,这个修行人他修行非常好,非常精进。

有一次,一位施主平时护持各个道场都不遗余力。这个施主听说这位噶当派的大德修行很好,就想来拜访他,预先就派人支会这位法师。这位法师他就动了一个念头,就在佛前,在自己的佛前,陈设非常庄严整洁的供品,丰富的供品,然后就等那个施主来。

之后呢,他突然他就觉悟了,马上就抓起一把灰来,撒在这个供品上面去。为什么呢?因为他前面觉得自己那个献供养的心,已经起了一个贪心,就是希望说把佛堂布置得很庄严,让那个施主来生欢喜心。这个心就是不善心,就是贪心,所以为了对治他这个贪心,就破掉他这个贪心,拿起一把灰来,撒到供品上去。

所以另外一位大德就赞叹说:“哎呀,这位法师这把灰,是对佛陀最殊胜的供养!”

为什么是最殊胜的供养呢?因为能够破掉他自己的贪心,能够对治他自己的习气,所以我们要断除贪瞋不净心。

第六是供养圆满以后,要以回向菩提来摄持。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三种回向要具足圆满,这样来广修供养。

我们看第三个颂子。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深信十方世界,都有诸佛的存在,那么我以普贤菩萨的行愿力,以普贤菩萨的称性而修的修行方法,尽虚空遍法界的,称自己的真如自性的修行方法,来供养一切如来,这个是最殊胜的法供养,也就是无上供。我们前面所说的,五种供养的第四种无上供,第五种就是音赞供。这个无上供,就是此地普贤菩萨的供养是无上供,文殊菩萨的供养是无上供。

普贤云供,他这个观修的方法就是,从普贤菩萨的胸口,发出无量的杂色光明来,每一束光,末端都幻化出一尊普贤菩萨来。那么每一尊幻化的,无量的普贤菩萨,他每一尊又从胸口上面,又放出无量的光明来,每一束光端,都幻化出无量的供养天女,歌女、舞女、花女、香女、灯明女、涂香女、欢喜女、环串女,这些种种,种种的供养天女,来以种种,种种的微妙供具,来供养十方三世—切诸佛菩萨,那么尽未来际,无有间断。所以在十方所有一切诸佛菩萨面前献供养,并且重重无尽,周遍法界,供养十方佛,这个是普贤云供。我们也可以念这个普贤供养云陀罗尼,来修这个普贤云供。

哪怕是我们实际上摆上的供品很小,功德都是浩瀚无边的。众生,一个普通众生没有善巧方便,不知道普贤云供的修法的人,他修一个大劫,他的果报,跟你这一刹那所修的果报,都是一样的。所以要知道这个方便法。

要自成本尊普贤菩萨,然后化现出无量的普贤,无量普贤又化现出,每一位化现的普贤又化现出,无量的幻化的供养天女,去献种种的供养。

所以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以他们不可思议的神变力、智慧力、行愿力、等持力、来供养十方无量诸佛。因为他们的无上的等持力,行愿力,智慧力,神变力,所以使这种供养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并且浩瀚无边。供具无量,供时很长,尽未来际无有间断,供的空间很广大,供的心是称性而修的,所以它就会具有不可思议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才称之为无上供养。

我们凡夫,虽然不具足,没有这样的,好像文殊普贤这样的等持力、智慧力和神变力,但是我们能够发随喜心。并且我们更要知道,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如自性,与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也是无二元别的。所以我们从这个真如自性中生起深心信解力,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成就,如普贤供养云和文殊菩萨智慧供,这样广大的供养,成就广大的供养,积累无量无边的浩瀚功德。

讲到此地,我们回向。